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們放棄我再生一個小孩好不好?
在最沮喪的那天過後,我絕望到萌生出想放棄自己的念頭,甚至跟我爸媽說:「你們再生一個小孩好嗎?」
繼續回憶我的受傷歷程前,我想先說說我的爸爸媽媽。
我生長在一個很和樂的家庭,爸爸開了一間木作門窗、地板、門鎖的公司,而媽媽就在公司幫忙。爸爸經營的是小公司,但他穩紮穩打、腳踏實地,因此我從小生長在被稱為「小康」環境的家庭。
他們只有我一個小孩。爸爸是個內斂的人,平常比較不多說心裡的話;而媽媽是個喜歡跟人聊天、樂於分享的人,有時候,我跟媽媽鬥嘴,也覺得很好玩。
但其實我不算是一個乖小孩,甚至對老師來說應該是個麻煩人物,行為、思考都有點特立獨行,或者說有點任性。
小六的時候,我有一次聽媽媽跟朋友在聊天。聊著聊著,媽媽就說:「其實我教育兒子很開放,如果說我兒子下課要去圖書館自習,我覺得也可以。」當下聽完,我就認真了。
隔沒幾天,我不想去安親班,放學後就跟來接我的老師說:「我媽說我可以自己去圖書館讀書。」就自己去了圖書館自習。安親班的總導師找不到我,打給我媽找人,媽媽找到我時又好氣又好笑,畢竟是她自己說可以的,也沒什麼資格大發雷霆(雖然還是有)。
叛逆的青春期
上了國中後,我要求要住校,因為這樣就可以脫離父母的管教,隨心所欲過日子。但也僅僅維持了兩年,我就因為一些事情轉回家裡附近的國中。到了高中,我越來越叛逆。有一次,媽媽跟我吵架,她氣到爆炸的時候說:「你給我滾出去!」我就真的滾出去了。那是我第一次離家出走。
那段時間,我住在高中死黨家裡,白天還是正常去學校上學,晚上就回朋友家打電動。後來,爸爸打給我問我在哪裡、不要讓媽媽擔心,我才回了家。記憶中,我逃家了兩、三次。
我很不喜歡學校無止盡考試的生活,覺得自己被困在教室裡很無聊。也討厭早自習、不喜歡每堂課都要考試的機制,考試時,一拿到考卷我就往後丟,更不想去上課,經常性地晚到。
我就讀中正高中的高二時,因為成績太混被留級,高中讀了四年,都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原來,他們從未放棄我
我記憶中,爸爸打過我一次。
那次是跟媽媽吵架,我越吵越氣、越氣越止不住怒火,開始出言頂撞媽媽,對她惡言相向。平常對於我跟媽媽吵架都不太出聲的爸爸,那次聽到就火了,他衝過來壓住我,抓著我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對你媽說話?你要道歉!」
出車禍之前,我是個非常任性的小孩,最常做的事就是先斬後奏,當一個隨心所欲的孩子。家裡因為只有我一個孩子,跟爸媽吵架幾乎都是一對二,我常常覺得孤單,要一個人對付兩個人。所以成長過程時,我一直覺得朋友比較重要,只想跟朋友玩;跟朋友偷騎車出去,跟朋友聊天打屁,都比待在家快樂多了……。
受傷後,我在他們面前打回原形,變成一個什麼都做不了的殘廢。我沮喪、厭世,對這個世界充滿絕望,討厭這個世界,每天過著沒有靈魂的機器人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在崩潰的邊緣,實在快受不了,我跟我爸爸媽媽說:「拜託你們再生一個小孩好不好?我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廢人了!你們照顧了我那麼久,長到現在,對我的付出都白費了,現在可能還要再繼續照顧我下半輩子。求求你再生一個吧!不要寄望我了!」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我說完後,爸爸媽媽的神情。媽媽笑了出來拍了拍我,說:「神經病喔!又生不出來。但不管怎樣,你永遠都是我們的寶貝。」爸爸也在旁邊微笑地點點頭。
那種自然流露出的氣氛,是一種你知道他們從來沒這樣想過,也從來也沒覺得遇到我這樣麻煩小孩、遭遇這種重大變故「是一種負擔」的篤定。
他們從來、從未想要放棄我!
