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天賦密碼
閉上眼睛,想像你的「孩子」。
不,我說的不是那個拒絕寫作業的小小人兒,也不是那個看到餐桌上端上來的義大利麵是蝴蝶結形,而不是彎彎的小水管形,就大鬧一頓脾氣的小彆扭鬼。
我要你想像的孩子,是你還沒生孩子前,在你幻想中,香甜地睡在你臂彎裡的天使嬰兒。是那個你幫他推一下鞦韆,他就開心地仰著頭咯咯笑的可愛娃兒。或許你想像中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明星運動員,或是會被選為發表畢業生感言的優等生。或許你想像中的夢中場景是大學畢業典禮,或者是在結婚典禮上的那位嬌羞新娘或英俊新郎。不管是什麼,我想說的是,我們都對孩子有一份期盼的模樣。
但是,日常的育兒景象卻很少能跟我們的夢想沾上邊,說每天都像打仗一樣還差不多。想帶孩子去個公園,孩子卻拒絕穿鞋,搞得連門都出不了。餐桌上,常常被孩子氣得大怒。哦,你說那次「歡樂」的家庭旅行?四個小時的車程中,孩子不斷踢著你的座椅後背,一直大鬧說他不想去。
為什麼那麼難?為什麼我們難以把孩子塑造成想像中的夢幻小天使?
當父母的,想要尋求教養建議肯定不缺,市面上有各種教養課程、教養部落格、教養podcast節目、親子雜誌、育兒書籍、親職教養工作坊。更別說,你的婆婆或岳母對如何管教孩子一定有她的想法,你的摯友也少不了要傳授給你哄孩子入睡的秘訣。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量本身就已經夠讓人喘不過氣了,更糟的是,其中有許多居然還是互相矛盾的!人類養育孩子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怎麼可能還沒悟出其中的道理?身為父母更頭痛的,是要如何從經常彼此互相矛盾的理論中理出頭緒,決定哪一種才是最好的做法。
蒼天,為什麼育兒這麼難?
其實,這個問題有個簡單的答案。育兒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所有你爸媽、朋友、小兒科醫生的建議,都忽略了一個影響兒童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基因。
我們在高中的生物課雖然有學過基因,但沒有學到全部的奧秘。DNA不只決定我們生來該是黑眼珠或藍眼珠,頭髮有沒有自然捲;事實上,DNA還組成了我們的大腦和我們人生最基礎的狀態。每個人個別的天生氣質、先天傾向,以及每個人跟這個世界互動的獨特方式,都有DNA給我們打下了基礎。考慮到遺傳基因對個人的行為和發展能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就能了解教養孩子並沒有「正確方法」,只有在教養個別的孩子上,才有所謂的「正確方法」。唯獨靠著了解你的孩子受到遺傳形塑的天生氣質,你才有辦法引導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並減少每天跟孩子打仗的頻率。
本書會幫助你根據孩子獨特的遺傳組成,找出教養你的孩子的「正確方法」,也能幫你減輕壓力,從成堆的資訊當中,釐清哪些才是真正重要(和不重要)。我是科學家,我研究基因和兒童行為。更重要的一點,我也是個母親,我也曾經水深火熱過,我之所以得到拯救,該歸功於我研究到底是什麼在影響人類行為所獲得的知識。因此,我想分享我的知識,幫助各位爸媽在育兒這條路上走得更輕鬆。
模範父母的迷思
人類歷史上,從沒有哪一個階段像我們現在這個世代那麼努力地嘗試塑造我們的孩子。這份在教養上的大手筆投資,相對的,我們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夫妻相處的快樂時光銳減,孩子感受到的焦慮急速提升。好的情況下,他們不過是感受到壓力,壞的情況呢,則是時常遭到責罵。在過去,孩子能不受拘束地在山林間玩耍,或是自由自在地在左鄰右舍閒晃,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天黑前要回家,但這樣的日子早已不復見。現在,讓孩子去公園要是大人沒有陪著,就會引來警察敲門。
我們漸漸地容許了這個世界給父母身上加諸的無數要求,而我們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內化了這些要求:父母做的決定彷彿有百斤重,要不是造就了孩子,不然就會毀了孩子!父母所做的每一項行動都很關鍵,會影響孩子是長成合群又有韌性的大人,還是⋯⋯可悲的小暴君!如果你愛你的孩子,你會努力將他塑造成一位日後能功成名就的大人,你會積極參與親師溝通,努力當個全能媽媽接送孩子練足球(是爸爸的話,你就會當孩子的足球隊教練),不然就是在家長會當上會長,在教會教主日學等等(而如果你「真的」很愛你的孩子,理想中你會想要承擔以上所有角色)。
甚且有時候,我們做父母的也會為難彼此,我承認我也曾經這樣過。我猜我們或多或少都做過這樣的事:看到小小孩在雜貨店裡鬧脾氣、小孩在教堂裡撒野奔跑、沒大沒小的青少年孩子跟父母頂嘴⋯⋯這種時候,我們很容易把責難的眼光投射到他們的父母身上,認為這就是養子不教父母之過,順便偷偷在心裡說:父母怎麼不把孩子管好!他們應該「怎麼怎麼」才對(請自行填入你最愛的教養守則)。
我兒子出生後的頭十五個月,我輕率地相信我已經對育兒這件事駕輕就熟了。還在嬰兒時期的我兒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睡,他只有在需要什麼的時候才會哭,而且很容易就能安撫下來。我還記得我很不解,為什麼其他爸媽老是訴苦,說什麼新生嬰兒有多難搞?當然啦,做為一個相信人必須要有充足睡眠的忠實信徒,我不喜歡夜間餵奶這件事,但新手父母也不至於哀哀叫成這樣,抱怨他們的睡眠遭到剝奪吧。我讀了育兒書籍、上了教養課程,我兒子照顧起來毫不費力。育兒有什麼難的?
