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難的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life is not when no one understands you; It's when you don't understand yourself.
—匿名(Anonymous)
---------------------------------------------------------------
○什麼都做到了,我卻不快樂──
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價值觀看世界。如果我是一百九十公分,那到哪裡可能都覺得其他人怎麼這麼矮?如果我認為做決定應該要考量大家的感受,完全照著標準流程的人就是冷血或考量不周。
然而很多時候卻忘記了,並不是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跟自己一樣。別人也是帶著自己的價值觀在生活,而當我們或別人沒有依照自己認為「應該」的法則生活時,便會激出某些情緒:
我怎麼那麼沒出息?
哪有爸媽這樣當的?
哪有老闆這麼小氣呢?
哪有小孩這麼不乖的?
真的是自卑/受不了/倒楣/難過!
前幾天剛好看到以前流行的美劇《六人行》,有一集主題是莫妮卡(Monica)去酒吧唱卡拉OK。
莫妮卡原本對自己的歌聲很沒有信心,但是在好友菲碧(Pheobe)的鼓勵下,決定在酒吧的卡拉OK開唱。沒想到受到台下男性觀眾熱烈的歡呼,直叫「安可」不讓她下台。她越唱越有自信,欲罷不能,完全沉浸在掌聲中,對歌聲也越來越有信心。
她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衣服在舞台的燈光下是完全透明的!
當我們沒有覺察地過生活時,就像站在鎂光燈照著的舞台上;我們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太清楚台下的人,更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我們以為別人看見的,也許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
在劇中,沒有人告訴莫妮卡真相,她一直沉浸在掌聲與歡呼中。直到老公錢德勒(Chandler)到了酒吧,才衝上台遮住她。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人告知莫妮卡,那麼她可能會誤解自己的聲音真的很好聽,更有可能把歌聲轉為自信心的來源。
如果她下次換了一件保守的衣服再去同一地方唱歌,大家的反應可能會跟她的期待不一樣,很可能影響了她一整天的心情,影響自己的認知,或是影響她對酒吧或是當天在場的所有人的評價。最重要的是,她可能永遠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時候自己唱歌有這麼多正面的回應,有的時候大家卻嫌她難聽。她可能認為是自己的問題,或是運氣的關係。
在劇中,後來當錢德勒上台告訴她真實狀況時,莫妮卡一開始是震驚且尷尬。但是思考幾秒後,她把老公推到一旁說:「管他的,反正他們愛我!」然後繼續唱下去。
這次,她知道為什麼別人為自己歡呼了。她有意識地做出了自己想要的選擇。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選擇。有一次去做MBTI工作坊,有一位學員很高興地跟我說,她的MBTI跟我是同類型,很感謝我了解她的辛酸,因為不管是在工作或是關係中,大家都沒有看到或是低估了她的付出。「不太做事情但是扮好人的那一位總是比較受歡迎。」
她覺得自己好累,這個世界也好不公平!
我問她,如果想要讓自己受歡迎,是否可以放輕鬆一點?
「沒辦法啊!難道就讓事情做不好嗎?」
我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因為曾經的我也是這樣:生活忙碌,面對工作就是以認為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完成。如果有人動作比較慢或是不熟練,就抱怨別人辦事能力太差,然後把工作攬過來自己做,因為「這樣比較快」。
然後忙得很晚回到家,沒有時間照顧小孩,只能馬上督促小孩做功課,確認要帶去學校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有的時候唸一下小孩沒做好的家事……
這樣的每一天都筋疲力盡,將所有自己負責的事情做到最完美,講話越來越沒耐性,而且大家好像不只沒有感謝,反而是怕我和想躲我。
「真的!有的時候,我都在想我幹嘛把自己搞成這樣!」那位學員這麼說。
對啊!為什麼呢?
○那麼,怎樣才是「覺察」?
