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3 沒有父親陪伴的男孩
父親的缺席是導致男孩危機的主因,原因是父親很少參與教養過程,但是當他真的參與時,又經常被人貶低。孩子在經濟上的富有或貧困,心靈上的豐富或匱乏,越來越仰賴在成長過程中身邊是否有父親陪伴。
醫學界在發現新疾病時,第一件事就是為其命名。我們可以說,現代孩子所處的時代是「缺乏父親的時代」,特別是「男孩缺乏父親」。想要終結這個時代,首先就要認清千禧世代是缺乏父親的世代。
不管男性或女性,都認同必須終結缺乏父親的時代;93%的媽媽更同意,美國有父親缺席的危機,爸爸和孩子們也同樣認為。父親缺席對孩子的傷害很早就開始了—從孩子的基因開始⋯⋯
父親不在身邊,便是剝奪孩子生命的一部分。2017 年出版的《兒科》(Pediatrics),書中的研究總結道:「失去父親的兒童,在9 歲時其端粒(telomeres)會明顯較短。」端粒存在人體細胞裡,主要功能是在細胞分裂時不讓基因被刪除。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顯示:「早期端粒的長度,能預測壽命長短。」
沒有父親陪伴對預期壽命會造成怎樣的傷害?失去父親的孩子到了9 歲時,其端粒短了14%。若與女孩相比,因為失去父親造成的端粒傷害,男孩明顯高出了40%。
爸爸和媽媽、空氣、水一樣,都是生命必需的。但我們的生活可以沒有爸爸,卻沒有人會想嘗試在沒有媽媽、空氣、水的情況下過日子。
為何是否擁有父愛陪伴,會是影響男孩陷入危機或帶領大家走出危機的主要因素呢?擁有充實父愛的男孩,通常能建立新的正向目標感,填補失落的目標感;缺乏父親陪伴的男孩卻容易陷入目標感的失落中,或是用毀滅性的目標感填補這種空虛。
女兒也會因為缺少父親的陪伴而受傷害,在擁有充分父愛時,不僅預期壽命更長,在其他方面也更有能力。但是父愛對男孩的影響更大,從兒童時期開始、延續到青少年時期,甚至終其一生。不只在男孩未來的經濟上如此,他的情緒智力和婚姻也是,一切都是緊密連結。不論是因為男孩大腦發育較慢或因為社交技巧的社會化能力較差,兒子都比女兒更脆弱。
當男孩受傷時,他們便會傷害我們—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經濟上。
▎受傷的男孩最後會傷害我們
案例:一項針對伊斯蘭國(ISIS)戰士的研究總結,這些人幾乎都有某種「缺乏父親症候群」。
如果伊斯蘭國的戰士都有「缺乏父親症候群」,其影響將延伸至國家安全政策:當男孩極少機會能見到父親時,他們的心靈會受創、會傷害我們。不只在中東發生,世界各地都是⋯⋯
安東尼.西姆斯(Anthony Sims)在19 歲時,參與加州奧克蘭一場槍戰,殺害了一名年輕媽媽。安東尼被捕前,發了最後的臉書貼文「但願我有個父親⋯⋯」
因為父親缺席而心靈受創的男孩,特別容易被幫派蠱惑,也特別容易成為性罪犯的目標。受希特勒徵召加入希特勒青年團(Hitler Youth)的男孩中,就有許多這樣的人。而與人過於疏離,不願受人徵召的男孩,最後可能會徵召自己—成為獨行校園槍手。
迷失的男孩:校園槍手
2015 年,我在討論男孩危機的TEDx 演講上,闡明了男孩缺乏父親,與亞當.蘭薩(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艾略特.羅傑(伊斯拉維斯塔槍擊事件)、迪倫.盧福(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槍擊案)等人所犯大型槍擊案間的關聯。這些槍手殺了人,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地自殺。在沒有爸爸的家庭裡成長,是導致青少年自殺的最重要因素。
這些男孩, 包括阿拉帕霍高中(Arapahoe High School)槍擊案的槍手卡爾. 皮爾森(Karl Pierson)、發現學習學院(Discovery Learning Academy)槍擊案的槍手麥克爾.布蘭登.希爾(Michael Brandon Hill)都不是貧窮的黑人或拉丁裔貧民區年輕人;而是白人男孩,住在城郊,沒有父親在身邊。
