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還在談「工作生活平衡」? 現在已然是「工作即生活」的世代

2018/12/18  
  

文/《超AI時代的生存戰略》落合陽一

過去大家經常提到的「工作生活平衡(Work & Life Balance)」,放在今日社會中,這種說法讓我感覺相當格格不入。現代社會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資訊,所以任何時候都呈現工作與私人時間同時並存的狀況。

在這樣的世界趨勢中,刻意區分工作與生活的說法豈不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產生矛盾。在網路世代,單純的勞動得以超越時間空間進行複製,現在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讓個人特質紮根於生活型態的嶄新勞動方式。

工作生活平衡這樣的字眼,是容許將人生分成幾個子集合來思考的詞彙,並不適合現在這個具備極高常態連接性的現代。人類如何從勞動以及勞動以外的概念獲得解放,是二十一世紀的重大課題。

在這當中,或許勞動與薪資、商品、對價這些框架,都已經過時了。我們應該讓工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創造出一個無壓力環境,讓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

「工作即生活」世代到來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可能跟任何人溝通,也因為如此,我們無需在意所謂時差。以往該睡覺的時間我們不工作,也不會跟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共事,但現在不管幾點都有可能工作,地球上一定有某個地方正是白晝,所以只要有這個念頭,想工作一整天並非難事。

另外,就算一整天都不斷工作,在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在度過人生,所以既是工作、也是生活。換句話說,現在我們已經來到無法明確區分工作與生活,同時也漸漸習慣身處於這種環境中。

現代社會中,我們必須從受雇、勞動、換取對價這種生活型態,轉換為靠自己喜歡的事創造價值的型態,這並不是要我們用娛樂來打發休閒時間,而是強調在生活中運用區隔化的人生價值來獲取利潤。

過去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可能工作八小時、睡覺八小時,並且思考如何分配剩下來的時間。但是現在,大家在為了勞動所進行的休養中更重視充電,原本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如何能在工作、生活界線模糊的狀態下盡量無壓力地行動,將更顯重要,這是種壓力管理的思考。

比方說,這個時代裡想要一天睡四次也可以,一天睡四次, 依序為工作、興趣、工作、興趣、工作、興趣,每隔四小時工作一回合,照樣可以維持生活。也有愈來愈多人一整天不斷做著分不出到底是工作或興趣的事來賺取獎勵;另外也有很多人靠群眾募資從事介於休閒和工作中間的行動,藉此換取對價。

這些都是因為全球化、網路化,以及通訊基礎設施的完備等時代背景,讓「工作生活平衡」這個詞彙瓦解潰散。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再也無所謂平衡與否,今後講究的是「工作即生活」,唯有知道如何在工作和工作以外的領域都不斷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人生價值,這樣的人才有辦法存活。

「工作即生活」世代需掌握:有壓力與無壓力時間的平衡

在工作即生活的概念中,需要達到什麼樣的平衡?與其從工作與生活的對比觀點出發,獎勵與壓力的概念更符合現今社會的工作型態;比起用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去區分,更重要的是有壓力與無壓力時間的平衡。

簡單來說,就算一整天都在工作或者活動,只要能加入一些有趣的因素,確實做好壓力管控,也沒什麼不行。另外,在這樣的思考當中,比起在公司長時間處於無壓力勞動的狀況,充滿壓力的私生活問題要來得更嚴重。

全球網路上的社會活動,今後勢必會階段性地面臨奇點到來,如果能確實遵循上述壓力管控的原則來行動,一定能找出在未來社會中最適當的生活方式。具備利潤和價值的一方,將漸漸享有便利的生活,這是全球網路化社會的本質之一。美國西海岸高獲利率IT公司的員工,不管在餐廳或者工作方式上,都日益舒適便利,實現了某種科技烏托邦,同時他們也活在這種創造財富的引擎之中。一群熟悉機械的集團和除此以外的人,這種差別化的結構在奇點之後依舊不會有任何變化。

因此,就算我們原地等待什麼都不做,情況也不會改變,反過來說,也不需要為你不曾擁有的東西感到悲觀,我們只能先從能做的事開始做。放棄工作生活平衡的單一想法,升級為藍海戰略、趣味性和遊戲化等超AI時代的嶄新勞動概念,重新思考壓力與獎勵的關係,相信你也能看見工作即生活的新世界觀。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超AI時代的生存策略》落合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