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 關於愛與成長
我是這樣生出迷路的
‧ 灑狗血八點檔變超勵志喜劇
曾經有一個女人,懷孕三個多月就破水了,在醫院躺到七個月生下早產兒,沒多久這早產的孩子被醫生判定是下半身不良於行的腦性麻痺兒;由於先天不足的因素,孩子從小病個不停,六歲之前幾乎是在醫院裡長大,七歲後還發現他是個多動症、學習緩慢的兒童。
這個女人懷著第二個小孩時遇到金融風暴,公司裁撤了整個單位,四代同堂的一家人,生計出現困窘,最慘的是幾年後,女人的婚姻出狀況,最終以離婚收場。
這故事聽來悲涼、淒慘嗎?
三立八點檔導演肯定會說這是個灑狗血的好材料。
不過事實上,這個劇本後來卻被改寫成周星馳的勵志喜劇,。而劇中演員就是我們一家人
面對可能終身坐輪椅的孩子,我們一點也不想向命運低頭,外公、外婆帶著這個孩子──迷路──奔走公立醫院之間,排隊復健;一個星期跑好幾家,每次從掛號、等待到療程結束都要花上三、四個小時。一向粗獷的老派男人──外公,為了小孫子進修保母課程,學習復健技巧,希望除了固定的公立醫院排程,還能一日多次居家加強。
結果抓住了黃金早療期的迷路不但沒有不良於行,後來能跑、能跳,還能扭屁股(迷路扭起來真的很騷。)
‧ 人生就是不停打怪破關
幾天前,當迷路沮喪地對我說:「米米,我每次上體育課都是全班跑最慢的。」
我緊緊地摟著他:「寶貝,你要謝謝公公、婆婆向老天替你討回一雙腿,你能走已經是奇蹟了!」
我也感謝金融風暴,原來宇宙自有安排;祂不讓我當上班族,是因為我可以當老闆;感謝失敗的婚姻,命運對我很寬容,容許我這樣一個性格上多所缺失的人重獲自由,可以不做人妻、不當媳婦,這是恩典。每次想到這兒都覺得爽,畢竟能提前寫完功課是件很快樂的事啊!
一路就這麼歪七扭八地走來,體驗格外深刻。
原來老天爺開發了各式各樣難度極高的實境遊戲,祂不是要你認輸,是要你破關。
Lesson 2 關於學習
「有效的讚美」,如同人生的魔法關鍵字
有些人認為對孩子過度讚美或鼓勵,會養成一種自以為是的人格,會讓孩子因為過度膨脹而無力抵抗失敗或挫折的壓力。
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與其說「過度的」讚美,不如說是「無效的」讚美,其實只要用心研究一下,「鼓勵」對人類所能達成的腦內效果(包括大人),就一定能理解「有效的讚美」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方法對了,用再多,也不怕過度。
我來舉一些我實際生活中操作過的例子好了,這樣大家可能會更了解何謂「有效的讚美」。
‧ 將企圖販售給孩子的概念,巧妙地打包在讚美之中
當我的孩子畫了一張很棒的作品時──
我絕對不會只對他說:「哇!你畫得真漂亮!」或是「哇!你也太厲害了!」還是「這麼小就這麼會畫!」然後就沒了。那是徹底浪費了鼓勵的機會,所謂好棒、好厲害、好強……這一類的形容詞,只不過是個「鉤子」,至於接下來你想要鉤起來的東西才是重點,所以讚美必須具體,也必須暗藏誘導功能。
鉤子之後,字字句句都要在邏輯上精密的布局,把你企圖販售給孩子的概念,巧妙地打包在讚美之中。
於是我通常會跟孩子說:「哇!你畫得真棒,你看你的構圖概念多好啊,那是因為平時你肯花時間去欣賞藝術啊!」
或者是:「哇,你太厲害了,配色超美!從你的作品裡,誰都可以發現你一定是個愛看畫展、繪本或喜歡觀察美好事物的孩子呢!」
看出來了嗎?
