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那些早餐店帶給我們的滋味
這本書的起源,是來自我發表在粉專上的短篇故事〈早餐店阿姨什麼都記得住〉,講述一名早餐店老闆接到來自鬼魂的點餐,並透過她超乎常人的記憶力來發現案件真相的故事。
這篇故事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迴響,不只讀者們喜歡,也有很多新讀者是看到別人分享這篇故事後,就成為路邊攤的死忠顧客了。
之所以被大家喜歡,我想是因為大家都對這個題材有感覺吧?畢竟台灣的早餐店已經形成一種特殊文化,在台灣生活的每個人都去過早餐店,也親眼見識過早餐店阿姨們那超人般的記憶力。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沒什麼記憶點,不會被其他人注意到的人,不過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早餐店的老闆。之前還在當大夜班保全的時候,我下班後都習慣去一間早餐店買早餐回家(雖然對我來說已經是晚餐了)。
那是由一對夫妻經營的小早餐店,店面很小,只有五、六個座位;菜單上的選擇也沒有知名早餐店那麼多,不過他們家的肉鬆蛋吐司很合我的胃口,買過一次之後,我就每天都會去了,點的都是吐司跟豆漿的組合。每次到店裡時,老闆夫婦總是忙著招呼客人,他們的視線跟注意力都放在製作台上,幾乎不會跟客人聊天。我每次都是點完餐後等待,然後拿了餐點就走,沒有跟他們聊超過三句話。
有一次,我剛走進店裡,老闆娘抬起頭瞄到我,突然放下製作台的工作跑去冰箱前面,打開冰箱不曉得在看什麼,然後又匆匆跑回來,對我說:「先生不好意思,我們的豆漿還來不及備好,你今天要喝點別的嗎?」
他們其實記得我嗎?除了驚喜之外,我還覺得很不好意思;其實沒有必要為了我特地跑去冰箱確認的。除了種類多樣化的早餐外,這種被記住的重視感也是台灣早餐店的魅力之一吧!
把早餐店跟鬼故事融合在一起寫成長篇故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好早餐店帶給我們的不是只有記憶力驚人的早餐店阿姨,還有喝完必拉的大冰奶、冬天時能暖手的玉米濃湯,以及每個陪我們一起吃早餐的人……還有些早餐店可能已經關門,再也吃不到了。
不過沒關係,希望書中的故事能讓大家再重新回味,那些早餐店帶給我們的獨特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