那時候的我並沒料到,其實並不是我卓越的育兒技巧讓我兒子不哭不鬧、喜歡睡覺。我只是交了好運。我的孩子不至於是個使父母頭痛的嬰兒,真正的原因在於:那是他的「天性」。即使我是個科學家,我研究的是基因和兒童行為,我自己也陷入了迷思,錯認為育兒不管怎樣就是取決於父母。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迷思——特別是當你的孩子表現很好的話,你很容易將孩子的表現歸功於自己,相信孩子之所以這麼乖巧都是因為你付出的極大努力。但,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喜歡在半夜哭鬧的夜啼郎呢?又或是,理應是「兩歲貓狗嫌」的症狀,你女兒六個月的時候就發作了(然後延續到她十六歲),該怎麼辦呢?你也要對此負責嗎?你是不是需要讀更多育兒書籍,或是從婆婆或岳母那兒尋求更多建議呢?當孩子表現「不好」,惱火的父母經常開始責備自己,或是煩惱他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然而研究顯示,兒童行為較少是因為父母的因素導致,孩子內在本身的因素則較多。
一九三零年代初期,有位研究學者叫做瑪麗·雪利(Mary Shirley),她密切觀察了二十五位嬰兒在兩歲以前的行為。她本來是對嬰兒的動作和認知發展感興趣而展開研究,但隨著成天跟在這些嬰兒背後,反而是她稱之為「性格之核」的東西使她大感興趣。根據她長久下來對嬰兒的觀察,她留意到嬰兒出生後沒多久就會展現出性格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很有系統性地出現在像是易怒、哭鬧、活動力,以及新接觸到陌生人和陌生情境的反應等事件上。
更有甚者,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差異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下表現得相當一致。容易哭鬧的孩子,不管是在家中或是在實驗室中,都容易哭鬧。活動力強的孩子,不管是在家中或是在不熟悉的實驗室環境中,都表現得非常活躍。最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父母做了什麼,從所觀察到的兒童行為當中似乎並沒有太強烈的影響。
獨一無二的特性,從第一天開始
事實是,孩子的行為有絕大部分在受孕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也就是父母親的基因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經彼此混合、配對,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個體。此外,就如同任何一個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都曉得的,每一個嬰兒從生下第一天開始就都不一樣。當然啦,不少共同點還是存在的,嬰兒都要睡覺,也要大便,會哭鬧也要喝奶。但除此以外,每個孩子生來都有孩子自成一套的風格,這些差異從一開始就可以看得出來。
發展心理學家稱這種行為上的獨特性為「天生氣質」(temperament),這是內嵌在基因裡,位於每個細胞核當中一束束的訊息體,從父母轉移到孩子身上。這並不是說父母就影響不了孩子的行為,只是你必須了解你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也就是說,不管你要如何教養孩子,你都得跟孩子一起通力合作。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抱持著一絲希望,想要成功影響孩子發展出某一種行為,避免另一種行為,你絕對需要考慮孩子的基因組成問題。
遺傳差異會促使孩子從一落地就對他們會如何回應這個世界,產生不同的反應(也就是在遭遇各種人事物的時候,是開心還是生氣),也會影響他們自己會如何控制自己的反應。像是:如果孩子不想吃奶油豌豆,他們是拿起盤子摔到地上,還是單純皺個眉,但還是順從地吞下去?推孩子坐娃娃車出門,路上看見可愛的小狗狗,孩子是興奮地尖叫、躁動,使你不得不停下來讓他們玩一下才能甘休?還是說孩子會怕得躲在你後面,全身上下滿布著害怕?
