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心理勵志
  3. 生死醫病
全站分類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創傷清潔工:與死屍、腐屋、精神疾病交手,擁抱生命中的混亂失序

The Trauma Cleaner: One Woman's Extraordinary Life in the Business of Death, Decay, and Disaster


活 動 2024聖誕節:全館3本75折、大套書72折

定價:360元 
優惠價:79 284元    
  無法購買





內容簡介

正因為人心並不純粹,充滿雜質,我們才學會了溫柔與包容--
正因為人生路坑坑巴巴,我們只能跌跌撞撞,一路推開過去,匍匐前進--
正因為自己的人生難以梳理,於是才懂得幫助他人,整頓生命中的狼藉--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2019新南威爾斯總理文學獎首獎(NSW Premier’s Literary Awards)
*2018維多利亞總理文學獎首獎(Victorian Prize for Literature)
*2018維多利亞總理文學獎非小說類首獎(Victorian Premier’s Literary Award)
*2018澳洲圖書產業獎非小說類年度選書(Australian Book Industry Awards)
*2018杜比文學獎獲獎(Dobbie Literary Award)
*2019英國惠康圖書獎非小說類入圍(Wellcome Prize)
*2019澳洲國家傳記獎入圍(National Biography Award)
*2018沃克利圖書獎決選入圍(Walkley Book Award)
*2018獨立圖書獎非小說類入圍(Indie Book Award)
*2018墨爾本最佳寫作獎入圍(Melbourne Prize Best Writing Award)

- 英國衛報報導
- 澳洲新聞網報導
- Goodreads讀者好評
 

一個四十年不曾離開,睡在垃圾堆積成山的家中的女人。
一個在客廳裡安靜孤獨流血至死的男人。
一個和老鼠一起生活的精神病患者。
一個患有精神分裂,住在惡臭書海中的超級學霸。

他們每一位都是珊卓・潘克赫斯特(Sandra Pankhurst)的VIP客戶。

兇殺屋;自殺屋;火災水災鼠災蟲災肆虐的房間……當災難與死亡需要善後,珊卓和她的「創傷清潔服務公司」就會登場。她的服務對象還包括囤物癖患者、癮君子、肢體障礙者、老年人、妄想症患者、精神分裂患者,當然也包括眾多悲傷的死者家屬。她為死者服務,也為活人服務,花上無數心力去照顧那些無法好好「處理」自己的過去與現在的人。

珊卓待過色情業、殯葬業,她不怕髒不怕污,活得坦蕩又真誠。她曾是家暴家庭的受虐兒童,曾為人夫也曾為人父。她做過變裝皇后和性工作者,動過性別重置手術,交過多任男友,更曾嫁作幸福人妻。演繹過眾多人生角色的珊卓,無非只是想找到自己的歸屬……

跟隨著珊卓的腳步,我們走進垃圾堆積成山的家,看見安靜孤獨腐爛的屍體,採訪與老鼠一起生活的女人……
在一片凌亂中,我們看見屋主們用力活過的證明;
用溫柔與包容,我們同理死者與生者的傷口,體會自己未曾想像過的人生。

【本書特色】
◆驚豔文壇,獲獎無數
◆10則真人真事案例分享
◆為酷兒族群(LGBTQIA)發聲的紀實文學

作者簡介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Sarah Krasnostein

出身於美國,在墨爾本求學,在美國與澳洲之間來回居住工作。擁有刑法博士學位,是一位法律講師與研究者。

莎拉花了四年的時間採訪珊卓‧潘克赫斯特,隨著她進入無數現場,將文章〈犯罪現場清潔工的祕密生活〉發表在閱讀網站Longreads上,入選「2014年敘事類十大故事」。《創傷清潔工》是她的第一本著作。莎拉現居墨爾本,並定期往返紐約工作。