過去的五十年,對於「自我覺察」有著各種不同的定義。組織心理學家、《深度洞察力》(Insight)的作者, 塔莎.尤里奇博士(Tash Eurich)在研究這個議題時,發現自我覺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的自我覺察(External self-awareness),另一種是內在的自我覺察(Internal self-awareness)。
當你走進一家店或彩妝專櫃,很清楚講些什麼、擺什麼態度,店員會對你熱情一點,這代表你跟外在的連結比較強,很了解外在環境的價值觀是什麼、會如何看待你,也很能感受到外在的期待。這就是外在的自我覺察。
我的外在覺察就很高,去到一個環境便知道要表現出什麼模樣,別人才會看得起我,也知道要怎樣融入那樣的環境、那樣的價值觀當中。
莫妮卡的案例也是外在的自我覺察。她誤解了別人為何對她有反應,如果她一直不曉得真相,會永遠以為大家喜歡的是自己的歌聲;但是當她覺察到別人喜歡自己的哪個部分,她就可以善用這個認知來多了解別人,也更理解自己的優勢。因此她的覺察看似沒有改變她的行為,但是改變了她的認知。她知道,這些歡呼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歌聲。
而內在的自我覺察代表我們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熱誠所在,也了解自己跟環境的相合度如何、優缺點是什麼,還有對於其他人的影響等等。有趣的是,研究中發現這兩種覺察是各自獨立,沒有太大關連。也就是說,內在自我覺察高的人並不一定外在自我覺察也高,相反抑是。
例如,我就是內在自我覺察相對偏弱的人。我知道怎麼樣融入外在環境,但有時我不確定自己為什麼情緒不好,或是心中感到不安的原因。
所以,一個人知道外面的價值觀不等於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清楚自己要什麼,內在自有一套是非對錯的人,對其他人來說,或許看起來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而工作坊的那位學員兩種覺察能力都有可開發的空間。她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觀(有效率地完成責任)跟環境的相合度(公司要求的是對於下屬的能力培養,小孩期待的是關懷),因此會為別人沒有肯定自己的付出而生氣、沮喪;另外,她沒有理解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做到完美,還是受人歡迎),在尚未加強自己的自我覺察之前,她的情況也不太可能有任何改善。
○其實,「反思」不等於覺察
我自認是學心理學的,也看過很多書,甚至研究過紫微斗數;加上我經常反思,也自認客觀理智,所以不但不覺得我不夠了解自己,還覺得我可以分析很多其他人的問題!於是當我對人生很挫折不安時,便期待透過邏輯跟知識學習來解決這些問題。(其實是想要改變讓我挫折不安的人與環境啦!)
但是,這正是落入了自以為有自我覺察能力的盲點。
在塔莎.尤里奇博士的研究中發現,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覺得自己是有自我覺察能力的;但實際上,其實只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人是真正擁有。原來,我曾經就是那百分之九十五啦!
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落差呢?可能性有很多,很普遍的原因是我們容易將反思(Self-reflection)跟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畫上等號。
我常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問:「為什麼才說了愛我,沒多久就突然要分手?」或是疑惑:「見面時還聊得很開心啊,為什麼第二天就已讀不回?」然後一直想著對方為什麼這樣、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無限循環不停糾結,卻覺得這是自我覺察。
其實,尋找「為什麼」只是反思,可以透過找出「真正想要的」來覺察。與其卡在找答案,不如問一下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分手斷聯的情境裡,你要的是對方回來,還是要一個答案?或者其實是一份穩定的感情、一個可信賴的伴侶?
所以,與其跟那位同是ENTJ的學員討論「為什麼別人會這樣?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公平」,我想跟她探討的是:「你的人生想要的是什麼?是完成很多事情證明自己有能力、有價值的?還是想要更受歡迎?事情做得完美或是受歡迎,真的就能帶來快樂?什麼事物才能真正讓自己感受到喜悅滿足?」
這些是讓我開始改變的重要提問。外面的人事物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可以從互動中覺察自己的反應。我發現以前自己的多做其實是渴望大家肯定我,看到我的重要性,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卻造成反效果。然而之前的我不願意承認這種「討愛」的行為,只認為自己才是做對事情的那個人。
我不知道她是否跟我一樣,但是希望她聽了這些提問之後,能夠開啟覺察與蛻變的旅程。
○從潛意識的探索,開啟覺察之路
去年生日的時候,老公問我要怎麼慶祝,我說:「不是大生日,就切個蛋糕就好了,明年五十歲再擴大慶祝吧!」
接下來的一年,我不時就會提到「五十歲要擴大慶祝」這件事情。
直到生日前一星期,他說:「你生日當晚是不是要訂個餐廳,我們兩個人去慶祝?」我才發現,原來真的沒有「擴大慶祝」的計畫存在。
「我們沒有要跟大家一起慶祝?」
「喔,我想就我們兩個會簡單一點。」
你在哈囉?! 簡單for WHO???
