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有感生活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夫妻這種衝突風格最難處理!全球婚姻權威教你解開誤會:火爆型VS迴避型

2025/3/20  
  

文/《每場爭吵,都讓我們更相愛:全球婚姻權威 高特曼夫婦教你化衝突為幸福茱莉.高特曼、約翰.高特曼

 

編按:

全球婚姻權威茱莉.高特曼、約翰.高特曼研究愛情逾50年,第2本著作《每場爭吵,都讓我們更相愛》被譽為婚姻衝突聖經。研究顯示,伴侶關係是否良好,不取決於是否起衝突,即使神仙眷侶也會吵架,重點在「怎麼吵架」。

 

他們將對於情緒的感受稱為「後設情緒」(meta-emotion)。假如伴侶分別有不同的衝突風格,那麼他們就有「後設情緒不協調」的狀況,對於情緒該如何表達和處理抱持歧見。

書中提出三大衝突風格,幫助伴侶理解彼此天生的溝通模式:

迴避型—盡量不與對方發生衝突

驗證型—理性且直接地解決問題

火爆型—情緒激動地與對方爭執

 

任何一種「衝突風格」的伴侶都有辦法永浴愛河。用對方法處理衝突,每一次意見不合,都能讓伴侶更相愛。

 

當伴侶對情緒的解讀不一致,如何解開誤會?

 

你都如何表達情緒?你都如何處理情緒?你認為對方該如何處理情緒?

 

我們對全世界四萬對伴侶進行研究,發現伴侶間後設情緒的分歧很大:異性伴侶達百分之八十三,男女同性伴侶也分別高達百分之七十七和百分之七十三。前來求助的伴侶大多有這個困擾。有趣的是,約翰未在愛情實驗室的研究對象身上發現嚴重的後設情緒不協調,這些研究對象來自普羅大眾,不是前來諮商室求助的人,很多對伴侶屬於相同的衝突類型,也許這就是他們愛上彼此的原因;彼此擁有相同的情緒「語言」。可是茱莉在諮商室遇見的伴侶後設情緒經常不協調。可能是因為:後設情緒不協調的伴侶已經無法互相溝通,傾向尋求伴侶治療的協助。簡言之,後設情緒不協調會在衝突中進一步妨礙溝通。

 

但後設情緒不協調的影響可大可小,請跟著我們一窺究竟。

 

火爆型VS.迴避型

坦白說,火爆型與迴避型的不協調最難處理。迴避型經常被火爆型的朝氣吸引(參見〈異性相吸〉的章節!)但相愛容易相處難,他們使用截然不同的語言,感情通常無法長久維繫。這個組合的離婚率很高,就算能走下去,也很可能互相敵視。

 

戴夫和麗菈就是火爆型配迴避型的例子。戴夫不僅毫不懼怕衝突,甚至會主動找架吵,他認為人際互動免不了起衝突,他覺得衝突其實挺有趣、又令人興奮,甚至是一種性感的舉動。但太太麗菈對衝突非常不自在,每次先生想要跟她打鬧,她都會愣住,甚至覺得先生在攻擊她,而沒有做先生期望的反應。這時候先生會繼續鬧,他覺得很好玩!要是換成都是火爆型的伴侶,對方應該也會覺得有趣,然後鬧回去。但麗菈完全不這樣想,她覺得先生的舉動很無禮,自己被逼到絕境。有天晚上,麗菈不小心在代客泊車場付了太多錢。戴夫在回家的途中,一路嘲笑麗菈。

 

「你讓他們占便宜了,下次別這麼沒用好不好!」他說:「現在不是講女性解放嗎?你不是說你是女性主義者?不要這麼膽小好不好」

她悠悠地回:「別那樣說。」

 

戴夫沒有收斂,繼續出言刺激:「還真的,你就像一隻小老鼠!在床上也一樣那麼膽小。」

 

她轉過身面向窗戶。她覺得先生的嘲笑是一種攻擊,他覺得太太的沉默是冰冷的拒絕。火爆型的他要的是太太的反擊,比如對他說:「是你太快高潮,一點也不好玩,好嗎!」聽見這句話,他可能會有點受傷,但他會吵得興致勃勃。好樣的,這才叫溝通嘛!

 

這個組合的伴侶面對難以解決的分歧,很難好好相處太太覺得先生的互動方式很殘酷,先生覺得太太冷漠不溝通。

 

簡言之,有些組合在後設情緒不協調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釐清你跟伴侶分別屬於哪個類型,有助於了解你們的相處狀況。如果你們在情緒表達的方式或時機點,乃至於是否應該產生或表達情緒上,出現重大的意見分歧,你們很可能會在爭執時遇到問題。原因很簡單,你們內心深處渴望完全不一樣的溝通模式,對衝突的認識也截然不同。一個認為衝突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和壓力,應該盡力避免;另一個認為,衝突是解決問題、拉近感情的好辦法。這是文化衝突,雞同鴨講。

 

研究資料顯示,只要雙方不互相敵視,一般來說伴侶其實不會想在衝突中傷害對方。我們曾經在愛情實驗室研究「意圖」和「影響」的關係。我們想知道,當批評或蔑視的舉動出現時,伴侶是否真的想激起對方的情緒?是否真的想造成傷害?

 

絕大多數的案例都顯示:並非如此。

我們拍攝伴侶的衝突對話,接著請他們一面觀看影片,一面使用儀器,針對意圖和影響兩項參數給分,包括評估伴侶的語句和舉動有多少負面影響,以及自己當下是否真的要傷伴侶的心。我們發現,他們並非真的有意讓對方傷心難過,他們都只是希望得到對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