作者網站:http://sarahkrasnostein.com/

譯者簡介

胡訢諄

中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愛狗人士。譯作十餘,如《再會,我所虧欠的一切》、《莉莉和她的王冠》、《再說一遍我願意》、《今夜,我們在陽光下擁抱》等。譯作指教:hsinchun.hu@gmail.com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珊卓

第二章 小金

第三章 彼得

第四章 女孩,不再向前走

第五章 琳達

第六章 桃樂絲

第七章 史黛西,天上星辰,瑪麗亞

第八章 司機

第九章 轉變

第十章 珍妮絲

第十一章 強暴

第十二章 尚恩

第十三章 喬治

第十四章 瑪莉蓮

第十五章 死與新生

第十六章 格蘭妲

第十七章 重訪故地

第十八章 獻給珊卓的情書

致謝

精采試閱

1 珊卓

珊卓‧潘克赫斯特的名片背面寫著:

卓越絕非意外

一般囤積或寵物囤積清理.骯髒屋、垃圾屋
到府照護前置作業.臭味控制
他殺、自殺、命案現場
遺世物業.發霉、水災、火災整治
製毒場所清理.工業意外.牢房清潔

 

我第一次見到珊卓是在一個鑑識科學服務的研討會,剛剛結束後天性腦損傷罪犯的場次,成群的公務員、律師和學者湧向發酸的咖啡和出水的起司。我經過大廳一張摺疊桌,看見桌上鋪著宣傳手冊,旁邊立了一個標示,邀請人們把名片投入冰桶,就有機會贏得一瓶希哈紅酒。銀色的冰桶左右各有一個雄鹿的頭,一旁架著一台小螢幕,播放「創傷清潔」前後的照片。這些照片令人聯想到「糞便」和「爆炸」。

摺疊桌的後方坐著一位非常高大的女人,臉上服貼的軟管接著氧氣瓶,揮手示意要我投入名片。她的臉上掛著笑容和藍色的大眼睛,氧氣軟管彷彿一條寶石項鍊。螢幕畫面不斷切換,我一時目眩神迷,支支吾吾表示我沒有名片。儘管如此,我還是拿了一本她的手冊,接下來一整天的時間忍不住翻閱。

珊卓是專業創傷清潔服務有限公司(Specialized Trauma Cleaning Service Pty. Ltd.,簡稱STC)的創辦人,在過去二十年來,她深入幽暗的住家,見證死亡、疾病和精神失常的驟然入侵,以及如何結束裡頭的生命。

多數的人從來沒有想過「創傷清潔」這件事。一旦他們發現這種工作的存在,而且顯然必須存在,他們可能會很訝異,原來警察並不負責善後,消防隊員、救護人員或其他緊急救難單位也不會這麼做。珊卓承接的創傷清理工作包羅萬象,包括水災、火災、犯罪現場善後。此外,國宅部門、心理衛生機構、地產仲介、社區組織、遺世物業繼承人,和一般有私人需求的民眾都會找來珊卓,處理孤獨死、自殺或長期無人關心的住宅。套句她的話,就是那些因住戶的心理疾病、衰老、肢體失能而「淪為下流」的住家。傷心的家屬也會雇用珊卓幫助他們整理、清空、丟棄親人的物品。

簡單來說,她的工作是一本型錄,羅列我們身心死亡的方式,以及舉起我們身後物品需要的力氣與細膩。

「我們專門處理讓您感到不舒服的差事。」

活人看死,珊卓是世界級的非官方專家。這點從她手冊裡頭密密麻麻的實績就能看得出來。手冊上頭寫道:「人們不太了解屍水。屍水就像強酸,帶有與分解食物相同的酵素。這些強烈酵素會破壞家具等物品,速度極快。滲進沙發的酵素會腐蝕彈簧,使整張家具長滿霉菌。我曾親眼目睹沾到屍水的床墊劣化得有多快。」

