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醫師、台灣菲斯特顧問 楊斯棓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本書(《失控的自信》),我會說這是一本「FB時代的警世錄」。
誠如書中所言:「現代科技正不斷慫恿你侃侃而談」,
如果不小心點閱蘋果日報任何一則新聞下那片留言板,我內心就一陣哀號,
如果那塊板子堅實與否代表理性討論的程度,
我會說那塊板子彷彿被萬千白蟻啃咬得搖搖欲墜。
那些留言大多不是真要討論事情,只是淪為個人情緒宣洩的角落,
誠如書中所言:「高談闊論使人精疲力盡。」
不只蘋果日報,聯合報跟所有長輩群組、已經過氣的氣象主播的臉書空間,
這種情形尤其嚴重。
如果你讀過王定國先生的生平跟他的小說、散文,
你就知道才氣縱橫,閱歷豐富如他,寫作都尚稱辛苦,
所以一般人呢,很可能犯了一個毛病叫「連轉載別人的貼文,也算若有其事地在創作」。
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請記得,他已過世三十年。
我們所處這個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直播風行,
我想可以改寫安迪‧沃那句話為:每天,每個人都有至少十五分鐘的成名機會。
所以一些屁孩用臉書玩吃屎、接吻,上傳youtube搏瀏覽率則事小,
宣稱他比正統醫學更能治癌的宗教狂徒、醫療狂徒則茲事體大。
結論就是我們不但要有一雙超然之眼,
也要有一顆不隨外界掌聲噓聲起舞的超凡之心,
當一個沒有別人的讚也能活得好好的人,
每天跟自己對話,省思自己的愚蠢,挖掘自己的不足。
本文出自《失控的自信》推薦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