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發呆好處多 「停機」比你想的更重要

2020/4/22  
  

文/《未來,工作,你》數位前瞻策略專家,數位人類學家​​​​​​​拉哈芙.哈弗斯(Rahaf Harfoush)

雖然人們一直在適應新型態的工作,但我們的大腦卻跟不上。許多知識型工作需要長時間的注意力,但大腦卻不是設計成這麼運作的。所以,我們不只會疲累,還會覺得無聊,進一步降低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效率。

 

我們並不是說人們缺乏深度聚焦的能力,恰恰相反,那些提高集中力的時段,常被形容為一段「心流」(flow),在心流中的大腦不但有能力解決問題,還能應對創意性挑戰,然而, 只有極有限的時間區段中才會出現心流。心流時間無法不斷持續,但日益膨脹的待辦事項、越來越多的職責內容,逼使我們不得不維持高檔集中力,才能妥善完成工作。

 

在了解大腦和生產力的關係這一議題上,最重大的科學突破即發現了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d, DMN)的存在。預設模式網絡是套複雜的神經元和迴路系統,我們發呆時它就開始運作。根據研究,當人們處在較緩慢的大腦活動期時,預設模式網絡和數種其他網絡(根據最新研究,還有至少五種網絡)都會同時啟動。這些系統,我們稱之為靜息態(resting-state networks)

 

根據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這些大腦游離的時間對心智狀態至關重要,能幫助我們建立自我認同、處理人際互動,甚至影響內在道德感。人在發呆時,腦袋的焦點會開始從外在世界,轉向豐富多彩的內在世界,我們可以在其中探索自己的欲求、夢想、希冀,同時處理面臨的壓力和衝突。我們需要時間思索,找到自己在世界裡的位置。研究證實,這種自我省察是建立自我認同的基本工具。

 

預設模式時間,或說停機時間,讓大腦有機會把注意力放在一些頗為重要的責任上:強化新學到的資訊、將重要技能從短期轉化至長期記憶。我們都知道,睡眠對記憶和學習很重要,而根據日本大阪大學中野珠實教授(Tamami Nakano)的研究,大腦轉換至預設模式的時間,快得超乎人們想像:眨眼的那奈秒,就足以讓預設模式瞬間發功。

 

電機博士歐克莉(Barbara Oakley)在她的書《用對腦,從此不再怕數字:學會如何學習, 以及如何創意思考,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 (Even If You Flunked Algebra))中解釋了大腦運作的兩種模式。一種是「專注模式」,運用前額葉解決需要大量認知力和集中力的問題,比如學習、閱讀或解數學題;而處於「發散模式」中時,我們可能是在發呆、散步或做不太需要腦力的事。歐克莉提出的兩種模型,和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出的系統一(發散模式)和系統二(專注模式)模型極為相似。

 

發散模式在歷史中的名聲向來不怎麼樣。你知道人們一度認為,當你在發呆時大腦也跟著停止活動嗎?諸如「放空」這類行徑一向被認為是懶散的記號。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這時的大腦處在最不具生產力的狀態,等同於「離線」。事實是,他們根本就錯得離譜。根據二○○九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份研究,當我們心不在焉時,大腦中用來解決複雜問題的部分卻異常活躍。主導這項研究的克利斯多夫(Kalina Christoff)教授解釋道:「人在發呆時大腦其實十分活躍,甚至比我們從事例行公事時還活潑。」考量到人一生要花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發呆,這還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寶貴資訊。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發散狀態」不僅重要,而且對解決問題、提出想法和激發新創意影響重大。克利斯多夫教授建議,如果你在解決複雜的問題,卻一直沒有結果時,不妨來點轉換,改做一些更簡單的事,比方去散個步、讓大腦放空一下等。雖然看起來好像沒做任何「有建設性」的事,但實際上,你的腦袋還是在背景嗡嗡運作著,創造新的連結、處理今天學到的新東西。比起在辦公桌前腸枯思竭、抓破頭腦,放輕鬆時你反而更可能想出絕妙的好點子,或解決客戶的問題。

 

我們越是逼自己增加工作生產力,產出更多解決方法、點子和創意,這些產出就可能離我們越遠。我們越忙碌就越沒創意,最後又讓我們更沒生產力。歐克莉解釋說:「事實上,集中注意力時,其實會阻礙人進入發散模式,然而,當解決難度很高的新問題時,反而會需要發散模式幫忙。」也就是說,關鍵是在兩種狀態中取得平衡,你可以說,就是介於「拚老命」和「輕鬆漂浮」之間的狀態。不過,如果你有從前面幾章學到一些東西就會知道,我們很容易放棄掙扎,再次開始不停歇地忙碌起來。畢竟人們已經被洗腦了好幾百年,要立即改正過來並不容易。多數人抗拒休息這個念頭,是因為他們認為,休息是軟弱和承認自己不適任的表現。我們不只是過往敘事的囚犯,還喜歡用清教徒式的觀點看待持續產出這件事,逼自己以和大腦最佳運轉模式大相逕庭的方式運作。哇!酷斃了!

 

休息,和文化中對能力、競爭力的諸多要求明顯背道而馳。第一章我們提到了工作投入, 即藉著肉眼可見的掙扎和犧牲,表現出對工作的投入,更是當代版男子氣概、力量、菁英和道德的呈現。工作有時候更像是極限運動,要贏,就只能咬牙奮力向前衝。

 

但隨著我們更多認識錯綜複雜的大腦,兩件非常清楚的事浮上檯面:第一,當人在發呆或休息時,大腦仍舊在工作,事實上,它正統籌許多維持人們開心、健康所必要的心智歷程。第二,對工作表現來說,這些休息期是完全不可省略的,因為這段休息時間事實上反而可以增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