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起頭,第一句話該寫些什麼。時間的過度忽然變得很分明,已經要迎來二○一八年的後半年,我才要為自己二○一七年的日記寫點類似總結的什麼。困擾了好一陣子(也拖稿了好一陣子),決定來寫寫昨天去游泳的時候,一邊數著趟數,一邊反省的三件事。
第一個是關於「被喜歡」這件事。
很多時候我很是矛盾,渴望著被肯定,卻又抗拒著被喜歡。記得第一次明確地知道自己被喜歡是在國中一年級。跟他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卻在某次他跟班上幾個男生玩真心話大冒險輸了而和我表白後,我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反應而再也不和他說任何的話,我表現得像是討厭他一樣,但我其實並不討厭他,只是不知道怎麼回應他對我的喜歡。
期間班導師約談了我好幾次,我特別記得的是國三那一次,我仍表現得不自在甚至是對這件事情很是反感。班導師說,妳以後一定還會遇到很多喜歡妳的人。不會吧,我回答老師,我覺得不會,不會有男生喜歡我。班導師習慣性地瞇起眼睛,一定會,相信我。可是我很醜,我說,而且大家都不喜歡我。一定會有人喜歡妳,而且一定會有很多,班導師又說,所以妳一定要學著面對被喜歡這件事。
我當時真的滿心的納悶,為什麼要學,反正我又不會被喜歡。班導師說,喜歡是一個很自然的肯定,別人看見妳的優點於是被妳吸引,只是這樣而已,如果妳覺得尷尬或不自在,至少,妳學著對對方說謝謝,妳不一定也要喜歡對方,但妳可以謝謝他。我永遠記得這席話,也記得我聽完後仍皺著眉頭。
後來對於被喜歡這件事就變得模糊了。高一的時候好朋友聚在一起討論怎麼改造我,接著初戀男友很巧妙地引導我成為他的女朋友,起初我以為那是因為我變美了,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以為必須要是美麗的人才會被喜歡,或是說才會擁有愛情。可是,可是那是我刻意不去想起國中的他。他喜歡了我很長一段時間,記得朋友告訴過我,那沒有原因,我的美醜胖瘦,並不影響他的喜歡,他就是喜歡我。他喜歡的是妳的心地,朋友說。後來可能我陸續又交了別的男朋友,他才真正淡出我的生活。
可是其實有一件事情還是沒有被解決,當我「被喜歡」這件事發生的時候,該怎麼面對,甚至是除了男朋友以外的其他各種類型的喜歡。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長輩、俗諺告訴我們要怎麼樣面對討厭我們的人,可是好像少有人告訴我們怎麼面對喜歡我們的人。這些年我反而覺得知道怎麼面對「被喜歡」比知道怎麼面對「被討厭」更為重要。
有時候我並不明白為什麼要一味地追求被認同或被喜歡,當然被肯定的感覺很好,可是我總會害怕自己並不值得、或是哪裡出了錯。自信有時候來自被肯定,有時候也來自心底的自卑被調整吧,這樣的調整不一定是被肯定,有時候只是自己做了快樂且喜歡的事就能夠轉換狀態。而被喜歡其實並不代表可以說話比較大聲、因此變得自負或以為就此擁有什麼厲害的魔法。
雖然討論「被喜歡的勇氣」感覺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題目,但我真心覺得被喜歡是一門深奧的學問,那個被喜歡也包含被自己喜歡。逐漸地這麼認為,若把他人的喜歡當作理所當然,便會對於其實也再自然不過的被討厭感到不適甚至抗拒,可是其實都是多的,被討厭與被喜歡之於自己都是身外之物,正是因為如此,兩者的面對方式都要學習,我逐漸這麼相信,要學會被喜歡才能學會被討厭。