無條件的愛,孕育更大的力量
當下,我的嘴角忍不住微微地揚起,想著:媽!我很認真跟你們說這件事,妳只在意妳生不生得出來?好啦,開個玩笑,雖然我是笑著的,心裡卻不停地流淚,很捨不得,也很心疼地流著淚。
我一面笑笑的,一面突然間整個人清醒了過來──我終於真正看清楚這一切了。
我很慶幸眼前這兩人是我的爸爸媽媽,我終於明白「家人」的定義是什麼,就是不管再怎麼樣壞、再怎麼樣糟,他們都會是我一切一切的後盾。在我無助、絕望,人生看似一片黑暗時,一回頭,都能看到媽媽爸爸的身影站在後面陪著我。
回過頭,我才發現眼前的他們,怎麼在短短這段日子憔悴了這麼多、老了這麼多?
我想著媽媽這段日子以來,幾乎沒日沒夜、二十四小時堅持不請看護地陪在我身邊,忍受著我的壞脾氣照顧我,透過與各個傷友家屬談話聊天,交換有可能康復的療程與經驗。
爸爸則是在每天的上班前會買早餐來陪我們吃,接著白天一個人處理上班的所有事務,下了班又立刻買晚餐來醫院,直到凌晨才不捨地回家。除此之外,他還為了我的傷找了各式各樣的醫療文獻、治療資訊,只要有一點機會都不放過。另一方面,還要為了我車禍的官司四處奔波,與律師討論諮詢。
世上真的有無悔的愛與支持
他們忍受我的無理與無禮,承受我的一切喜怒哀樂,當我悲傷痛苦,他們在一旁也會跟著難過傷心;當我自暴自棄,完全想與世隔絕,他們等在一旁逗我笑,要我吃飯、好好復健;當我復健時在眾人面前失禁、出糗,他們也毫無怨悔地處理一切的難堪並收拾殘局。
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像他們一樣,無條件地、始終溫柔地看著我,永遠張開雙手承接我。
我深深相信,他們對我是最無比強大的愛,生出的是另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足以讓我可以正面、突破黑暗、慢慢走出來。我也相信正是這股力量,讓我在面臨人生這麼嚴重改變後,一次都沒有想過要了結生命。
無悔的陪伴是最直接、最好的愛。回顧我的身邊,愛我的人真的很多,那些來醫院陪伴我的親戚、朋友,是你們讓我知道,世界上愛我的人還有很多很多,我要為了你們好好振作,謝謝你們!
別人怎麼安慰、怎麼幫我,我也要有那份想往上的動力,他們才會從難過的氛圍裡走出來。
---
心靈上,我也深深受傷了──曾經的我覺得被朋友拋棄了
如前文所說,受傷前的我是個重視朋友更超過家人的人,我媽媽常常說「我把家裡當旅館」就是這樣的概念。我喜歡跟朋友聊天、打混、出去玩,甚至也要求要住宿舍,只因為可以跟朋友多在一起混久一點。
我在十二月二十七日出車禍,原本跟朋友計劃了痛痛快快玩樂的春節之旅,群組裡已經討論得火熱。這群高中死黨是我無話不說的朋友,我一直認為是比爸媽還重要的好兄弟;我離家出走時,也都是他們無條件地支撐著我。
車禍那天晚上,大家都衝來醫院看我、陪我,我知道他們還是那群朋友。
但原本那個群組,從每天都在吵鬧打屁到發言逐漸減少,到最後已經都不太有人說話了。我一開始很好奇,後來覺得是不是自己想多了,群組似乎太過平靜。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應該是他們創了一個新的「沒有我的群組」。
原來,我被排擠了、我被遺棄了、我被丟下了。
以往總是擁有一大群好朋友的我,剎那間心靈受到重重的打擊。理性的我當然知道這可能是他們的貼心,不想讓我看到持續討論旅行相關的對話,也無法再邀請我一起出遊。但那時的我無法理性思考,只想了很多負面的事:「反正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吧?未來也不會再用這個群組了,你們應該也不會想再跟我出遊了吧?那我就離開、退群吧!退掉了我也沒差吧!」
感受到被拋棄的我退了群組,把自己的心也退到那個彷彿有了缺陷的世界。
開始面對自己真正的模樣
那段期間,我的心靈很矛盾。生病時會出現很多奇特關係的人,我不想讓那些不熟的人來探望,但又希望大家關心我。
不想被看的原因是,那是我最脆弱的狀態,我不想讓大家看到自己這麼狼狽、軟弱、無能為力的一面;但又想被看的原因是,有些明明跟我很要好的人,怎麼連一通電話、一個訊息都沒有,為什麼誰誰誰不來關心我?
