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為什麼每當歐巴馬、比爾蓋茲分享書單,總是讓人趨之若鶩?中文知識付費平台教父、「樊登讀書」的創辦人樊登,註冊會員累積超過3300萬,每年在線上平台講書50本,書籍類型包含心理、商管、親職、人文等,分享人們對於閱讀常見的誤解’,其中也提到了這些名人書單其實可以幫助突解某一種認知行為……。
文/《讀懂一本書》 樊登
首先我想來談談對於讀書的幾個誤解,只有破除了這些誤解,我們才能擺正閱讀的心態,明確閱讀的目的,然後再談如何選書。
一、讀書無用? ――「keep learning」(持續學習) 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這肯定是最大的誤解。讀一本書,幾個小時或幾天的閱讀就能掌握一個人幾年甚至幾十年所總結的智慧,怎麼會沒用?對任何人來說,讀書不是無用,而是非常必要。
如今,知識的更迭比過去快太多,沒有人會因為自己在大學裡念了一個特別好的主修,就能一輩子不學習。知識也在不斷地被淘汰、更新。「keep learning」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透過讀書,我們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跟更多的人對話。這樣,我們的視野就會變得更加開闊,而不是僅僅侷限在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些人和事中。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是我篤信的,所以我才要把自己讀書的方法分享出來,寫成你手上的這本書。
二、讀書只追求有用? ――善用「鄧寧―克魯格 (Dunning-Kruger Effect)效應」
這和第一個誤解似乎是對立的,但不妨礙它依然是一個誤解。
如果一個人讀書,是為了讀了以後讓書來幫自己解決實際問題,不解決問題就氣急敗壞,那他就完全誤解了書的作用。書只是催化劑,只能提供幫助,最後能不能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你自己。如果完全功利地去依賴書,就會落入「讀書功利化」的陷阱。
知識本身是非常有用的。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讀一些詩、讀一些哲學,似乎在生活中產生不了多大作用,其實它會潛在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
名家、專家推薦書單非常流行,這種現象背後表現的是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 1 。鄧寧—克魯格效應的核心就是你經常不知道自己該知道些什麼,不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有的人只讀自己能「搆得著」的書,這樣容易只停留在自己認同的那個層面。
如果你讀到一本書的時候,突然有點吃驚,覺得書裡面講的東西從來沒聽過,不明白為什麼它這麼奇怪……這時候你反倒應該認真去對待。
三、有的書我讀不懂? ——小心你的存量技能
「讀不懂」絕對不該是一個固定的狀態,這只是某一刻的情況, 要相信,慢慢地,自己能讀得懂。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學人家讀《湖濱散記》,真的完全讀不下去。三十八歲那年,我又想起了它,這次一讀,收穫頗豐。這就是經典, 買回來,放在書架上不會吃虧。
除了經典,遇到其他一些讀不懂的書,也不要緊。如果一本書中所寫的內容都是迎合你的需求、增加你的自我崇拜感、放大你的欲望、跪求你的認同的,你一定要小心,它不只是想賺你的錢,還想讓你變得更傻。
讀不懂也並非沒有收穫。這是鄧曉芒教授跟我說的。他年少時, 用一年讀黑格爾的《小邏輯》,雖然讀不懂,但是仍然有很多收穫。又過了幾年,在讀了很多別的書以後,他才讀懂了《小邏輯》。
遇到讀不懂的書,你可以先讀一些跟這本書更接近的書。
四、讀書是一件私事? ――交流才能突破舒適圈
把讀書當作私事,這個行為太過封閉。
這往往是很多人不讀書的藉口。其實,讀書是需要有朋友一起交流的。
孔子在《論語》開篇的第一句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第二句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一句是自修,第二句是共修。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把讀書當作一個很愉快地與人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和更多的人一起交流,大家共同進步,也有助於打破閱讀的舒適圈。
五、自己讀的效果最好? ――把書講給別人,以人為鏡
對大部分人來講,「孤獨」地讀一些有難度的書,效果是非常不好的。
很多人抱怨,看名著絲毫沒有作用,這是因為你暫時讀不懂。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讀的效果一定就比別人講的要好。
如果有更多的機會獲得他人的指點,獲得別人對書的內容的提煉;或者有比你水準更高的人幫助你去解讀一本書,我覺得這都是值得高興的。
我們既然能在上學的時候聽老師講課,為什麼不能聽別人介紹一本書呢?所以,你不必存有這種精神潔癖。
很多講書人是高手。當你聽了一些高人講他研究了一輩子的東西後,你會覺得豁然開朗,這是因為對方把一本書的內涵吃透了。
讀書這件事情,我們不需要執著,不需要痛苦,能讀就讀下去,能吸收就吸收。如果暫時讀不懂,可以聽聽別人講的,再接著讀下去。
讓我們自然、活潑地學習,保持不斷進步的心態,一起把讀書變成一輩子重要的事。
註冊會員超過3300萬人的「樊登讀書」創始人、IBM領導力認證高級講師、北京交通大學應用傳播研究所前所長,2013年創立付費平臺「樊登讀書」,靠著說書及讀書,創下三天超過2億人民幣知識產值的驚人紀錄。曾任職中央電視臺,主持過《實話實說》、《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車》等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