第二個是某天在和妹妹討論是否要在家裡多買一個懶骨頭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過於理所當然。
最近因為進修的關係,某天晚上的課堂上老師提到,有些人為了上課必須要打很多份工、努力存錢省吃儉用,儘管自己沒有過著大富大貴的生活,坐在台下的我卻忽然覺得自己其實很幸運,我想要什麼(偏向物質類的),只要努力幾乎都可以得到(除了愛情以及過大的比如買房子之類的慾望之外)。比如當我肚子餓的時候,我擁有選擇吃五六百塊的餐館或是滷肉飯的權利(當然我們先不討論上千塊的餐館,那不在我可以消費的範圍裡),雖然選擇權比起可以享用上千塊的餐點少了一些,但也已經足夠了,有些人可能只能天天吃泡麵或麥片。
這種「已經足夠了」的感覺起初讓我覺得很飽滿,想想那應該是一種知足,但那堂課後的回家路途上,我想起曾經的自己,曾經我也是那個想要買什麼、想要做什麼就需要去打很多份工,需要東省一點西掙一點的女生。我忽然覺得自己活得過於舒適,或是說將這樣的舒適過度地視為理所當然,竟可以隨口地問起妹妹,要不要在書房多放一個懶骨頭,並為此感到自然。
當我們很努力地追求著更好的物件、更好的衣著、更好的生活品質,都不應該忘記在這些追求中所有的努力都必須永遠被珍惜著,因為珍惜才會愛惜,愛惜生活裡大大小小的事情、愛惜自己身邊各式各樣的人,把遇見的種種當作禮物而非理所當然。
我想起很多年前寫給自己的話:「愛自己是要求不是放縱。」大概是這樣的心思,想起來才又寫了昨天在Instagram裡頭寫的那句,俗諺往往不會說謊,往往是我們太早相信,太晚體會。現在回去看自己的領悟,也是花了好幾年才真正體會。
第三個是不應該總是以過往習得的思維決定我們看事情的眼光,儘管在所難免。
幾天前朋友有問了我一些她的作品上面分類的意見,其實這是很小的事情。她直覺性地將圖像分成一類、文字分成一類,但心底就是覺得有哪裡不妥。我說,也許妳可以試著以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或自身對一個作品的評價性去分類,因為創作是多元感官與元素的產物,制式地分類恐怕太僵直。她說,對耶,妳突破盲點了。可其實我知道,她自己也可以想得到,只是我們會習慣以既有的方式去先行思考,我們討論了一會兒這件事,覺得挺是有趣。
時間累積思維,思維影響行動,在這之間我們的思維與自己逐漸被世界建構的認知相互影響著,等到了一定的階段,比如年齡的節點,又比如經歷過的事情,我們會逐漸以累積成形的價值觀思考事情,停止調整或是說去理解與自己相異的價值觀是一件方便的事情,從此可以輕易地從評判一件事情的好壞(以自己設好的單一標準),但這也是一件可怕的事,傾聽多元的聲音可以讓我們瞭解更完整的世界,並從此學習包容和尊重。
啊,寫著寫著覺得自己好像忽然變得像是自己以前有點嗤之以鼻的大人了,這麼多絮絮叨叨,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嗎。逐漸認知到生活與世界是相連的,我們可以自主選擇要和世界發生多少關係,而在之中我們有所體會與成長,甚至有所想法、有所評價,那都會讓自己的樣子更加明確。
好像是第一次將自序整理成像是平常會發布在網路平台上的文章,因為在出版《朝朝暮暮》起的風波之後,實在乏於解釋與自我安慰,現在的人們活在現實裡也活在網路裡,惡意永遠存在,一如善意也永遠存在。也許對於很遠很遠的人而言,我的煩惱很小很小,但確實存在過,也影響著我。
那麼就那樣活著吧,後來總這麼想著。小小的我們,小小地活著,但是認真,但是珍惜。
