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把孩子送出國,能讓孩子變優秀、家庭問題迎刃而解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2021/7/11  
  

 

 

編按:

陳美儒老師在建中任教40年,各式各樣的資優學生、學生家長常常來詢問老師教養問題。她看見,有許多孩子即使順從大方向的方針,卻在小地方刻意違背父母的期望、做些「離經叛道」的事情讓父母跳腳。這當中的原因,除了青少年原本就會經歷叛逆期,親子之間溝通不順也是其中一項關鍵。

 

文/青少年心理親子教育家、建國中學 40 年資深名師 陳美儒 老師

 

把孩子送出國能解決問題嗎?

七月中旬飛到法國巴黎,我將展開第六度「海外華文教師研習營」的巡迴教學。研習營區就設在巴黎近郊的一所高中,來自各學校的學院老師在下課休息時分,總喜歡圍著我,詢問各類各式的「疑難雜症」。

 

而那些家有兒女初長成的學員媽媽們,找我問的,記掛、懸念的,則大多是兒女的感情問題。

 

來自比利時的張老師說著:「兒子今年 17 歲了,書念得還不錯,就是交了一大堆女朋友。哎唷,我們那裡華人很少,所以他交的全是身上只穿著一點點布料的女孩子。時不時就熱吻擁抱的,真是教人擔心……

 

來自西班牙的周老師皺著眉宇嘀咕:「女兒歲,學的是雕塑藝術。沒想到,不久前交了一個印度男朋友,一下子就愛得火熱。萬一她將來嫁到印度去的話,我肯定會瘋掉。」

 

在巴黎停留了六天,我又搭機轉往南非斐京。在南非的一星期,同樣的,許多父母、老師的煩惱,總是離不開青春兒女戀愛的對象,以及青春期兒女的叛逆思維;不肯聽話、不願依爸媽的意願做事,甚至說,那都是華人文化老古板的思維。

 

其實在巡迴美國、加拿大東西岸四次的教學講演中,也同樣會有許多身為教師的父母親,在課後對我提及兒女青春期談情說愛的狂熱,讓為人父母的實在既憂心又不知所措。

 

她的肩膀都沒有曬痕!難道⋯⋯

記得第一次到芝加哥,在聽課的教師群裡,欣然遇見昔日大學同學。課後,她請我喝咖啡。剛開始,她喜洋洋的述說她那17歲的女兒如何高票當選學生代表,也參加了好幾個社團,表示孩子已能完全融入洋人的世界。

 

突然她壓低了嗓子,嘆了一口氣,悄悄的說:「前幾天她跟同學參加了夏令營,也去游泳。回來洗澡時,我這老媽就忍不住的偷偷看她……」只見她停頓了一下,笑著對我說:「可不是我這老媽變態哦!只是我實在擔心她,成天跟那些洋男孩、洋女孩在一起,怕她不小心就『越界』了。」她皺緊了眉頭。

 

「你知道嗎?穿泳衣游泳、曬太陽,肯定會有肩帶留白的地方。」她掩起臉頰,語帶顫抖的:「但她不只沒有肩帶的痕跡,更是全身上下膚色完全一樣!這不就表示,她跟同學是裸泳的嗎?」她接著道:「移民到國外,我們當然高興她能融入西方文化,能自然和諧的跟洋同學相處,可是洋人衣著、言行的開放、百無禁忌,實在不是我們這來自傳統中華文化的家庭能接受的。」

 

同學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才接下說:「我還真擔心她將來交個酗酒、吸毒的帥洋男當男朋友,到時候該怎麼辦?」

 

天涯飄零姐妹花

世界第一大都會的紐約,我從住宿的法拉盛區喜來登飯店,搭地下鐵前往曼哈頓商業街,身材高壯、亦步亦趨,熱心的陪伴在我身旁的「僑教中心」張組長,在地鐵將進站時,都不忘仔細叮嚀我:「背包一定要斜掛在前面。哦,挑人多的車廂坐比較好,也比較安全。」

 

就在揮別紐約的最後一個夜晚,在住宿飯店旁的一家臺菜小館,我見到了一對姐妹花。

 

姐姐長髮直垂披肩,白皙瓜子臉配著一雙丹鳳眼,非常漂亮,娉婷個子看似嬌弱,卻可以左右手同時端起兩道熱氣騰騰的大盤菜。看著她那優雅、無法被油煙熱菜掩蓋的天生麗質,我不禁心想:這樣的好女孩,怎麼會跑來做這麼粗重的工作?張組長告訴我,女孩本來在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大學念音樂,兩年前左右,帶著剛從小學畢業的妹妹來到紐約。

 

為什麼兩姐妹要離開芝加哥來到紐約?張組長說,當年18歲花樣年華的女孩,飄洋過海來到伊利湖畔的芝加哥市,來到這個陌生又大半年都冰天雪地的他鄉異地,據說書還沒念入門,卻先陷入了一場異國戀情。

 

也許是東西文化觀點上的差異,也或是彼此都太年輕,原本在留學生圈轟動「演出」的戀曲,竟不到兩個月就匆匆落幕。很快的,洋男孩在校園裡,臂彎擁攬的是另一個金髮女孩。由原來的沸滾熱愛一下子沉淪到冰點,沒多久,女孩生了場大病,學業也因此中斷。

 

回不去的家

大概就是因為這段傷感的戀情,促使她帶著妹妹離開芝加哥來到紐約。

 

女孩辛苦的帶著妹妹,好不容易才找到在中式餐館端菜、倒茶水的服務生工作,勉強租到一棟廉價公寓中的小套房,地點卻十分靠近龍蛇混雜的哈林區。

 

有一回,女孩突然連續請了三天假,回來上班時,竟已瘦了一大圈,臉頰上留著一大塊瘀青,脖子上還綁了一條絲巾。原來女孩在下班途中,差點被一個黑人拖到暗巷強暴;雖然受到驚嚇,也受了皮肉傷,但能活命逃出也算幸運了。

 

忍不住問:「為什麼不乾脆回臺灣呢?」

 

「據說她們的父親這幾年在中國做生意,很忙。媽媽怕先生養小三,於是帶著小兒子趕去『坐鎮』,恐怕沒什麼心思管這兩個女兒了。令人欣慰的是,她那妹妹目前的成績可是全校第一哦!」張組長說到妹妹的功課,原本低沉的神色,方才閃了些光芒。

 

遠遠凝望女孩穿梭在人群間瘦弱的肩頭,不禁想著:多少個與她同齡的臺灣女孩,不論是走在校園或街頭,顯現的總是青春活潑,快樂又美麗的模樣;然而為了實踐父母理想的生涯「規劃」,這對姐妹花卻仍得在天涯異鄉苦飄零。

 

走遍世界各地,我深刻的發現,如果父母和成長中的青春兒女彼此情感溝通不順暢,就成了親子間最大的障礙。你要我這樣,我就偏不喜歡;你不准我和洋人、黑人、印度人交往,我就偏愛。這一切其實是青春兒女對父母權威的另一種抗爭,也是普天下青春少年、少女的特徵與共同點。

 

不論是在臺灣或天涯海角哪一個地方,天下的青春兒女,其實都是一樣的。把孩子送出國能解決問題嗎?不妨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吧。

 

三采文化《資優生的秘密:任教建中40年 陳美儒的青春期孩子陪讀哲學》/ 陳美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