對父母來說,孩子的天生氣質是如此特別和重要,是因為那一種極為穩定的因素。
有長期追蹤孩子的研究顯示,如果發現嬰兒在三個月大時就出現恐懼的情緒,則可以預期孩子到了七歲還是會有恐懼的情緒。嬰兒時期若是會生氣,到了幼兒時期還是繼續會生氣。孩子若是在嬰兒時期就有很好的社交能力,會長成很懂得交朋友的兒童和青少年。同卵雙胞胎就算是出生時被分開,在不同的家庭扶養長大,他們還是會發展出非常類似的特徵。基因在我們一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你大概猜到了,從天生氣質發展出的特徵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確實會在孩子成長時期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擁有高社交能力的嬰兒,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會和其他嬰兒互動,以及對著大人露出笑容。擁有高社交能力的青少年,會寧願出外參加派對,也不想待在家中讀書或跟好友一起看電影。天性容易害怕的幼兒,要大人哄勸才願意嘗試新玩具,或是爬上鞦韆架。天性靦腆的青少年,要他人好言相勸才會加入學校的戲劇公演或參加畢業旅行。
我的兒子是個個性非常衝動的男孩子,他從小時就會從很高的樹上跳下來,十一歲後竟然問我他能不能騎機車跟喝啤酒。他會發展出這些喜好在我看來再自然不過了,順帶一提,他爸爸是個戰鬥機飛行員,看來他那種愛冒險的大膽個性有一大部分受到了基因影響!
讀到這裡,如果你的小孩是個快樂愛社交的孩子,你大概鬆了一口氣,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天性膽小,或是容易急躁易怒,你恐怕開始擔心了。
千萬不要這樣,請記住一件重要的事,天賦特徵本身並沒有任何好或壞可言。有個天生就懂社交、經常面帶笑容的快樂嬰兒做自己的孩子,這畫面聽起來非常吸引人。愛笑的嬰兒容易接受新玩具、新認識的人和沒遇過的情況,比較容易成長為外向的青少年和成人,擁有一切讓我們能夠聯想到這是個外向的人的正面特質。然而,社交能力強、個性活躍的嬰兒長大後也容易發展出控制力的問題,容易個性衝動,要是事情不順他們的意,就容易受挫沮喪。他們比較容易在青少年時期嘗試酒精,跟朋友一起從事各種冒險行為。
相反的,天性膽小的嬰兒或許會在早期讓父母擔心(有時候甚至還會讓父母尷尬),但是比較膽怯的孩子也意味著他們比較不會衝動,比較不會欺侮別人。膽怯的孩子比較不會和別人吵架,當他們大到可以自己出門了以後,也不會像一般青少年那樣喜愛從事各種匪夷所思的瘋狂行徑,但膽怯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悲傷、憂鬱。
重點是,性格這種事沒有所謂的「好」或「壞」,性格單純是受基因影響,每一種性格都有明顯差異,各有優缺點。不同的先天特質對父母來說是容易還是難以應付,也可能會隨著孩子的發展階段而有所變化。孩子還在學步的幼兒時期,可能個性固執,但當他長成一位青年,這份特質會讓他勇於為不公義的事挺身而出,相信你會讓你無比欣慰自豪。
先天特質不只是種穩定不變的因素,還與不同的挑戰和人生成就有關,因此,了解你的孩子受基因影響而成形的性格,至關重要。換句話說,教養並沒有「一體適用」的絕對準則,你必須按照孩子獨特的基因密碼來教養孩子。
現今的醫學已經發展到,醫師能夠針對個人的基因組成施以個人化的療法,這叫做「精準醫學」,也可以稱為「個人化醫療」。這種療法主張每個人的健康情況都各有不同,有些人體質天生就容易罹患癌症,有些人容易罹患心臟疾病,有些人則是容易對藥物或酒精成癮,或是容易陷入心理問題。有些藥物對某些人有很好的療效,對某些人則可能造成傷害。藉由了解每個人獨特的基因密碼,醫師就能更清楚知道要如何避免問題,當發生問題時該如何施以治療。