高中時,我在學校跟一個學妹很要好,但我受傷後,她卻一次都沒有來看過我,甚至連一通電話、訊息都沒有。後來過了幾年,有一天我突然想起這件事情,當時太想知道了,於是我主動提起,問了學妹為什麼?她說,這對她來講壓力太大了,她怕自己會哭出來,無法面對我。
我知道,這世上沒有什麼人有義務必須要來探望你、關心你,那不是必然的。雖然這些前來的關懷與關愛都是真心,但絕對不是非做不可的事。
原來,我不會變成廢人,可以獨立生活
而我因為在醫院待了整整八個月的時間,也看到各式各樣的病人,認識了很多回來檢查的傷友,他們平常都有工作,是趁著寒暑假或休假回來醫院做檢查。大部分時候,傷友都是自己一個人來住院,在沒有家人或看護的陪同之下,獨立完成各種檢查。
在醫院的日子待久了,看到他們生活的獨立性讓我很驚訝。我以為受傷後的自己就成了一個廢人,必須依靠別人照顧一輩子,但看著這些一個個回來檢查的傷友,他們獨立自主、靠自己完成生活瑣事,甚至自己面對所有檢查。
他們回醫院彷彿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大家就像普通人一樣交流著彼此生活中的大小事,偶爾聊一聊這段時間發生的糗事,還會拿自己開一些地獄梗笑話。在我還沒能面對自己真正模樣的時候,他們甚至開導我這個受傷不如他們嚴重的人,這一切都讓我深深佩服,也看到自己並非只能變成一個廢人。
我開始經常他們聊天,也和一些人成為朋友,在他們身上詢問了許多未來的模樣,也聽聽他們怎麼解決生活的不便利。
我知道,或許一時之間,很多事情不一定能完全放下;或許當下會很沮喪、難過,甚至憤怒,那就放著吧!讓它慢慢淡掉吧!不管今天經歷的是失戀吵架、職場失意還是家人失和,或是像那時的我一樣,覺得被所有的朋友遺棄了。
沒有人能夠超然地迅速放下,因為我們是人、是有感情的,所以就先把這樣的情緒放著吧,時間會沖淡一切的。
後來的我學會,只要好好地、用力地珍惜自己眼前所有的,那些過去在意的都會緩緩地淡去。可能在心裡留下過的傷痕,終究會結痂,慢慢好起來。傷痕留下的淡淡痕跡,不會不見,但我們終究能帶著那些痕跡,走向更好的未來。
--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寫在最後
透過這本書的梳理,我其實也重新回顧一次這十年的人生歷程。
十年前,那個還以朋友為主軸、以自己為思考中心的我,在這十年間,有了大家口中所謂的「巨變」。
很多人採訪我的時候,第一個問題都是:「你怎麼有辦法在這麼短短的時間內就讓自己好起來,甚至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這麼勇於嘗試與擁抱世界?」其實這個問題最最根本的答案是:「因為,我擁有世界上最棒的爸爸與媽媽。」
朋友曾經問過,我心目中所有情感關係的排行榜,我超級理所當然地把「親情」排在第一名,且遠遠大於愛情與友情。此時此刻,我能變成這樣的我,最大最大的功臣絕對是我的爸爸與媽媽。(雖然今年我真的太忙了,很少顧到親情,爸媽我抱歉∼ ∼)
在這本書的最後,我想要謝謝我的爸爸與媽媽。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雖然也沒學壞,但從小到大我是真的浪費了爸爸媽媽好多的眼淚、心力,還有錢。
小時候,爸媽花大錢讓我去學了六年的鋼琴,現在幾乎全部忘光光,連雙手彈鋼琴都不會了。幼稚園時,我橫衝直撞把同學的手撞斷了,是爸爸媽媽來賠罪道歉,把我帶走的。
到了小學,我開始叛逆,翹課不去安親班,甚至不去上課就賴在圖書館裡。雖然現在還是長成很好的樣子,但我知道,當時媽媽與爸爸經常被我傷透腦筋,不知怎麼辦才好。
國中時,因為我喜歡的朋友要去讀華興中學,我也吵著要去讀,爸媽也就順著我讓我去唸私校(看吧 ∼ ∼真的又花了你們好多錢)。
國中放飛的我更開始超級叛逆、霸凌同學,甚至經常接到老師電話,要他們到學校去跟老師、同學,以及家長們道歉。
高中更是變本加厲,離家出走好幾次,每次學校打電話到家裡都是來「客訴」。而我也幾乎沒給爸媽什麼好臉色看,常常左耳進右耳出,更常常說些難聽的話、叛逆的發言。