多數的人不清楚也永遠不會發現,每個社區都有這樣的角落,而且無論社經階級。我們從沒看見那些地方,聞到那些地方,接觸那些地方。我們不會知道,也不會心生憐憫。但那裡就是珊卓花大把時間待的地方;她在那些地方工作、接電話、發電郵,她在那些地方談笑,或像我們在公司電梯裡頭寒暄。


「STC秉持慈悲精神對待住戶。人們常常低估這項精神,但我們非常重視。」

她的廣告強調慈悲;比起中和殘血中的病原體所需要的技術與情商,慈悲遠遠來得深奧。珊卓了解她的客戶,就像客戶了解自己;她驅散他們的氣味,丟掉他們奇怪的色情書刊、相片、信件,以及殘留在肥皂和牙刷上的最後一絲DNA。但她無法抹煞這些人,她做不到。因為她和那些人經歷過同樣的傷痛。

 

「嗨,莎拉,我是珊卓。之前妳和我聯絡,表示想要訪問我。能否請妳回電,號碼是... ... 不過今天可能不太方便,我的行程滿到不行,現在正在前往自殺現場的路上,所以要麻煩妳明天再打,謝囉。」

我回電後,發現珊卓擁有溫暖的笑聲,而且她需要移植肺臟。她問我想約什麼時候見面,我說我可以配合她的行程。她翻開行事曆。「艾佛瑞德醫院的咖啡店好嗎?」她說她下星期看胸腔科醫生之前有兩個小時。我忽然發現,對珊卓‧潘克赫斯特來說,死亡和疾病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接下來的幾年,她向我透露這種深藏在性格中的不屈不撓如何拯救她的人生。

和珊卓相處的這些日子,我遇見裝訂工、性侵犯、戲偶師、囤積食譜的人、囤積貓的人、囤積木頭的人;有一個沉默的女人,她家根本容不下她養的許多兔子,而且她的皮膚極為腫脹,好像水球一樣隨時都會爆炸。珊卓喜歡歪曲語言,自創某些單詞或片語,例如「用腳毛想」、「手放下拍」,聽她咒罵總讓我忍不住爆笑。我在黑暗的世界見到驚奇的人事物—發霉軟化的牆壁、液化的食物、結塊的飲料、人血養大的蒼蠅,以及閒置十八年的雞骨頭彷彿排列在甕底的神祕文字—如同收音機與生日卡片那般真實。

我聽著珊卓的近況,彷彿身在漢朝,而她剛循著絲路回到西方世界,只差她說的其實是早上或下午發生的事:關於等待精神小組帶走一個殺死自己的狗的男人,她才能進去清除他家地板上的狗血;關於一樁「三角關係刺殺案」;關於一個躲在自家天花板監視家人,卻死在那上頭的男人;關於一個死後被自己的狗吃掉的隱士;關於從毒窟清出的針筒如何裝滿兩百四十公升的桶子;關於一個自己躺上桌鋸台的男人,還有他留給家人的殘局。

我見識到珊卓的許多面向,她是個社會評論家(「現在的老師根本不教生活技能」、「我們一代比一代懶散」),喜歡開黃腔,充滿自信(「我身體要是好點,一定出來參選,而且一定是黑馬」),寬以待己(「過去為了達到目的而必須做的那些事,我一點也不慚愧」),有自己的一套哲學(「事出必有因,而且當下真的很難解釋為何如此」),是個樂觀的(「今年將是我有生以來最好的一年」)完美主義者(「我的標準訂得很高,做妓女,我就是超好的妓女,做清潔工,我就是超好的清潔工,不管做什麼,我絕對全力以赴」)。

也就是說,珊卓就像你、像我、像任何我們認識的人,但是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像她一樣。

不過有件事情珊卓做不到,就是做出完美可靠的敘述。她現年六十出頭,還不算老到說不清楚人生的順序。然而關於她的過去,許多事實不是忘得一乾二淨,就是無止盡地變來變去、順序錯亂、自相矛盾或接不上現實。她坦承藥物損害了她的記憶—「我不知道,我不記得。這件事情的教訓就是,不要嗑藥,它會毀了妳的腦袋」—不過我個人相信,她的記憶喪失是創傷所致。

