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 世界是由系統組成
一九九一年,某個晴朗的春季早晨,我和大約三百位同校小學生坐在操場的草地上。興奮的喧鬧聲從人群當中湧現,慢慢大聲起來。大家整個星期都在期待這一刻,熱情洋溢、喋喋不休的聊天聲自由流動。至於我,我保持沉默,不想顯露內心的情緒。
兩位老師和校長出現在前方豎立的講台上,他們拿著一個紅色大箱子,裡面裝滿黃色抽獎券。接著,他們隆重地把箱子放了下來。這個主意很單純,每一張抽獎券都寫著一位學生的名字,每次學生展現出優良的品行,老師就會送學生一張抽獎券,上面寫著學生的姓名,然後老師會把抽獎券放進箱子。接著,到了每一週的尾聲,他們會從箱子裡抽出一個姓名,那個人會贏得當週的獎品。
這是個相當巧妙的制度,學生表現越好,就有越多寫著自己姓名的抽獎券會被放進箱子裡,贏得獎品的機會也就越高。但同時,只要有好的表現,任何人都有機會拿到獎品。這個獎勵制度的用意是要呈現真實世界,也就是:努力總是會獲得回報,但也總是需要一點運氣來加強。結果,效果比老師預期的還要好多了。
校長舉起雙手,我們立刻安靜下來。她短暫發言,強調這是很重要的事,還提醒大家,品行優良的話,最有機會贏得獎品。我一聽到校長說的話,忍不住咧嘴笑了出來。校長轉身面對旁邊的老師,招手示意她靠近箱子。
「請上前抽出得主。」校長說。
老師接過箱子,舉起來,讓大家都看得到。群眾爆出興奮的歡呼聲。我想,那一刻,我的每一位同班同學都在想像自己踏上講台領獎的樣子。我很清楚,我不需要靠想像。老師把手伸進箱子,大家立刻安靜下來。她抽出一張抽獎券。
她突然露出震驚的表情,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她試著搞懂當下發生的事,我彷彿聽見她腦袋裡的齒輪嗡嗡作響。她向講台上的其他人求助,把抽獎券拿給他們看。另一位老師用誇大的嘴型說:「又是他?」校長看著這兩位老師,幾秒鐘過後,聳了聳肩。規定就是規定,名字已經從箱子裡抽出來了。
老師回到麥克風那裡,清清喉嚨,然後以顯然毫無熱忱的語氣開口。
「本週得主,」她說:「加勒特.吉。」
學生們嚇了一跳,紛紛竊竊私語起來──她是不是說加勒特?不會吧!加勒特,真的假的!?幾位比較隨和的同學開始鼓掌,但其他人並沒有應和。老師們不再微笑,連忙走上講台,皺起眉頭,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我。他們把獎品塞到我的手裡,倉促地把大家趕回教室。
對於我贏得獎品一事,大家的反應不太熱絡,其實不能怪他們。上個星期,也是我贏得獎品。上上星期也是。實際上,這是我連續第六週贏得品行優良獎。我很清楚,接下來幾週,我還是會繼續贏得獎品。
我怎麼那麼確定自己會贏?嗯,如果你再耐心讀個幾頁,我就會告訴你。
看見潛在系統
我之所以能在學校的抽獎活動連續贏得獎品,關鍵在於認知到這個世界處處是系統。某件事情會發生,往往奠基於可預測的系統,只有少數是完全偶然。事實上,我們所感知到的偶然,往往是因為缺乏對底層系統的了解。認識這些系統,可以讓它們對你有利。以擲骰子為例,你擲骰子的時候,不可能知道等一下會出現什麼數字,但若你掌握所有跟擲骰方式有關的資訊,例如力道、方向、骰子擊中表面的角度等等,就能預測每次出現的數字。
我們當然不可能確切知道骰子每一次是怎麼擲出來的,所以從各個方面來看,擲骰子這件事算是偶然。不過,生活中有很多「偶然」事件,實則不是如此。這個認知帶我找到人生最重要的座右銘:找出隱而不顯的系統。
為了說明這一點,讓我們假想一個情境。假設你進入科技業,事業才剛起步,想要建立人脈,跟科技業的重要人物搭上線。你要找的那種人,在聰智、見解、經驗上都廣獲好評,可以與你建立私人情誼,不會把你看作一般粉絲,而是認為你可以像他們那樣在業界舉足輕重。
你用 Google 搜尋,發現三個星期後馬克.庫班(Mark Cuban)要在大會發表主題演講。他是科技業的超級明星,堪稱完美的人脈。你下定決心,要跟馬克.庫班搭上線。不過,該怎麼做?
在駭客的世界,這叫做「取得權限」(gaining access)。該怎麼取得權限、跟馬克.庫班建立聯繫呢?
