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什麼是「依戀」?
1. 老虎來了:依戀模式的源頭
每次要旁聽哈利.萊斯(Harry Reis)教授在羅徹斯特大學的依戀理論課,我總是遲到,因為哈利教授的課開始時,我在附近一所大學教授的寫作課才剛結束,就算一路都是綠燈,而且立刻找到停車位,我趕到教室的時間也已經是上課十分鐘後了。我總是悄悄從側門進入階梯教室,坐在最後一排的座位。
然而遲到也有一些好處,我從教室後面可以看見全班一百多位學生,誰認真聽課,誰不專心上課,我都看得一清二楚。上課第一天,我注意到附近座位有個男生在看電子郵件,另一個女生在瀏覽臉書,還有個男生在看股票。
第一次上課那天,我坐下時,哈利教授正說著:「這是超棒的理論。」他身高約一百九十公分,嗓音低沉宏亮,語調緩慢且從容不迫。「我們認為這項理論解釋了人類的無數行為,包括童年與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包括人的一生中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
當我得知哈利教授是研究人際關係的頂尖專家,而且就住在我老家紐約州羅徹斯特,開課講授依戀理論,我立刻邀他去喝咖啡。我們聊到一半時,隔壁桌的一位婦女忽然轉身面對我們,幾近大吼地說:「哇!我願意付錢坐在你們那一桌,你們說的內容對極了。我真希望自己年輕時就懂得這些道理,這樣就能省掉一大堆麻煩!」
奇怪的是,哈利教授似乎並不驚訝有人打岔。
他告訴我:「人們聽到依戀理論,總會說:『對,這就是我想研究的事,這就是我想了解的事。』」
我想了解自己的依戀模式,想了解它一直以來如何影響我的行為與人際關係。我離過一次婚,後來又談過一段很久的感情。如果進一步了解依戀理論能幫助我獲得令人滿意的穩定感情,那就是我想要的。後來我對依戀理論的興趣越來越大,我想了解「依戀」如何影響人們的一生與社會上所有的人,包括家庭關係、朋友關係、撫養孩子的方式、職場相處之道,以及如何面對失去摯愛等,不勝枚舉。也許依戀理論是一把鑰匙,能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個人行為與日常生活呢?
***
哈利教授將四張照片投影至大螢幕上:一位人類母親背著孩子,一位人類父親抱著兒子,讓他坐在膝上;一隻母貓正讓兩隻小貓吮奶,一隻北極熊媽媽將幼熊護在身下。
他說:「我們仔細看第一張投影片。請注意,這些不同物種的成年照顧者與幼崽之間都有親密的身體接觸,而且這種關係具有保護性質。」
除了一百位學生敲著筆電鍵盤的清脆聲音,教室裡一片安靜。我用紙筆抄著筆記,根本就是來自另一個年代的訪客。
下一張投影片展示了一張黑白照片,照片裡是一位英國中年男子,他穿著羊毛衫,套了一件粗花呢西裝外套,儀容高貴。
教授開口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父親前往戰場打仗,不少母親死於倫敦大轟炸,因此許多孩子被送進孤兒院。年輕的精神科醫師兼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就在這些孤兒院工作。」
哈利教授用雷射筆發出的紅色光點指著照片中那位儀容高貴的英國人,繼續說道:「他觀察到,雖然這些孤兒生活在乾淨的環境,獲得充足的飲食與良好的醫療照護,但他們就是無法健康強壯地長大,通常體重過輕、個性憂鬱,其中一些還夭折了。」
坐在我前方盯著臉書的女生現在抬起了頭,不再盯著電腦。
「鮑比觀察到另一件事,這些嬰兒叫喚、哭喊、望著門口尋找媽媽的行為讓他印象深刻,他稱之為『探尋行為』。他認為人類與動物都有這些行為。如果小貓或小狗看見某個可怕的人走進房間,會怎麼做?牠們會立刻跑回媽媽身邊尋求安全感。」
猴子
哈利教授那天沒提到一件事。約莫同個時期,鮑比也注意到「失去母親」對這些孤兒的影響。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注意到猴子也出現類似現象,他的研究後來影響了鮑比。