和珊卓認識多年後,我開始深信另一件事。和她同齡的人多半可以鉅細靡遺地訴說他們成長的故事,那些十七、八歲初次接觸世界所發生的喜劇與悲劇。那不是因為他們的頭腦比較靈光,也不是因為他們少嗑了藥,少喝了酒,或者擁有比較安穩的童年。那是因為他們經常訴說自己的故事,因為他們身邊經常圍繞朋友、父母、伴侶、子女,把他們當做完整的人看待。

人生與自我就是這樣產生真實的連結。事件就是這樣變成故事,而故事變成記憶,記憶變成自我敘述,以及家庭敘述,繼而獲得我們的身分與力量。無論我們確認多少次,珊卓永遠搞不清楚時間順序。部分原因是,直到現在,她還是沒有理由誠實或完整地重述一次。

「很多人知道部分的故事,但他們不知道全部的故事。」就是這句話點醒了我,我為什麼要訴說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對珊卓來說再熟悉不過,同時全然陌生。我想要清掃她人生中的凌亂,挖掘藏在這個人內在的價值。

我們把文字當成清理創傷的消毒水,一字接著一字,一句接著一句。我們重組混沌四散的碎片,創造光與熱。我們不能消滅悲傷、破裂和失落,但我們可以竭盡全力將一切歸位。

珊卓,雖然妳的故事不完美,但將在這裡完整。這是我獻給妳的情書。

審定推薦

【國際推薦】

媒體推薦

「一本獨一無二的傳記⋯⋯珊卓對她活著或死去的客戶都保持平等的尊重與同理心,這是她的這份工作中,令人感覺最耀眼之處。」——《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一位曾經從事性工作的變性人負責清理精神病患、絕望的自殺者與被謀殺者的老舊房子,聽起來像某些頻道的特別節目,但卻是這些人的真實人生。」——《時人》雜誌(People)

「主角本身的複雜經歷不輸給她所『清理』的那些客戶⋯⋯這是一個相當耐人尋味的故事。」——《出版商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個故事,會停留在你的腦海中很久很久。」——《衛報》(The Guardian)

「作者透過訪談及研究,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熱情寫出了一段引人入勝的回憶錄,讓我們看見一位身心傷痕累累的女性如何幫助他人,從絕望之中恢復秩序。」——Books+Publishing

「這可能會是你讀過最感人、最發人深省的故事之一。作者克勞斯諾斯坦用溫柔的筆調,來講述一個關於暴力、腐敗、死亡和愛的故事。」——《紐西蘭先驅報》(New Zealand Herald)

「文字之間流露出對生命的尊重與同情,同時探索人性最好和最壞的一面。一段刻骨銘心的人生,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處女作。」——《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2017年度選書

「作者用溫暖、坦率且充滿智慧的聲音,向大眾介紹『創傷清潔工』這樣一項特別的行業,以及一位跨性別女性不凡的人生。我們從她身上同時看見了溫柔、同理、尊重,以及悲傷、恐懼和人性的黑暗。」——《澳大利亞書評》(Australian Book Review)2017最佳書籍

「這本書抗拒了填補空白的誘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書寫這本書就是在清理創傷。作者並沒有把所有複雜的細節都加在一起,而是以生動且充滿愛的方式來描述,告訴讀者,這就是人生。」——2018維多利亞文學獎

「這是我讀過的最詭異也最迷人的一本書。」——澳洲女權作家節(Feminist Writers Festival)2017年最受歡迎讀物

「這個故事比你想像的更美。它向每天必須面對死亡、腐敗、骯髒、惡臭以及自身困境的人們致敬。」——澳洲國家廣播電台(ABC Radio National)2017最佳夏季讀物

