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怪獸:情緒醫生和他的情緒急救箱》
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話/安娜.耶拿絲
初期創作《彩色怪獸》時,我發現覺察並認識自身情緒,是至關重要的事。當時還沒當媽媽,而如今成為母親後,角色的轉變讓我更加體會,除了去發現、去辨認自己的情緒和需求,還需要能進一步了解自家孩子的情緒和需求。這樣的想法,也讓一切更具挑戰性。我的創作靈感大多來自過往的美好經歷,當然也不乏曾經困擾我的難題。就是這些起起伏伏的經歷,最終幫助我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一路上我收藏了許多珍寶,而且始終把它們放在我的公事包裡,隨身攜帶。很榮幸今天有機會能夠跟各位讀者分享這些閃閃發亮的寶藏。
✥ 調節情緒需要夥伴
我們一出生就具備感知情緒的能力,但懂得調節情緒卻需要後天學習;那就像是擁有一個完美的指南針,卻沒有使用手冊一樣。孩童時期,我們需要可信賴的成人來回應我們的身心需求,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幫助我們調節情緒、安頓身心。那麼,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我們也會越來越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
✥ 聆聽身體的聲音 聆聽心靈的聲音
來自內在的情緒和感受非常重要,孩子從小就應該要學會如何聆聽這些聲音、體認它們的存在。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小的情緒和感受,它們包含著許多非常重要的訊息,能幫助我們了解「我是誰、我需要什麼」,讓我們更能自我肯定、善待自己。學會聆聽這些訊息、掌握其中意義,將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調整步伐,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決定。
✥ 幫助孩子培養說「不」的能力
灌輸孩子「當個聽話的乖寶寶就好」的觀念,可能導致他長大後成為一個很難說「不」的成人,甚至無法在關鍵時刻拒絕會傷害自己的事情。鼓勵孩子在遇到不喜歡或不舒服的情況時,明確拒絕、勇敢說「不」,會讓孩子更懂得自我保護,避免在未來受到侵犯。了解且尊重自己擁有拒絕的權力,會讓我們成為有力量、有自尊,能獨立思考的人。
✥ 愛沒有條件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而且要確保孩子知道我們會永遠愛他們。當然,父母難免有發脾氣的時候,但關鍵在於,我們必須讓孩子清楚的知道,這並不表示我們不愛他或是要拋棄他,我們對孩子的愛、和孩子的關係,以及彼此的感情連結,是無須懷疑的。
《彩色怪獸曼陀羅著色本》
曼陀羅帶你認識自己/安娜.耶拿絲(Anna Llenas)
「曼陀羅」這個詞來自梵文mandala,意思是一個圓圈。當你畫出曼陀羅,便如同在內心圈出一片安全的園地。它不僅能幫助我們連結自己的內心,甚至能超越個人意識,觸及更廣闊的宇宙。在佛教與印度教的文化中,很久以前就使用曼陀羅來鍛煉心靈;而在中古世紀,哥德式教
堂的圓形玫瑰花窗,也運用了曼陀羅概念的美麗設計。
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曾深入研究曼陀羅的寓意,認為曼陀羅代表內在整合的力量,能帶來心理平衡與和諧,這種圖案象徵「本質我」(self),是一種圓滿而完整的心靈狀態,也與個人的潛力息息相關。
曼陀羅的結構是由中心開始,向四周往外畫成圓形對稱的圖案。描繪線條或著色的過程,相當於動態的冥想方式,不僅能帶來內心的平靜,還能增強專注力,有助於釋放壓力、調節情緒。事實上,我們的思緒原本如同一潭湖水,澄澈而寧靜,當我們專注於曼陀羅的線條與色彩,內心翻騰的思緒與情緒會逐漸平息,如同石子投入湖面泛起的漣漪,隨著時間慢慢消散。只要學會排除雜質,讓不安與煩憂逐漸退去,強大的內心便成為一座隨時可以停靠的安全港灣。
這本實用的《彩色怪獸曼陀羅著色本》收錄了45 張獨一無二的曼陀羅圖騰,每一張設計各具特色。請隨心挑選最能引起共鳴的圖案,使用麥克筆、色鉛筆、水彩或任何喜愛的著色工具上色,甚至可加入其他媒材(如貼紙、亮粉、紙張等),發揮創意拼貼,讓你的曼陀羅更具層次感與個人風格。在著色時,不妨播放輕柔的音樂,或靜靜沉浸於寧靜的時刻,讓這段時光成為一種放鬆與冥想的過程。
顏色在曼陀羅的創作中同樣扮演重要角色。你可以依據當下的情緒與感受,挑選最能表達心境的色彩來進行創作。每當再次翻開畫冊,看見一幅幅專屬於你的曼陀羅,便能重新感受當初創作時的寧靜與專注,而這股療癒與連結的力量,說不定會如魔法般悄悄改變你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