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自己就好
有些時候,我們受了傷自己卻不知道。
可能是因為不張揚,也可能是因為習以為常。痛只要夠久了,就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渾然不覺。然而這並不表示它們不存在。時常這樣的傷不是外在的,而是住在心裡上頭的,它們總會自己無法預期的時刻用不一樣的面貌出現,就像是有時候你會生氣,但你並不清楚自己為何如此;又或者是某些片刻的悶悶不樂,但遍尋不到原由。
我時常想起,在歡樂喧嘩的KTV包廂中,卻感覺自己周圍悄然無聲的畫面。活著,卻沒有真實感。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都不是獨自長大,迫切地想被喜歡、著急地想被認同,外界的眼光築起了自己的世界,而你活在裡面。就因為這樣,日復一日也模糊了自己。心裡有所感受,卻從沒問過自己,最後熬成了傷疤。毫無察覺地背負著他人的期許,沒替自己完成過什麼的自己,就這樣成年長大了,於是也學會開始對日子、對自己不期不待。到後來連開心時都感覺空虛。
可是,人會感到幸福,不單是因為快樂的事情,更多的是,在即使覺得辛苦的時刻,仍能感受到幸福。能夠期待自己,就是這樣的東西。
去年,由自己書籍改編的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上映了,那是在自己的夢想界線之外的夢想。一連串忙碌緊湊的電影宣傳活動,那兩個多月的時間,時間幾乎都是被戲院與住家兩處所佔據,再無其他。而在宣傳結束之後,突然感覺自己空了,也寫不出東西了。像是一口氣將身上全部的東西都傾倒出來似的,自己什麼都不剩了。這幾年來,自己一直維持著寫作的習慣,但電影使其產生了斷裂。這個夢想外的夢想,不只是在螢幕上產生了作用。
可是正因為這樣的空蕩蕩感受,反而強迫自己停了下來,能夠有時間整頓釐清自己,為何有時候會有自己也不明所以的情緒感受?抑或是那些對於自己生活的樣態摸索?因為歇息了,有些東西反而清晰了;因為靜止了,所以不得不直視了。一直以來,自己以為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呢?於是萌生了書寫《無法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我不抱歉》的念頭。
這本書是對自己以及自己以外的一個梳理,那些清晰且確切的,還有一些仍舊在等待著不明瞭的。所謂的自己的模樣,仍在進行當中,唯一能確定的是只能靠自己去探尋。
同時對自己來說,此書也是目前所有作品中最難產的一本,繼續書寫自己熟悉的東西是一個選擇,可自己仍想要在不變裡頭試圖尋找可變。不是推翻以前的自己,而是用以前的自己作為基礎,再更新疊加些什麼。因此跟出版社來回溝通了許多次內容方向,就連目錄也試了大概五個版本才是現在的樣子,非常感激不厭其煩給予協助與信任的出版社夥伴。
不知不覺中,已經是第十四本書了,仍是感到不可思議,希望你們會喜歡這本書,並且有所獲。也希望這次你們可以在其中,看到熟悉卻又有點不樣的肆一。謝謝始終支持著我的你,莫大的榮幸,我會一直惦記著。
在進行這本書編撰的時候,正巧看了影集《如蝶翩翩》,這是一部講述年屆七十的老爺爺學芭蕾的故事。劇中,旁人質疑地問他:「為什麼到這個年紀了,還想要學芭蕾?」而他則肯定地回答:「我想在死前能飛翔一次。」因為跳芭蕾舞是他自小的心願,不過從沒有機會成真,一直到他感覺卸下生命裡的重擔了,或是能夠去肯定時間始終有限,終於下定決心再把這個夢想拾回,成就最初所想望的自己。
不管到了什麼年紀,還能期待著自己、還有想完成的事,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
長大的路上,不管如何修修改改或塗塗抹抹,也難免犯錯、流淚也罷、愛人或被愛,都願你只要是自己就好。無需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樣子,受屬於自己的傷、用適合自己的步調前進,能以真實的模樣生活著。成為自己,任何時候都沒有所謂太遲。
做自己,或許很難、很辛苦,但終會值得。
始終要相信,你有讓自己能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