「在這本書中,作者熟練地描繪出一位非凡且令人難忘的女性,讓我久久難以忘懷。珊卓的人生讓我們思考生命與人性的不同面向,我相信她的決心也能幫助人們度過生命中難以言說的痛苦。」——作家 莎拉・施密特(Sarah Schmidt)

讀者感想

「珊卓的故事時而幽默,時而殘酷,時而坦誠到令人震驚,時而一針見血,但她永遠不忘以同情、同理的態度來承接每個人生活中的創傷。她的韌性帶給我力量,我發現自己一翻開就不想再放下這本書。」——Booktopia網路書店讀者Brisbane

「主角用一種非常特別、有趣、令人著迷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殘酷、不堪、令人心碎的事物,令人佩服。」——Booktopia網路書店讀者Thirroul

「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個人傳記,也是寫實的社會紀錄。說故事的技巧和故事本身一樣令人為之著迷,即使這不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仍舊讓我感覺到這個世界充滿愛,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努力著。」——Booktopia網路書店讀者Victoria

「或許有些事是一出生就註定的,但我們可以學習,盡其所能追求更幸福充實的生活,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活下去。這就是這本書教我的事。」——Booktopia網路書店讀者Melbourne

「我的朋友不懂看這種書有什麼意義,他說這些故事太奇怪,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但也許就是這樣才讓我深深著迷。我安坐在乾淨舒適的房間裡讀著書,想像她怎麼有勇氣走進充滿糞便、蒼蠅、垃圾和屍體的房間?她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面對這些囤積癖和精神病患者?她為什麼選擇這樣的行業?這些是我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的人生,我卻從他們身上學到了面對人生不可或缺的韌度、理解力與包容力。」——Goodreads讀者Debbie

「我希望在我這輩子或我死後都不需要用上『創傷清潔』的服務,但如果不幸需要的話,我會希望讓珊卓來安撫我的孤單,溫柔地承接我的不堪與傷痛。」——Goodreads讀者Jaclyn Crupi

「這本書從另一個角度幫助我們理解那些處在社會邊緣的人,看似『咎由自取』,其實更多是『身不由己』的無奈。習慣從自己的立場評斷他人的人,應該多看看這類的書。」——亞馬遜讀者C. Simmons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奇怪,這不是一個幸福快樂的故事,但我就是忍不住被吸引,想一直看下去。珊卓的人生故事精彩程度不亞於她那些古怪的客戶,美麗、悲傷卻又充滿希望。」——亞馬遜讀者Jonster

