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年少時當別人搶購名牌球鞋 他已踏上水泥工之路

2023/3/23  
  

文/三采文化《我扛得起水泥,扛得住人生》泥作阿鴻 (鄭志鴻)著

編按:粉絲專頁近14萬人追蹤的泥作阿鴻 (鄭志鴻),來自傳統泥作世家,從事水泥工作近30年。國中畢業便踏入工地,不只在業界闖出一片天,他的施工牆面,甚至被設計師及業主請求落款,不斷學習新材料與工法,與國際師匠交流,舉辦講習,受邀到國外示範施工。也讓水泥不僅是工地裡的材料,他開班授課,用水泥製作獨一無二的無框畫,是位把泥作技藝晉升到工藝創作境界的水泥哲學家。

 

你穿過長筒的橡膠雨鞋嗎?

它是種不舒適、不透氣、不好穿、硬邦邦,而且很便宜的鞋子。

第一次穿上它時,我心想:天啊!這也太難穿了吧!

鞋底超硬、超薄、超冰……重點是,還超醜!

當時,我最喜歡的球鞋出了十一代,不只超貴,而且還超搶手!買不起也搶不到的我,異想天開,興沖沖地將腳上的塑膠鞋畫成十一代的樣子。年輕嘛,胡搞瞎搞是很合理的。

 

結果,當天上工,我興奮地穿著「山寨十一代」跑來跑去,一下踩泥砂,一下踩汙水。沒多久,「山寨十一代」興奮到模糊,圖案磨光、磨花了,立刻變成「阿鴻一代」,被迫退休了。

 

接下來的做工日子裡,隨著我的體力越來越好,腳底板磨練得越來越堅強,膠鞋也變得越來越好穿,穿得越來越習慣,已經不能沒有它了。

 

我這才意識到,不管是髒的、亂的、美的膠鞋,都別具風格。

膠鞋是我們做工的人必備的基本配件,是我們泥作產業的辨識標籤,更象徵著我們「土水人」的勇悍耐操的精神。

 

膠鞋之於土水師,就像是白袍之於醫生、圍裙之於廚師、手套之於修車廠技師;是我們熱血的勛章、堅定不搖的信念!

 

由膠鞋踏入的水泥人生

彷彿注定般的,從穿上膠鞋的那刻起,水泥就改變了我的一生。

以前讀書的時候,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土水師傅。

在工地做工時,明知和學生生活已經毫無瓜葛了,但只要看到外頭有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穿制服走過去,心裡仍然不免有點感慨,總會想起以前在學校時的日子。

 

我會想起,那時候讀書,看著老師在講台上講課,我在台下胡思亂想,想著自己長大後,出社會要好好工作、好好賺錢,卻不知道,原來工作這麼辛苦、賺錢這麼累。

 

當時沒有很具體地思考過,以後會從事什麼行業,或許會當上班族之類的,但更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跑來做工。

 

日復一日地搬水泥、扛重物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長不高了,有時候也會想,說不定我本來可以長到一百八十公分的,蹲著扛著跪著,那幾十公分就消失了。

 

誰知道呢?唯一能肯定的是,想再多都是了然,想這些又有什麼用?

「阿鴻,緊來!」

耳邊是師傅喊我的聲音,眼前是一袋又一袋等著我扛的水泥。

我小跑步跑起來,腳底是膠鞋踏在泥砂上、噠噠噠踩在工地裡的聲音,很踏實、很MAN、很好聽!

 

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我只有現在和未來。光是活在當下就已經夠不容易了,哪有時間唉聲嘆氣?

阿鴻,跑起來!不要回頭!你可以!

 

也曾面臨交岔路口

做工最大的好處之一,是薪水用日薪來計算,最大的壞處之一,也是薪水以日薪來計算。現做現領感覺很棒,但有做才有錢,是很現實的。

 

像我經濟壓力比較大,尤其後來阿爸身體不好、生病。

我要養家,付醫藥費、看護費、房貸、生活費、小孩的教育費……那時候有算過,我一個月至少要上二十天正班,收入和開銷才打得平。

然而金融風暴、SARS那段時間,大環境不好,對我們裝修產業產生很大的衝擊。你想嘛,只要大家手頭沒有闊綽的錢,自然就不會想買房子,或是翻修、裝潢。

 

在這樣的情況下,泥作工作量減少很多,假設原本一個月能工作二十天,那段時間卻下降到只有十天左右,收入立刻少一半。

 

我很想賺錢,卻賺不到,要怎麼養家活口?

那段時間真的很苦,睜開眼睛的第一個念頭,都是要怎麼「找錢」。

我每天都在想哪裡有班可以上,這邊三天、那邊五天,拼拼湊湊,如果湊不到二十天,就到處打電話,問問看哪個工地有缺人,拜託人家讓我去做工。

 

既然做工賺的錢不夠、不穩定,那我勢必要找一些賺錢機會,來應付生活所需。

我曾經去搬家公司,當過一天搬家工人,搬了整整二十四小時,五趟,賺了四千五百元。我還記得那是從基隆搬到中和,一共搬了五車。

 

我雖然能搬五十公斤的水泥,但身高不高,而冰箱、衣等家具的體積都很龐大,隨便一項都比我高大,我實在做得很勉強,應付得很吃力。那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是當搬家工人的料。

 

後來,還曾經和太太在夜市擺攤賣衣服,這段擺攤的時間很短,成效也不怎樣。其實,說穿了,都只是為了賺錢,想空想縫,什麼方法都試試看。

 

幸好,經歷這段過渡期之後,時機終於變得比較好,泥作的工作量比較穩定了,我當然是毫無懸念地跑回來,繼續當水泥工,而這一做就是三十年。

 

跨領域的泥作翻轉

近年來,在因緣際會之下,我開始嘗試用水泥創作,彷彿找回學生時期的樂趣;工作之餘,也有些機關或學校會找我去演講。

 

就像當初從沒想過會成為水泥工一樣,如今的我更沒想過,有天我會因為水泥工的身分,而成為講師、手作老師。

 

做工時,我回想起學生時代坐在講台下的我,偶爾感到惆悵與遺憾;卻萬萬沒想到,我這麼傻傻地做工,做著做著,有天卻走到講台上,成為老師。

 

人的際遇有時候就是這樣,剛開始要走哪條路,可能有點身不由己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但是,把這條路走成什麼樣子,就是自己能夠掌握的。

 

就像我,踏入工地之後,我原以為「水泥」凝固了我的人生,這輩子應該定型了。可是我卻發現,「水泥」固化的是我的意志,堅強的是我的內心。我的人生因水泥有了無限的可能。

 

水泥的樸實、經典,以及剛中帶柔的特性,拓展了我的視野,形塑出我的道路。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值得尊敬的,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把什麼,做到值得尊敬!」

 

我翻轉著泥塊,建構著自己的人生,誰叫我是水泥工!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過去,遇見十五歲的我,我一定會拉著他的手,告訴他:「少年欸,不要怕,好好做、繼續做,我會在前面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