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本
(著)老子(出版)時間不詳
《道德經》
極簡摘要!
書中集結了道家始祖老子說過的療癒話語,是一帖閱讀式的清涼退火藥。他的思想又稱作道,主張只要遵循作為萬物根源的道,就可以無憂無慮快樂地生活。一本可以讓疲勞現代人提神醒腦的書。
(經典POINT!)
道家是儒家的強勁對手,影響力從古綿延至今!
提倡與世無爭、輕鬆生活的療癒哲學。
補充解說
《道德經》亦可引用老子之名稱作《老子》,是一本總共只有五千字的極短箴言集。由於老子的真實身分尚未釐清,所以也可以說這本書作者不詳,不過至少可以確定這是由名叫老子的人所寫。
內容一如其名,是提倡道與德,道家一名也是取自這本書。道是萬物根源的原理,只要遵循道,就能正當地生存。因此書中提倡無為自然,也就是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好。
但並不是說毫無作為,重點在於已經完成所有真正需要做的事。例如書中有句知名的教誨「上善若水」,意指事物最好的狀態就像水一樣,不向上逆行,而是往下流淌。但萬事一帆風順,終歸是因為已經完成所有必要的事。
人物簡介
老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道家的始祖。後世興起的道教,將他奉為神聖的教祖。老子並不是本名,而是對偉大人物的尊稱。其實老子的來歷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也有人懷疑他並非史實人物。根據司馬遷編寫的《史記》,至少可以舉出三位疑似老子的人物,老子充滿謎團的部分也是他的一種魅力。
生平軼事
最有可能是老子本尊的人物是老聃。聃是耳垂的意思,因此有人推測他應該有很大的耳垂。老子長年擔任周代的史官,因不忍見到國家衰敗而決定辭官出走。老子騎著牛來到國境的關隘時,守在那裡的關令向老子討教並請他寫書。老子當時應邀寫下的就是《道德經》,之後便騎牛離去。
第23本
(著)莫里斯.梅洛—龐蒂(出版)1945年
《知覺現象學》
極簡摘要!
史上第一本正式以身體作為哲學主題的劃時代巨作,指出身體主體具備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的二義性,主張身體才是意識主宰的身體下剋上觀點。
(經典POINT!)
史上首見!正式對身體進行哲學思考。
主張是身體控制意識的革命性作品。
補充解說
梅洛—龐蒂以身體為中心來解讀世界,試圖站在近代的起點,超越笛卡兒所奠定的精神與物質二元論。他認為,身體的經驗具有二義性,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這個「二義性」來自於人透過身體對事物的知覺。
例如我們以為自己是憑著意識來控制雙手,但另一方面,手在觸碰物體時卻會自動產生感覺。可見,身體具備了將自動產生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連結起來、顯現出事物意義的功能。
反過來說,我們是透過身體才能活在這個世界,也可以說身體與世界進行溝通交流。因此,這本書的重大意義在於,顛覆了近代一味以意識為中心的思考原則,也就是身體對意識的下剋上宣言。
人物簡介
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進入高級師範學校就讀時,結識了日後引領現代思想的沙特等友人,共同主編評論雜誌《摩登時代》(Les Temps modernes),但雙方最終因為思想上的歧異而分道揚鑣。
梅洛—龐蒂後來開始鑽研胡塞爾的現象學,將這個思想與結構主義融合,成功建立了自己獨創的現象學理論,因而成為談論知覺與身體的現象學先鋒。
生平軼事
梅洛—龐蒂看似是個社會菁英,內心卻埋藏了許多人生煩惱。尤其在他從未婚妻的父親那裡得知自己是私生子時,更是震驚不已,他甚至還因此解除了婚約。
另外,他還與同袍沙特發生爭執,兩人分道揚鑣,這件事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創傷。在實質上獨力撫養他長大、他最愛的母親去世後,從此他便過著隱居避世的生活。
第27本
(著)勒龐(出版)1895年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極簡摘要!
為什麼人變成群眾以後,就會陷入瘋狂之中呢?這本書將人民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顯露出的心理機制寫成縝密的理論,是一本曾應用在希特勒的極權主義,乃至現代消費社會宣傳廣告的危險經典。
#革命
#群眾心理的危險
(經典POINT!)
