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如何鍛鍊穩定的心智?一行禪師:正念適用於每時每刻

2022/1/14  
  

文/《心福潛能:經典智慧與科學驗證的七項幸福實踐法則》瑞克.韓森博士

 

「我們活在缺乏正念的狀態下,但始終都有機會讓我們過得圓滿。喝水時,意識到我們正在喝水;走路時,意識到我們正在走路。正念適用於每時每刻。」

—一行禪師

 

我是在大學畢業前夕才開始冥想的,那時我一頭長髮,戴金邊眼鏡,有時還隨身帶著笛子,一個人坐在南加州的山丘上。看起來有點傻氣,但努力是有回報的:事實是我變得更沉穩、更能安靜下來,不再容易被干擾,我帶著這樣的覺知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煩惱。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我雖然沒有養成規律冥想的習慣,但遭遇壓力時,冥想仍是我最好的避風港。我結了婚、讀了研究所,還當了父親。後來,我加入了克莉絲汀.費曼(Christina Feldman)的冥想工作坊,當時她讓我們說說自己的冥想經驗,等大家都說完後,她拋出了一個震撼所有人的問題:「那你們專心嗎?」

 

克莉絲汀所說的專心,指的是心智的堅定及穩定程度。以佛教來說,有三個相關的重要修行基礎—戒、定、慧。其中的定,就是專心。專心是保持穩定的注意力,並讓注意力能像雷射一樣聚焦,從而培養出解脫的洞見。我曾在一個冥想僻靜營裡聽過一個比喻:你發現自己置身於痛苦的森林中,但抬頭就能看見遠方有一座寧靜的幸福之山。你不需要砍完整片森林,只需要清出一條穿越森林的道路,就能獲得解脫。明白這一點,令人鬆了一口氣,但是怎麼做呢?你可以用刀子慢慢砍,但可能得花一輩子;你也可以拿一根厚實的棍子敲打樹幹,但它可能會反彈回來。或者,你可以用刀子加上長棍做成一把鋒利的砍刀,這把好用的工具能幫助你一路披荊斬棘。在這個比喻中,鋒利的刀片指的是你的洞察力,而力量強大的棍子就是專注力。

 

就像工作坊裡的許多同伴一樣,我從來沒有學過如何專心。但要是沒了它,就很容易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分心。難怪,冥想帶給我的是舒服和放鬆,卻總是流於表面。除此之外,我也未能達到佛家所說的靜慮,那是一種叫做禪定或禪那(jhana)的狀態,包含四種超凡的禪那體驗:

 

當人們脫離感官欲望,遠離心智不完滿的狀態,即進入初禪。在初禪狀態下,能持續運用專注力,是為離生喜樂。

 

帶著這樣的專注力繼續冥想,即進入二禪。在二禪狀態下,能擁有清晰的洞見,不需要持續刻意專注也能精準聚焦,是為定生喜樂。

 

隨著喜樂消退,進入持續的平靜、正知及正念,但身體仍能感受到快樂,即進入三禪。也就是聖者所說的:「離喜捨心、正念、正知、身心受樂。」

 

當人們能夠放棄快樂與痛苦,遠離欣喜和憂慮,即進入四禪。也就是不苦不樂,並由於定心寂靜而一直保持著心念清淨。

 

我們不只在冥想時需要維持穩定的心智,在日常生活中,穩定的心智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我們必須有能力將注意力從無益的事物移開,集中在對自己有益的事物上。注意力既像聚光燈,也像吸塵器,能照亮所仰賴的東西,並將它吸進大腦中。

 

不過,要管理注意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之一是每個人的稟性不同。在這稟性的光譜上,一端是專注且謹慎的「烏龜」,而另一端則是容易分心且興致高昂的「兔子」,這兩個極端中間,還有各種不同的稟性。人類祖先以小型的採集聚落方式生活了數百萬年,這些聚落需要有各種不同稟性的成員來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並與其他聚落爭奪食物及居所。所有的稟性都是正常的,沒有任何一種是失調的疾病—不過,如果要求兔型稟性的孩童,去學習專為龜型稟性孩子設計的課程,或要求兔型稟性的人使用為龜型稟性的人所設計的修行方法,不僅會效率不彰,還可能讓當事者痛苦不堪。

 

與此同時,現代文化還充斥各種令人分心的事物,不斷有新的亮點讓人追逐。我們已經習慣各種刺激源密集地源源流入,因此任何強度不及於此的事物就像用吸管呼吸一樣的不暢快。人類史上諸多的壓力、痛苦或甚至創傷經驗,讓我們習慣時時提防著周遭的威脅。而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例如工作上的挑戰或健康問題,也會挾持我們的注意力。難怪我們會有一顆「猴子心」(monkey mind),放任注意力像關在塔裡的猴子一樣,從一個窗口竄到另一個窗口:任何畫面、聲音、味道、觸感、氣味及想法,都會讓我們心猿意馬。想要處理這些習性,培養能提升專注力的特定心理/神經因子,將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