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數百年綿延不斷流傳的〈捨身飼虎〉故事,從敦煌現存最早的254窟探見佛法精神

2020/1/10  
  

捨身飼虎的故事與圖像

文/《圖說敦煌二五四窟【完全典藏版】》陳海濤、陳琦

 

我們主要解讀的這鋪壁畫――〈薩埵太子捨身飼虎〉描繪的是釋迦牟尼佛前世的事蹟,因而被稱為佛本生故事(Jataka),它講述了一位名叫薩埵的王子,如何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一群飢餓瀕死的老虎,以慈悲奉獻的行動積累了後世成佛的因緣。這個故事流傳廣泛,還存有梵語版本。最遲在大約五世紀上半葉,便從西域傳入漢文化圈,見諸漢文的佛教經典。下面讓我們依據北涼時期曇無讖譯的《金光明經》對故事文本有一個完整的了解,之所以選擇這部經典,是因為它距壁畫繪製的時代最近,是早於254窟大約半個世紀在涼州地區被翻譯出來的,影響深遠。

 

在多部佛經中,這個故事雖然彼此細節有所區別,但薩埵義無反顧的慈悲精神和對佛法的摯誠追求作為捨身飼虎故事的核心,令人印象深刻。薩埵在第一次以身飼虎的時候,由於慈悲之力的震懾和老虎自身的虛弱,老虎竟然無法下嘴去咬薩埵。這段描寫尤其令人動容。按說,有此發心和結果,薩埵足可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不必再以生命奉獻,孰料薩埵竟然以竹枝刺頸出血,從高處跳下,撲倒在虎前,讓老虎先舔舐他的血得以恢復氣力後再來啖食。在佛的本生故事中,雖有不少為拯救眾生而犧牲奉獻的事蹟,但對比之下,捨身飼虎這種決絕的生命奉獻尤為突出,被後世信眾認為最能彰顯佛的慈悲奉獻精神,因而在佛教的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對照254窟的〈薩埵太子捨身飼虎〉,我們會發現這鋪壁畫從經文中選取了發願救虎、刺頸跳崖、虎食薩埵、親人悲悼、起塔供養五個情節,對故事進行了完整表現。畫師將三處情節安排在畫面上方,兩處在下方,並利用人物的體態來加以間隔與聯結。儘管觀眾站在這鋪壁畫前的第一印象是繁密複雜:不到0.9坪的畫面中繪有二十個人物、若干隻動物、大片的山巒和一座高聳的白塔,人物尺寸差別不大,各情節之間沒有明顯的空間層次,也沒有明確界線,難免會有擁塞繁密之感,但是,只要熟悉了捨身飼虎的故事內容,便不難將幾個關鍵場面分辨出來,例如跳崖的薩埵、啖食的老虎、哀悼的親人、豎立的白塔等,由此將整個故事勾連起來。

 

在佛教藝術中,像這樣把一個佛經故事轉化成一幅畫面或者一件雕刻的例子很多,但是在不同時代、地區以及畫師手裡,對於同一個故事卻有千差萬別的表現方式。作為佛教美術史中最富生命力的故事題材之一,捨身飼虎的圖像分布廣泛,沿著絲路,跨越千山萬水,從西域地區的龜茲石窟,到漢文化圈的敦煌、麥積山、洛陽、江浙地區,甚至遠到日本奈良,都有發現。早期的圖像通常比較簡單,只選擇單個場面,概要表現薩埵捨身飼虎的決定性瞬間,典型的如印度西北地方與龜茲地區的捨身飼虎圖,每幅畫面積有限,情節表現也受到方形或菱形格圖案的限制。儘管構圖非常簡明,但對薩埵捨身的著重表現,已成為這個故事的圖像母題,為後來的畫師或彰或隱地採用,數百年綿延不斷。

 

莫高窟保存有最為豐富的捨身飼虎圖像遺存,自北魏到五代、宋都有此題材的壁畫,共計有十餘鋪之多。它們大多受到中原地區卷軸式構圖的影響,結合洞窟建築形制又表現得更加豐富化。例如北周428窟的捨身飼虎圖,該圖繪於人字披頂,畫面分為三欄,從右上角三位王子辭別父母出行的場面開始,呈「S」形轉折而下,直到畫面最下面一欄結束。整幅畫面的情節相當完備,比龍門石窟要多出許多場面。人物的行動被分隔布置在群山之間,如同放入一個個獨立的舞臺,借助三條相當清晰的分欄線,觀者可以從容欣賞這齣「多幕劇」。

 

在這些圖像遺存中,254窟是敦煌現存時代最早的一鋪捨身飼虎圖,但它也是一個特例,與其他圖像皆不相似,儘管吸收了被反覆表現的圖像母題,但處理方式卻不像一般故事畫那樣空間明晰、簡明易懂,無論在單幅或卷軸式畫面中都清晰可辨的情節內容被密集組合在一起。換句話說,這幅畫也更考驗觀者的「觀看」能力。回溯到北魏時代,在當時所盛行的禪觀修行中,信眾們要充分運用「眼睛加心靈」,才能透過觀看佛的種種形象、事蹟獲得真切的感動,以促進修行。觀看這樣一鋪畫無疑是一次對修行者「心目」、「慧眼」的有益鍛鍊。

 

本文摘自《圖說敦煌二五四窟【完全典藏版】/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