既然這些白人男孩的生活幾乎都沒有父親陪伴,也許開槍掃射校園是他們對無法完全取代父親的學校,以及因為缺乏社交能力、情緒智力而被同儕排擠的洩憤方式。
CHAPTER16 爸爸的做法和媽媽不一樣
爸爸和媽媽對於與孩子相處、一起玩耍、探索世界的方式等等,會有不同的規矩與要求。有研究顯示爸爸們愛孩子的方式比較傾向:
● 遊走在安全與冒險間
● 分飾兩角,同時擔任選手和教練的角色。
● 有創意、即興、搞笑。
但是,當有一方的付出不被了解時,就會導致夫妻關係緊張。如果家長能學習互補,孩子就能受益,夫妻間的緊張關係也會平衡。爸媽自然能明白大自然創造父母兩個角色的道理。
當然了,有許多媽媽的作風比較像爸爸,反之亦然。無論哪種情況,都代表媽媽可能在青少年時期就想過將來要為人母親這件事;爸爸則不然。因此,媽媽比較能說出自己的教養風格。
雖然研究者都發現爸爸們有不同的教養風格,但一般的觀察方式是讓親子在心理治療師的辦公室,看他們用現場提供的玩具玩個1 小時。此舉無疑是大大錯失了父母絕大部分的教養方式。
我自己觀察分散在美國、加拿大各處,大約50 位爸爸教養孩子的方式,是以將近兩天的完整時間貼身跟著,深入公園、遊樂場、購物中心、餐廳及家裡。除了玩耍,我也會觀察到爸爸帶著孩子幫忙做家事的情況。這樣的時間長度讓我不只能看到親子的玩樂時光;我也看到爸爸跑腿做家務、哄孩子上床、隔天早上幫忙準備上學。
我發現待在治療師辦公室的親子觀察,很容易漏掉爸爸會做的事:帶孩子去公園或遊樂場;帶領孩子邊做邊學,例如當爸爸的「副手」;爸爸把無聊活動變有趣的創意,像是把衛生紙揉成團丟進垃圾筒。治療師辦公室外的老爸世界,隨時都可以有即興遊戲:就算是挑選早餐麥片這類無聊的採買,也能變成看包裝上營養標示的搶答遊戲。
除了把生活變成遊戲外,我還觀察到7 種爸爸比較會有的教養方式,如果媽媽不懂其中的價值,就可能出現溝通問題。
▎1. 執行規矩(相對於訂下規矩)
常有媽媽問:「為什麼我開口時,小孩都沒反應;爸爸一開口,小孩馬上放下手邊事?」這讓媽媽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但我想問題不在爸爸的聲音比較低沉,因為孩子平常也不見得會理爸爸,除非爸爸出手管教時。
針對單親爸爸和單親媽媽的研究發現,媽媽說自己的壓力比爸爸大許多—雖然她們獲得經濟支援的機會明顯比較高。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媽媽比較會訂規矩,但爸爸是直接執行。舉例來說,雖然媽媽比較會要求孩子早早上床睡覺,但最後容許孩子晚睡或是不固定時間睡覺的機率,卻是單親爸爸的3 倍以上。有個男孩半開玩笑地說:「媽媽就像放羊的小孩一直重複警告;但爸爸只講一次,就會變成大野狼。」
太晚上床顯然會影響健康。這可能是和媽媽同住的兒童經常頭痛、胃痛比例,高於和爸爸同住孩子2 ∼ 3 倍的原因。
沒有被約束規矩的男孩,控制能力會變差。當芝加哥大學犯罪實驗室(University of Chicago Crime Lab)檢視為何在最近一年半內,有610 位芝加哥公立學校學生遭同校同學槍擊時,他們發現犯案男孩的特點是缺乏衝動控制、衝突排解和社交技巧。然而,這項研究漏了一點,就是衝動控制與社交技巧是父親參與教養的優點之一,但這些男孩幾乎都沒有父親陪伴。
我們在前面看到,父親與子女的相處時間是「孩子成年後是否具有同理心的最強變數之一」。教導孩子認真看待規矩,能讓他尊重他人的需要,而尊重他人需要可以促成同理心。同理心不會導致槍擊案。
以下是一些父親教養方式造成的結果,與執行限制和衝動控制有關:
● 與爸爸同住的孩子較不會有紀律問題,即使爸爸較少體罰
● 與媽媽同住的5 ∼ 11 歲兒童,需要住院的機率高了259%
這種父母間對於規矩的差異,在日常生活中是怎麼發生的?回頭看看規定的上床時間與實際上床時間的差距⋯⋯