哈洛最著名的實驗是拆散剛出生的恆河猴與母猴,接著提供兩個代理「猴媽媽」讓幼猴選擇:一個是拿著一瓶奶的金屬猴媽媽,另一個金屬猴表面鋪上軟布,但手中沒有奶瓶。結果呢?大多數時候,幼猴都緊緊抱著軟布猴媽媽不放,每次受到驚嚇就會去找它,只有喝奶時才會去找金屬猴媽媽。
心理學教授李.柯克派屈克(Lee A. Kirkpatrick)寫道:「這些心理學研究成果非常出名,它們極有說服力地證明了,至少剛出生的恆河猴對母親的喜愛不能簡化為對於食物或乳房的需求或渴望,牠們自然而然會尋求身體接觸與安慰。」
嬰兒與照顧者
講台上的哈利.萊斯教授往講桌後面跨了幾步,面對全班。
他說:「你們都知道,馬兒剛出生一、兩天就會跑,那是牠們的生存方式。但人類做不到。在地球上的所有物種之中,人類嬰兒需要照顧的時間最長。如果你在七或八歲前沒有人照顧你,算了吧,你早就死了。如果老虎來了,你根本沒機會活命。」
哈利教授停下來,掃視全班。
「好,假如你是嬰兒,一隻老虎來了,你要如何活下來?如果你能找到照顧者,這個人能為你提供食物與庇護,還能帶你遠離危險,你會緊緊跟著對方,這就是你的生存方式。所以,你要如何確定照顧者在哪裡,然後緊跟著對方?」
答案呼之欲出,我感覺到全班的情緒越來越緊繃。
他又問了一次:「你要如何找到照顧者,然後緊跟著對方?」
然後他大聲回答:「哇哇大哭!你哭了,表示『有事情發生,嚇到我了!我希望有人保護我!』」
哈利教授解釋,嬰兒也會利用其他「探尋行為」,例如轉頭、眼睛盯著看,或是伸手等動作。「鮑比認為,哭泣與緊跟著照顧者等行為是為了保持身體親密,會這麼做的嬰兒能活下來的機率比較高。」
換句話說,嬰兒的這些行為並非隨意的舉動。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行為是為了幫助嬰兒找到稱職可靠的照顧者,並且順利依附對方。
哈利再度用雷射筆指著那位穿著粗花呢西裝外套的男子照片。
「鮑比提出了一個概念,他認為有一套演化系統稱為依戀系統。這個想法看似簡單,但現在看來其實相當深奧。」他解釋說:「這依戀系統只有一個簡單的目標—為嬰兒與照顧者創造親密的身體接觸,並且維持下去。會這麼做的嬰兒以及會給予回應的照顧者,他們的基因比較容易傳給下一代。事實上,如果嬰兒沒有大哭,還覺得老虎真可愛,想跟老虎說話,又或者照顧者比較關心自己,沒去把嬰兒抱起來,那麼他們的基因就無法傳遞下去。這是非常簡單易懂的演化適應力。大家都有這種能力,你們不必到商店購買俗稱『依戀系統』的程式,因為從出生就已經安裝在你體內了。」
哈利說這些話時,原本在我旁邊玩俄羅斯方塊的男孩也抬起了頭。
依戀對象:親近的安全堡壘與安全避風港
哈利解釋:「當我們說孩子擁有依戀的對象,通常指的是人,而那人通常是他的母親。這個依戀對象會履行依戀系統的三項重要功能,第一個功能稱為『尋求親密』(proximity seeking),這表示照顧者是孩子主動親近以尋求安全感與安慰的對象;第二與第三個功能是『安全堡壘』(secure base)與『安全避風港』(safe haven),孩子需要安全堡壘,才能向外探索,當遇到可怕的事,他們可以回到安全避風港。」
無論是小孩或大人,他們真正的依戀對象還會符合兩個額外的標準:一是與依戀對象分離會造成焦慮,往往會伴隨著抗議(小孩的表達方式是哭泣);二是失去依戀對象會帶來悲傷。
哈利教授繼續說:「好,所以嬰兒有依戀系統,而這個系統就像雷達。當危險的事情發生,無論那是老虎來了或肚子餓了,雷達就會啟動,嬰兒會想著:『我的依戀對象在附近嗎?她是否留意到這個情況?她能不能解讀我發出的求救訊號,並提供我需要的協助?』」
一個孩童通常有多個依戀對象,包括父母、祖父母、哥哥姊姊,或某個固定照顧者。從孩童的角度來看,這些人是不可互換的。依戀的對象確實有階層之分,位在頂層的主要依戀對象通常是母親。柯克派屈克教授指出:「孩童在受到驚嚇時,他或她會將依戀對象排序,並且最先跑向主要依戀對象以尋求保護或安慰。」
心智模式
