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商業理財
  3. 管理與領導
全站分類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馴心:東方哲思╳西方管理,百大企業搶著上的10堂教練領導課



定價:480元 
優惠價:79 379元    
數量:
 





內容簡介

啟發5萬人,首位以「莊子、金剛經、心經」
穩定心性的企業高階教練――――錢慧如
用技術鍛鍊心性,用心性穩定技術
華人職場,主管缺的不是管理工具,
而是馴心。

 

 輝瑞、台灣賓士、緯創科技等百大企業爭相邀約
 深耕兩岸企業,評鑑超過6千位經理人
 十年來,與眾多企業高層一對一教練晤談

錢慧如,知名的企業高階教練、人才發展顧問、能力測評專家。她曾服務於信義企業集團、鴻友科技、PwC、光寶科技等企業,在擔任人資主管的多年經驗中,深刻體會領導者最深的煩惱就是帶人:
● 如何鍛鍊部屬能力,一次又一次達成績效?
● 如何讓部屬積極主動,避免自己累個半死?
● 如何帶著團隊前進,過程還能快樂有意義?
她發現,答案正是教練領導學!

教練領導學是什麼?
主管:只「管控」事務的運作,重視績效數字大於人,容易帶出「工具人」。
老師:樂於教人,但常常搞得自己很累,且不自覺限制了部屬的發揮。
:明白放手的藝術,能帶出有熱情、有創意的高綜效團隊。
傳統管理慣於下令,並用獎懲、升遷等「有為法」做為手段,看似快狠準,卻忽略了部屬行為底下的巨大冰山,也無法真正凝聚團隊意識。
針對華人職場需求,錢慧如在書中講述了管理與領導的差異,運用「看、問、用」的技巧,讓部屬參與、成長、負責,在工作中得到幸福,團隊於焉成形。

問題都是「人」搞出來的!
隨著全球環境劇變,人才管理、創新轉型、企業接班、世代差異……不少主管在巨大的壓力下,誤把教練領導當成「催出績效」的工具,造成部屬質疑,效果大打折扣:
「改用問的,只是要我說出他心裡的答案。」
「擺出傾聽的模樣,其實是想藉機洗腦我。」
「進行教練晤談,還不是要逼出數字!」
錢慧如發現:「煩惱的根本解,是馴心。」運用莊子、金剛經、心經,看清問題本質,成為穩定心性的一級領導者。

馴人之前,先馴己心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績效,只能用逼的嗎?逼出工具人部屬,有意義嗎?

心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如何穩定己心,不輕易動怒發火?

莊子:「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如何辨識「對的時機」,問出突破心防的神問題?

領導新境界,源於內在指引
● 正念與覺察:如何透過重複發生的現象,看懂真正的問題?
 H.E.A.R.深層傾聽法:如何洞悉部屬的真實感受與需求?
● S.M.A.R.T.目標法:如何為部屬客製激發個人潛力的目標?

面對變局,傳統管理已經不堪負荷,領導者更需要結合了東方哲思的教練領導學,「用心性穩定技術,用技術鍛鍊心性」,帶領團隊幸福同行。

作者簡介

錢慧如
第一位融合莊子、金剛經、心經來穩定「心性」的企業高階教練、人才發展顧問、能力測評專家。
十年來,已有上百家大型企業領導人聘請她進行一對一的教練晤談,至今聽過她的演講與課程人數超過5 萬人,經過她能力評鑑的人數超過6 千人。
她針對華人職場的特性,致力於實踐與推廣「教練領導學」,倡導更合乎人性、兼顧幸福與高績效的領導方式。

作者序

楔子
我的教練因緣路

我希望別人能和我一樣幸福。這,是我的起心動念!
我,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南部小孩,三十年前隻身來到極度陌生、卻隱約覺得那個朦朧的夢想就在這城市的台北,窩在一個小小的分租套房裡,在投遞無數封履歷表後,誤打誤撞進入人力資源領域,我的首份工作是培訓專員。
工作的內容是為公司內全體員工以及主管規劃與執行教育學習活動,小至在教室搬桌椅、擦白板、影印講義、訂便當、準備課間點心,大至擬訂人才養成策略、調查學習需求、規劃年度活動、編列預算、執行課程計畫……。總括一句話,這工作存在的目的,就是為公司在需要的時間內,培養出符合營運發展所需要的各類人才。
雖然常常有同仁笑我是「校長兼撞鐘的工友」,但我卻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在教室裡「跟課(執行課程)」時,我總想,怎麼會有一種工作,整天坐著聽不同的老師講課還有薪水可領?知識的豐收讓我感到滿足。當每一期新人完成三個月的訓練,那一張張青澀的臉變得更加專業自信時,看到他人成長我很開心。年終頒獎典禮上,當聽到績優同仁感謝公司教育訓練的栽培時,坐在台下的我,總會感動到掉下眼淚。因為,能為他人的成就貢獻一己之力,讓我覺得好快樂。
我發現,讓所有同仁在工作中發光發熱,是我從事人資工作的核心理念。

遇見職涯的第一位教練
那時,我工作得很拚命,常常不知不覺工作到八、九點才下班,週末也進公司寫企劃案。雖然好幾次累到病倒,但即使是躺在醫院裡忍受著身體的疼痛,我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工作。
爸媽每次來台北,總不免叨念我,一個月三萬多的薪水,扣掉房租、餐費,所剩無幾,工作這麼累,租屋這麼小,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我卻甘之如飴?在他們眼裡,這份工作簡直就像是一個暗黑的長隧道,看不到光亮的可能。父親常問我:「你什麼時候才能存到買房子的錢?」
每次下班,走在敦化南路上看著一棟棟的豪宅,那時我想,我真的有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台北的房子。但對我來說,那真的不重要,因為,幸福的滋味就是一道光,它照亮了我的心靈,那是一種超越存款、超越物質限制的豐盛。
我的快樂除了來自於工作的本質符合我的志趣之外,還有一位關鍵人物――我的直屬主管,也是我的啟蒙恩師――Stanley Lin,他要求嚴格卻從不出言責罵。當年,他在人資領域已是一名響噹噹的人物,與他相比,我們這群部屬實在是不夠專業又不懂事的年輕小孩。週末時,他常邀我們去他家吃飯,除了蹭上師母一桌的好飯菜之外,Stanley總會在飯後安排課程,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補足專業知能。他與師母,總是這樣溫暖著我們這群離鄉背井遊子的心。
Stanley也有讓我痛苦的時候,當我帶著工作上的疑惑找他時,他常常會反問我更多的問題。當時我想,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就好了呢?但他總是用那張笑臉代替答案。
漸漸地,在他的提問中,我開始發現自己思考的侷限;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以各種不同視角思考問題的習慣。更重要的是,這種把找答案的責任與決定權交給部屬的引導模式,鍛鍊出我在職場上的成就感與自信。
之後幾年接觸到教練學,我才發現,他應該是我在職涯中的第一位教練。
那幾年,因為一位好主管、一份符合志趣的工作、一個能盡情發揮的舞台,讓我充分享受工作的樂趣。我天真地以為,這是職涯的日常。但,人生總是這樣,生命要開始翻轉的徵兆,往往是快樂的消失、痛苦的開始!