「你肯花時間去欣賞藝術、去觀察世界。」
「你愛看畫展、看繪本或喜歡觀察美好事物。」
這些說法是一種「被誇獎包裝起來的暗示」,讓孩子清楚因為有所付出才能獲得當下的成果,讓孩子知道「我被誇獎的不是只有我的畫,還包括了我背後的用心」。並且,一旦獲得鼓勵,他們日後更將積極朝著你鼓勵的方向前進,會看更多的展覽、欣賞更多的繪本,也更熱愛觀察。
‧ 有計劃性、漸層式的讚美
如果孩子洗碗沒洗乾淨──
不要直接糾正他:「你看看、你看看,這裡還有菜渣,為什麼不認真洗?眼睛是長到哪去了?」倘若是採用這樣的語言模式,那我跟你保證,要不了幾次,這孩子一輩子都不想洗碗了。
但明明他的確是洗不乾淨的,你卻走了另一條盲目溺愛的鼓勵之路,沒頭沒腦地猛誇好棒、好棒、好棒,那肯定也不對勁,無異是扼殺了孩子的進步空間。
所以最理想的鼓勵方式是有計劃性、漸層式的讚美。
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哇,你看你有多棒!除了這幾個碗底還沾了菜渣之外,其他所有的碗筷都洗得好用心,我相信明天你一定會更厲害!」這樣一來,孩子接收到的關鍵字是「用心」,而整套概念是:「原來我很棒,但是我下次還可以更棒,因為我知道問題在哪裡,也知道下次該怎麼進化,並且,我喜歡因用心而被誇獎的感覺。」
‧ 建設性的誇讚
當孩子寫了一篇不錯的作文時──
別只顧著誇他有多好又多好,你必須細緻地說出「好在哪裡」。
如果只是跟孩子說:「哇!你這篇作文九十八分耶,太值得驕傲了!」
這樣的誇讚必然毫無建設性,或許你可以試著對孩子說:「哇!我好喜歡你寫的這篇作文,我讀到了你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發現通常喜歡閱讀的小孩文筆肯定會好。還有,你的文字表達能力很強,這是你獨一無二的優點喔。」
「獨立思考的能力」、「喜歡閱讀」、「文字表達能力」和「獨一無二」都是關鍵字,孩子能從這樣的字眼裡聽出「日後如何才能獲得更多誇讚的玄機」,並朝著那個方向努力追尋。他們會比以前更喜歡思考、更熱愛閱讀,也會因著知道自己擁有很好的文字表達能力,而願意更努力的進化。
‧ 傳達形容詞以外的事,誘導孩子建構起具體認知
如果孩子主動替別人擦乾打翻的水──
「你真是能幹!」或者是「你好乖喔!」和「你真勤快!」嗶嗶,這樣就NG了。
如果你能試著告訴孩子形容詞之外的事,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會更有效地架構起具體的認知。好比說:「你真是能幹!事情一發生就能危機處理,而且你這麼小就已經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了,你知道嗎?世界上所有厲害的大人也都擁有跟你一樣的能力喔!」
在這個狀況裡,「危機處理」、「解決問題」、「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大人」是關鍵字,能讓孩子知道正確判斷事物與執行力的重要性,也將對未來的人生產生強大的自我期許。
「無效的讚美」很殘念,明明花了時間也用了真心卻得不到效果,那是因為孩子接收到一堆空虛的讚,卻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讚在哪裡?日後只會對稱讚產生盲目的需求。
但是「有效的讚美」就不一樣了,當你的讚美裡,字字句句都埋進了啟發式的魔法咒語,那麼,孩子從耳裡聽進心裡的,就不單單只是瞬間的快感;這些誘使孩子思考的「關鍵字」,能引領他們從付出裡得到掌聲,效果截然不同。
Lesson 3 家有動動兒
啊你是有病喔!?
‧ 其實你也是過動症
同事問:「過動症是不是罕見疾病啊?妳家小孩真讓妳辛苦!」
聽到這兒我差點沒暈倒:「我的媽啊!那一點都不罕見啊,而且根本也不是病耶!」
同事說:「可是大家都說那是病啊!」
我說:「我可以證明過動症一點都不罕見,因為其實你也是耶。」
同事說:「我哪是啊!!我才沒病咧!!!」
我說:「你上星期開會的時候打瞌睡喔,而且我知道你根本沒在聽客戶講話,還一直偷看FB。」
「別忘了,你前天把傘忘在星巴克,傍晚回家時沒傘還得跟我借,哈哈。」
同事說:「我這也算病啊!」
我說:「看吧,我就說過動症不是病,它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一種不甘無趣的人格特質囉!」
另外一個同事也插話了:「誰開會都會恍神吧?上班也是啊!一天坐九個小時,屁股痠死了,老傢伙們好像有講不完的無聊大道理,工作又乏味,打報表討厭死了,寫那些討好客戶的沒水準文案更是無聊透頂,寫完我自己都快吐了,那些廣告根本是騙人、騙鬼、騙自己!」
「而且整天趕趕趕趕,總有一輩子趕也趕不完的Deadline,遇到這種狀況,是人都會想偷滑手機、都會想起來走走,或是去誠品逛逛喝杯咖啡,才能保持腦袋清醒啊!」
我說:「所以大人開會的時候很無聊,大人上班的時候很無聊,老闆、客戶給了你們無聊的工作,你們很無奈,大人的種種抱怨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小朋友上課的時候很無聊、整天被關在教室一動也不許動很無聊、死背課本的時候很無聊、考試的時候很無聊、每天回家都有趕趕趕,趕不完的作業還是很無聊,這樣的症頭到底跟你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小朋友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他們一抱怨就被嫌不乖了。
為什麼大人這樣沒病,孩子這樣就有病呢?
‧ 法國幾乎沒有過動症?
