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1】讓人生不如死的淋巴水腫
我們必須先釐清水腫(與淋巴水腫的區別。顧名思義,「淋巴水腫」是淋巴系統受到傷害產生的水腫,但「水腫」並不見得是淋巴系統有問題!
水腫是症狀的表徵
臨床上水腫的定義為:「組織間堆積過量液體所形成的症狀」,而一般所認為的腫脹則是:「因水腫所造成身體區域不正常增大的現象」。因此可推斷,水腫是「症狀」,而腫脹是因水腫造成的「現象」,兩者是淋巴系統運輸功能失常所引起,但不見得表示淋巴系統有損傷。
引發水腫的常見成因
常見水腫原因如下:
●組織受損:外傷、撞擊等
●發炎:關節炎、肌腱炎等
●神經性調控失常:交感神經失養症、中風等
●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
●體內鈉離子過高:飲食過鹹
●荷爾蒙變動:生理期、懷孕、更年期等
●水分攝取不足:身體缺水
●活動量過低:久坐久躺、自主運動不夠
●情緒因素:自主神經調節不良
●肌骨結構問題:孕期靜脈壓迫、姿勢不良等
●筋膜張力過高:緊繃、疼痛、姿勢不良等
●體表壓力過大:衣服太緊身
●肥胖:體脂率(BMI值)過高、皮下脂肪過厚
●臟器功能異常:腎衰竭、心衰竭等
關於水腫的預防、消除及健康照護方式,將在後面的章節做探討,目前大家只要先記得:水腫是一種症狀,腫脹是一種現象。
小心淋巴系統受損造成的水腫!
淋巴水腫發生,代表淋巴系統出現受損造成運輸液體功能異常,導致無法正常運送的體液長久堆積,形成無法治癒的水腫問題,且淋巴水腫就是一種疾病了!
坊間很多的保健法教大家如何揮別淋巴水腫, 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01年出版的《淋巴水腫醫療人員手冊》中,明確定義淋巴水腫為:「富含高蛋白質的淋巴液經過慢性累積在組織間形成的腫脹,造成淋巴管阻塞、損傷,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當年的手冊,主要是為了在非洲地區深受絲蟲病感染的淋巴水腫族群所提出的醫療指引,但也因此逐漸提高醫學界對於各類淋巴水腫與相關疾病的關注治療與研究意願。許多研究指出,淋巴水腫對於個案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的影響,遠比表面看起來的還大!
淋巴水腫的常見成因
造成淋巴水腫的原因有:
●先天基因突變
●外傷
●手術
●放射線治療
●化療藥物
●靜脈功能缺失
●臟器功能異常
●糖尿病足
●缺乏活動
●肌肉萎縮
●神經病變
●肥胖
●荷爾蒙波動
●寄生蟲感染
在超過一段時間(約1~3個月)都沒有改善,此時的水腫便會稱為慢性水腫。這類的水腫或是長期發炎,會讓細胞組織因代謝廢物淤積組織間無法順利取得養分,而逐漸失能或凋亡、微淋巴管再生率不良,進而發生淋巴管發炎、瓣膜損傷、管壁纖維化等惡性現象,甚至導致淋巴系統逐漸遭到破壞,因此形成無法治癒的慢性病──淋巴水腫。
令人困擾的身體與情緒症狀
罹患淋巴水腫的個案,或許初期還能走能跑、能生活自理,但若沒有良好治療與控制,會逐漸導致關節活動度下降、感覺缺失、疼痛、肌肉萎縮、筋膜僵硬、組織發炎、皮膚病變、自體免疫反應異常、肥胖,甚至產生惡性特異淋巴皮膚癌威脅性命!
更糟糕的是,由於大量高蛋白質組織液的堆積,讓病菌更加喜愛侵犯水腫部位,一旦有了小傷口受到病菌感染,難纏的蜂窩性組織炎或丹毒就容易發生!倘若沒有妥善治療,蜂窩性組織炎與丹毒非常容易復發,發生頻率越頻繁、嚴重程度一次比一次猛烈,最後可能即使沒有傷口也會因疲倦或自體免疫調節不良,產生自發性的蜂窩性組織炎或丹毒,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可說是所有淋巴水腫朋友的夢魘!