在大家陪我一起抱怨老公之前,我要先說明:他的數理邏輯等都很強, 但是辦活動、製造驚喜這種事情是他最不喜歡的, 也是最不擅長的。所以,比起做這些計劃,他選擇訂了五星級渡假旅館,想讓我在生日那週可以渡假加SPA一天。
還不錯吧?但是生氣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喪失理智。
接下來的一天,我就在那裡自怨自艾。
老公說:「因為你沒有說擴大慶祝是什麼意思,我也猜不到。而且如果你已經有理想圖像,就會覺得別人規劃不周,所以我想說安排一個你一定會喜歡的渡假加SPA。但是如果你想約大家一起,那我們現在開始安排好了。」
我心裡雖然也沒有很明確的「擴大慶祝」圖像,但還是氣他沒有幫我提前計畫,而且生日前三天才開始規劃哪裡來得及?!
但我最討厭的就是光抱怨不行動。所以隔了一天,我決定自己來約幾個朋友吃飯。結果如我所料,時間太近,除了死黨有事先空下時間之外, 訂餐廳跟臨時約人都有困難。突然間, 我也發現, 工作已經很忙了, 喬大家的時間真的不容易, 好像出去走走、做個SPA真的還不錯……
平靜下來的我在想,難得的大情緒是要告訴我什麼?為什麼我明明知道老公的個性,卻要給出這麼不適合他的任務?這不是故意要他失敗嗎?
○潛入內心,才有可能完整自己
後來,有一次跟女兒們聊天,聊到她們理想的條件。其中一個說: 「我想要一個很寵我的!」
我的第一反應是生氣。「什麼東西啦!妳是我女兒耶!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接著我想起自己每天跟別人說:你討厭的事情,可能是你壓抑、不接受的面向,忽然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我曾經分享過,自己從小由於各種原因而決心當一個「女強人」。這三個字一直是我的核心信念,經過多年內化,變得更具體:堅強、獨立、有自己的事業、不需要依靠他人。所以,「討愛」或是需要仰賴他人肯定的念頭,都會讓我很不舒服;當事業沒有想像中的成就時,我覺得跟理想中的自己差太多而憂鬱。
直到我接受自己,才能從這個陰霾中走出來。
而五十歲生日讓我看到,原來在潛意識中,跟自己的人設更衝突、更丟臉但又渴望的,是被人照顧跟寵愛的感受。
「想要被寵愛」這種話,真的到了五十歲還是覺得很難啟齒。
我一方面內在渴望著被寵愛(現在寫出來還是好彆扭),一方面又表現著「我不需要別人,我什麼都可以自己搞定」的態度,難怪身邊的人會不知所措。
心理學家榮格一直要我們去探索自己的潛意識、陰暗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如果不能整合自己內在的某個面向,我們會不知不覺地發送不同的訊號給別人,共創出一些自己不想要的關係。
他甚至說過, 生命的意義在於「點燃黑暗中的一盞光」, 而這個「 黑暗」 就是我們所謂的潛意識。只有透過理解內在深處, 找到自己的動機, 整合自己全部的面向, 我們才有可能達到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
這跟《易經》的概念也很類似,人都有陰陽兩面,當我們能夠看到自己「陰」的那一面,才可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每個人的內心,都住了三個聲音
要談到潛意識,不能不提到一位心理學界非常具爭議性的人物—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雖然他的某些論述已被推翻,但是他提出人類有「潛意識」這個概念,帶給心理學界變革性的思考。如今,許多腦神經科學家也證實:我們擁有自己所不了解的部分。
他認為,我們每個人內心住了三個聲音,一個是本我(Id),是我們最原始的欲望(「我餓死了!我現在就要吃!」),它存在我們的無意識中。當欲望產生,它就是「現在馬上要」。
