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學會愛自己,也能安然去愛的24堂愛情心理學》程威銓(海苔熊)
「愛的話,所有的在乎都是恰好;不愛的話,一點點的關心都是打擾。」[1] 前幾天我朋友「慢慢來」心理師跟我談到愛跟不愛之間的差別,我才發現,同樣是關心,如果你跟一個人的距離很近的時候,是一種甜蜜,但如果你和他變得遙遠了,或者是你不再享受這樣的關心,那麼每一句問候都是壓力。
當然,還在彼此相愛的時候,也有可能會感受到對方「愛的壓力」,但如果不愛了,那麼就不只是壓力而已,還會有一種「煩躁感」,覺得「現在我的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打擾我?」的感覺。
人際距離的改變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呢?以前的關心為什麼後來都變成壓力?對我來說,大概就是「人際距離」(self-others distance)的改變,以及「界線的調整」(boundary adjustment)。
人際距離的改變
根據亞瑟‧阿倫的經典自我擴張研究(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2],人跟人之間的距離會隨著互動和親密的增加,而越來越靠近。從陌生人、到朋友,漸漸的到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甚至到最後變成情人、無話不談的伴侶,其實上面這個過程就是透過人際距離的改變,達到心理距離越來越靠近的狀態。然而,分開也是一樣的──當一個人不再想要和另外一個人的生活有更多的重疊時,除了身體距離的拉開之外,心理距離也會有一些改變。見面頻率、談話次數、話題深度等等,很明顯就可以感覺得出來。這也是為什麼,當對方想要維持某種距離但是你卻想要更靠近的時候,對方就會覺得「這並不是我想要的距離」,然後接著產生厭煩、壓力、甚至開始躲你的狀況。
界線的調整
一般來說,我們的界線是可以彈性調整的,面對越親近的人,我們會願意讓他進入更多自己的生活領域、黑暗面、甚至是不為人知的部分;可是當一個人已經不再如以前一樣讓你那麼傾心,那麼「保持距離」反而會讓你有種安全感。
你可以想像你身邊有一個防護罩,在他和你的關係很好的時候,這個防護罩的強度變弱了,他可以有時候溜進來,然後你依然覺得自在,你也喜歡這樣的感覺,因為並不是在所有的人面前,你都可以脫下面具。可是當關係變得不是那麼好的時候,或者是你想要有更多自己的空間的時候,你就會把這個防護罩所籠罩的範圍變得大一些,於是不論你到哪裡或者是跟誰相遇相處,為了維繫心裡面安穩的感覺,都會刻意和其他人之間留出一些空間。
換句話說,有些時候我們會傾向和別人保持距離來獲得安全感,有些時候我們會允許對方進入自己的世界而仍然覺得安心。不論是哪一種狀況,放入感情的互動當中來考量,都會牽涉到一種情形──當「你期待的距離」跟「對方期待的距離」不太一樣的時候,不舒服的感覺、負面的情緒就會產生。然後你會試著去調整這個距離,讓對方回到你「覺得舒服的領域」裡(例如「朋友區」、「曖昧區」、「戀人區」或「家人區」)。可是如果「對方覺得舒服的區域和你覺得舒服的區域」不一樣,就有可能出現一個追一個跑的狀態,追的那個人想要回到原本比較親密的關係,逃跑的那個人想要離開現在這個讓他覺得「過分親密」的關係。
因為對他來說,這樣的距離是一種窒息。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靠近為對方帶來壓力,那麼或許對方期待的心理距離,和你想要的並不一樣。而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關心已經變成了對方的壓力,或許也是時候該好好考慮,你渴望的關係跟他渴望的關係,是不是同一種關係?畢竟,勉強自己或者是勉強對方在一段委屈的感情裡,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結局。
當你重新考量,到底是一個人或者是兩個人會讓你覺得比較自在,或許你終於會明白,關鍵並不在於兩個人是不是在一起,而是你有沒有跟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在一起。
【延伸閱讀】
1—本句修改自偶像劇《罪美麗》台詞:「愛是陪伴,不愛是打擾。」
2—Aron, A., Aron, E. N., & Smollan, D. (1992).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4),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