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AI時代的「生存方式」——「工作生活平衡」結束,「工作即生活」開始
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即生活」世代到來
第1章是討論過去大家經常提到的「工作生活平衡(Work & Life Balance)」,放在今日社會中,這種說法讓我感覺相當格格不入。現代社會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資訊,所以任何時候都呈現工作與私人時間同時並存的狀況,在這樣的世界趨勢中,刻意區分工作與生活的說法豈不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產生矛盾?網際網路世代,單純的勞動得以超越時間空間進行複製,現在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讓個人特質紮根於生活型態的嶄新勞動方式。
「工作生活平衡」這樣的字眼,是容許將人生分成幾個子集合來思考的詞彙,並不適合現在這個具備極高常態連接性的現代。人類如何從「勞動」以及勞動以外的概念獲得解放,是21世紀的重大課題,在這當中,或許勞動與薪資、商品、對價這些框架,都已經過時了。我們應該讓工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創造出一個無壓力環境,讓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
進入21世紀後,我們一天24小時都有可能跟任何人溝通,也因為如此,我們無需在意所謂時差。以往該睡覺的時間我們不工作,也不會跟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共事,但現在不管幾點都有可能工作,地球上一定有某個地方正是白晝,所以只要有這個念頭,想工作一整天並非難事。
另外,就算一整天都不斷工作,在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在度過人生,所以既是工作、也是生活。換句話說,現在我們已經來到無法明確區分工作與生活,同時也漸漸習慣身處於這種環境中。
現代社會中,我們必須從受雇、勞動、換取對價這種生活型態,轉換為靠自己喜歡的事創造價值的型態,這並不是要我們用娛樂來打發休閒時間,而是強調在生活中運用區隔化的人生價值來獲取利潤。
過去一天24小時當中,可能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並且思考如何分配剩下來的時間。但是現在,大家在為了勞動所進行的休養中更重視充電,原本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如何能在工作、生活界線模糊的狀態下盡量無壓力地行動將更顯重要,這是種壓力管理的思考。
比方說,這個時代裡想要一天睡4次也可以,一天睡4次,依序為工作、興趣、工作、興趣、工作、興趣,每隔4小時工作一回合,照樣可以維持生活。也有愈來愈多人一整天不斷做著分不出到底是工作或興趣的事來賺取報酬;另外也有很多人靠群眾募資從事介於休閒和工作中間的行動,藉此換取對價。
這些都是因為全球化、網際網路化,以及通訊基礎設施的完備等時代背景,讓「工作生活平衡」這個詞彙瓦解潰散。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再也無所謂平衡與否,今後講究的是「工作即生活」,唯有知道如何在工作和工作以外的領域都不斷創造出與眾不同的人生價值,這樣的人才有辦法存活。
壓力與無壓力
在工作即生活的概念中,需要達到什麼樣的平衡?與其從工作與生活的對比觀點出發,獎勵與壓力的概念更符合現今社會的工作型態;比起用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去區分,更重要的是有壓力與無壓力時間的平衡。
簡單來說,就算一整天都在工作或者活動,只要能加入一些有趣的因素,確實做好壓力管控,也沒什麼不行。另外,在這樣的思考當中,比起在公司長時間處於無壓力勞動的狀況,充滿壓力的私生活問題要來得更嚴重。
全球網際網路上的社會活動,今後勢必會階段性地面臨奇點到來,如果能確實遵循上述壓力管控的原則來行動,一定能找出在未來社會中最適當的生活方式。具備利潤和價值的一方,將漸漸享有便利的生活,這是全球網路化社會的本質之一,美國西海岸高獲利率IT公司的員工,不管在餐廳或者工作方式上,都日益舒適便利,實現了某種科技烏托邦,同時他們也活在這種創造財富的引擎之中。一群熟悉機械的集團和除此以外的人,這種差別化的結構在奇點之後依舊不會有變化。
因此,就算我們原地等待什麼都不做,情況也不會改變,反過來說,也不需要為你不曾擁有的東西感到悲觀,我們只能先從能做的事開始做。放棄工作生活平衡的單一想法,升級為藍海戰略、趣味性和遊戲化等超AI時代的嶄新勞動概念,重新思考壓力與報酬的關係,相信你也能看見工作即生活的新世界觀。
人性再認識:你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人還是程式?