其實人類就是動物,動物就應該在大草原上奔跑;尤其是幼齡的動物,他們特別好動,無法對冗長、乏味的事物專注過久,也特別容易受到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但是現今的社會只給了孩子水泥叢林的環境,未曾提供任何允許奔跑、跳躍的場所,當孩子到了學校以後,每節只有十分鐘下課時間,說到這十分鐘,光是從教室跑到操場來回就要扣掉二分鐘了。
童年最需要的跑跑跳跳,是被我們大人剝奪的,於是越不動,越不能專心;越限制,越想掙脫限制;越多規範,就越多過動症。
曾經在「過動在不在?」的講座裡,聽到李佳燕醫師提出一項非常有趣的數據,法國的孩子是沒有過動症的,比例低到近乎於零,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每個社會看待孩子的標準不同,有的國家允許孩子當孩子,於是他們願意理解童年裡的各種行為。而在某些文化裡,則很希望孩子一出生就是個知書達禮的大人,跳過嬰兒、幼兒、兒童與青少年的階段直接來到大人的世界,他們被要求不吵、不鬧、不亂動、不調皮、不奔跑,乖乖坐好、乖乖聽話、乖乖讀書、乖乖寫功課、乖乖專注、乖乖服從大人的每一句話,不願意提供學習社會化時該有的時間歷程。
這樣的社會雖然生下了孩子,卻完全不希望孩子造成大人的任何負擔,若能生出一個機器人,更是再完美不過。有趣的是,越是規範重重、控制多多的國家,兒童過動症的比例往往越是高得驚人。
Lesson 4 培養孩子未來的能力
框架其實是一種依賴,拆了它,讓孩子學會靠自己
深入了解共學團體之後,迷路眼睛裡散發出亮晶晶的光彩,那裡沒有死背書,沒有死記標準答案的僵固,也沒有選擇題與是非題的框架,一切得靠自己找出結論,所有的課業都是報告、申論與實務操作形式,這完全合了迷路的脾胃,非常切合他擅長發想又愛創造的體質。
迷路說:「他們的『國語課』跟我們的不一樣耶!」
我說,那是因為你之前上的是「國語課」,新學校上的是「文學課」。
當教育層次完全不同,重點就再也不是記記生字與生詞,或背背修辭大法(引用、轉品、借代、映襯、排比……)那般表淺的事了。在那裡,老師帶著孩子深入文字背後的涵養,體制裡我們死記的是課本,體制外的他們,陪著孩子深入理解宋詞的意境,讓孩子欣賞世界文學的美好,他們重在深刻閱讀之後的思辨,重在哲學層面的啟蒙,容許孩子們提出自我觀點並交互討論,於是我看了那邊孩子的作文,深度甚至超越台灣體制內的高中生。
當我們的教育還停留在「把作文當公文」的階段,那裡的小朋友早就擁有一支具足了五感、情緒表達、有風格也有見地的神來之筆了。
就連數學教學方面,也能讓向來恐懼數字的迷路心花怒放,並非內容較為簡單,關鍵在於他們把重點擺在數概念與數學邏輯思考之上,相較於體制內過於強調繁複計算的填鴨模式,這樣的課程內容讓迷路忍不住興奮地說:「真好玩!好像福爾摩斯探案,每天要抽絲剝繭啊!」
‧ 跳出舒適圈,「學習」不再只求標準答案
很多人誤以為離開體制只是為了逃避,事實不然,離開體制反而是離開舒適圈的一種極大勇氣,比起只要傻傻、乖乖背好大人給的標準答案就能度日,透過自主思考而獲得答案的方式,其實更燃燒心智;比起應付千篇一律的制式考試型態,絞盡腦汁才能完成的申論報告,以及所衍生出上台簡報的能力,才需要投注更強大的腦內革命。
這一陣子很多迷路舊校的老師紛紛給了我們滿滿鼓舞:「媽媽,妳的選擇是對的,迷路在框架下太浪費了,離開框架才能大展身手!還有,我們的孩子也都正在自學或共學喔!」
沒想到這麼多體制內的老師帶著孩子跳出框框,真是振奮人心。
我猜是時候了吧,台灣的教育真到了該被認真顛覆的時刻了,有時存在已久的事不見得就代表它必然是對的、是好的,多半只因人們長此以往被教導著無條件服從,被教導了放棄思考因果,也被教導要習慣受制約。想起小時候,我的曾祖母是個裹小腳的末代受害者,歷史讓女人纏足數百年,一時的牢不可破未必值得永恆歌頌,當然,我更不想讓孩子們纏足於窄化的教條與視野之中。
有人認為體制外教育是一扇「不適應體制的孩子」的逃生門,事實上,過去迷路一點也沒有不適應的問題,無論在課業(除了數學很爛)或人際相處之上,樣樣融洽快樂,我們純粹只是發現了一條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發展的道路而已。
當然自學或共學的路並不好走,以現階段來說,我們似乎看不見明確的終點,不過我們總算是走上了起點,只要一想到能培養孩子對於求知的熱情,能理解世界上的事並非都只有一百零一種標準答案,也就是即使有答案的狀況之下,仍能熱血尋求更多可能性,只要一想到小朋友能獲得獨立思考與實務操作上的訓練,這一切,就值得勇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