寧願放棄兩百萬,也不多留十天
之後幾年,無論在哪家企業服務,我依然努力地工作,但幸福的滋味卻逐漸淡去。二十年過去,我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人資總監,卻發現職位的高低與能在組織內創造的改變與影響力並不一定呈正相關。由於與經營高層理念不一致,讓我每天總是痛苦不堪。
在當時,KPI是唯一的王道,我看著那些由我面試進來的各方優秀人才,為了達成不斷調高的KPI,一個個從明亮耀眼的星星逐漸變成不健康、不快樂又爆肝的工作機器;有的時候,我還必須處理員工身心狀況――例如憂鬱、癌症――所引起的各種職場問題。有一次,有位研發主管從海外休長假回來,檢查出癌症,我去探望他時,他太太拉著我的手,哭了一整個下午。她說,丈夫第一次外派時,小孩才剛上小學,這一次終於可以在家待久一點,沒想到卻已病危;而當年的幼兒,現年已十八歲。
那個晚上,夜不能眠,我不斷思索能夠做些什麼,才能建構一個兼具健康、快樂又高績效的職場環境?隔天上午,我想和執行長討論這個議題,但他不耐煩地說,身體健康是個人議題,生病是個人體質的問題,不要跟工作混為一談。那時我知道,我說服不了他。我和他的人才理念,是兩條平行線。
公司所有會議討論的內容都離不開數字,好像除了數字之外,其他一點都不重要,包括在執行長要求業績未達標的事業群交出裁員的名單上,也都只是一個個的「員工編號」以及換算出來的成本數字。每一次參與會議後,我的心裡總浮現出一個問題,我問自己:這份工作,意義何在?
往昔的工作幸福感已消失殆盡,當身體做的事與心靈意志相違背的時候,我也與大多數工作者一樣,快樂不起來,日子開始在兩個端點之間糾結著:一邊是為薪水工作,忽略感受,過著不痛不癢、沒有熱情的生活;另一邊是忠於內心呼喚,就算面臨失去高薪的恐懼,也要走出一條不消耗生命的道路。
就在可以領到近兩百萬元股票的前十天,我選擇了離職。
直屬老闆問我:「難道你連十天都無法忍受嗎?為什麼要跟錢過不去呢?」雖然那些日子以來,老闆一直很尊重、照顧我,但心靈的痛苦已經讓我無法忽略內心的吶喊,記得我的回答是:「不自由,毋寧死,金錢買不到我的靈魂!」老闆和同事都告訴我:「人在江湖頭低些。你離開公司,就再也找不到這麼高薪的工作了。」
最後一天,我開著車離開公司停車場,當柵欄開啟時的那一刻,我大喊:「我自由了!」我在心裡發誓,我一定要找到一條道路證明,高績效、高收入不必靠爆肝,績效也可以與幸福、健康、快樂並存。
離開的心情無比輕鬆,雖然,我還真不曉得未來路在哪裡,但我相信,一個人只要發心祈求,總有一天,老天會為他開道。

一個小火苗,燃燒我的教練之路
離職之後,終於有幾天閒散的日子。有天整理書房,發現我的第一本教練啟蒙書――網球教練提摩西‧高威(W. Timothy Gallwey)一九七四年所著的《比賽,從心開始》(The Inner Game of Tennis)。抖掉書上灰塵後,開頭的一段話深深吸引了我,那是被譽為和平大使的普仁羅華(Prem Rawat)所說的:「What is the real game? It is a game in which the heart is entertained, the game in which you are entertained. It is the game you will win.(真正的比賽是什麼?它是讓心靈感到愉悅的過程,也是讓你感受到樂趣的比賽。而這也是你將贏得勝利的比賽。)」這段話就像是一簇小小的火苗,瞬間點燃了我的心。突然之間,我和書本之間似乎有條引信,把「我」與「教練」又重新連結了起來。
那整個下午,我都處於一種狂喜的狀態。我相信,這是老天給我的應許,祂藉由這段話,指引我――――「教練,是讓人身心靈愉悅地贏得比賽的一條道路」,這與我的理念不謀而合!
從此以後,我重新研讀教練學說,參加國內外課程,認真在工作中實踐技巧。我以為,跟隨西方教練技術,以系統性的操作方法、紮實的理論模式,就可以實踐我「改造」企業環境的理想。但沒想到,生命的道路雖然清晰可見,但路途中卻開始出現大大小小阻礙我前行的路障。
路障之一是不被當時的企業認同。約莫十幾年前,當時大多數主管認為國情、文化不同,華人世界大多還是服從階層權威、聽命行事、認真執行的員工,再加上當時科技、製造產業多以為歐美世界品牌代工為主,成本控制、產品品質才是企業領導們認為的致勝關鍵。既然如此,只要主管英明、經驗豐富,直接下命令,員工照做,效率最快,何必還要向老美學習「囉哩囉唆」又「矯情」地以關懷、提問、激勵、開發潛能為核心的教練手法?對許多企業主管來說,這套方法不符合以往的領導慣性,執行起來又彆扭、又太浪費時間了。
路障之二是操作成效有時不如預期。當我以教練方法輔導部屬時,部屬不是抱怨我為什麼不直接給答案、懷疑我的決策能力,就是愣在那裡半天不說話,造成彼此的尷尬。另外,遇到態度不佳的部屬,我還常常「破功」,被激怒到腦袋空白,再也提不起熱情繼續提問。
儘管在實踐教練技術時經常卡關,但另一方面,我也漸漸一點一滴地收到了正向的聲音。例如,有些部屬會告訴我,他能夠感受到我是真的用心聆聽他的想法、在乎他的感受,讓他顛覆了以往認為主管只在乎績效的印象;也有些主管在我的分享下,開始嘗試運用教練技巧,改善了與部屬緊繃的關係。
我知道,在成就理想的過程中遇到障礙在所難免。因為有支持的力量,讓我即使面臨這兩大路障,也沒有擊退我對「教練」的信仰,在這條道路上我繼續匍匐前進。但,我隱約感覺除了技術,一定還有什麼是我尚未俱足的,但當時我苦思不得其解。

啟程追尋教練外形底下的靈魂
那時我經常翻閱我的輔導記錄,我發現照著西方教練技術與流程操作,可以幫助我在短時間內具備教練的「外形」,卻沒能解決我以下的困難,讓我真正活出教練的「靈魂」,例如:

• 我如何在談話的過程中,知道什麼是「對的時機點」,並問出「突破對方心防」的神準好問題?
• 我如何能夠持續穩定情緒,讓我不被部屬的各種狀態激怒或澆熄熱情?
• 在績效與效率的壓力之下,我如何能夠不被自己的慣性誘惑,堅定鍛鍊、走出自己的領導舒適圈?
• 面對難以改變的部屬,在「不適者淘汰」與「激發潛能」兩者之間,我該如何拿捏取捨與平衡?
• 我如何能夠悠遊於「主管」與「教練」的角色,自然轉換而不顯造作?