哈利教授繼續對全班說:「鮑比認為,隨著年紀越大,我們對重要他者的期待開始有自己的看法;換句話說,我們體認到『這就是強大的照顧者與我和睦相處的方式』。這些看法來自我們與依戀對象互動的最初經驗,大多發生在出生後兩年內。一旦看法被建立,便會在孩子的心中形成心智模式—事實上,是在大腦形成模式,影響他們對人際關係的期望以及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影響範圍不僅限於童年,甚至長達一輩子,就像鮑比說的,是『從搖籃到墳墓』的人際關係。」
教授指出,正是這些心智模式讓嬰兒時期的經驗影響成年後的行為。他補充說:「這正是鮑比與佛洛伊德的不同之處。佛洛伊德認為孩童的心中想著一大堆事,想像自己對母親的依戀是帶有欲望的。鮑比不信那一套,他認為真正重要的是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實際互動,這些互動形成心智模式,而模式將互動經驗轉化為一輩子的人格特質。
「幼年形成的看法多半與自己及他人的關係有關,例如『我討人喜愛嗎』、『其他人會重視我並照顧我嗎』、『當我親近、倚賴他人,或在他人面前展現脆弱時,我感到自在嗎』、『我需要別人時,他們會陪著我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個孩子就擁有安全感。」哈利教授做了個誇張的深呼吸,模仿鬆了一口氣的孩子;這個孩子的媽媽或許剛剛抱著他跑進洞穴,保護他不受老虎傷害。「這個孩子會想:『好,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很好。』他有了自信,相信不會有危險發生在他身上。雷達關閉,一切都很好。」
教授解釋,這個孩子相信別人會為自己騰出時間並給予回應,長大後也會認為「我可以相信別人,我能與別人親近,我不害怕親密關係。」
這是安全型依戀。
這時哈利教授反問道:「不過,要是雷達給了否定的答案呢?要是這個孩子並未感覺自己受到稱職可靠的依戀對象保護呢?」
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有兩種防禦反應。
「第一種情況,孩子哭了又哭,照顧者就是毫無回應,不理不睬。沒有尋求親密,沒有安全避風港,沒有安全堡壘,這個孩子可能想著:『現在沒有人能照顧我,沒人能為我處理眼前的威脅。我是嬰兒,甚至還不太會爬,所以我會待在這個照顧者旁邊,因為我沒有其他的選擇。但我不會太過親近,也不會過度抗議,因為我已經發現這些方法都沒效。』」教授繼續說:「這個孩子的照顧者幾乎不回應,於是他學會自我封閉,避開親密關係。」
這是逃避型依戀。
「另一種防禦反應發生在照顧者反覆無常的情況。照顧者有時回應,有時不回應;有時陪伴,有時不陪伴;有時提供安全避風港與安全堡壘,有時不提供。孩子會認為,『我不知道如何讓照顧者過來照顧我,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覺得自己被遺棄了,所以我只好用盡全氣,想辦法讓照顧者立刻過來這裡。』」教授解釋:「這個孩子不會自我封閉,而是更努力抗議與哭泣。他會黏著照顧者不放,用盡一切方法來表示自己非常非常難過。『你是我的照顧者,你得照顧我啊!』」
這是焦慮型依戀。
許多研究顯示,五成五的美國人屬於安全型依戀,兩成五屬於逃避型依戀,兩成屬於焦慮型依戀。
哈利教授說:「這些結果相當一致。」
全世界的依戀類型統計皆有相似的結果,在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已發展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只有些微差異。
柯克派屈克博士巧妙地總結了哈利教授對心智模式的論點:「本質上,心智模式代表孩子對一個問題的回答,這個問題是『我能不能在必要時指望依戀對象,相信他能為我騰出時間並給予回應?』答案有三種:能(安全型依戀)、不能(逃避型依戀)、或許(焦慮型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