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怎麼用加密貨幣賺錢?舊投資邏輯行不通,但這項「真理」不變

2021/9/22  
  

文 / 〈比爾的財經廚房〉楊書銘

 

編按:筆者投入金融業20年,是銀行理專、投資者們的金融教練,培訓超過13萬人,事業遍及證券、銀行、保險業。卻在經歷2017年比特幣泡沫事件後,讓他半年累積千萬資產,也一個月蒸發2台特斯拉。加密貨幣完全翻轉他原有獲利邏輯。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要投資加密貨幣?投資的獲利當然是箇中關鍵,但更重要的是我對加密貨幣的好奇,並且相信區塊鏈技術將會改變未來10 年、20 年的生活樣貌。這個現在很多人當作「投機」的技術,將會讓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轉換為一個嶄新的底層操作系統。而投資效益則是隨之而來的必然結果。

 

但當時我也沒想到,這段投資加密貨幣的過程,竟然重塑了我的整個投資觀念。幣圈內有一句話「幣圈一天, 人間一年」, 加密貨幣的週期循環清晰, 波動激烈,所有投資時會遇到的坑,在這裡不需要花上10 年、20 年,幾個月之內都會經歷一次。也因此,我過去的三觀不斷被它打破,快速鍛鍊、打造出全新的投資體質。

 

學會長期投資的奧義

 

「長期投資」這個概念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們在金融機構裡面,也把這句話當作金科玉律。然而,掛在嘴邊講跟實際體會長期投資是兩碼子事。我常開玩笑說,很多人是「套牢之後,才開始決定長期投資」。在幣圈,「短炒操作」跟「長期投資」更加涇渭分明,為什麼呢?因為加密貨幣的波動極大,多空轉換的時候,短炒需要無情的變臉,如果心理素質不夠,稍一遲疑,便會產生巨大虧損。另外一個虧損主因,則是「短炒」玩家大多是加了十倍以上的槓桿。

 

但幣圈最後會留下來的人,只有短炒跟長期投資兩端,沒有中間值。在傳統金融操作上,有所謂的區間操作、波段操作, 或是投顧老師說的「高出低進」。然而,在加密貨幣操作上,套用這個思維是很危險的。為什麼呢?首先是加密貨幣的波動性遠高於傳統金融商品。其次,過去在股票的高出低進,通常有一個基本面可以研判,股票已經存在了近百年,知道公司的某些基本資訊將反映未來股價的表現;然而,加密貨幣儘管同樣都有基本分析,但卻沒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可以證明分析是否有效。

 

那麼技術分析呢?你不妨留意在YouTube 或是部落格撰寫加密貨幣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很難有人能長期經營下去。為什麼呢?因為實在太不準了,連猜個正確的大方向都非常困難。這絕不是因為進行加密貨幣分析的交易者比較笨,或是預測傳統股票股價的交易者比較聰明,單純是加密貨幣打臉的速度太快而已。我曾經在歷史高點賣掉一半的狗狗幣,獲利高達100 倍,但我心中明白只是運氣好,並不是做了什麼厲害的預測分析。

 

因此, 我被訓練成了真正的HODLer(長期持有者),不再被短期的波動影響,當手上有資金時,不論當時價位是高或低,都會進場買一些部位。原因是什麼?除了我真的很不準之外(哈),更重要的是體認到手上的部位不夠多,即使比特幣漲到10 萬美金又如何?能依靠這些部位提早退休嗎?不久前,我的總投資還有6 倍報酬率,現在只剩下3 倍,心情亦無太多波動,因為我的部位還不夠大,比起渴望比特幣迅速飆漲,更希望它能給我多一點時間,好買進更多的單位。

 

一開始,我只是短炒

 