揭示了從法國大革命到現代社群網站,都通用的普遍群眾心理!
揭開我們成為群眾以後,就會瘋狂的理由。
補充解說
現代人會受到社群網站的擺布,勒龐揭示的群眾心理,正是涵蓋現代人心態的普遍心理機制。他目睹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人民,在相同的心理狀態下朝著同一個方向暴衝的情景,便將他們稱作群眾。
群眾缺乏思考,所以喜歡簡化過的觀點,並且受到有偶像魅力的領導者操弄。根據勒龐的說法,這些領導者會運用斷言、重複、傳染這三個手段來操控人民。
他們會刻意用斷定的語氣傳遞簡化過的訊息,並再三重複,接著只要等這個訊息在酒吧等公共場所自動傳播給工人階級就好。更棘手的是,報章雜誌等大眾媒體會扮演領導者的角色。
因此,勒龐呼籲民眾要養成質疑權威的習慣,例如不能盡信教科書等等,以免思維受到簡易的訊息牽引。
人物簡介
勒龐是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同時也精通社會學、考古學、物理學等所有學問。他最早是研讀醫學,曾經當過軍醫。
勒龐之所以會關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因為好奇心旺盛,也可能是起因於他在孩提時代曾經歷過二月革命。最終,這股好奇心驅使他揭露了瘋狂的群眾心理。
生平軼事
勒龐鑽研過各種學問,在每一個領域都有傑出的成就,獲得高度評價。而且他絲毫不在意年紀,會隨心所欲挑戰新的事物。他放棄當醫生後,投入考古學和民俗學的研究時,曾經造訪過亞洲和非洲。
他在60歲過後才開始研究物理學,發表了許多著作,連專家也讚譽有加。這代表勒龐正是與群眾截然相反、獨一無二的人才。
第39本
(著)奧古斯丁(出版)約398年
《懺悔錄》
極簡摘要!
奧古斯丁赤裸裸地坦承自己在成為基督徒以前犯下的罪過,真心懺悔並徹底歌頌天主。這本書以《懺悔錄》之名奠定全新的哲學型態,將上帝奉為終極的目標,探索何謂善惡、何謂時間。
(經典POINT!)
不只是基督教哲學,也是時間理論的經典!
號稱最偉大教父的男人,以懺悔來歌頌上帝。
補充解說
奧古斯丁是由異教徒父親與基督徒母親撫養長大,年輕時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突然改邪歸正,真心懺悔並徹底歌頌上帝,最終成為有「最偉大教父」之稱的大神學家。
《懺悔錄》是記述他如何改信基督教的自傳體著作,從哲學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重點在於上帝創造時間、探討何謂時間的時間理論。奧古斯丁認為過去已經消逝,未來尚不存在,現在又只能透過心靈的直觀來把握。
也就是說,時間是心靈的延展。書中也將上帝奉為終極的目標,還探討了善惡的意義。以神為目標即是善,自私自利則是惡。這本書可以說是超越了基督教的脈絡,為眾生提供了一個重新反思自己的機會。
人物簡介
奧古斯丁生於古羅馬帝國,是由虔誠的基督徒母親與異教徒父親撫養長大。他年輕時曾傾心於信仰摩尼教,但最後卻回心轉意,成為最偉大教父美譽的基督教領袖。
此外,奧古斯丁致力於用柏拉圖哲學奠定基督教的論證基礎,也是名留青史的基督教哲學家。其著作除了《懺悔錄》以外,談論古代基督教國家觀的《上帝之城》也相當知名。
生平軼事
奧古斯丁小時候是個完全不聽從父母的敗家子,他甚至還坦承自己偷過東西。不過有一天,他實在受不了心靈的譴責,踏出門外來到庭院時,彷彿聽到孩童稚嫩的歌聲唱著「拿起來讀吧!」於是他依循歌聲拿起聖經來讀,一翻開就看到了《羅馬書》這一節,心中的迷惘頓時煙消雲散,最終讓他浪子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