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淺田卓《20個字的精準文案》
多不過二十字, 少不過一句話
接下來,我們要從理論進階到執行的部分。
先複習一下第一章的三大關鍵字:
①釐清學習目的
②思考和整理
③簡化表達
只要這三個方法,就能夠擺脫學什麼忘什麼的窘境,長期保存輸入大腦的記憶。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章最後提到的③簡化表達。
在上「紙一張講座」時,我都會苦口婆心地提醒學員:
將每個學習內容濃縮在二十字以內。
其實前面的內容已經偷偷舉了好幾個例子,你發現了嗎?
世風日下,現代人幾乎是學什麼忘什麼。(十八字)
在這個時代,學習已成為一種消費。(十六字)
那是因為,我們把學習當成了消費。(十六字)
設法將「消費型學習」改為「投資型學習」。(二十字)
學習過程中,沒有經過思考和整理。(十六字)
沒有將學習內容進行簡化和彙整。(十五字)
用「紙一張」改掉自我滿足的工作方式。(十八字)
將每個學習內容濃縮在二十字以內。(十六字)
如何?這些句子是不是都很簡明扼要呢?
看到這些重點句時,應該都感到一目瞭然吧?這並非偶然,而是我謹守二十字原則,將每句話定量縮減的關係。
那為什麼是二十字呢?理由很簡單,因為只要二十字就能將想說的內容交代清楚。
俳句就是很好的例子。俳句是由「五、七、五」共十七個音組成的日本短詩,加上完整的標點符號就是五,七,五。
這樣總共是幾個字呢?我們來算算看。
五,七,五。
=(5+1)+(7+1)+(5+1)
=二十字
十七個音加上三個標點符號,總共是二十個字。
此外,日本的稿紙也是一行二十字。為什麼是二十字呢?這和俳句組合是一樣的道理,二十字足以成文。
以前在念書時,有些國文試題會要你找出文章裡的重點並限制回答字數,我曾學過這樣的解題技巧:「若題目規定字數需少於四十字,就是要你回答兩個重點;若規定字數需少於六十字,就是要你回答三個重點。」藉此提升解題速度和得分率。
由此可見,一句重點大約就是二十字。
上面洋洋灑灑舉了三個例子,其實我要說的只有一句話:
只要二十字就能將想說的事情交代清楚。
數完這句話有幾個字後,你就可以繼續讀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