我也偷抽煙、被教官抓、被警察抓。高中讀了四年,被記滿超過三次大過,即使再重修還是被當,最後也沒畢業,只領到了一紙肄業證書,讓爸爸失望、讓媽媽哭了好多次。
從小到大,我沒得過什麼獎,每次爸爸媽媽被叫去學校都是處理我做的壞事。別人的家長都是去領獎,我的爸媽卻是去領我回來。
我真心抱歉。
|.|
我要謝謝爸爸。
爸爸,雖然你不擅言詞,是個什麼都不太講出口,在家也總是扮黑臉的人,但我知道你總是獨自扛下很多超級苦的事情。
我知道你很愛我,在我出車禍受傷住院、那漫長的八個月裡,你為了我扛下、打理醫院外的一切。白天,你忙著上班處理工作大小事,還要幫我蒐集所有證據與資料、打官司、調醫療資料與申請保險,甚至查遍了所有關於我的傷勢的資訊。
到了晚上,你一下班就放下所有一切趕來醫院,買飯給我們吃,一面照顧我和被我傷透心的媽媽。甚至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媽媽都在醫院陪我,你就算回到家也只有一個人,沒人能訴苦與陪伴。
那段時間的你該有多孤單與傷心,卻一個苦字都沒說過。
更謝謝爸爸在我受傷後還願意帶著我跟媽媽一起出國,我們總是挑戰最麻煩的「自助旅行」,而你總是自己一個人開車載我們去看世界。遇到斜坡,只有你推著我氣喘吁吁地前進,扛著大小行李也從不喊累。爸爸帶著我看了全世界,跟在你的身邊,我永遠都像是個被照顧好的小孩,你是我的大樹。
現在的我不能下樓梯,也謝謝爸爸總是揹著我回家,因為家裡地勢的關係,要進家門的那幾階梯,需要你每次把我揹進揹出。十年來,我看著你的背影獨自撐起我,從可以輕鬆把我揹起,到現在逐漸有了吃力的感覺,我真心抱歉無法分擔你任何一部分的壓力或苦力。
爸爸,你是我的偶像,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永遠都是。
我要謝謝媽媽。
媽,真心謝謝妳,也對不起,那些為我流下的無數次的眼淚。
雖然我總是說妳囉唆,總覺得妳擔心過了頭,常常跟妳拌嘴與頂嘴,但我都知道妳是為我好。妳永遠都把我擺在自己的最前面,把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在處理(也把我的朋友當成自己的朋友 ∼ ∼哈)。
因為有妳的愛,我可以恣意長成想要的、自由自在的樣子,不論是受傷前那個任性妄為的我,還是受傷後想嘗試什麼就去做的我。妳總是在我超級忙不過來時,一通電話就無條件應援我所有事情,也不阻止我想行動就行動的衝動。
妳的擔心與不安,我都懂,因為有妳那麼那麼多的愛,才有我這麼強大的心靈,得以變成現在的我。
被妳養成媽寶的樣子,我很幸福。
媽媽,妳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我常常在一旁看著爸爸媽媽的行動,感到又好笑又窩心。即使爸爸媽媽不懂YT流量的演算法,但我知道你們會花一整天的時間開著我的頻道,讓影片一支又一支地輪流播放,用你們的方式來應援我的工作。無條件支持的心意,都讓我滿滿地感動。
我也常常聽見爸媽在跟朋友聊到我時,時不時就學著我說「歡迎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來要求朋友,用你們的方式瘋狂分享關於我的大小事。
我知道爸爸媽媽絕對不是在我受傷之後才這麼愛我,但以前的我不懂事,你們從來沒有變過,付出給我的愛也從來沒改變過。改變的是我,歷經了那一切之後,才真真正正張開眼,看到正閃閃發光、爸爸媽媽的愛,溫柔地包圍著我,即使自己再累、再辛苦或心酸也咬著牙,放下自己的人生支撐我。
爸媽,從小到大每次遇到我的事情都是鳥事、壞事,都要道歉與收拾,甚至讓你們承擔著我經歷那場巨大苦痛。
那麼,現在的我,有成為能讓你們驕傲的模樣了嗎?
以前常常聽人說祝福的話,覺得很八股、很無聊,但現在的我真心誠意地想向上天祈求:我希望我的爸爸媽媽可以「健健康康、長命百歲、快快樂樂,不要再有什麼大煩惱與痛苦」。希望這個兒子不再讓你們擔憂與流淚。
此時此刻的我,非常、非常希望這個幸福能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