談到電腦和人的互動、人工智慧、物聯網和自動駕駛等話題時,有兩個字一定會出現,那就是人性。包括人類究竟是什麼、身為人類該何去何從這些主題,我們憑藉什麼來定義人類?由哪裡感受到人性?我們又希望人類做到什麼?這些都是重要關鍵字。
該如何定義人性,是西方近代化過程中產生的大哉問,也是近代人類的思考目標之一,這同時也是人類從一六〇〇年代到現代當中所獲得的重要思考之一。在此之前,人只是在宗教上相對於神的末端,東洋的觀點裡也只將人定義於夾在天與地之間的微小存在。
在這種概念下,人們認為人有人的世界、神有神的世界,兩者之間有其他的邏輯在作用,因此「人要活得像人」是近代才漸漸發達的概念。宗教當中對人的定義進入近代以後漸漸失去向心力,所以不得不發明出這種新概念,而現在的我們,無疑地正走入笛卡爾之後的另一種新典範。
活得像個人,是種自我矛盾
前面為什麼會提到笛卡爾呢?因為笛卡爾提出的「心物二元論」,進一步推展了「人類存在的定義可以區分為機械和心」這種論點。承襲這樣的說法,後來又陸續出現幾種「人類機械論」。
特別有趣的是,因為解剖學的發展而揭開了人類器械性質之謎,當時的科學早就足以推測人體跟器械的相似性,但心卻成為「人」這具機器中的黑盒子。不過現在由於計算機科學的發達,對於「人心」這個黑盒子的解讀和相關函數的輸出輸入上,早已獲得一定程度的成果,現在已經很難將人性定義為無法理解的概念。
過去有人提出「人類沒有心」、「心也是一種機械」的主張,而現在,人工智慧和電腦正要跨入心的問題領域中。人類真的在思考嗎?所謂人類在思考,不能夠用程式去編排或替代呢?這些討論如火如荼,人性定義的改變是持續發生的現在進行式,今後也勢必會繼續變化。
隨著近年來深度學習的迅速發展,漸漸有可能創造出有如人類般的知性思考。舉例來說,假如我們以同時具備身與心作為人性的定義,那麼非人類的生物在這個定義下也可能具備人性。假如我們不進一步升級人性這個概念,那麼在固有的人性殘骸下,我們將無所歸依,或者不得不放棄所謂人性。
我們現在正懷抱著人必須活得像人的這種自我矛盾當中,走進泛在時代(Ubiquitous era)及數位自然時代中,資訊賦予我們一個更自由的世界,這和我們固有的常識之間,關於該如何立身為人間出現了落差。
網路中交錯的資訊也往往虛實難辨,比方說可能有人認為「為什麼一定得做些什麼、決定些什麼才行?莫非我活在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自己的主體性嗎?」最後就陷入自我否定的輪迴中。這些不安都來自無法定義的主體,追根究柢,這裡所謂的「主體」,到底是什麼?又是從何而來?
人性具備主體性、人類因為能主動思考方而為人這些想法,在近代出現了之後,現在正準備要走向下一個沒有主體性人類的時代了。
社群的極限是三十人
不過,過去的社會是否將沒有主體的人性視為人類?假如不承認這一點,在今後的人類社會終將很難保有人性。如果有人問,難道一定需要具備主體嗎?這當然又是另一個疑問,畢竟這個世界並沒有所謂主體的存在,現代的主體或許只是人類集體式的妄想和幻想。
可是這並不是非善即惡的問題,當所有人都可以平等連接網際網路裝置時,關注的焦點勢必會由「主體」轉移到「相對」概念,或者會依據獲得主體性的程度差異,區分出不同的人類社群。
因為每個人能感到責任感的規模大小,上限大約是三十人左右。觀察一些新創企業或者社群營運確實可以明顯看出這種趨勢,假如規模超過三十人,就很難劃分責任歸屬,也不容易下決定。
在這種問題發生之前,我們得面臨要分割成多個小社群、或者讓所有人以相對而非絕對的方式生活。不久以後,這個世界上將再也沒有人必須活得有特色,因為和全世界相較之下的自我風格,某個社群中的自我風格更容易實現,所以人們很容易就逃進社群中。
只要有個大框架做為規範,自然就能在這當中表現出個人特質,人不再需要一定要成為誰才是好的想法。
全球化小眾戰略
另一方面,想在全世界找出自我風格、原創性,可不是件輕鬆的事。還沒進入全球網路化社會之前,每個人只需要考慮國內市場,人們僅需要擁有一億分之一的自我風格就行了,但現在卻需要在全世界70億人當中找出自我風格。
技術面有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而人的個性也千變萬化,連過去在日本被譽為有極高原創性的文化人士或者各界名人,都很難保有自我風格。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上揚名國際的名人或實業家,站在全球化觀點來看,比方說日本的知名主持人三野文泰擁有好幾項金氏世界紀錄,他同時也是《百萬富翁》(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在全世界放映時日本地區的主持人。
這麼一想,人的意識會主動區分出不同社群可說是一種必然現象,也就是說,只要打造出一個新社群,在其中發揮自我,這種「將世界縮小」的概念也能視為重新定義自我風格。此外,就戰略上來說,與其尋找社群更重要的是創造社群,這種想法可說是藍海戰略的基本要件。
前面也提過,在相對概念中思考自我風格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經常跟隨著「時代性」的腳步前進。每個時代的自我風格,都是由當時的利害關係人和技術性高低所形成,都是在那個時代的科技水準中,由從競爭中獲勝的人類所提供的價值當做最終的結果。然而,一個人要意識到時代性、活出自我風格,需要相當高度的技巧。
在這種時代觀點中,全世界的全球經營者和引領時代者都不斷在解讀時代,假如想以時代中的自我風格為目標,就要成為一個在全球規模中具有自我風格的人,若是做不到,那麼只能挑選適合自己的社群,這兩種方法沒有優劣之分。
全球化與在地化並無差異
井底之蛙這句成語,過去大家都帶著負面意義來解讀,但是現在當我們面對全球化經濟、市場和社會時,必須思考的就是全球化與在地化這條軸線。思考在地化與全球化時,最大的前提就是當我們將人生置於這兩軸時,兩者之間並無優劣之分,兩者皆是才是正確答案。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先在地耕耘、再進軍全球的許多例子,透過在地化經營突顯特質,再從其中抽取出重要元素推向世界。反過來說,這只是全球化時配合在地習性的對比關係罷了,兩者之間持續交互影響,才是決定二十一世紀工作即生活的指標。
例如,發跡於美國洛杉磯的Umami Burger在全世界推出其連鎖店,固然是一種全球化的脈絡。但全球化後Umami Burger來到日本之後,也因應當地風土做出獨特的調整,這就是一種在地化。也就是說,在地化和全球化的目的和指標都不同,並不是因為在地化就無法獲利。
我們必須先了解這其中的差異,再選擇想要如何定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