陪伴氣噗噗的自己
如果遇見內心的小孩,別罵他了,
拍拍他、抱抱他,告訴他:「你做得很好了。」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 郭葉珍
雖然寫了許多和情緒相關的文章,但每逢有人問,氣噗噗時是不是要轉移注意力?我都沒辦法很乾脆地回答「是」或「不是」,因爲在轉移注意力之前,還有個更重要的步驟—陪伴情緒。而這個步驟,需要經過八週時間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夠接… 看更多
|
當他人的話如芒刺在背時
聽到讓自己不開心的話時,
試著去檢視這刺耳背後的原因,
這些話所代表的信念真是合理的嗎?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 郭葉珍
常常看網友們分享,有一種人每次說話,總會令人不開心,但他一看你不高興了,又會說自己沒那意思或是你想太多,彷彿跟他吵就是自己小鼻子小眼睛似的。我當然也有這種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經驗,就像我有個從學… 看更多
|
接納自己,讓心自由
試試把「我很爛」的自我批判,
改為「還能變更好」的加分法陳述。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郭葉珍
一次家庭聚會後,女兒跟我說:「我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大舅舅在講話的時候,妳都是聽著,很少說什麼,也不只有跟大舅舅講話的時候啦,好像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好比我睡覺前喜歡到妳床上滾滾,也都是我在講,妳在聽;有時在家裡讀書,聽到妳跟別人講… 看更多
|
勇於和美好說再見
願意和我們喜愛的人、事、物說再見,
有可能會是一個放手即滿手的歷程。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 郭葉珍
在正念認知療法的論述中,當你有情緒而沒有好好地經歷它,只是壓抑它、趕走它,你以為它已經消失了,但其實沒有,它只是存在腦子裡或身體的某個區域而已。直到有一天它被勾出來或是裝滿了,那個反撲就排山倒海而來了。
有次女兒去日本,… 看更多
|
一本愛的練習曲
認識與傾聽自己身心的聲音,
給予它包容,並依照實際狀態調整生活的步調。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 郭葉珍
進入學術界以來,我是沒有在管身體痛不痛、累不累的,只要目標在那裡,我就使命必達。
認識到有自己與自己相愛這回事,是從學了正念認知療法才開始的。
做身體掃描時,我覺察原來身體被我操勞很久了,全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是不痛的。從那個時候… 看更多
|
陪伴內心的恐懼
面對恐懼不需要說:「有什麼好怕的!」
而是要喚起或創造成功的記憶與經驗。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 郭葉珍
恐懼人人會有,現在來講一個我好久以前就很恐懼的事:我的疾厄宮下十年化忌,意思是下個十年,我的健康會陷入一種「缺」的狀態。
然而這個盤繞內心已久的恐懼,在我執行間歇性斷食後有了巨大的轉變。仔細覺察下,我發現執行不過三天,… 看更多
|
不再害怕孤單與寂寞
隨著與自己的連結越來越深,
我感到越來越安定,
孤零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感覺越來越淡了。
文/《和自己,相愛不相礙》作者 郭葉珍
害怕孤單與寂寞是推動人們採取行動的重要原因,譬如壓抑自己去順服別人、譬如想找個伴侶……而我也不例外。
在兩個孩子逐漸成長、有自己的伴侶後,我開始擔心會孤獨終老,於是有了想要尋找伴侶的念頭,但一直都沒有相應… 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