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比爾的財經廚房〉楊書銘
編按:筆者投入金融業20年,是銀行理專、投資者們的金融教練,培訓超過13萬人,事業遍及證券、銀行、保險業。卻在經歷2017年比特幣泡沫事件後,讓他半年累積千萬資產,也一個月蒸發2台特斯拉。加密貨幣完全翻轉他原有獲利邏輯。
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在機構法人入場布局之後,投資人關注的熱度明顯升溫,比特幣市值不斷上升,超越台積電,以台幣來計算,一枚比特幣要價一百萬,可說相當驚人。
當然,投資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劇烈,短時間之內可能有超過20~30%的跌幅,對理財小白來說太過刺激。然而,我卻透過比特幣接觸到一個全新的金融世界,這個金融環境對小白投資人極為友善,不僅成本低,投資門檻也極低。即便你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一個月省吃儉用只能存下1,000元,亦可透過這個全新的金融體系,展開投資生涯。千萬不要再說你沒錢,這是一個零錢也能投資的新世界。但是,面對一個陌生的加密貨幣市場,該如何穩健啟動你的投資生涯?
從舊資產到新資產
我看到一位金融業網友寫了一段過年期間的經歷,家族聚會時,長輩們關心他的投資,一開始他直白地跟長輩們說:「我陸陸續續買了些股票還有ETF,目前帳面價值大概是300萬左右。」
「買這麼多啊?」
「要小心啊∼股票都是來去一場空啊!」
「我被那個阿扁兩顆子彈害死了。」
這類話聽多了,導致後來他懶得解釋,直接改成:
「我正要準備去買房, 自備款大概300萬, 房價大概1,500萬,大概還要貸款1,200萬。」
這時候長輩們的說法就不同了。
「了不起啊∼很厲害,這麼年輕就要買房子了。」
「還是買房好啊!」
「我那時候也是⋯⋯」
明明同樣是淨資產300萬,為什麼長輩們都覺得買房好,而炒股不行?
銀行針對高資產客戶開辦的說明會上(這群客戶通常有點年紀了),我常常會這樣開場:「大家可以不用上班,在平日下午來飯店參加說明會,吹冷氣,吃下午茶,顯然在過去二、三十年,做對了一些事。如果說,台灣投資理財有三寶,做了三件事就會有錢,你們猜猜看是哪三件事?」
客戶的答案很有趣,也很集中,一定會有人提到房地產,自不會漏掉股票。但最後一件事就眾說紛紜了,有人會說是基金,但其實1992年(李登輝當總統的年代),台灣根本不存在基金市場,國內的基金公司也只有四家老投信,產品單一,缺乏競爭力;也有人猜保險,只不過即使當時保單的預定利率很高,可惜保險觀念並不成熟,買的人太少了。一陣瞎猜之後,公布的答案往往讓人跌破眼鏡—其實是銀行存款。
1990年代,台灣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將近10%,只要把錢放銀行定存,根本不需要投資就能穩穩賺,專心存錢就可以了。現場的客戶都經歷過那個年代,但為什麼猜不到呢?因為現在的利率低到連1% 都沒有了,便也遺忘了那個曾經的輝煌。
由此可知,不同時代成長背景、觀念、文化,孕育出思考、行為模式大相逕庭的世代差異。過往經驗強化了每個人的「信念」,但這個信念是幻覺還是事實,往往要到下一個世代,用新信念開拓了自己的疆界後,才能驗證。
即使知名投資大師也很難不受到世代差異的影響,過去的成功反而更令他們難以接受新觀點。先前曾預言金融海嘯和.com泡沫、備受尊崇的橡樹資本共同創辦人霍華.馬克斯,曾公開批評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相當不看好。然而,2021年1月11日發表的備忘錄上卻說:「過去對金融創新、市場投機行為的看法,以及向來保守的心態,導致對加密貨幣抱持懷疑態度。」
「這種思考模式雖協助橡樹資本和自己多次躲過麻煩,卻無法以創新的角度思考。感謝兒子對比特幣持正面看法,並為家族買進了相當數量,我會以開放的態度努力學習。」馬克斯並表示:「當比特幣在2017年首次廣為人知時,我非常不屑一顧,因為它沒有內在價值;但不只是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許多人們高度認同的東西都沒有。現在,我明白了當時的自己多麼無知。」看來,馬克斯父子在比特幣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識。
然而,知名貴金屬貿易商SchiffGold 董事長彼得.希夫跟他的兒子史賓塞.希夫卻在推特上互相叫陣,彼得是忠實的黃金擁護者兼比特幣反對者,但他的兒子史賓塞卻熱衷於比特幣投資。老希夫在推特上寫道:「我兒子不聽我的話,剛剛買了更多比特幣。你想聽從誰的建議?一個57歲、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兼企業家,並且已經從事投資業超過30年的人;還是一個18歲,從來沒工作過的大學新鮮人?」
小希夫很快就回應了爸爸的推文和調查結果,投票顯示出網友們幾乎一面倒地支持小希夫,最後拿下高達81%的票數。之後,老希夫依然不放棄,在推特上說:「我兒子在幣值最後一次跌破5 萬美金時,All in了比特幣。現在,他的投資組合中100%都是比特幣。」老希夫對年輕人的投資決策相當擔憂,他說:「如果就連我自己的兒子都被洗腦到這種程度,請想像一下,其他的孩子該有多脆弱。我兒子還說,只要沒破產,一定會繼續HODL12到無極限。」老希夫甚至還撂下狠話:「我要取消他的繼承權。否則,他會把我辛苦賺來的錢浪費在更多的比特幣上。」由此可見,希夫家族的比特幣戰爭,還會持續在推特上演。
不論是台灣長輩們的「炒房可以,炒股不行」,或是老希夫的「炒黃金可以,炒幣不行」,都是從自身過去經驗所做出的判斷與建議,雖然有參考性,但完全不考慮時代環境、大格局的話,很容易陷入偏差。就好像一隻火雞,看到農場主人來了,只要繞著主人跳一支舞,即可得到食物,因此覺得農場主人是全世界最好的人;一直到了感恩節這一天,農場主人帶著火雞出了農舍,從此之後,火雞再也沒有回來過。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錢進加密貨幣:掌握金融變局,彎道超車搶先機!》 / 〈比爾的財經廚房〉楊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