最後,永遠都要說的是謝謝。我想這是無論我還會不會繼續出版作品、會出版多少作品,永遠要寫進序裡面的。謝謝因為網路而讓我們有所連結的讀者們,好的壞的聲音,都是我反省與成長的養分,我由衷感謝。也謝謝我身邊的親人和好朋友們,無論哪個生活圈,謝謝在快樂與難過的時候總能找到可以撥出的號碼,甚至總能接到溫柔的電話,謝謝在越趨分歧的人生路上,始終有那麼親密的朋友接應著我們對於世界的困惑和失望,同時一起學著擁抱必然不完美的未來。
最最後,要最最感謝三采出版社,謝謝我的團隊,總是在瓦解我所想像的社會現實,在與你們合作到第四本書之後,我深深明白,小時候大人們常常帶著嫌惡表情說出的「這個社會很現實」,其實是很中性的事實,醜陋的事情是真的,但溫暖的事情也是,它們都是現實,不應該只以想像去拒絕所有的現實,那樣也會拒絕了可能接觸到溫柔的人們的機會,比如遇見像你們這樣的人。
謝謝所有愛著我的人們讓我有機會能好好地將自己的二○一七年做一個徹底地整理。常常在簽書的時候也寫給讀者一句話:「這個世界大得超乎我們的想像,願我們不被想像綑綁。」在為自己的二○一七年做一個小結時,決定這一次把這句話送給自己,我們會遇見更多的人、擁有更多的觀點和眼光,但願我們永遠珍惜走過的路,永遠謙卑。
再一次謝謝、謝謝。
【後記】
自從有了暮暮以後生活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看室友養貓,想著室友怎麼可以活得這麼柔軟又這麼堅毅,她所說的某些話,我一直是聽不懂的,直到向中途之家領養了暮暮。
領養的過程其實很快速,當時我在網路上找了很多網站,寄了一兩封領養信,但都沒有收到回覆。後來有一個讀者家裡就是中途之家,她傳訊息詢問我,家裡最近撿到一窩小貓,有沒有領養意願。我請她傳來小貓的照片,她傳了好幾張照片和好幾支短片,讀者告訴我他的其他兄弟姊妹已經都被領養走了,就剩下他。我看不清楚他的臉,只知道他很皮,影片中他都一直在逗弄別的貓咪。讀者說,這隻小貓很黏人,也很愛說話,甚至有點過於愛說話,所以我可以試養一週,如果覺得他太吵,可以退回去給他們沒關係。其實看到他小小的身影就讓我覺得,就是他了,如果他來了,我不會退養他的,所以當時我很困惑,怎麼會有可以退養的選項。讀者告訴我因為他們家在台中,所以最快要十二月二十六日才能將小貓咪送來給我,我很快地答應了,想著這真是一個美好的聖誕禮物。
在等待他來的那一週,我的網頁打開幾乎都是和貓咪有關的,比如貓咪的品種分類,比如貓咪該吃什麼樣的食物、該用什麼貓砂,比如貓咪怎麼樣會生氣怎麼樣會開心,我當時的室友一邊也擔任著小老師,初期我對於養貓的不安(我深怕我一個不小心就傷害了這個小生命)都是她給了我很多的安撫。為了迎接他,我將房間的物件重新排擺,讓這個空間不只是屬於我。
記得我們一起生活的第一個晚上,我整晚睡不好,深怕壓到他,把他壓傷,睡得滿是壓力,後來的晚上也沒有睡得很好,他每天晚上都在開個人運動會,為了將他的作息調整得和我比較一致,我刻意在睡前和他玩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並盡力讓他跑呀跳呀,然後再入睡,爾後我們的睡眠時間才相對比較同步。
暮暮很聰明,他的適應力也很好,他剛來的時候很快地就知道該在哪裡吃東西、哪裡使用貓砂。一開始我用一隻手掌就可以捧起他,常常他蜷縮在我盤腿的腳上睡著,我的腳麻了都還是捨不得吵醒他,後來只要我出門回到家,他都會臥躺在我的懶骨頭上長長地喵嗚一聲,像是在跟我說「妳回來啦」,我們幾乎沒有磨合上的大問題,除了他會咬我之外,我上網查了好多遏止幼貓咬人的方法,試了幾種幾週後才讓這個問題減緩。