我在二〇〇八年離開人資主管的工作,開始擔任企業的人才發展顧問、高階教練,從此展開在台灣、中國大陸、越南、印尼等各地授課與執案的生涯,飛行、出差、住飯店成了我的日常。每天早上醒來,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在哪一個城市、今天有哪些行程?這種「漂泊」的日子我一點也不以為苦,因為每次結束工作後,客戶、學員給我的各種暖心回饋,就是我最好的能量補給。
這個職涯上的轉變,讓我重新找回工作的意義,在無數個奔波於高速公路的夜裡、在陌生城市等待飛機起飛的時刻裡,我總懷抱著希望,期待在每次的課程、輔導、教練晤談之後,領導人都能有更大的熱情與使命感,為建構一個更健康的職場環境而努力;同時,我也祈求老天賜給我智慧,讓我有更大的能力解決企業普遍的現象――績效與幸福感失衡所導致的各種痛苦。
也許是老天聽到了我的呼求,於是,祂巧妙地為我的人生開啟了一道奇異的門。我的身體一向沒什麼大毛病,但就在十年前第一次發現不對勁。那時連續幾個月感到不舒服,常常突然心跳加速,胸口、身體像是有千斤重似地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無數次的半夜急診、看了許多不同科別的門診,總是無法痊癒。就在一個週六上午,我虛弱到無法坐起,這時,家裡的電話響起,一位曾出家、在西藏修習佛法多年的朋友打來,開口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和先生說:「觀世音菩薩要我來找你。」
我不是佛教徒,在這之前,從來沒有誦念過任何一部佛經,而我大學念的是化學系,培養出講求科學實證的核心信念,聽朋友這樣說,我實在不敢相信,但因為身體實在是太痛了,於是我半信半疑地與她約了見面。
那天,她只花了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在一邊誦唸咒語一邊比劃著我看不懂的手勢下,化解了我幾個月來的不適,這個奇特的經驗讓我徹底打破過去「眼見為憑」的觀念,我突然發現人類的渺小與自己的無知。原來,在這個宇宙之內,還有我們未能眼見、但卻真實存在的靈界能量。

從東方經典驚喜找到教練之魂
為了減輕靈界干擾帶來的身體疼痛與心理的恐懼,在朋友的建議下,我開始靜坐、讀誦《金剛經》、《心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等佛經。剛開始,我很難持續,畢竟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是件極其枯燥的事情。但我漸漸發現,唸經除了真的能夠緩解我的身體疼痛之外,讀誦經典的過程也如同自身內在的洗禮,在經典的潛移默化下,我從過去習慣向外尋找答案,回到內在的觀照。我覺察到,過去一直講求速度、效率的我,其實內在一直不平靜,腦海裡總是充斥著對外在的各種想法。例如在教練時,我經常在想「下一句話,我該如何引導他」,或是「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很快改變」,而《心經》裡的這段經文「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正好指引了我。也許,要解除外在的痛苦、障礙,首先得要突破的是自己,那個受到外在表象、意念、感受、僵化想法等作用影響下的自己。
從那次靈界干擾事件發生至今,我的身體成了高敏感體質。在長達十年的歲月裡,我經歷過種種不可思議的事件,我曾經不只一次的問天,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要承受這些?但漸漸地,我感恩老天如此巧妙的安排,祂讓我藉由身體的疼痛、心理的恐懼、靈性的困惑,在能見、非能見的世界裡,由靈界朋友引導我身如其境地看到生而不平等的底層社會竟是如此的殘酷與無奈。每一位與我相遇的靈界朋友,帶給我的是他們人生中痛苦的故事,除了為他們唸經之外,這些遠遠超過我此生經驗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我常想,我們可以怎樣地活著,才能夠避免自己成為一個痛苦的靈魂?靜坐冥想時也常懺悔自省,自己的作為、言語該如何修正?我也更深入思考該怎麼做,才能為企業培養出身心靈平衡、心懷慈悲,且能引領他人創造豐盛人生、利他型的領導者。畢竟,一位優秀的領導者能為眾多家庭減輕痛苦,並帶來希望與快樂。
當我有這個念頭之後,我立刻明白了,這段歷程是老天對我的培訓,如果我自己沒有經歷身、心、靈的徹底洗禮,在苦痛中真實的面對自己、並練習馴服自己的內心,我又如何能夠以更寬廣的宇宙觀,鍛鍊出謙卑的柔軟、慈悲的同理,與執念消融的教練之魂呢?
於是,我大幅降低工作量,我想把自己當成實驗場,我開始把每天讀經當成向菩薩們請益,在靜坐中持續內省、清理與懺悔;我閱讀老莊思想,學習中醫、丹道。這段回歸內在的身心之旅,讓我整個人有一種彷若重生的感覺。在閱讀經典時,我屢屢讚嘆古聖先賢的智慧。例如,莊子強調,身心的重要應遠大於名利的追求,他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緣」是遵循的意思,「督」是中道、正道之意,「經」則是指常理。「緣督以為經」這句話的意思是,養生之道就是遵循大自然的中道,以人體來說,隨時維持身體中心線――也就是脊柱骨盡可能維持垂直地表的狀態――以保持五臟六腑的正常位置與生理功能。企業經營何嘗不是如此呢?處心積慮以各種手段競爭,但唯有以正道為決策的依歸,才能成就一位值得跟隨的領導者與令人尊敬的永續企業。
除了提醒人們應致力於身體的保健之外,莊子也認為一個人只有在身體輕了、心淨了的狀態下,才能擁有超越一般世人的智慧。所以他說「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要人們要鍛鍊身體到有如槁木一樣的輕盈,內心則要清明寧靜到如死灰一般不因外境而起波瀾(這和我們今天常用「槁木死灰」的意思大不相同)。
老子《清淨經》則提到:「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煩惱妄想,憂苦身心……」,而《金剛經》、《心經》也都是傳述佛陀引領人們離苦得樂、開啟智慧的妙法。
與佛陀、道法的相遇讓我有種發現寶藏的驚喜,東方哲學強調心性、身體的鍛鍊,恰恰補足了西方教練學的知識、技巧層面中未涵蓋到的內在修行。這也正是長期以來,企業領導人最為忽略的部分,但其實又是影響企業面對混沌變局、能否永續發展最重要的根基。

邀請你一起「以生命影響生命」
這篇楔子我寫了好久好久,前前後後更是修改了不下十次。其實,要寫出這段「鬼經歷」,我的內心經歷過掙扎,最後決定加上這一大段的原因,是在一場與三采的編輯會議中,看過坊間所有教練書的他們好奇地問我,「為什麼我(你?)會把教練技術與佛經、莊子融合在一起?」「是否能與讀者分享我(你?)的學習歷程?」我原本有些擔心,讀者們是否會因此將本書視為怪力亂神,而模糊了我推廣教練的初衷,但後來讓我決定坦誠揭露的轉折,是在靜坐之後,我接受了這樣的「我」。
這是我生命的故事,無論這是否已超越你的認知範圍,但我依然想敞開心胸與你分享我奇特而真實的教練因緣路。如同我經常在教練課程中說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story(故事)」。因為我所經歷的故事,造就了我把西方技術與東方哲學思維融合兼併的教練風格,我想以這本書,帶出兩個實證心得:

一、教練,必須內、外兼修。
二、教練,要用技術鍛鍊心性,用心性穩定技術。

這十年來,我以微薄之力傳播教練的種子,榮幸能夠得到包括台灣賓士(Mercedes-Benz)、復盛應用科技、致伸科技、明基材料、和泰汽車、遠東集團、台灣寬頻通訊顧問公司、輝瑞大藥廠、美商Rogers科技公司、緯創科技等兩岸多家企業教練方案的合作機會,許多客戶不僅安排主管接受教練課程、一對一教練晤談,更有企業從總經理做起,成立內部教練團,全面導入教練領導文化。這些年,客戶的正向回饋與企業文化的改變,讓我更加堅信透過教練技法與心法的鍛鍊,領導者們可以不再用血汗拚業績,我們可以有更棒的選擇――在更健康的生命品質下,打造出更具幸福感的高績效團隊。
最後,我要由衷感謝三采出版社的編輯夥伴們一路相伴與信任,因為有你們,這本被我改寫N次的教練書才得以順利問世。我更要感謝教練路上與我相遇的所有眾生,你們的故事不僅感動我,更豐富了我的生命,滿心的感恩,謹以本書《馴心》,向你們致上我最深的敬意!
當你拿起本書,我相信,在你的靈魂深處,早已深藏著一顆想要改變的心。不論你的起心動念是為了探索自己,還是渴望成為更獨特的領導者,我想邀請你與我一起,勇敢而堅定地從征服自己的內心開始,踏上「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教練領導之路!

書籍目錄

楔子
我的教練因緣路

第一課  什麼是教練領導?
全球環境劇變,需要不一樣的領導
改變,從領導者的心開始
什麼成就會值得你驕傲一生?
壓垮部屬的那一根稻草是什麼?
你也常常被部屬給打敗嗎?
想改變部屬,先成為自己的教練
讓內心的兩個「我」相互扶持
激發部屬的潛力,而非成為干擾
教練領導者的五大特質

第二課  教練可以讓領導更輕鬆?
部屬比你想的更優秀,可能嗎?
教練領導的關鍵:看、問、用
如何問出好問題?
如何善用部屬的天賦?
精準提問,讓領導更輕鬆
找到「非你不可」的貢獻

第三課  不當教練的領導,行?不行?
你,想帶出什麼樣的團隊?
「管理」帶人,「領導」帶心
理解角色設定,才能引導行為
心平靜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主管的三大功能

第四課  直接汰換員工比較快?
松鼠員工為什麼離開爬樹的工作?
面試與用才,主管為什麼兩套心態?
影響績效高低的三大指數

辨別部屬類型,因材施教
學習莊子「巧用」的智慧

第五課  慈悲與愛會塑造濫好人主管?
你關愛的是部屬還是績效?
如何去除心中的罣礙?
身為主管,有慈悲的權利嗎?
同理心,是能進能出的能力
慈悲同理的根源,愛
「愛」會讓管理變得軟弱,是嗎?
要求可以嚴格,但手段要慈悲同理

第六課  如何穿透表象,找出問題根源?
生命中重複發生的問題,想告訴你什麼?
超越現象,覺察因果
覺察的三個層次
放下執念,心澄則靈
如何鍛鍊覺察力?
正念的練習

第七課  部屬不需要說服,深層傾聽就好?
你聽到的是對方的話語,還是內心的需求?
多問少說,深層傾聽
自我消融,達到無我
H.E.A.R.深層傾聽法
萬一部屬不想談,怎麼辦?
同仁聽不進去,怎麼辦?
如何洞悉部屬的真實需求?
離開表象,擺脫現象解
看出模式,找到根本解

第八課  對不同的部屬,如何要求目標?
該給目標數字,還是到達目標的地圖?
教練S.M.A.R.T.目標法
不要量化,也可以定目標?
如何找出成功行為的指標?

第九課  想讓部屬動起來,賞罰就夠了?
領導工作對你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印痕的束縛
把過去的故事重說一遍
寫下不一樣的新故事
找出厚厚冰山下的美好初衷
同仁找不到意義感與甜蜜點怎麼辦?

第十課  在教練領導的路上幸福前行
才華洋溢的部屬找不到靈感,怎麼辦?
如何幫助部屬進入創意的狀態?
路上遇到石頭,放在身上或挪開?
重塑大腦,建立新習慣
使天下兼忘我的領導新境界

精采試閱

你,想帶出什麼樣的團隊?
       銷售同仁A君生重病返回工作崗位後,因體力無法負荷每週兩次晚間值班服務客戶的規定,私下商請其他同事代班。三個月過後,同仁紛紛向銷售經理抱怨勞逸不均,並認為組織內不該有人享有例外的特權。在無法擴增人力編制的情況下,銷售經理做出將A君調職的決策,卻引起A君不滿,認為把他調離自己最喜愛又擅長的職位,無疑是為了逼走他。
       請問如果你是銷售經理,你會如何處理?

       1.自己加入晚間值班的行列。
       2.召開會議請所有同仁共體時艱,繼續支援A君。
       3.訂出寬限期,屆時恢復A君晚間值班,如仍無法勝任工作要求,則婉言說服接受調職。
       4.其他  。

       前述案例中的銷售經理在一對一教練晤談時,他問我,該如何說服A君接受調職?
       這位經理上任三年,年輕有幹勁,在他的帶領下,該據點的業績突飛猛進,在長官的眼裡,他絕對是一位優秀的明日之星。

       我問他:「什麼原因讓你認為調職是最好的決定?」
       經理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向公司申請遞補人力,也才能化解其他同仁對於公平性的不滿。」
       我跳出經理所設定的議題範圍,請教經理,他想成為一位什麼樣的領導者?希望打造出什麼樣的團隊?
       他回答我:「現階段,達成績效指標是我的主要目標,我希望能夠打造出具有戰力、團隊合作、且公平的職場環境。」
       我問他:「調職的決策是否符合你所說的『戰力』、『團隊合作』以及『公平』?」
       他很快回答:「當然都有啊,A君無法在晚間輪值,勢必會因為接待的客戶數降低而影響戰力。同仁們也因為他的關係,導致工作時間增加,的確是有些不公平。」
       我接著問:「以上的判斷是從主管的觀點,還是同仁的觀點?如果從A君的觀點呢?」
       他沉默了一分鐘左右說:「教練,其實我做出調職的決策,心裡是很糾結的。我知道A君很辛苦,生病並不是他的錯,但做為主管,我不是應該從多數人的利益以及組織目標來作考量嗎?」
       「那麼,既然很清楚自己的決策依據,糾結又來自於哪裡呢?」我請他靜心思考這個問題。
       經理說:「雖然我覺得主管做困難決定時心要狠一點,但我還是會為A君感到難過,畢竟他是一位很努力的同仁,以往績效表現也很不錯……。但因為不確定他還需要調養多久時間,所以我真的不能為了他一個人犧牲其他同仁的權益。況且,同仁們的抱怨已經明顯影響團隊工作氣氛,我只好忍痛做出決定。」

       從以上與他的對話中,我發現經理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策,主要是因為他對於「管理與領導」的認知不夠完整,而他內心的糾結又源自於人性中最可貴的「善念」。
       我能感覺出來,行為與內在的衝突讓他在看似肯定的答案中,依然有種無奈的情緒。於是我想與他探討,主管是不是一定得要「狠心」做出困難的決策?
       我們可不可以不違背自己的心,以圓熟的智慧引領出兼具人性與理性的決策?