教養也是相同的道理。孩子生來就帶著各自不同的優、缺點,孩子最有可能喜歡的事物、最擅長的事、最可能遭遇哪種類型的困難,以及哪些事情容易給他造成風險,這些事情如果心裡能先有個底,你就能比較知道該如何將你的精力放在什麼地方,哪些教養策略會對你的孩子最有效果,哪些則有可能傷害到他。對第一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可能對第二個孩子無效,你的朋友試用起來有效的教養策略,可能在你們家是無效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討厭英文的「教養」(parenting)一詞,從一個發展心理學家口中說出來或許聽來奇怪,但將之稱為「教養」(parenting),好像是在暗示教養都是父母(parent)的事,而忽略了教養關係當中另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孩子!良好的教養關係中,孩子占的比重跟父母是一樣的。就如同現代醫學不斷朝個人化醫療演進一樣,我們長久以來都忽略了教養也應建立落實「個人化」這件事。
你孩子的DNA
更深入談談我們做父母的角色之前,先來談談孩子基因組成的源頭從何而來。讓我們先快轉回到中學的基礎生物課。不,我說的不是你們解剖青蛙那一次,而是老師講解卵子和精子那一次。卵子和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進入分裂、成長,然後成長成一個小小人兒。
DNA(去氧核糖核酸)是由好像電腦程式語言指令一樣的化學分子排列組合成一個個基因序列,蛋白質會按照上面的遺傳密碼進行合成,我們人體上的所有程序,從血壓到行為,都是依據這個排列組合而決定。每一個人有百分之五十的隨機遺傳組合(也就是DNA)來自於生理母親,百分之五十來自於生理父親,這兩個組合彼此混合配對,組成一個結構獨一無二的孩子。每個孩子從雙親承襲的各百分之五十是隨機決定的,而且每個孩子得到的都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有些特徵會跟爸爸比較像,別的特徵則跟媽媽比較像。隨機來自父親或母親的二分之一,結合起來就組成了讓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的基因密碼,就算是跟自己的手足(他們也從父母那兒承襲了獨一無二的組合),也不會相同。
跟隨機選中的兩個陌生人相比,手足之間會比較相似,是因為他們所承襲的遺傳變因來自相同的基因庫,手足間會共享平均百分之五十的遺傳物質。不過人類的基因體上有三百萬個DNA,能夠產生非常大量的相異排列組合結果,即便是同父同母的手足也是一樣。更別說,地球上目前的總人口是七十六億,各種排列組合算起來會叫人頭暈。
或許除了在孕期間做基因檢測以確定胎兒沒有問題以外,大部分人很少思考過基因的問題。其他事就夠叫人團團轉了,要買孕婦裝,要裝潢育兒室,還要選購嬰兒床、娃娃車、汽車座椅等成千上百個必要物件。
當然啦,別忘了新手爸媽該上的課程。婦產科醫師多半是在孕婦懷孕六到八週,第一次產檢的時候才會正式確認妊娠,但是育兒網站都會建議新手爸媽要在九週時開始上「預備課程」。課程主題花樣繁複,有分娩、哺乳、新生兒照顧等,還有給如何教育頭胎子女的課程。孕期進入第四個月,要上孕婦瑜伽、要訂生產計畫,接著要上分娩教育課程(顯然跟分娩準備課程是不一樣的東西)。我是個大學教授,連我都覺得也未免有太多課要上了吧!
