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年度暢銷冠軍作家黃山料,新作《餘生是你 晚點沒關係》改編自親身經歷的戀愛故事,赤裸而真誠地刻劃在感情裡故作堅強的掙扎,以句句深刻的對白,溫暖陪伴讀者走過每一個為愛感到孤獨的時刻。
文/《餘生是你 晚點沒關係》黃山料
此生
我想給你的
最好的愛
始終是深情而不糾纏
三十三歲生日。睜眼,起床,小聲對自己說了一句生日快樂。
早餐,我們之間,相隔一張桌,幾道菜。
桌上婚姻的話題漸漸令人感到彆扭。
「我們住在一起一段時間了,你還想跟我結婚嗎?」我直接的問了。
「我會交往就一定是朝共組家庭為方向啊!」你不慍不火的回答。
你不是說「想」,也不是「不想」,而是給了客觀中立、不失分寸的一句話。
我沒有要放過你,旁敲側擊:「客觀來說,我是指一般大眾普遍來看喔。當兩人習慣以類似婚姻的形式同居,如果兩個人都把自我實現擺在前頭,暫時沒有製造小孩的需求,是不是多數人都認為,現階段不結婚也無所謂?」
你聽完立刻反問我:「這我也好奇,婚姻的意義,是兩個人?還是若我們暫時沒想成為爸爸媽媽,就不需要結婚呢?妳認為呢?」你的迴避非常巧妙。
我強調了我的立場:「男女朋友的意義,跟夫妻的意義,在情面上是不同的。比如我得獎、慶功宴,或公司尾牙,我會希望老公一起出席,但我不一定會帶男朋友,因為在別人觀感裡,老公或男友,這兩種身分,在社交上的意義是不同的;對大眾而言,男女朋友有可能會今天不開心就分開,但夫妻的意義,是我們不會輕易放手,這輩子確定了,不換了。」
你說:「不對吧?第一、為什麼要在意別人如何看待我們之間的關係?第二、那麼多人離婚,畢竟契約能綁住肉體,卻綁不住靈魂,會離開的仍會離開。婚姻跟戀愛,都會分開,差別只是分開的手續麻煩度不同而已。並不會因為結婚就比較能一輩子。」
「對,你說的沒錯。沒關係,我不結婚也可以。」
我先暫停此話題,再聊下去將難以收拾。
「妳說不結婚妳也可以,但我知道那是妳的次要選項。
我要的是,在這段關係裡,沒有任何人被迫遷就、配合另一方。」
你說。
「嗯,好,我明白了。」我根本不明白。
當我得失心重了,這項主題討論起來再不輕鬆,沒辦法若無其事、笑著帶過某些矛盾。某些意見不同之處,再也不願一笑置之,而是嚴肅看待了。
婚姻觀念的不同,是我們之間的一根刺。
而我們總想教育對方、說服對方,沒有人聽得進對方的立場。
你認為婚姻會讓你失去原先你對人生擁有的「最開放的選擇權」對吧?
但對我來說,婚姻很單純,愛就結,不愛就不要結,這麼簡單。
我們的財產可以分開,就跟交往時一樣;不一樣的是,婚姻代表著「我這輩子只要你,我們是法律保障的家人了」。
你對於如此簡單的事,卻不像你平時事業上的果敢、俐落;你心頭千思萬緒,雜亂而糾結。你拚命抵抗,卻從說不清為何而抗拒?你認為缺了什麼?講清楚,我們可以去補足,你卻說不出。
我猜你心底有一些聲音,你肯定曾問過你自己:
「眼前的妳,是我最好的選項嗎?」
「我若和妳定下來,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要的嗎?」
「我愛妳,但我會想要一輩子只跟妳嗎?」
「結婚以後我要付出哪些成本?犧牲什麼呢?代價我能承受嗎? 」
與你相伴的日子從沒白走,我比誰都認識你。太認識你。你的野心放眼世界,是不可能甘願居於一斗室,與我相伴在愛情這麼一個擁擠狹窄,容不下第三人的小小世界。
你要面對的究竟是婚姻?
還是你內心對於依附關係的抗拒?對於責任的恐懼呢?
我心底有了結語,答案也很單純,是你的心病。
我便不再提。
我的沉默是我的包容。
愛一個人,會愛他的全部,包括他的缺點。愛一個人,要去理解他愛我的方式,可能跟我想接收愛的方式不同。方式不同,不代表不愛,他正用他的方式愛我,而他不過是有自己生命的課題未解。他的課題是他的事,而我願不願意陪伴他面對他的課題,是我的事。
邵志偉真的愛我,我都知道。比如邵志偉尊重我的個體獨立性,從不強迫我做任何事,不會對我有要求。比如邵志偉總是鼓勵我追求夢想,如果今天有一個事業的好機會落在我頭上,但代價是我們必須分開,他是會接受我去追夢的。
這就是他愛我的方式,給我極大的空間發展自我。
相對的,同樣的愛,如此自由,換個角度去感受,會讓我感覺————這段關係,是不是對你而言,我可有可無呢?
我也再一次反問自己……
難道要愛到難分難捨、沒你就無法活,才算深刻?
暫時沒有答案。
我會慢慢等你。
等你認識你要的幸福是什麼模樣。
而我等你,所付出的成本,就是做好你隨時可能離開我的心理準備。
若最後等來的,是你不要我了,你的幸福在它方,那麼我會立刻放手。我期許自己,不會怨懟,不會責怪,不會死賴著不走,這是我對自己的叮嚀。即使我深知,我還是會受傷,還是會心痛,還是會在夜裡輾轉難眠、恨透你的無情,跟自己過不去……但我會盡力做到。
你要走,我會果斷放手;
深情而不糾纏,這便是我珍惜你的方式。
不牽絆,是我能給你的,最好的愛。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餘生是你 晚點沒關係》/黃山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