「管理」帶人,「領導」帶心
       首先,讓我們來釐清「管理」與「領導」的差異。
       領導的英文leadership可以拆成leader、ship兩個字,請想像一下,在船上,你是位領導者,在航向目的地的過程中,你會遇到哪些情況?你該做哪些事情?
       在航行中,你可能會遇到來自於內外部的各種問題,例如,船員技能不足、因彼此的歧見而引起衝突、船員與船長間產生信任危機、對目標不認同等;此外,遭遇瘟疫疾病、暴風雨、暗礁、海盜、糧食缺乏、船體毀壞、船員跳槽等,也都會造成無法抵達終點目標的結果。
       但更重要的是,船長自己面對各種「境」的心態,以及是否能在各種情境下,恰如其分地發揮最適合的功能。做為一位領導者,如果在心態上已做好「上船,必有風浪」的準備,那麼就能以一顆安定不慌亂的心,按部就班地著手預應。
       領導者是透過管理與領導來做好各種「境」的因應,船長除了需要處理各種管理工作,包含規劃航線、依據目標甄選適合的船員、進行培訓、訂定工作計畫、分配資源、制定規範等,也必須運用領導,激勵船員產生願意與你同行的渴望與堅定達成的信念。
       簡單地說,管理偏向目標、控制、效率,大多需要依賴組織所賦予的權力地位來執行事務工作,我把這些歸類於硬技巧;而領導則在於贏得人心、激發積極的態度,並促進團隊合作,驅動成員朝著正確美好的願景前行,這些則屬於軟技巧。
       領導者做正確的事,管理者則把事情做對,這兩者需要取得適當的平衡。管理過多而領導過少,將導致組織氣氛緊繃、向心力不足,也會因為過度關注現況細節而失去追求理想的熱情與勇氣;相對地,過少的管理則可能造成作業混亂、人員無所適從,產生空有美好願景卻無法落地實現的結果。
       因此,優秀的主管需要具備軟硬兼施的技術,也就是成為兼具理性與感性特質的領航者。
       回到前面的案例,你是否能看出銷售經理的「調職」決策比較偏向管理還是領導呢?
       答案是「管理」。他看重的是作業規範、績效目標,而他有待開拓的思維則是「如何在決策中展現領導力」,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請他思考「他想要成為什麼樣的領導者」的原因。
       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角色定位影響決策行為,定位清楚了,決策就不會左右搖擺。在我的教練經驗裡發現,主管之所以感到痛苦,有的時候是因為做決定的「他」與內在自我期待的「他」不一致而產生了「角色衝突」。比方說,銷售經理認為自己是一個良善、有同理心的人,但他卻因為「管理者」的角色而必須忽略內在聲音,做出自己不見得百分之百認同的決定,這種內外衝突,不僅可能造成決策緩慢、反覆,時間長了,甚至會因為討厭這樣的自己而導致身心俱疲。

理解角色設定,才能引導行為
       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社會學家托卡‧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曾與德國社會學家拉爾夫‧達倫多夫(Ralf Gustav Dahrendorf)、歐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共同發展出「角色理論」。他們的研究發現,「角色」制定了指導行為的藍圖,同時還會依此劃定追求的目標、執行的任務以及如何在何種特定的情景下執行。角色理論認為,我們外在的日常社交行為和互動,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扮演角色的人所定義,就像劇場中的演員一樣。 
       社會學家認為角色理論可以預測行為:如果我們理解特定角色的期望,我們便可以預測這些角色的行為。角色不僅引導行為,還會影響我們的信念,角色理論認為人們會改變態度來符合所設定的角色。所以,改變行為需要透過改變角色。
       銷售經理的案例非常符合角色理論的研究,在他的認知裡,他是一位管理者,為了確保目標達成、資源分配公平,他必須抑止內心對A君的同情。當我們清楚銷售經理的角色設定,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做出「調職」的決策了。
       如同我從事教練工作也有一個角色設定,我認為教練最主要的任務,並非僅僅在當事者所設定的議題中提供「把事情做對」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導人們從心思考、做出身心合一的決策,並傳播良善的力量。
       於是,我繼續向銷售經理提問:「如果從領導的角度思考,有什麼新的觀點嗎?」
       經理想了想說:「調職的決策看起來解決了同仁的抱怨,但從領導的角度,似乎無法激勵同仁,也無法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其實,前幾天我曾經找幾位同仁討論,有位同仁就提醒我,這個決定太冷酷了,可能會產生類比效應。也許有些同仁會想,以後自己生病會不會也遭受同樣的對待。但最近因為壓力太大搞得我很煩,所以只想趕快把這個事情解決掉……。的確,現在想想,這真的不是一項最好的決策。」
       「那麼,要從何處思考,才能找到對的決定呢?」他問我。
       我說:「還是要從心著手。」

心平靜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莊子》雜篇〈庚桑楚〉中有一句話「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莊子認為惡、欲、喜、怒、哀、樂這六者是擾亂我們心靈的束縛,去掉這些束縛能讓我們的心回到正道,心正則平靜,人在平靜的狀態,就能一心不亂、心思清明,清明則能幫助心靈虛空。所謂的虛空並不是要我們放棄一切不做決定,而是不做出違背自然之道的刻意作為,也沒有辦不成的事,這是一種高度自由的境界。
       那什麼是正道呢?我認為是回歸到仁、義、禮、智的普世價值。做決定的時候,只要問自己是否符合這四個原則,心自然就能得到寧靜。
       莊子也說「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要求得內心安靜,首先要平定怒氣,想要體會神妙的境界則要順應內心,要有所作為恰到好處,就要順著情勢而行。這種順勢而為的智慧,就是聖人之道。
       我請銷售經理先放下對績效影響的擔心,思考在A君事件中能夠得到什麼啟發?是否可以順應此事,帶出更好的改變?
       銷售經理思考了一會兒,眼中似乎出現了一道光,他說:「我想這個事件正是考驗我們是否真正能夠做到團隊合作。我們每個人、家人都可能會像A君一樣,我們一定不會希望自己或家人被如此對待。另外,A君業績一直很好,但過去總是獨來獨往,有時還會跟同仁搶客戶,這也是這次大家不太願意幫忙的原因,我會從這個角度思考更具體的作法。」
       第二次教練晤談時他告訴我,他的做法是:

       一、重新檢討晚間值班的制度,不再從每人的輪班次數做為公平與否的考量,而是從同仁的個別需要來考慮。例如,對於較沒有自行開發客戶能力的新進同仁來說,值班幾乎就是他們唯一的客戶來源,至於像A君這樣的資深人員,值班反而不見得能產生最大效益。
       二、指派A君擔任新進同仁的小老師,請他運用豐富的經驗指導新進同仁。