大會地點離你的住處不遠,他會在演講後的問答時間回答觀眾的提問,你可以參加大會,提出聰明又有見解的問題,這樣他就不由得注意到你。然而,參加大會的費用是兩千美元,就算成功進入會場,你也不見得能夠提問。
問答期間,會場有數以百計、滿腔熱誠的從業人士,每一位都很想向馬克.庫班提問。不過,考量目前情況,參加問答似乎是你最好的選擇。
這就是所謂的「預期行為」。多數人會採取這種做法:掏出兩千美元,希望自己能從人群中脫穎而出。選這條路線的人越多,個人的成功機率就越低。情況看起來就越不樂觀,但你似乎只有這些選擇。
多數人認定,必須在有限範圍內付出最大努力,才能增加成功的機會。他們可能會提早抵達會場,以確保問答開始時,他們會位於最靠近麥克風的前排。然而,事實上,最後大部分的人對馬克.庫班產生的影響都非常有限。
如果你是駭客,就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應對這個情境。首先,你會認知到大會背後有個基本系統,同時還有其他多個系統在運作。識別並了解這些系統的規則和程序,你就會知道如何利用它們,盡可能提升與馬克.庫班搭上線的機率。
你會應用駭客心態的六大原則,來處理這個情況。首先,你會主動進攻(駭客原則一),積極主動,確保自己是做決定的人。你會採取逆向工程(駭客原則二),從所有角度觀察情況,找出自己在最明顯的選擇外,還有哪些選項。你會就地取材(駭客原則三),利用免費提供的資源,大幅提高成功機率。你會計算風險(駭客原則四),審視所有選擇與要素,查明哪些選擇與要素能讓你以最低成本和心力達成目的,並投入社交工程(駭客原則五),利用「人」來實現目標。最後,你會軸轉(駭客原則六),從不同的角度處理問題,對情境中的多變要素做出反應。
我將逐一細述六大原則,但現在,先來看看應用駭客原則二「逆向工程」以後,情況會變得如何。你深入研究大會的官方網站,打電話給幾位可能知道更多資訊的朋友,再打電話給主辦單位,提出幾個問題。你彙總所有資訊,然後突然間,你發現眼前有一大堆選擇。
若你依照「預期行為」的規範,其實只有一個選擇:花兩千美元買票,希望馬克.庫班在問答環節注意到你。
應用駭客原則二以後,你發現自己可以:
● 尋找優惠碼,以折扣價購買入場券(接近機會有限、入場價較低)。
● 擔任活動志工(接近機會不同、入場價較低、參與活動的時間較少)。
● 幫忙外燴企業,以便在用餐時間接觸馬克.庫班(接近機會不同、入場價較低)。
● 購買貴賓票,確保自己在前排座位露面(接近機會不同、入場價較高)。
● 成為活動講者,在後台跟馬克.庫班碰面(接近機會較高、入場價不同)。
● 取得媒體憑證,以記者身分參與問答,並獲得與馬克.庫班一對一專訪的時間(接近機會較高、入場價較低)。
● 在馬克.庫班的飯店或他喜歡的咖啡廳安排「巧遇」(接近機會可能較高、入場價較低)。
顯然,我對這份選擇清單做了一些設想,但你在做完自己的逆向工程以後,最後很有可能也會使用類似的選擇清單。有些選擇更好,有些選擇讓你更有機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些選擇則伴隨更大的代價或風險,至少現在,你有好幾條路可以走。之前你被困在「靠運氣」的遊戲裡,但現在可以基於自己做出的選擇,掌握取得的成果。簡單來說,識別潛在系統,你就有更多力量來掌控自己的命運。
事實上,幾乎所有事物都像系統那樣有條不紊。購買特斯拉就是一種系統;預期行為是隨意查看網站,期待附近某些車型會有庫存。不過,秉持駭客心態,你可以開發出一種簡單的工具,每幾分鐘瀏覽各地區的特斯拉庫存量,只要出現一台庫存,這個工具就會傳送文字訊息給你。你幾天後就能拿到特斯拉,不用等好幾個月。
你也可以破解雇傭系統。如果遵循預期行為,你就要寄送履歷給無數間企業,搞得自己筋疲力盡,還只能被動地希望一兩家企業會回應,也許能給你一次面試的機會。破解系統後,你會發現,演算法會在第一階段剔除數以百計的求職信,所以你要以對的順序、使用對的關鍵字,才能通過第一關。你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和對的招聘經理建立對的關係,這樣就不用大量投遞履歷。
就連退休也是可破解的系統。指數基金、指數股票型基金(ETF)、401(k)退休帳戶等資訊繁雜,令人困惑。不過,說到底,這些全都是數學,而數學是一門完全系統化的學問。懂得算數學的話,也許你在五十歲、四十歲甚至三十歲就可以提早退休。
你決定不要依照系統的規範,拋下預期行為,操控系統,那一刻,你會發現眼前的選擇近乎無限。而其實你做的就只是破解前文提過的系統,讓它有利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