至於腫脹的外觀、沉重的肢體與身軀,其生理結構帶來的不適感,都會影響個案對於自我形象認知的正向心理。許多患上淋巴水腫的朋友都面臨過憂鬱、沮喪、憤怒、悲傷、恐懼等難關,甚至有想要結束生命的念頭。淋巴水腫所造成的憂鬱症,也是當今醫療介入相當關心的健康議題。
【試閱2】 淋巴系統與健康生死相依
曾有位醫學研究學者說過:「所有疾病皆來自於微水腫」。研究發現,當細胞距離微血管超過5微米,會因不易從微動脈取得養分而產生凋亡。由此可推論,當細胞環境因微水腫導致細胞體遠離微血管網無法順利取得養分,同時又因廢棄組織液的堆積造成體內環境髒亂,細胞因此變得不健康,可能就是疾病的開始!
維持體液去留的平衡,最重要功臣就是淋巴系統,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一大要素。接下來,我們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淋巴系統的角色在身體各面向的影響吧!
很多人會認為淋巴系統越健康,免疫力越好。事實上這個想法並沒有被證實,因為免疫系統在人體中擁有十分複雜的機轉與變數,淋巴系統雖然參與其中,也只是一部分,並不能畫上等號。
免疫力其實是個很抽象的名詞,它包含了有形與無形的人體結構、生理反應、細胞分子甚至思想意念。而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性非常大,導致醫學臨床研究上很難有可信的實驗結果證實「淋巴系統越健康,免疫力越好」這個假說。
既然淋巴系統有參與免疫機轉,我們還是可以盡可能用相對正確的方法維護,使淋巴系統運作良好,間接影響免疫機轉的表現,例如:生病時免疫機轉不會爆衝,導致更多身體問題。
②對腸道機能的影響
前面有提過小腸的淋巴系統,會從消化系統吸收脂肪與脂溶性維生素,並將這些養分運送給體內需要的細胞們。因此,小腸淋巴系統常被稱為人體的「第二淋巴系統」。
根據越來越多的腸道健康研究發現,腸道中的菌相也會影響腸道的功能表現,同時也會影響腸道淋巴系統的運作能力。反過來說,腸道淋巴系統的運作功能越好,也會提供腸道菌叢有更好的居住環境。
從生理功能來看,營養素吸收功能正常跟完整的清腸排便,這些都是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均衡飲食、定時排便、規律運動等等看似很簡單的生活守則,就是讓第二淋巴系統擁有健康的不二法門。
③對大腦健康的影響
大腦的淋巴系統被稱之為「第三淋巴系統」。從硬膜上環繞包圍著整個大腦與脊椎,因此腦脊髓液也可被視為淋巴液。這些精緻的淋巴通道,將多餘的體液從大腦內部引導流動到外部,並隨著管徑向下排除。
此系統由大腦神經膠細胞管控,在醫學上也稱這個系統為膠淋巴系統是腦科學研究中很重要的新興研究對象。由於此系統的特殊性,且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關,也使得大腦逐漸被視為重要的淋巴器官之一。
近期研究發現與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有關的腦神經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及腦脊膜炎(又稱腦膜炎)等,都與膠淋巴系統的清理運送大腦廢物能力有關。
另外,近年來因為Covid-19感染造成的「腦霧」不但使人記憶力衰退,與其相關聯的長新冠症狀是否也會逐漸影響大腦健康?這也是腦神經科學研究致力探討的新議題。有些研究還指出冥想的練習,會改變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的互動,這是否也代表冥想練習,可以幫助大腦清理混亂的思緒、真正清除掉多餘的代謝廢物?這個推論很有學理上的邏輯,期待未來有更多這類身心共好的研究實證問世。
④對睡眠的影響
交感神經支配了人體所有的淋巴系統。因此當交感神經興奮時,反而會減緩淋巴系統的運作,而當交感神經被抑制時,就是淋巴系統大展身手的好時機。另補充說明,我們無法主動刺激副交感神經作用,必須是交感神經被抑制時,才能顯現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如身體放鬆、呼吸平緩、心情平靜等。
當人體進入睡眠時,就是交感神經最不活躍的時候。因此睡眠時間就是淋巴系統最活躍的工作時機。藉由副交感的影響,讓淋巴管有最好的收縮動能,協助身體每一個角落排除多餘的體液及代謝廢物。
由此可知,充足的睡眠時間、良好的睡眠品質也被視為提升免疫力的要素之一。因為在睡眠期間,我們的身體正認真地做大掃除,從大腦到腸道、從皮膚到肌肉、從關節到內臟,只要有淋巴管,都是清除工作進行的地方。因此睡眠與淋巴系統的健康,絕對脫不了關係!