       我問他:「這個決定跟『調職』比起來,哪一個更令自己感到開心?」
       他說:「當然是這個啊!因為這個決定讓我更像自己。」

審定推薦

【國內推薦】

動念推薦
品味私塾創辦人 王文靜
復盛應用科技公司總經理 江慶生
提提研執行長 李昆霖
紅面棋王 周俊勳
大大學院 執行長 許景泰
台灣賓士訓練經理 郭聖喬
政大心理所工商組教授 張裕隆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依姓氏筆劃排序)

錢顧問使用全新思維去納入東方哲思運用《莊子》、《金剛經》、《心經》看清問題本質,在管理偏向目標、控制、效率的硬技巧和領導需要贏得人心、鼓勵積極態度及團隊合作的軟技巧間取得平衡,值得管理人省思。
—台灣賓士訓練經理 郭聖喬

推薦序

好的文化可以讓企業延續百年,
領導不是工作,而是「使命」和「利他」的體悟
—復盛應用科技公司總經理 江慶生

本人及我們公司與錢老師結緣起於二〇一八年,始於「推動建構中高階領導職能」專案,因緣際會透過人資團隊好幾輪的請教與面談,很幸運也很感恩地覓得現在為我們企業固定高階教練的本書作者。

身為傳產的復盛應用,我們也有所謂人、機、料、時、法、環的資源管理戰略及產、銷、人、發、財的策略,大家可以看得出來,其中最大公約數就是「人」,如果拿掉了人,或放入不適合的人,則這些資源或策略幾乎是不會有綜效的,更談不上所謂績效目標的管理。身為製造業的我們,相信優秀的技術可以讓我們領先十年;好的策略能讓我們領先十到二十年;好的文化則可以讓企業延續五十年甚至百年以上,這中間的關鍵要素無庸置疑又回到了「人」。

身為主管的我們都懂帶人要帶心啊!但在角色的扮演上,我們很自然地慣用管控者及老師的帽子遂行「有為法」或「唯物論」(奬懲、分紅、晉升等)進行高績效的追求。即便是我們透過專案及一對一的教練輔導,學習使用教練式的帽子時,也經常忍不住又戴回舊帽子,當然原因不外乎是技法不佳,但更多的是未能馴服自己不安的內心,未能保持心靜,造成「愛」少了、「嚴格」又多了的不平衡。我想這本書是錢老師從多年的體驗、覺察、實踐、回饋互動中,融合東方哲學與西方管理的教練領導學,希望對廣大有痛感的主管們「予樂」與「拔苦」。

本書共有十堂課,每一課都是錢老師從親身經歷的大數據中萃取出來的經典,每一課都可以獨立閱讀,由一段來自經書或莊子的引言開始,再由故事或案例娓娓道來教練的技法或論述基礎,輔以引言的心法; 每堂課又可相互連結,交互應用技法與心法,去覺察領悟到領導不是工作,是天命,是使命,更是初心利他的體悟。每堂課後附有精華的心法與技法摘要,以及課後的作業練習讓主管鍛鍊。

拜讀了這本書的十堂課後,本人回顧了這幾年受益於錢老師輔導的教練課程,實有種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快感,感於運用東、西融合(文中所謂教練必須內、外兼修;教練要用技法鍛練心性,用心性穩定技術)的教練領導學,讓我有更深層的體會――所謂的「領導者想要馴服別人,先學會馴服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多靜坐冥想、心懷正念,鍛鍊出謙卑的柔軟、慈悲的同理與執念消融的教練之魂!

 

來自志業與修行的體悟,值得高階管理者一讀再讀的好書!
—提提研執行長 李昆霖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很少有書是用「修行人」的角度來寫職場的工具書。作者融合了她獨特的生命體驗,把她生命中靈修的成長帶入人資(human resource)的領域。很少有書可以把「慈悲」、「愛」跟「關懷」跟管理績效扣在一起,卻又不會讓讀者覺得奇怪,實在是讓我讀得津津有味。我自己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歷經了分家、COVID,都是生命中很痛苦的過程。但也是這些苦痛讓我發現自己的配備不足,而往內走去接觸內觀,學習薩提爾,並且也有私人教練幫助我學會傾聽,進而改變公司文化。所以我很開心看到台灣有人走得這麼前面,把人的靈性跟工作效能搭配在一起,進而提升公司的營運效率。

這是一本我會推薦所有老闆、所有高階管理者的書。因為它不只是教你如何管理的工具書,更是隱藏了很多的人生大智慧在裡面,是值得買來收藏在家的書,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一讀再讀,並且獲得不同禮物的好書!!


捨小就大的智慧:金錢的收穫大於靈魂的自由嗎?
—紅面棋王 周俊勳

遇見

錢慧如老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導師,除了理性更兼具感性!第一次和慧如老師見面是在大大學院的活動中,當時對於慧如老師的妙語如珠和機智臨場反應印象深刻;私下接觸時也對於慧如老師的聰慧氣質與敏捷思考深深敬佩!

這次能在這本大作問市前搶先拜讀,實在好幸運啊!我要先提醒一下,這是一本不小心就一直翻下去的書,如果你等一下有事要忙,記得設鬧鈴提醒。我看得又哭又笑的,一下陷入沉思、一下嘴角上揚,內容非常精彩,深度和廣度都有,慧如老師用內心的大愛來傳授管理人員的專業技巧,更用潛移默化的愛去影響學員,令人感動!

看見

在慧如老師這本《馴心》書中,見文如見人,文字的筆觸溫柔也直接,而且有很多「教練方法」透過情境的描述與引經據典的呼應,讓讀者看見許多問題本身以外的角度。很巧合的是,最近跟友人討論關於管理的大小事,友人說:「無論男人或女人,大家最愛的都是自己的面子!」我也恍然大悟,無論身分、性別,其實問題都來自於自己的心有沒有被好好照顧到啊。在放下面子或自尊心後,大家都需要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馴心》的內容有提供很多實用的方法,這些方法的價值我覺得對於一本幾百元的書來說,實在是一百倍的收穫!這絕對是現代職場上人人都需要擁有的一本書!

我們都不像股神巴菲特,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價值(無論是股票或人的價值),而且還耐得住性子等待,或是在該放棄時就放棄,很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相信大部分成功的人能夠達到成功的位置,絕對需要有「教練」的帶領,只是媒體報導時很少人會提到自己的成功是有人帶領的;所以這本書也讓我看見真實,更願意虛心地接受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指導,以及看見成功有更多解讀方式,成功不是只有冷冰冰的數據。

遠見

在一開始的兩百萬換十天自由的分享,就非常震撼,慧如老師以親身經歷來做為楔子,真實呈現自己巔覆一般人的作為,突破集體意識的行動,這也跟圍棋十訣中的「捨小就大」的道理一樣,你確定金錢的收穫會大於靈魂的自由嗎?由慧如老師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知道有智慧的人也是有遠見的,他們會善用自己的天賦來為自己創造更驚人的價值!

