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放過自己吧!「完美媽媽」根本不存在》蘭迪‧魯本斯坦
學習站在他人觀點設想,將是一份生命的禮物。我的經驗告訴我,轉換觀點是必須持續練習的工作。當我受到刺激,沉溺在負面想法、感受與情緒漩渦時,我總是努力探索其他可能。
想想那些你覺得某人故意心懷惡意傷害你的時刻。我學到得越多,越是相信事實並非如此。其實關鍵都在於對方。這並不代表,當有人因個人因素向我開火時,我還是會乖乖當箭靶。但站在他們的觀點,並瞭解問題並不是出在我身上,讓我建立起一道同理心的防線,保護我能走出來,不會心懷怨恨或抱持負面思維。
孩子從一出生便以自我為中心。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的孩子有充分的理由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提起這件事,是因為我認為瞭解這項生物學事實非常重要。自我中心可追溯至史前大腦的生存機制。想想看!當我們還是山頂洞人時,孩子若沒有父母保護,獨自待在叢林裡有多麼危險。顯然他們一定獨自待在叢林過,而這對他們來說,真的是有生命危險。自私自利是孩子的本能防護機制。以童年的心理發展來說,完全合乎常理。
孩子需要一群充滿同理心的人扮演家長帶領這個家,以學習成為充滿同理心的隊員。切記,孩子是從觀察我們的行為學習,而不是聽從我們的長篇大論。我經常告訴家長,將大人的道理施加在合理化孩子成長過程的行為,只會讓狀況更糟。
學習轉換角色的範例情境:你的七歲兒子,每當弟妹進他的房間,碰他寶貝的收藏品時,他總是動手打他們。你明白男孩有多麼寶貴房間架上的收藏品。你嘗試過跟他溝通,告訴他弟妹只是感到好奇,想像他一樣,因為他們覺得哥哥好酷。但你兒子開始頂嘴,他拒絕認錯,更別提負起責任,或因傷害了應該保護、疼惜的弟妹而感到自責。哥哥的傳統角色不是應該保護弟妹嗎? 此時尤其你較年幼的孩子帶著身心「備受傷害」的模樣走到你面前時,你感到頭昏腦脹、火冒三丈。乍看之下,你的大兒子不僅沒有保護手足的生物欲望, 也對傷害他們毫無悔改和同情心。你甚至開始擔心他是否會過度自我,甚至變成反社會的人! 於是,你越來越常大吼大叫、處罰,或者對牛彈琴,展開長篇大論,說他多不懂事,如何欺負比他小一半年紀的弟妹,成為一個自私的壞人。然而,這個循環沒有改善,你開始覺得自己必須隨時留意孩子們的動向, 保護小小孩不受這個未來連續殺人魔傷害!
轉換角色,與孩子建立有建設性的談話:你的七歲兒子,和人類有史以來所有自我中心的七歲兒童沒什麼差別。他的史前大腦將他的房間當作他的洞穴。洞穴裡的東西對他既珍貴又寶貝,是他在世界上的一切所有。當女兒被打得「傷痕累累」,找你抱抱時,重要的是你必須先給女兒擁抱,幫她治療傷口,再去找七歲兒子談話。這點將告訴你的孩子,你把治療看得比傷害更重要。若你在處置受傷的小女兒前,先對兒子展開追殺令,就是將焦點放在加害者身上。
你越專注的事將獲得越多能量。因為,你先處置攻擊者或加害者,就等於加深了傷害、攻擊的行為。相反地,你應該專注在治療傷者上,用擁抱、同理心和適當的緊急處置,讓他們恢復健康。接著,當你準備好處置兒子時,要保持冷靜的態度,因為你明白妹妹踩到了他的地雷區,讓他必須採取生存機制反擊。但請不要將理解和包容混為一談。因為,站在兒子的角度能讓你想得更周全,並以建設性的方式談話,你便能藉此教導他暴力行為是不容許的,下次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替代方式。
有建設性的對話能教導孩子更好的方式,改善未來的行為,而長篇大論和懲罰則會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還會加深之後的不良行為。你可以在這個情境裡,這樣進行有建設性的談話:「你似乎不喜歡妹妹進你房間。剛才發生了一些事,然後她跑到我房間,手臂上有個紅印子,眼淚還一直掉。我想要聽聽你這邊的故事,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合作,避免未來這件事再發生。家是一個團隊,絕對禁止暴力。我知道你一向守規矩,一定有什麼事讓你很不開心,才會用這種方式回應。說說你的想法,讓我們家來團體合作,一起設下規矩,像是:不要擅自進別人房間、不隨便碰別人的東西、尊重每個人的隱私。但是, 在我們開始前,有件事我必須先說清楚:打人和其他暴力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的,知道嗎?」接著你轉向女兒說:「現在跟哥哥說:『你不可以打我或傷害我。打人是不對的事,我很痛。』」接著轉向兒子,跟他說:「告訴妹妹『對不起,我不會再這樣做了。』」握握手,現在我們都很清楚這個重要的家規。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放過自己吧!「完美媽媽」根本不存在》蘭迪‧魯本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