⑤對肥胖的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世界各國的肥胖人數也日漸增長,因此在國際健康議題上被高度重視。
許多淋巴水腫相關的研究也證實:肥胖與淋巴水腫(及水腫)的產生有絕對正相關。過多的脂肪組織不但阻礙正常細胞吸收養分,更阻礙了淋巴管運送工作,加上脂肪屬於帶負電的蛋白質大分子結構,非常容易吸引帶正電的氫離子聚集在脂肪細胞周邊。
什麼是帶正電的氫離子呢?簡單來說,就是身體裡的水分。於是肥胖、水腫、肥胖、水腫等等,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漸漸產生了。
另外,睡眠問題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睡眠品質不佳、時間不足等引響大腦下視丘功能,使人體內的瘦素分泌失去平衡,讓脂肪細胞的分解代謝減緩。若再加上睡眠問題影響大腦淋巴液排除不良,將帶來更多併發症,讓肥胖問題雪上加霜。
⑥對筋膜系統的影響
筋膜在人體研究領域是新興的研究熱點,尤其是近十年來對於筋膜的臨床研究如雨後春筍,帶給我們許多顛覆傳統醫學思維的新觀點。
筋膜系統不但是包覆、支持人體的一種結構,同時也有力量傳遞、儲存及分泌激素的功能等等。現在,就先來初步認識筋膜系統與淋巴系統的關係吧!
筋膜系統可粗略區分為三種:淺筋膜層、深(肌)筋膜層與內臟筋膜。無論是哪一種筋膜,都跟淋巴管路系統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因為存在筋膜組織間的液體,就是所謂的組織間液,而被吸收到淋巴管中就成為了淋巴液。
當筋膜組織呈現糾結、沾黏狀態時,可能會出現囊袋狀的結構,這個像小水窪的囊袋結構,不但使代謝廢物跟多餘的體液堆積在裡面,更會使力量傳遞不平順,漸漸產生疼痛、僵硬等身體問題。這些囊袋結構也可能會使淋巴管網的運送路徑受到阻礙甚至破壞,因此維持筋膜結構的彈性、潤滑、平順,對淋巴管網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介入。
如何讓筋膜與淋巴系統的互動更健康呢?可從以下兩個面向著手。
飲食:吃抗氧化的原型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
運動:合適規律的運動訓練,如:重訓、心肺有氧、彈性伸展、呼吸練習等多面向的運動菜單。
若想對筋膜結構做更精確的鍛鍊,可試試有特定原則的筋膜訓練或又稱筋膜健身,並搭配筋膜放鬆工具(如滾筒、球、身體刷等)來強化深淺筋膜層;亦可接受徒手手法,如內臟筋膜鬆動術來平衡體內筋膜的張力。
⑦對內臟動能的影響
身體裡的臟器並非一直處在原地,它們會有自己的律動,例如蠕動、轉動、搖動、收縮、延展等等。像心臟除了應有的心臟肌肉收縮舒張,本身也會有自然的律動動作。
前面提到的「內臟筋膜鬆動術」,是一種可平衡內臟筋膜張力與動能的徒手手法。嚴格來說應該是內臟筋膜操弄術,因不完全是放鬆筋膜,比較像是恢復筋膜的正常張力,讓臟器回到正確位置並有良好的天然律動能力。
更精細的是,每一個臟器都有自己的淋巴網路,即使是淋巴結都有屬於自己的淋巴網路,這些專屬的淋巴網路都有自己特定的回流路徑,例如肝臟的淋巴回流區域可以分為八個區塊,若有沾黏或是張力比較緊繃的區塊,就可推論這個區塊的淋巴回流較差,只要施作內臟淋巴引流,就可以改善。
因此,只要每個臟器本身有良好的律動,都能視為增進內臟淋巴回流的指標之一。另外,內臟與內臟之間有所謂的內臟關節,這些關節活動度正常,也可以讓臟器彼此都有更好的活動空間,同時確保內臟淋巴網路有通暢的路徑,可執行廢物回收、傳送免疫物質等等重要工作。
當臟器的淋巴網路運作正常,其臟器本身的健康度更增加。而健康的臟器又能為身體帶來更好的全身淋巴回流作用,可說是雙向互惠的最佳狀態!