這是一本身為管理者與領導人都該一讀的書,也是身為有遠見的你,需要比別人先看見的書。

 

每一位卓越的領袖,都是優秀的教練
─大大學院 執行長 許景泰

在職場上真的有辦法做到「因材施教」,給予不同才能的團隊人才,正確而有效的教練領導嗎?在尚未看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是非常困難,甚至很難做得到的。

記得剛踏入職場,我先到一家中大型企業謀職,總裁的管理風格,是以威權命令式在帶領公司前進。多年來,這家企業在他霸氣、專制的帶領下,雖然屹立不搖,但人事動盪從沒停過,公司獲利也就只能勉強維持,無法再有任何突破與成長。總裁的管理風格,造就了少數跟隨總裁多年的核心老臣會待很久,而往往被引進的新人才,卻總是無法待滿一年。每個月,你會習慣看到一批滿懷抱負的人進到公司,不久後又一批選擇求去。這種快速更迭的結果,連我自身雖被快速提拔,加薪、升遷,被總裁看重,但也在孤立無援下,待沒滿一年,後來也主動求去。

後來,自己做了主管,創業當了老闆,更深刻體會到為何有霸道總裁、有溫和軟弱的主管,也有足智多謀的領導者。因著在不同位子上,當你身兼不同角色,內有矛盾、外有壓力的三明治夾擊下,你的領導風格與管理作為都會產生變化。這使得你的作為會隨著情緒、目標未達、團隊能力不足等也自然發生改變。於是,造就了職場上不同的領導與管理風格。這也就不難理解,企業管理與團隊文化,是如此深刻地被團隊領導人所影響。

在本書中,錢慧如老師對於「教練式領導」有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點出,要設法突破領導與管理的天花板,你不能只是具備專業管理的能力,更要朝一位卓越的教練前進。教練最大不同之處,是必須內、外兼修。而鍛鍊心性,用心性穩定技術,這才是每一位管理者能否真正蛻變成一位優秀領袖的真諦。不過,談到「心性鍛鍊」應用在教練與管理的技術上,又談何容易呀!

所幸本書有脈絡、有步驟、有方法、有系統地教我們如何鍛鍊自己,使自身能兼具領導和管理者具體作為。讓我們更相信每一位卓越的領袖,其實都是一位優秀的教練。

本書最令人驚豔的是,錢慧如老師總能將東方艱澀難懂的莊子學說、《金剛經》、《心經》,巧妙融合西方科學管理、教練式領導學。不僅閱讀起來一點都不違和,更讓每一位讀者能深切體會到,要學好領導與管理,得運用西方科學診斷的方法,才能有效治標,做出對的事,也把事情做對。同時,又得學習像中醫治療般,望、聞、問、切結合運用,互相參證、聯繫補充,才能夠全面系統地,找到團隊中每一個人確切問題所在。雖然,教練式領導有時無法立竿見影,立即看見成效,但卻總能在抽絲剝繭的治癒問題過程,治癒根本問題,才能使結局真正圓滿。

這本書融合了東西方在領導與治理上的優點,錢慧如老師十多年來長年投入研究、身經百戰的將「教練式領導」運用地如此生動有效。這使得書中的內容更能具體落實在亞洲企業體系之中。在面對疫情、逆境、轉型,各式紛擾的時代,這本書將能帶領每一個人穩定心性、有系統和方法地成為一位優秀的教練,培養成為有創見的未來領袖。


教練領導——從「小我」到「大我」到「無我」的馴心與修心
—政大心理所工商組教授 張裕隆

從「小我」就喜歡打籃球,歷經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當兵、企業任職、國外留學、到回母校任教,直到現在。其中遇到幾位貴人,其一是高中時遇到一位現役甲組大中鋒(身高約近兩百公分),或許他和我有緣與對籃球傳承有熱情,因此他傳授我中鋒的「技法(過人腳步)」及「心法(動靜皆心)」,因此大一參加系籃時最喜歡打的位置就是中鋒(五號位),且令眾人刮目相看,因為我的身高只有一百七十公分。

爾後又遇到陸光籃球隊的總教練王忠詠大叔,他把我和幾位愛打籃球的高中、大學生組成一個球隊,四處征戰。之後,進入了研究所籃球代表隊,並被學弟妹推舉為他們的教練,坦白說,當時十分惶恐,不知如何成為一位教練,因此向父親請教(父親曾擔任桌球教練)。父親說很簡單,你把所有籃球的書全部念完,然後全部練完,你自然就知道如何成為一位教練。結果我真的照做,尤其在碩三時,只剩下寫論文,因此每天早上七到十一點、下午二到六點,分別帶領學弟妹練球,每天竟然可以打八個小時,當時不只把體能練起來,那股自信亦可說是登峰造極,不僅個人籃球生涯達到頂峰,也帶領學弟妹拿到全國大心盃,與校內系際盃多項冠軍,而個人的我也就從「小我」變成了「大我」。

隨後在陸總當兵與任職迪吉多電腦公司,皆和長官與同仁拿到冠軍,而在政大成立雄鷹籃球隊後,亦與政大同仁拿到兩屆教職員盃甲組冠軍,並成為雄鷹球員的學習標竿,而雄鷹隊亦在去年與今年(二〇二二年)蟬聯UBA兩屆冠軍。回想起來,值此一生,透過「覺(思考)」→「修(學習)」→「行(練習)」的歷程,由「球員」到「教練」到「啦啦隊」,由「小我」到「大我」,而到「無我(放下我執,成功不必在我)」,其實個人的體悟,認為「教練領導」的一切關鍵即在於「馴心」,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字,卻是一生的挑戰與修練!

當年我到國外留學,主修工商組織心理學博士,輔修企管碩士(MBA),因緣際會回到母校任教,並在「企家班」講授「管理心理學(簡稱管心)」,期間也引用教練的公式,Performance = Potential - Interference,並舉例說明當初無論何種比賽之所以可以拿到「冠軍」,就是不僅「教練」本身,或是上場「球員」,皆激發了「潛能」,並且「專注」當下,且把「干擾」降至最低,因此值得所有CEO與「產、銷、人、發、財」的主管們值得深思的是,CEO其實就像是一位「教練」,而「產、銷、人、發、財」五管的主管就像是下場打球的「球員」,要創造卓越的「績效」,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KPI的達成,更不能只問結果,不問歷程;反而更值得「自覺(深思)」的是CEO以及高階主管是否有激發自己本身,以及所有部屬的「潛能」,而非成為自己與部屬的「干擾」,進而導致自己本身或所屬主管、員工產生了KPI的「強迫行為(每天只會要求)」與「恐慌行為(每天不斷逃避)」,而使「身心靈」都失去了平衡,且喪失了尊嚴、自信、健康、快樂與成就感!

作者錢慧如老師的「教練領導」最大的特色在於將東西方加以融合,以及天地人合一,甚至達到「無我(虛空)」的境界(如圖所示)。換言之,錢老師結合西方的「技法」與東方的「心法」;「技法」基本上比較「落地」,易懂易學,就如前述大中鋒的「過人腳步」,而「心法」卻必須不斷修練,達到「天地人」合一,甚至達到「無我」與「無法」的境界,亦即「動靜皆心,有無是空,一切自然,奉天而行」!