專欄推薦

《創傷清潔工》清潔性侵犯罪者的家:「彷彿可以看出他還是小男孩時的模樣」 文/《創傷清潔工》作者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關於尚恩,我能告訴你什麼?我能告訴你,他家附近的街道就像其他街道,他住的公寓社區就像其他公寓社區,他家門前那片公共草皮就像其他草皮,是片又黃又綠的髒地毯。以上是真的,也不是真的。這是真的,因為一切看起來極不起眼;但也不是真的,因為盤旋在所有事物之上的,是活死人的氣味和某種過分宏亮的寂靜,逼得微小生物爬到高處。我能告訴你,看著尚恩的第一印象是鈍。他的神情昏沉,輪廓模糊;短短的四肢,圓圓的鼻子,粗短的手指,呈現O形的金魚嘴,在在指出…..看更多
從小遭家暴、變性後的霸凌及性侵,她透過「創傷清潔」找回人生秩序    文/《創傷清潔工》作者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創傷的相反不是沒有創傷,而是秩序,是調和,是歸屬。」 從小遭家暴、變性後的霸凌及性侵,她透過「創傷清潔」找回人生秩序     我第一次見到珊卓是在一個鑑識科學服務的研討會,剛剛結束後天性腦損傷罪犯的場次,成群的公務員、律師和學者湧向發酸的咖啡和出水的起司。我經過大廳一張摺疊桌,看見桌上鋪著宣傳手冊,旁邊立了一個標示,邀請人們把名片投入冰桶,就有機會贏得一瓶希哈紅酒。銀色的冰桶左右各有一個鹿頭造型的擺設,一旁架著一台小螢…..看更多
《創傷清潔工》走進囤積狂的世界──她的家不代表她,但代表她的每天的感受。  文/《創傷清潔工》作者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她的房子不能代表她,但能代表身為她是什麼感覺。」 她走進囤積狂的世界,不只是整理家,更是啟動生命的過程。     霉菌爬上牆壁,宛如層層黑煤堆積在所有東西的表面,沾上了珍妮絲的上衣、臉頰和她一再伸進垃圾袋的雙手。珍妮絲迫切地翻出每項物品,耙梳一切,尋找任何珍貴的東西好出手拯救。因為她相信,如果她家屋頂下的每樣東西不是有絕對的價值,至少也有可能,某樣極為珍貴的東西被遺忘在貓食的空罐或夾在舊報紙堆裡,要是再也找不回來,她會在心…..看更多
《創傷清潔工》她住在童年時期的家,那個家卻像月球一樣遙遠…… 文/《創傷清潔工》作者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她住在童年時期的家,那個家卻像月球一樣遙遠…… 長年獨居,70歲桃樂絲的家   一棵樹的心材會告訴你數千個晴天和雨天。土壤特殊的調和,加上季節變化反覆的衝擊與重生,賦予樹木生長的力量,觸及它應得的光線。桃樂絲的家也是如此,腐爛的中心是悶哼的尖叫聲,將你猛然往後一拉,穿越數十年的漆黑。   經過自製生杏仁奶的咖啡店和出售二百八十元運動衣的古董店,轉個彎就是桃樂絲的家。   珊卓和我,以及四位清潔人員在上午九點前抵達。清潔人員要做的…..看更多
在「他」成為「她」之前,生命裡僅有痛苦:「你不屬於這裡。」 文/《創傷清潔工》作者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當我們談到一九七二年的這對新婚夫婦,我們一定會談到小孩,不只是婚禮之後很快就會懷上的小孩,還有在那之前的小孩,因為這對夫妻都還是青少年,都還是孩子。彼得和琳達確實如此,他們兩人都只是盡力跟著劇本。   他們的兒子賽門和彼得親愛的弟弟同名,他出生時彼得二十歲。琳達懷孕期間,他一直祕密和一個叫做麥克的男人見面,但孩子出生時他真的非常高興,「他媽的超級高興」,高興到甚至和他的男友分手。彼得留言給他:「你需要一個不是因為寂寞而利用你的…..看更多
《創傷清潔工》女孩,不再向前走:吸毒過量死去,年輕女孩最後的家 文/《創傷清潔工》作者  莎拉‧克勞斯諾斯坦    我在一片看不見盡頭的蘇聯集體公寓前方停車,走向一間潔白無瑕的旅行用品店。那間店其實就是STC的貨車。他們拿了一件拋棄式白色連身衣給我,衣服的包裝上寫著這種布料「適用」以下場合:石綿清除、屠宰場、油漆、法醫鑑識、絕緣、實驗室、工廠、食物加工、廢棄物控制、醫藥、法律執行、殺蟲劑噴灑。他們還給了我一個拋棄式口罩和一雙藍色的橡膠手套。珊卓的四個員工都在,塔妮亞、雪若、莉姬、迪倫,每個人包得緊緊的,只從白色連身衣的頭罩露出一丁點兒櫻桃色的臉…..看更多

創傷清潔工:與死屍、腐屋、精神疾病交手,擁抱生命中的混亂失序

關閉視窗
  • 105010101092_01.jpg
  • 105010101092_02.jpg
  • 105010101092_03.jpg
  • 105010101092_04.jpg
  • 105010101092_05.jpg
  • 105010101092_06.jpg
  • 105010101092_07.jpg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