再來是內在的警察「超我」(Superego),也是我們的道德觀與良知, 告訴我們什麼事情是不應該做的(「你不可以, 這樣超級沒有禮貌!」)。這兩個聲音就像是漫畫中常常在肩膀上並存的惡魔與天使,代表了自己的兩個面向。
而在它們不斷地爭執妥協之下,出現就是「自我」(Ego)—為了要安撫這兩個聲音而做出的決定。
佛洛伊德認為,我們的潛意識就如同一間儲藏室,是自己儲存不舒服的事或記憶,還有不被接受的欲望的地方。而自我覺察就是探索並理解自己的潛意識,因為自己沒有意識的許多東西,其實都塑造了自己的行為與思維。
在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描述中,我常常覺得潛意識像是一位不受控,但是很有創意的調皮小孩。他有著所有你不想看到或是不欣賞的特質,也不曉得哪一天他會暴走,因而在大家面前,總是會有意識或是無意識地想要隱藏他。
隱藏所要花費的心力,也在無形間大大地影響了人生。可是,當我們願意真正地面對它,也會發現,其實潛意識之中擁有很多自己並未發現的潛力。
○那些理所當然的「應該」,如何塑造了我?
我們的人生,常常帶著很多「應該」跟「我一定要」。
我「應該」要以考上最好的大學為目標……
我的事業「應該」是……
我賺的錢最起碼「一定要」……
我的伴侶配偶「應該」要……
我的小孩「一定要」……
當我們沒有仔細檢視這些「應該」,也沒有更進一步理解自己是否認同這些「應該」,或者這些「應該」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當我們做不到,就可能莫名地被困住,產生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或是陷入低潮。
我曾經太執著於做事情要有效率,認為休息與放鬆是浪費時間,因此常常氣自己浪費時間,看著自己小孩也覺得他們過度懶散。我不喜歡自己,小孩也因為擔心我看到他們在休息,怕被罵而躲著我。有時候,想著不要對小孩這麼嚴厲,忍住要罵的話,但相信他們從我的焦慮中也感受到我的期待。
只有當我看到自己做不到永遠都很有效率,其實也很渴望、想要沒有罪惡感地「耍廢」,而這樣的休息與放鬆不但是正常的,更是必要的,我才能夠接受別人做出同樣的行為,不再認為他們是「懶散」。
我真正地愛與接受自己,才有足夠的愛可以給別人。
這也是人格心理學家所說的個人構念(Personal construct),是我們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卻也是非常不容易更改的。
那麼, 你知道自己背負的「應該」 是什麼嗎? 你知道, 這些「應該」是如何影響了自己的思想跟行為嗎?
○夢,是我們內心的暗號
古今中外,大家都對夢境賦予不同的意義與象徵。
中華文化中有周公解夢,古埃及等古老文明也有各種解夢機制。有些文化認為夢是我們對未來的預言,有些人認為夢是過世的人或指導靈與我們溝通的方式。佛洛伊德則認為夢境是潛意識的窗戶,它的存在是為了滿足沒有被滿足的欲望。榮格認為夢是我們的意識與無意識的連結,他讓我們看見集體潛意識運作的方式,幫助我們與心靈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
不管怎麼樣,夢境都告訴我們,不管相不相信潛意識,大腦內確實是有一個我們無法控制的部分。
現代科技更讓我們看到,做夢的時候,我們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以及眶額皮質(Orbital frontal cortex)都是關閉的。這兩個地方是掌管理性與良知的部分,代表我們平常會因為不理智或是不符合社會標準而直接否定的能力關機了。而在運作的是杏仁核(Amygdala),掌管我們恐懼及情緒的部位,能讓我們在夢中窺視到自己平時不願意或看不到的情緒與恐懼。
因此,透過夢境,或許可以觀察到一個未覺察的自我意識與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