中途之家的讀者詢問了我大概兩次,不需要不好意思,如果真的適應不來就退養沒關係,因為她的屢次詢問讓我很好奇,為什麼會擔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然後我才知道,原來在我之前,暮暮已經被退養過三次了,每次的原因都是「他太吵了」。有嗎,當我聽到這個原因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是,他不會很吵呀,只有我回來的時候或是我離開的時候,會聽見他在房間裡喵喵叫,似乎真的很害怕我的離開。其他時間他都會靜靜地趴坐在我旁邊,或是自己又開起個人運動會。
記得我第一次和他分開過夜,是二○一八年二月底左右,我和大學的好朋友去新加坡短期旅遊,出發前我很不安,因為暮暮每天晚上都會窩在我的肚子上呼嚕呼嚕至少二、三十分鐘,然後才會爬到我的枕頭旁邊睡覺,這幾天我不在,不知道他會不會很不習慣。我請張凱幫我照顧暮暮,張凱說,他每天晚上都會叫好一陣子,直到我準備要回台灣的最後一天,他叫了一整個晚上,上飛機前我就看見了張凱的訊息這麼寫著,他感覺很難過,很像是在哭。我一回到家就將他抱起,他喵喵地叫了幾聲,嗓子明顯地都啞了,我捨不得將他放下來,只想一直抱著他。從來不曾覺得自己會對於一個小動物有這樣的情感,或是不知道其實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和另一個靈魂相互依賴,而自己的內心有這樣的依賴需求。
想在後記的地方寫一些關於暮暮的事情,因為他是在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來到我的生命裡,可以說是二○一七年的最後一個禮物。在後來很多的低潮和痛苦的時候,待在他旁邊大哭一場就會覺得被安慰著。日常生活裡他陪著我寫稿、吃飯、睡覺,儘管我總是會忘記他喜歡什麼口味的罐頭(為了讓他不挑嘴我每次都會各種口味都買),只知道有時候他會坐在食物碗前面看著我,彷彿在跟我說你為什麼又買這種口味,有時候卻一股腦兒地迅速吃完。他聰明地看著我一兩次就會學開門、開抽屜、開衣櫃,聰明地聽得懂我說的很多指令性的話。直到他逐漸長大,不再那麼黏著我以後,我才開始發現自己有些失落。
很多次我想起父親和母親,不知道是否也是這樣的心情。起先的壓力很是巨大但甜蜜,告訴自己現在開始要為這個小生命負起責任,就算餓到自己的肚子也不能餓到他的,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能夠被這個小傢伙依賴的人,卻沒有發現自己也逐漸地依賴起他。
日子的堆疊大概也是這樣的吧。其實時間是有魔法的,靈魂裡面也有,每每看著暮暮,就會覺得我們如此平凡,卻能擁有超乎自己所想像的這一切,就是一種魔法的降臨。像是小時候看的卡通,主角身邊總會有一個小精靈一樣,暮暮就像是那樣的小精靈。
好像有些扯遠了(笑)。最後,謝謝你和妳購買了這本書,謝謝我的二○一七年能夠交付到你和妳的手中,謝謝一個女生平凡的日常能夠被這樣地珍視愛惜著。生命會繼續隨著時間運轉,常常在無形間我才發現自己也像依賴暮暮一樣地依賴著我的讀者們,不是渴求肯定或讚美的那種依賴,而是像暮暮,是一種明白彼此正共存著於是讓自己感到平衡的依賴,讀者總會給予自己一種我也正在被理解的安心感,也許有一天這樣的關係會改變、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走散,但謝謝這段時間我們因為網路、因為時代或是任何極其普通但不可逆的因素在這裡相遇,真的謝謝、謝謝。
以前喜歡遞上一帆風順的祝福,後來覺得那太不切實際,艷陽天也後也會有傾盆大雨,生命的起伏是常態,所以後來總是這樣期許著,願我們就算一路顛簸,也平安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