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若不去直視內心的陰影,它便會化為厄運、反覆降臨」─厄運,往往正是缺乏覺察的生活模式所帶來的結果

2025/10/17  
  


編按:榮格曾說:「若你意識不到自己的內心,它就會成為外在的命運。」與佛洛伊德共同開創分析心理學、醉心於靈性世界與占星,集東西方哲學於一身的榮格,在出世150年後,他的學說與智慧,仍然影響無數心理學後輩,以及想活出真正自我的你我。

 

翻譯、講解榮格心理學多年的心理學作家鐘穎(愛智者),精選可信度100%的榮格金句,在《活出你的本來面目》一書裡用日常的語言,轉譯解說榮格最重要思想:個體化、人格面具、陰影、集體無意識、與MBTI的關係......帶我們正視無意識中,自己也未曾發覺的傷口,最終理解:我們不必是完美的誰,也能活成完整的自己。

 

文/《活出你的本來面目》鐘穎著‧三采文化出版

 


「若你意識不到自己的內心,它就會成為外在的命運。」──卡爾.榮格,《伊雍》(Aion)

榮格心理學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對陰影 (Shadow)的認識。跟一般心理學不同,它並不強調「正向思考」或「自我實現」,而是引導人們勇敢直視自己內在的黑暗與矛盾。

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不願承認的面向,一些說不出口的東西,可能是恐懼、嫉妒、脆弱,也可能是尚未開發的潛能與渴望,榮格把它稱為陰影。我們若一味壓抑它,這些能量最終將以扭曲的方式反撲,摧毀我們苦心經營的生活。

他相信,完美不見得會帶來幸福,因為它讓人看不見自己的陰影。黑暗會在那裡滋生,並造成內外壓力的同時反彈。

我們身上都有未覺知到的陰影,它會暗中操控我們的人生,但我們卻將自身的遭遇誤解為老天爺的玩笑,將之歸咎於命運。但是榮格告訴我們:命運是由內在這些未知的部分投射而成的。

唯有接納無意識中的陰影、與之對話,人才能掌握自身的命運。所以「意識」,就是改變命運的鑰匙。

曾有人問過榮格,如果要他用一個字概括形容自己的心理學,那個字會是什麼?他的回答是「禪」。

而引文這句話,「若意識不到自己的內心,它就會成為外在的命運」,的確很有禪意。對禪宗來說,只要此心清淨,命運的吉凶禍福其實只是次要。

清淨的意思是「意識清明」,也就是「覺察」,用心理學的語言來說,它指的是:我曉得自己行為的動機,我願意面對自己的陰影。因此,人雖然生而不自由,但卻擁有獲得自由的潛力。

「覺察」,因此成為榮格心理學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但覺察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都在不完美的家庭中長大,注定只能擁有「受損的視野 」(hamartia)。榮格分析師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用這個字來形容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偏見。

這個偏見決定了我們的視角,推動著我們的行為。

在這樣的觀點下,沒有人天生是壞人,但偏見會驅使我們做壞事或遭逢厄運。希臘悲劇中那些受苦的英雄就是我們的縮影,我們和他一樣,問著 Why me?為什麼是我?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事實上,親密關係的挫折,以及生活中許多層面的痛苦,經常是我們不自覺吸引來的。這些痛苦源於人無意識的行為:

• 無意識地疏離他人,卻抱怨孤單。

• 無意識地依賴伴侶,卻指責對方不耐煩。

• 無意識地過度付出,卻憤怒別人忘恩負義。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充斥在心理晤談室裡。因為人們看不見受損的視野如何影響自己的人生,所以就會相信自己很「歹命」。

厄運,往往正是這些缺乏覺察的生活模式所帶來的結果。

人若對此保持無意識狀態就可以不必承擔責任,但這也意味著你會失去自由。只有勇敢向內看的人,才能打破這層束縛。

因此,真正的英雄是勇於向內看的人。他們犯錯,受苦,然後看見自己的責任。誰要是願意停止缺乏覺察的生活,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誰就能成為自身命運的主人。

但勇氣又是什麼呢?

根據存在心理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的說法,勇氣是具有「不顧」(in spite of)性質的自我肯定。換言之,勇氣並非缺乏恐懼,而是即使面對恐懼,我仍願意自我肯定並加以超越。換言之,勇氣是帶著恐懼前行的能力。《道德經》說的「勇於不敢」就是這個意思。

這樣的勇氣,使人得以突破自身「受損的視野」,進而改寫自己的生命腳本。當我們能意識到內心的陰影,它便不再是無形的牢籠,而是成長的契機。我們也可以將這個過程稱為「轉識成智」。

覺察會為你的人生帶來清明,當你意識到責任時,自由也隨之而生。我們的確無法選擇自己的過去,但我們可以決定如何回應。

這不僅是榮格心理學的核心,也是所有自我探索的關鍵──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對我們內心黑暗面的認識。

若不去直視內心的陰影,它便會在現實中化為「厄運」,反覆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