然而,我並不是一開始就以技術演進的角度來看待加密貨幣,和大家一樣,其實也是以投機的角度進場。2017年,比特幣有一波狂飆,但我覺得一枚比特幣就要1萬美金實在太貴了,於是選擇了以太幣(ETH)投入。當時要交易加密貨幣並不容易,我註冊了MaiCoin(數位資產交易平台),在網路下單後,需要在指定時間之內去便利商店繳款,以太幣才會匯到帳戶裡。我也搜尋了一些可以接受信用卡扣款的交易所,但服務並不穩定,有時候會原因不明地扣款失敗。更好笑的是,我可以透過信用卡購買加密貨幣,但是將加密貨幣賣掉之後的錢卻回不來,只能用信用卡刷退,或轉到自己的數位錢包。也因此,能操作的部位不大,只能算是實驗性投資。

 

當時看著比特幣、以太幣狂飆的漲幅,自以為跟過去炒股一樣, 只要看線圖就好了。很快地, 達到了超過50% 的報酬,我心想:「只打算做短炒,現在漲太多了,先出場吧!」跟著看到以太幣出現了明顯的回落,便自以為掌握到了一些「技巧」。但開心沒幾天,以太幣又開始飆漲,不論如何畫線做分析都無法解釋怎麼會漲這麼多? 2018 1 月,以太幣突破了1,000 美金,我又追了進去,一下子以太幣達到了歷史高點1,400 美金。此時,我覺得不能只賺40% 了,說不定會漲到2,000 美金。

 

但加密貨幣真的不會照劇本演出,3 天之內,最低點就只剩700 多美金,然後再反彈到1,200 美金。我不想被洗掉,因此還是沒有離場。僅僅一個禮拜之後,只剩下600 美金了。這時我心想,既然輸了40%,那就擺著吧! 那時是2 月吧!但一路走到2018 年底,以太幣只剩下81 美金,我輸掉了90%

 

然而,這還不是輸最多的一次。2017 年加密貨幣市場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風潮席捲,概念上類似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募股,只是ICO 發行的是加密貨幣,IPO 發行的是股票。當時有很多新團隊希望籌集資金來創建一個新的加密貨幣,開放給有興趣的投資人買進。每一個項目都寫了洋洋灑灑的白皮書,每一個團隊看起來無不風生水起,其實我也搞不清楚內容,總之故事看起來很棒,便投了一個叫IOTA 的項目,這是一個訴求跟傳統區塊鏈不同,更加進化的系統,希望成為物聯網的支付體系。但在這個項目,我輸掉了97%。

 

定期定額的魔力

 

以太幣我不算真的輸掉了,因為我始終沒賣;但是IOTA 我真心認賠,只剩幾百塊美金回來,後來通通換成以太幣。從此,我深刻理解到在傳統金融市場所學到的一切,在幣圈能派得上用處的很少,只有一些少數真理不會改變,比如說—定期定額。2019 年台灣MAX 交易所成立,終於可以簡單安全地將新台幣兌換成加密資產,定期定額投資加密貨幣,變得很容易。面對波動不可測的市場,其實答案一直擺在那裡,只是看不上眼而已。

 

選擇定期定額以外,投資IOTA 的慘敗也讓我知道, 別妄想自己是股神,能夠神準投中一支狂飆幣。降低不確定最好的方式,就是效法ETF,投資一籃子的加密貨幣。2019 年,我開始選擇市值前8 大的加密貨幣做定期定額投資,同時採用市值加權,也就是計算前8 大幣種的市值,然後按照市值的比率來安排投資金額。舉例來說:比特幣當時市值在這8 支幣當中占65%,以太幣占15%, 其餘的占20%,就以這個概略的比率分散去投資。同時如果有些幣的市值跌出榜外,就賣掉跌出去的,相同的資金買回新進榜的。仿製ETF 的操作效果很好,過程中, 我陸續丟掉了EOSETCBCH,這些是當年的前幾大市值,但後來被ADADOTBNB 給取代了。我不再賭哪一支加密貨幣有希望,反正有市場認同的幣,自然在市值上升的過程中,會進到我的視線。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錢進加密貨幣:掌握金融變局,彎道超車搶先機!》 / 〈比爾的財經廚房〉楊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