⑧呼吸功能的影響
呼吸是我們天生就會的反射動作,但隨著年紀增長、壓力增多、生活習慣與動作慣性變差,內建的呼吸模式卻逐漸變了調。例如:用了很多頸部肌肉來代償原本該作用的呼吸肌群,讓肩頸張力越來越高、橫膈肌因為用進廢退而變得無力,抑或以為腹式呼吸對身體很好,而習慣在腹式呼吸狀態,久了也會造成主要呼吸肌──橫膈肌及其他呼吸肌的失能。
由於呼吸的狀態與人體的交感神經作用直接相關,當這些呼吸肌失能時,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交感神經的反應,讓我們的身體容易處在緊張、焦慮、易怒、擔憂等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中。長期下來,不但身心互相影響,更因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淋巴系統運作失常造成許多疾病。
除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外,呼吸模式也可以看出體腔內壓力差的表現。基本上,人的胸腔與腹腔需有正常的壓力差變化,才能讓空氣在肺臟中有好的氣體交換,同時利用體腔壓力刺激、擠壓深層淋巴管,協助幫浦運動讓淋巴液有更多回流量與更好的管道動能。
因此,利用體腔壓力差所設計的淋巴回流呼吸練習,可讓該做事的呼吸肌有效率做事,更能降低交感神經衝動、促進深層淋巴回流,讓身體回到自然、放鬆的淋巴流動頻率的律動。
【試閱3】迷思3|淋巴按摩與淋巴引流分不清?
「哇~這麼輕柔?我還以為淋巴物理治療會很痛很折磨!」
「這樣輕輕的,消腫效果怎麼這麼好?」
第一次接觸到徒手淋巴引流手法的朋友們,99%會有上述的讚嘆跟疑問,還有:「朋友跟我說淋巴物理治療是輕輕柔柔的,不會痛,隔天也不會更腫,而且治療完之後會一直上廁所」。淋巴引流的真面目是什麼?為何淋巴引流不等於淋巴按摩呢?
要分辨事物,首先要從它們的名字開始認識。先來說說按摩這個詞!按摩(Massage)來自於古希臘「Massain」一字,為揉捏之意。說到這,相信有接觸過徒手淋巴引流的朋友已恍然大悟: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完全沒有揉捏的動作!接著,按摩也帶有撫推、拍打、震動的意思。
常見的按摩手法也包括以上幾種模式。因此,和徒手淋巴引流手法相較起來,兩者之間的差異明顯可知。
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具治療性,須謹慎小心
徒手淋巴引流使用的引流一詞,有著「引導液體流動」之意。徒手淋巴引流是模擬淋巴管的收縮動作模式,與促進組織間大分子蛋白質被回收功能所研究出來的手法。對於淋巴管道失能的狀況,例如:淋巴水腫、問題肌膚或腫脹等等,徒手淋巴引流在治療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微淋巴網路位於皮膚真皮層與肌筋膜間的皮下組織,所在位置非常表淺,因此淋巴引流施行的手法也是以輕柔、多方向延展皮膚為標準。另外,為了確實延展皮膚、刺激真皮層中的微淋巴管道,在徒手淋巴引流施作時,不會使用任何介質。例如:油、乳液、滑石粉等等。
因一旦有了滑潤的介質,很容易只做在表皮或是更深層的肌肉上,變成了按摩中滑撫的手法。這樣就完全失去徒手淋巴引流的效用與技巧,這也是最容易讓人誤會的地方:做淋巴引流感覺像是在按摩!
淋巴管的結構與動作都十分細微、精緻且具有韻律性,施作徒手淋巴引流的手感也應是如此。一般的按摩手法除了力道過大,更可能因為方向與模式錯誤造成淋巴管道的破壞,導致更多體液滯留、肢體更加腫痛。
另外,因徒手淋巴引流常被誤認為單純的按摩手法,導致很多人甚至認為只要做了淋巴按摩、淋巴排毒,就能消除水腫或保健美容。但正確的徒手淋巴引流,是帶有治療性的手法,若不慎重使用,猶如亂服藥物般危險!
本書只能提升大家對於淋巴系統及徒手淋巴引流的正確認知,幫助判斷自己所接受的淋巴保健是不是真有其效果?記得停,看,聽!先瞭解您所需要的是治療還是保健?所接受的手法是淋巴引流還是按摩?用知識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而施作淋巴引流的人,應該充分了解人體淋巴管道系統及個案的淋巴路徑狀況,更應接受過良好完整的訓練,才能給予正確的徒手淋巴引流技巧,不用似是而非的名號,模糊徒手淋巴引流與一般按摩的界線。
(此為部分節錄,更完整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全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