最近我在指導博士論文「心性量子領導與文化(Magnificent-Quantum Leadership and Culture)」的相關議題,其實與錢老師的「教練領導」有異曲同工之妙;換言之,領導人不僅要成為教練,帶領整個團隊與組織,去創造卓越績效,更要去「修」。修什麼?「修心」;修什麼心?修「天道之心」;那什麼是「天道」?「天道」就是「仁、義、禮、智」,「仁」者慈悲為懷,「義」者公正無私,「禮」者彬彬有禮,「智」者知時識務,亦即CEO及高階主管在要求KPI達成時,應自覺(省)是否符合「天道」,如果是,自然會散發出量子,而量子就是一種波,亦是能量的最小單位,而CEO及高階主管如果能散發並形塑正向能量的氛圍與文化,員工在此正向磁場之下,自然能激發「潛能」,降低「干擾」,而創造出卓越的「績效」,「世界反轉,亂中有序,勿驚勿擾,安然自在!」在渾沌的亂世之中,尋求「定(心)」、「清(腦)」、「明(智)」的身心靈安定之道,本書可以成為CEO與高階主管的「心性修練」之道——在下樂而為之薦!

教練領導心智圖:

天(合一)————人(我)————地(落地)

心(東方)————法(無)————技(西方)

 

剛柔並濟的教練領導學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打開慧如新書第一課的引言,看到節錄《金剛經》的詞句,我頓時紅了眼眶,因為在兩個多月前的父喪期間,我唸了好多遍。

家人的辭世,帶給我的學習

過去十幾年,我連續送走了外公、母親、祖母、岳父,以及三個月前剛辭世的父親。經歷過佛教傳統禮俗做七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無論哪個七,都可能唸到《金剛經》。

年少輕狂時,我從未好好地體會經文的意義,說真的,師父唸很快,我也很難體會。剛歷經喪父之痛,我把該篇章看了好幾遍,我終於體會:「看似難懂的《莊子》、《金剛經》、《心經》,透過慧如將經文與管理議題相結合,竟是栩栩如生地出現在我面前。」

複雜難懂的管理學,其實都存在我們周遭,伴君如伴虎,帶人要帶心,「領導,馴心而已」。

跟慧如相處,帶給我的學習

二〇一九年下半年,我剛生一場大病後一個多月,在桃園高鐵站遇到慧如與另一位男老師在吃麵,我向他們寒暄後坐了下來。其實我已經吃飽,但沒想到,一聊又聊了一小時,聊到店員好心來提醒我們時間。

她短短問了幾個問題,就點醒了我的人生意義,並鼓勵我繼續勇往直前,虛心面對老天爺給我的使命。她總有種魔力,跟她對談,就能獲得力量,或許有些答案我都知道,但就是想不清楚,透過她幾個問題,我常能豁然開朗。

我們同台許多次,大多是我主持的活動,包含廣播專訪、直播對談、書籍導讀等,她的傾聽能力很好,回答問題也言簡意賅,聽她論述「人才育成如種樹」,更是如沐春風,點頭稱是。

她更曾在憲福育創開立「教練領導學」工作坊,讓我近距離一睹她的迷人丰采。

緣分發源地,帶給我的學習

我跟她在約三十年前待同一家房仲公司,她是人資幕僚,我是門店業務,雖然沒有交集,但我們都對書中所提的Stanley都讚譽有加。

我是有過三年人資經驗後,才加入房仲做業務的,我對人資工作比一般業務更清楚,Stanley果真如書中所言,那時他所推動的籃中訓練、人才評鑑與店長職能評核,事隔近三十年我還記憶猶新、津津樂道。

如果你要問我,我在房仲業學習什麼,我會說:「做人與做事的道理。」雖然我要自我檢討的地方還很多,但那是種典範的追尋,是自我修練的道場,更是領導模範的仰望。

我對書的推薦

我們看似工作雷同,但我跟慧如卻大不相同。她是剛柔並濟的高階領導人教練,我是敢拚敢衝的知識型創業家,我們的共通點就是:對人很敏銳。

《馴心》非常精采,對我很有收穫,我推薦本書的三大原因:

一、跟一般坊間的領導學書籍切入點,大不相同,卻輕鬆好服用。
二、看膩西方管理學高大上的空虛感,這本不會,保有初心最好。
三、真人真事案例搭配東方哲思佐料,不黏不膩,鍛鍊心性昇華。

最後,我引用書中的句子:「用技術鍛鍊心性,用心性穩定技術。華人職場,缺的不是管理工具,而是馴心。」

影片


專欄推薦

員工說:「我想離職去找自由!」你會怎麼做?「教練式」領導這樣做! 文/《馴心:東方哲思╳西方管理,百大企業搶著上的10堂教練領導課》錢慧如   你聽到的是對方的話語,還是內心的需求? 新進工程師到職半年,工作表現頗佳,主管面談時,除了告訴他需要加強的方向外,也鼓勵他好好學習,未來前途指日可待。沒想到,這時工程師拿出一張圖說:「謝謝主管,但我現在最想做的是離職,去荒島找自由!」   請問如果你是主管,你會如何回應? 1.告訴他,應該趁年輕打好實力基礎。 2.不肯腳踏實地的人不適合公司,讓他離職。 3.告訴他,自己也曾想這麼做,與他交流職場心情。 4.應該…..看更多
主管必看!好的問題,能激發員工潛力:避開三大提問雷區 文/《馴心:東方哲思╳西方管理,百大企業搶著上的10堂教練領導課》錢慧如   在我教練晤談與講課的經驗中,主管們最常問的問題是:要怎麼樣才能問出好問題? 我對於「好問題」的定義是:能夠引發學習者思考、探索與發現,進而成為自主學習、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這就是好的提問。 最顯而易見的判斷依據就是,如果被教練者因為你的提問有一種「啊哈」、眼睛裡出現亮光似的頓悟,那就表示我們問了個好問題! 而要能夠問出好問題,教練本身的心態更是重要的關鍵。 一位好教練,不只要能運用技術,還要能展現良好…..看更多

Podcast

為什麼主管總是越管理、越痛苦? 如何鍛鍊部屬能力,達成績效? 如何帶著團隊前進,過程快樂有意義? 「華人職場,主管缺的不是管理工具,而是馴心。」 企業高階教練錢慧如認為,透過莊子、金剛經、心經體悟萬物運行的道理、穩定自己的心性後, 運用教練領導學時,才能以安定不慌亂的心,帶領部屬一起前行,堅定達成目標,績效也會自然而來。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story(故事), 這一次,錢慧如要…..看更多

馴心:東方哲思╳西方管理,百大企業搶著上的10堂教練領導課

關閉視窗
  • 109040201003_01.jpg
  • 109040201003_02.jpg
  • 109040201003_03.jpg
  • 109040201003_04.jpg
  • 109040201003_05.jpg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