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有感生活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我們可能同時是小孩也是父母?認識基礎心理學中的三種「自我狀態」

2022/1/17  
  

自1997年出版的暢銷心理學經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心理學家羅伯.狄保德將心理諮商過程運用在動物角色們身上,故事以好讀易懂的方式巧妙結合心理學基礎知識,去年簡體中文版在一年內就狂銷200萬本、打動千萬名讀者!
本文透過主角蛤蟆先生和治療師蒼鷺的對話,帶領讀者了解什麼是心理學中人格結構的三種狀態,而這三種狀態又如何影響我們應對外界的方式?


文/英國心理學家、《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作者 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你今天感覺如何?」蒼鷺問。下一次的諮商面談又開始了,蛤蟆不僅預期他會這麼問,事實上他早已迫不及待地要回答。

「我感覺好多了,明顯比過去快樂,也有活力許多。」他告訴蒼鷺他開始划船了,還和兩個朋友一起吃午餐。

「真是太好了,但是蛤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

「我不確定,」蛤蟆停頓了很久才說:「要了解自己腦袋裡的想法很困難,但我確實感覺更有力量了,這很難解釋。有時候,那種熟悉的感覺還是會回來,我會悲傷,會覺得沒價值。那種情緒還藏在我心裡某個角落,但已不再占據主要位置。我似乎已能將它推到一旁, 不再被它牽制。」

「很高興聽到你這樣說,你顯然已發展出自我洞察與情緒智商(EQ。現在我要問你一個問題,」蒼鷺凝視著蛤蟆,「你剛剛回答我的時候是處於何種狀態?」

蛤蟆想了想說,「當然不是父母自我狀態,我知道也不是兒童自我狀態。」他停頓了一下,「最近我一直在想,應該還有另一個自我狀態存在,這時候你的行為不像父母,也不覺得像兒童,而是比較成熟,比較像當下的自己,如果這麼說合理的話。」

「當然,」蒼鷺語氣熱烈地說:「確實有這樣的狀態,你靠自己發現了。太棒了!」

「有嗎?」蛤蟆有些驚訝,「那叫什麼?大人狀態?」

「不完全是,我們稱為成人狀態,加上它,這樣便構成完整的三種自我狀態:父母、成人、兒童,這三種狀態構成你的人格結構。我們可以簡單地畫出來。」蒼鷺拿起蠟筆,正要在掛圖上寫字,蛤蟆打斷了他。

「我可以畫嗎?我知道怎麼畫。」下面就是他所畫的:

「你可以多說一些關於成人狀態的事嗎?」蛤蟆問。

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蒼鷺回答。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蒼鷺解釋:「意思是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夠計畫、考慮、決定與行動,我們能表現理性且合理的行為。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或是被童年的感覺淹沒。相反的,我們能夠考量當下的狀況,並依據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這是否表示成人狀態比其他狀態更重要?」

「那倒不是,」蒼鷺回答:「在成功人生裡,這三種狀態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都是千百年演化的結果,所以每一種狀態肯定都很重要,都對生存有價值。但我們可以說這個成人狀態具有特別的重要性。」

蛤蟆聽得很專注。

蒼鷺繼續說:「唯有在成人自我狀態下,我們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

 

沉默了許久,蛤蟆說:「你確定嗎?蒼鷺,我在兒童狀態下不能學習到什麼嗎?」

「我想是不能的。在兒童狀態下,你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包括好的、壞的。你會重演過去的情況,體驗過去的情緒,但完全無法學到新的東西。

「我明白了,但如果我在父母自我狀態呢?也無法學到什麼嗎?」蛤蟆問。

「我想答案同樣是不能,但理由不太一樣。當你處於父母狀態,基本上你會批評或教育別人。無論是哪一個,你都是在言行重複你從父母那裡學來的觀念與價值觀,而且想要表現或說給別人知道,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這種確信無疑的狀態,是沒有空間容納新的知識或觀念,因為舊的知識與觀念牢不可破。這就是為什麼光靠爭論並不會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只會更執著於自己的觀點。」

蛤蟆停頓了一下說:「你是說我只有處於成人自我狀態時,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

「是的,你說得沒錯。唯有在這種時候,你才會思考當下的事情並評估自己的行為,或是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到。」蒼鷺肯定地說。

「那為什麼我感覺學習這麼困難?如果真的如你所說的,你為什麼不直接帶我進入成人狀態,告訴我該怎麼做就好了?這樣不是省事很多。」

「我不知道你說這些話是不是認真的,但我假定你是的。第一,沒有人能迫使另一個人進入成人狀態。你只能鼓勵他進入,這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但我不能強迫你,只有你自己能決定要麼做。」蒼鷺停下來,專注地看著蛤蟆。

「第二呢?」蛤蟆立刻接著問,希望能減輕他開始感受到的壓力。

「第二,我也不知道你該怎麼做。我們進行諮商的主要目標是:讓你自己發現你該怎麼做。我可以在過程中從旁協助,但只有你自己能做決定。」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出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羅伯.狄保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