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嗎?
譯者‧日文繪本親子讀書會 主持人 藍莓媽咪
這本《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是MOE繪本大賞第一名《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的姐妹作。兩本作品都充滿著想像力與哲思。不過,相對於《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是一本由自我以外的物品~蘋果,而產生各種天馬行空聯想的繪本;《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則是透過想要複製一個「我」來重新看待自己,並進而瞭解到「我」看似普通,卻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書中主角小健因為每天要做許多不情願的事,而興起了訂做一個機器人當自己分身的念頭。為了讓機器人能成為理想的分身,他向機器人說明並剖析自己,進而在不知不覺中重新認識自己。在作者帶領讀者去看小健各種自我認知的同時,相信也會使小朋友去思考我們是如何認識自己,而別人又是如何認識我的⋯⋯ 等種種問題。
其實,透過小健對自己所做的理解與陳述,作者希望讀者了解的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存在的個體。」就像書裡奶奶所說的:「每個人就好像是一棵棵造型不一樣的樹木。樹的種類是與生俱來、不能選擇的。但是要如何生長,如何裝飾則是由自己決定的。」
我也常在全省南北巡迴的故事班中,藉這本繪本勉勵孩子們:每個人就像一棵樹,爸爸、媽媽只能給我們養分和灌溉水分,而大家的手上都有一把無形的剪刀,可以自己去
修剪,並且加以裝飾,進而成為一棵獨一無二且自己喜歡自己的樹木。這本繪本不僅適合正苦惱人際關係,並嘗試探索自我的大孩子,也適合家長陪伴著小小孩去面對自我。此外更可帶領孩子,嘗試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當然,這也適合已經在人生道路上走了數十年的大人們,去停下腳步想一想,現在的我們在孩子面前是一棵什麼樣的樹呢?一路走來,我們有沒有善用手上無形的剪刀,把自己修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是能讓孩子咯咯大笑,並著迷的魔力繪本
新北市淡水區新市國小老師 張碧珊
「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 這個點子聽起來,好吸引人啊!相信這也是很多人曾經的幻想,那機器人分身要幫忙做哪些事呢?那些討厭的、尷尬的、危險的、無聊的都可以讓機器人分身來處理吧!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著實迷人,但是事情有這麼簡單嗎?
故事中的小男孩對於每天例行的工作覺得厭煩,於是興起了把不想做的事情交給機器人的念頭。但是又不能被別人發現有機器人分身這件事,所以小男孩開始透過自己的眼睛與認知向機器人介紹自己的一切。從表象的特徵開始,進而探索內心的想法與情緒。每一個自我介紹的主題都深具啟發,甚至帶有哲思。
你了解自己嗎?你能透過自己的觀察與自我對話來了解自己這個個體嗎?作家設定的每個自我探究主題,都可以引導孩子去創意思考並幫助孩子更了解自己呢!除此之外,創意思考還來自於作家的圖像設計,把自己想像成一台機器,個人的專長特色就變成機器的產出物了。若以身體運作的觀點來看,人體的確是一台複雜又精密的機器,那小男孩做了那麼多自我探究,是不是就能讓機器人成功成為自己的化身呢?作家在最後一頁的圖文引人發噱。
當你的孩子抱這本書,在角落細細閱讀並不時發出一陣咯咯的笑聲,不要懷疑,這本書絕對有那個魔力讓孩子著迷。最後回歸到「做一個機器人,假裝是我」這個主意,嗯……好像有點麻煩耶!我就是我!那些討厭做的事情也是成就我這個獨一無二個體的一部分呢!
陪孩子思考,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祕書長 蔡淑媖
有一個議題經常出現在我帶領的「兒童讀書會」當中,那就是:「我是誰?」
透過提問、討論,慢慢釐清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並認識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個自我探尋的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人生是一條探索的道路,所有的學習都會回歸到「認識自我」這個議題上。
書中的小健為了不想做那些不喜歡的事情,而去訂做了一個機器人當分身,為了讓機器人變成另一個小健,小健開始把所有關於自己的事情說給機器人聽,說完基本資料,機器人還是不了解小健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孩。於是,小健又說起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和更多關於自己的事。小健因為機器人的提問,深入思考了關於自己的問題。
相信孩子在讀這本書時,腦中也會浮現:「我是誰?」這個問題,思考後會得到一個結論:這世上絕對沒有另一個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可以假裝是我。就像故事的最後,機器人才開口叫了媽媽一聲就露餡了一樣。大家還是好好的接受自己,做自己該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