我在這裡承認,我也上了不少育兒課程,老實說,上這些課程確實讓我覺得心裡踏實多了。我是包襁褓高手,我的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年大部分時間,都被我包得比墨西哥餐廳裡的墨西哥捲還緊。還有為了迎接生命中這個甜蜜的負荷,跟新生兒有關的幾乎大小事我都做足了功課。
這些讓父母準備好迎接小生命的課程和大小決定,無形中卻會讓父母產生他們已經很上手的錯覺,這也就是「育兒迷思」的起點。那些教你如何哄嬰兒入睡、如何餵奶、如何安撫哭鬧寶寶的書,都在傳遞一種訊息:如果你做好功課,你就會知道如何哄寶寶入睡、如何喝奶、讓寶寶規律作息。似乎你只需要學習,有效地實施育兒技巧,你就會得到一個笑呵呵的健康寶寶!接下來寶寶即將進入的各種階段:爬行、走路、長牙、便座訓練⋯⋯會有數不清的資訊湧入,教你如何在所有幼兒發展里程碑的點上做好育兒的工作。從受孕那一刻開始到寶寶呱呱墜地,我們都忽略了一個潛藏的生物學事實,那就是你身為獨特個體的孩子會如何走這條人生路,很大一部份跟藏在基因裡的秘密有關。
不過,正在忙著上各種育兒課程的你不妨想一想,其實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基本上」不需要你的引導也會自行完成。引導孩子發展的是他們的基因密碼,靠著他們自己的手臂、腿、手指、腳趾、內臟、大腦就會做到了,完全不需要任何雙親有意識的引導。我們習慣把注意力放到我們有辦法掌控的事物上,像是挑選嬰兒床和汽車座椅之類的,這是很自然的事。不過,當我們在準備嬰兒房和學習包襁褓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與兒童發展有關的真正重要的事物,有絕大部分不需要父母的指導就會自然發生。那些,都內建在孩子的基因密碼裡了。
這並不是說你為孩子準備的環境不重要,科學家可以在實驗室裡取出DNA定序,但光是這樣並不能自行製造出一個小人。那一組小小的DNA密碼需要你,你能做的可多了:補充孕期營養、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輕鬆無壓力等等,這些對於胎兒的成長都非常重要。與之相反,使用藥物和暴露在環境毒素下都對胎兒發展有嚴重的害處。成為父母,你當然想要盡一切力量,盡可能地為寶寶的成長提供最好的環境。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攝取健康飲食,補充該吃的維他命,做運動。如果你是那位重要的另一半,你可以供應一個充滿愛、支援、無壓力的環境,讓準媽媽安心待產。
懷孕期間,我們會發現我們能夠做的只有那麼多,能夠掌控的只有那麼多。看著寶寶一眠大一寸,而我們只能在旁兀自驚嘆不已。但是等到寶寶出生之後,不知怎麼我們就忘了孩子的成長單純是靠著遺傳因素來決定,而我們必須考慮這些因素來決定育兒的方式。
給孩子適性的教養
經過數百年來孩子的個性是「先天或後天」的論戰,我們現在曉得了這不過是錯誤的二分法。這並不是個兩者只能選擇其一的議題,而是兩者皆能相互發生影響,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環境都各自扮演特定的角色,對孩子幾乎所有行為表現都發揮了作用。現代父母所遇到的問題即是發生在這裡,父母是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後天的教養這一塊,然而孩子的發展方程式當中,屬於先天的因素並沒有受到重視。反之,我們所做的卻是拼了老命地敦促自己,錯認為在孩子的發展上一定要有父母的參與才行,然而我們真正該做的應是「聰明的參與」。
這是項挑戰(也是機會),演化生物學家艾德華·威爾森(E. O. Wilson)用一句話說得很好:基因好比一條繩索圈限住後天環境的影響力,不過,這是條有彈性的繩索。換句話說,基因並不會就此決定了命運,雖然說父母無法改變孩子的基因,但父母的影響力卻也不可小覷。孩子並不是完全空白的白紙,就算父母是全心為了孩子好,也不是他們想畫什麼就能畫什麼上去。但是,如果能清楚掌握孩子的天性——也就是孩子天生獨特的基因密碼,你就能夠配合孩子的天生特質運用父母的影響力,幫助孩子成長,將他們內在的潛力發揮到最大。
本書使用說明
本書的第一部,主要是說明這種新鮮的教養方式背後的科學基礎。我會在第一章為讀者介紹科學家做了哪些研究,以至於我們對人類行為背後的成因得以改觀,並說明基因對兒童行為的廣大影響(以及父母影響力的限度)。在第二章,我會幫助讀者了解孩子的基因密碼是如何形塑孩子的發展、個性、行為,以及孩子與世界進行互動的方式。這一章能夠幫助您了解,為什麼了解孩子從遺傳而來的特質是那麼重要,這能夠幫助您得到有效的育兒成果,不至於變成筋疲力竭的父母!本書的第二部,則分包含了多種關於孩子行為、個性傾向的問卷調查,幫助你評斷孩子的遺傳特質。接著,我會逐步說明該如何運用從這些調查中取得的資訊,幫助你具體針對你的孩子調整教養方式,讓他們的潛力得以發揮,避免犯錯。最重要的,我們還要了解如何讓自己心情放鬆,根據這份資訊獲得信心,邁向更開心的教養。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開始吧!
重點整理
- 孩子的基因密碼在形塑他們的大腦和行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 教養建議經常都是矛盾的,因為這些建議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每一個孩子的行為都受到其遺傳特質所左右,這就是為什麼在某個孩子身上有效的方法,可能對另一個孩子就無效。
- 了解孩子的遺傳特質,可以幫助你教養你與眾不同的孩子,支持孩子打開潛力,克服挑戰。此外,還能夠你和孩子建立更和諧的親子關係,減輕教養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