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從《金剛經》中看見空的智慧

2020/5/8  
  

【《寫出智慧的力量:金剛經》推薦文】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李玉珍教授

 

《心經》和《金剛經》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兩部經典。《心經》講五蘊、十二因緣觀,解釋無我和輪迴流轉之因。一切皆為因緣聚合,「我」並無實質,而是來自始於「無明」愚昧,以及累世沉積的愛惡、病苦、死生經歷,越陷越深,越深越堅固。唯有勘破一切皆為緣聚為空之智慧,放手無罣礙,除去各式各樣求不得而生的恐懼,方得解脫。這是佛教最基礎的人觀和認識論,但是如何離了每一呼吸吐納間相隨的無明呢?《金剛經》提供了答案。


《金剛經》起手式第一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已經發心追求最高、最圓滿的覺悟者,應當涵養那些心態意念?如何降伏其迷妄不安的心?佛陀還沒給答案,就先發了紅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光記著《金剛經》中四句話,僅此吉光片羽即獲功德無量。


至於《金剛經》中最要緊的四個詞彙,首推「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人的主體性、生為人的尊貴性、與萬物感通融合感、以及漫長甚至永恆不變的存在。這四個詞彙道盡習以為常的種種我執,正是認知佛法的罩門。「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首說、即非、是名」,反覆說明不能以此四個象限認識佛陀,才是真正理解它們;另一種讀法則是「是、即、是」,那這三層意思又通通相同。更嚴重的是,「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而且一旦執著,則無法聽受《金剛經》,連一絲一毫的功德都得不到。


層層否定卻又相生相扣!因此必須先理解佛教的邏輯推論方式。佛教的邏輯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而是來回皆破的三層次:非A、非B,非非A和非非B。用數學寫是–A、–B、–(–A–B),三次否定,以達最終肯定──中道不執任何一邊見解。中國人早有一句話把這個邏輯表達無遺,不用我提醒。《金剛經》不只以緣起破我執,還破執著於空,最後闡明語言建構的空亦不離空。


佛教視《金剛經》珍貴如鑽石,因為佛法無堅不摧,而此鑽石硬度,則來自智慧破萬夜黑暗的溫暖光暈。佛法發出智慧的光芒,只要具有正確的空觀必能領受,但最後連空觀的執著亦不能容。《心經》講的是第一層的空觀,一切緣起切勿攀緣;《金剛經》再講第二層、第三層的空觀。佛教的智慧心法,在《心經》和《金剛經》的聯繫上,清楚呈現。在疫情迫使人人必須離群索居之時,寫下來以後送人倒是個利己利他的方法,權當現代手工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