治療師問哈利為什麼覺得可以跟媽媽吵說晚點睡,卻不會這樣對爸爸,哈利說:「媽媽的話,我可以混過去。」
「怎麼說呢?」
「我會說:『我想喝水』或『肚子痛』。」
「你對媽媽耍小手段?這些藉口不會有點老套嗎?」
哈利笑開了,彷彿因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我有好多藉
口,我知道如何讓媽媽妥協。」
「你會這樣對爸爸嗎?」
「不會⋯⋯因為沒用。」
「怎麼說?」
「除非我把該做的事做完,否則他不讓我做其他事。」
「因為爸爸比較嚴格嗎?」
「爸爸說9 點半上床,我知道只要在這之前寫完功課,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所以我會趕快做完。」
「你不會隨便亂寫功課嗎?」
「會啊。有一次老師給我C,爸爸就開始檢查作業。如果過關,我就可以做別的事;如果沒過關,我就得重寫。但是時間到時爸爸會給我一個擁抱然後上床。」
哈利就和多數孩子一樣,像個期待監獄門沒上鎖的囚犯,好隨時偷鑽漏洞。當哈利發現可以對媽媽耍心機時,懂得耍小聰明的人就贏了—哈利也贏了,但也因此輸掉他健全的免疫系統。
低下的免疫系統會導致惡性循環:哈利上學時曾有過幾次進出急診室的經驗,於是他的媽媽(當然爸爸也會)變得保護心更強,罪惡感變重,也讓孩子知道要耍手段,這種循環便持續著。但一切的起點都是充滿漏洞的規矩限制。
媽媽較能為家庭帶來「孩子需要同理心」的深層理解。爸爸則是違背直覺:如果只有家長知道要對孩子有同理心,卻不要求孩子也要同理回饋,只會造成惡習。對孩子的欲望抱持同理心,不代表要被孩子的欲望控制。
話雖如此,爸爸也會忽視這件事。那什麼時候該重視孩子的欲望呢?答案是任何時候。事實上,在訂下規矩前就要認真對待孩子的意見,容許孩子適時發表;若孩子的反應不恰當,就要教他們同理,這對增加孩子自信的談判技巧至關重要。將增強自信的談判技巧與操縱式談判技巧兩相比較,便能明白前者的意義。
當孩子發現爸媽訂下的規矩其實有談判空間時,就會發展出「操控式」的談判技巧—就算當下沒贏,只要自己堅持,堅持到家長筋疲力盡,最終就「贏」了。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媽媽已經筋疲力盡、沮喪地說:「我說了不行!」小孩還是繼續吵鬧,讓媽媽失控暴走,或許還不小心過度處罰;事後,媽媽為了讓孩子原諒,努力討孩子歡心。孩子很明白媽媽為何會給自己比一開始更好的東西,因此磨練出造成「不執行規矩」的技巧。
後果就是孩子不尊重規矩本身與訂下規矩的父母。當「不執行限制」成為一種循環模式時,親子間的關係就會充滿壓力,孩子對父母也會從不尊重變成輕蔑。同樣重要的是,孩子會想「擺脫」執行限制的家長,改去親近他能操控的家長。表面上,孩子是贏了卻也同時輸掉紀律。
爸爸是如何執行家中規矩,又不會讓孩子想「擺脫」呢?原因就在爸爸與孩子間的玩耍。正如我們在哈利身上看到的,爸爸常常在潛意識發揮影響力以執行限制:「只要你寫完功課、做完家事、準備好上床,就可以在睡前做任何想做的事。」
媽媽也能執行規矩
只有爸爸比較會找樂子和執行規矩嗎?不一定。舉例來說:凱西是個兩個青少年男孩的全職媽媽,學校放假時兩個孩子就成了「全職兒子」。某一天,兒子們想出門吃午餐,可以請媽媽買單嗎?可以,但是媽媽把錢藏起來。每完成一件家事,就能得到一條錢在哪兒的線索。最後,兒子們吃到想吃的午餐,媽媽讓家變乾淨。
事實上,兒子不只是吃到午餐而已,還有三重樂趣:玩遊戲、執行規矩、延遲滿足。
男孩對爸爸的需要,正如蜜蜂渴望花
美國曾有個節目「小小新兵訓練營」(Boot Camp My Preteen),邀請海軍陸戰隊中士來管教一群讓單身媽媽頭痛的兒子。中士怒斥一位10 歲男孩,最後問男孩想要什麼:是要自己振作還是「你要我以後8 年都當你爸嗎?小子!」
叛逆的男孩回答:「是的,長官!」
中士既震驚又感動:「為什麼想要我當你爸爸?」
男孩悲傷地說:「我沒有爸爸。」
男孩需要能執行規矩的爸爸,就像蜜蜂需要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