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的潛力
經歷過2022年加密貨幣市場的狂風暴雨後,許多曾不可一世的加密巨頭在市場風向巨變時,瞬間土崩瓦解。不得不說,加密貨幣原生機構們的貪婪與投機是最終自食惡果的導火線。原本占據這個生態可以跟華爾街大佬一拼的巨頭們一個個倒下。在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的創辦人山姆.班克曼-佛瑞德(Sam Bankman-Fried)與幣安創辦人趙長鵬因非法行為陷入困境之時,華爾街卻能好整以暇地去扎根這片新的商業疆域,並收割牛市回歸的利潤。
根據數位資產公司Laser Digital的調查,高達96%的機構投資人認為數位資產提供了傳統資產類別之外的投資機會,且投資標的是否得到大型傳統金融機構支持對他們來說極其重要。
由於傳統的比特幣投資方式包括直接購買比特幣、購買比特幣期貨或選擇權等,對於不熟悉科技的散戶投資人而言,他們可能會對直接投資加密貨幣感到畏懼,因為他們需要先擁有一個錢包,並在不熟悉的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因此,他們更傾向透過ETF(Exchange Traded Fund)來進行加密貨幣投資,這種方式更能駕馭他們的不安。
如今,華爾街大老貝萊德推出的比特幣現貨ETF,讓機構投資人對投資的信心大增。2024年初,幣安敗走中東杜拜,同一時間華爾街成功推出比特幣現貨ETF,果然吸引了眾多投資,還靠著比特幣今年超過60%的價格上升與巨額手續費,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效益①分散風險,平衡投資組合
如果投資者持有一籃子的資產,其中包含低相關性的資產,則更可能得到風險平衡後的報酬,也就是分散風險的效果。過去20年,我們似乎相信股票與債券的走勢是相反的,但這個關係在疫情後可能反轉了。資產間的相關性正在升高,包含股票與債券、國際股票與美國股票的相關性都提高了,投資人可以得到的多元化收益也就變得越來越有限。在跨資產的相關性增加的情況下,建立一個風險與回報間達到平衡的投資組合變得更加困難,而比特幣剛好可以滿足這個需要──其價格走向並未完全依賴於傳統的風險資產,因此,比特幣一直被認為能夠幫助投資組合實現多元化。
效益②潛在對沖工具
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性極高,這意味著投資者有機會獲得超過傳統金融市場的回報。隨著危機的警告越來越多,一些投資者正在探索比特幣作爲一種潛在的對沖工具。
貝萊德首席執行官賴瑞.芬克(Larry Fink)今年1月表示他現在是比特幣的忠實信徒。他指出:「如果你在一個國家,擔心你的未來,害怕你的政府或者害怕你的政府因過多的赤字而使貨幣貶值,你可以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長期價值儲存手段。如我說的,它就像數位黃金。」
著名投資者、個人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多次警告美國國債不斷膨脹,敦促投資人在購買黃金和白銀的同時購買比特幣。他還預言了美國帝國的終結,將類似羅馬帝國的滅亡。
此外,富豪們也看好加密貨幣的未來發展潛力。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加密貨幣的價值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因此,許多富豪選擇投資加密貨幣,以期待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效益③美國債台高築,富人打帶跑
另一個讓富人夜不能寐的原因是美國政府持續上升的債務問題,當前美國的國債已達34兆美元,每100天會增加1兆,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理想上,解決債務危機的方法包括削減政府開支、對富人加稅以及堵住各種漏洞,這就是為什麼富人們容易被「說服」去購買比特幣以及其他硬資產的原因。
目前全球對於比特幣的需求量非常高。比特幣與一般股票最大的差異是,這是一個全球流通而且購買不受國籍限制的商品。舉例來說,如果你是一個在台灣生活的外國人,即使你非常看好台灣的股票,你想買台股也是困難重重。相對的,如果你對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有興趣,你可以輕易地在全球各個角落買到。這也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比特幣,並對這種加密貨幣進行投資。
由於美國政府缺乏財政紀律,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舉債和不計後果的支出可能對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一個長期利多。且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加密貨幣不受任何政府或中央銀行的控制,因此,富豪們可以透過投資加密貨幣來避免政策和貨幣風險。
小資入場,跟著富人的風口一起飛
台灣投資人之所以覺得比特幣風險高,而台股風險低,其實只是一種心理偏誤,學術一點的說法叫「本地偏差」。也就是投資人偏好購買自己距離(包含地理位置、文化圈)接近的股票。但是本地偏差,恰巧最容易造成「雪上加霜」的情況。舉例來說,你領薪水的公司、生活圈都在台灣,如果台灣遭遇風險,你的公司、你投資的股票又都在台灣,這就會造成雪上加霜的結果。公司經營中斷,你收入沒了,而且你投資的股票也可能沒了,這種風險是巨大的,而分散配置部分資產到比特幣,可以達到降低風險的效果。
台股比加密貨幣還危險?
2022年第三季,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波克夏首次進軍台積電,在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以下簡稱為證監會)提交的13F季度報告正式對外公開。報告顯示,2022年7月至9月期間,他們首度大膽購買了大約6,010萬股的台積電ADR,總金額超過了41億美元。由於波克夏此前鮮少大賭科技產業,市場一度對他們這種行為反應劇烈,使得台積電ADR的價格在一夜之間狂飆7%。
然而才短短一個季度的時間,2023年2月,波克夏卻宣布將手中的台積電股票大幅減持,比例高達86%。他們的持股數量從最初的6,010萬股ADR,銳減至僅剩下的829.27萬股。
巴菲特購買台積電的原因可能有多種。首先,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具有強大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優勢。其次,隨著科技行業的快速發展,半導體的需求也在不斷成長,台積電的業務前景看起來相當光明。最後,台積電的財務狀況也相當健全,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和高毛利率,這可能吸引了巴菲特的注意。
然而,巴菲特快速撤離台積電的原因也可能與台股的高風險性質有關。雖然台積電的業務表現強勁,但其股價可能受到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匯率風險、以及科技行業競爭環境的變化等。這些風險可能導致台積電的股價波動大,對投資者來說風險較高。其中,兩岸關係的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是最大的風險。台積電的風險可能超出了他的掌控範圍,因此選擇撤離台積電。
台股的風險,有幾個可能的因素,由於台灣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經濟狀況與全球經濟環境緊密相連。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動,尤其是美國和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都會對台股產生重大影響。其次,台股的權重主要集中在半導體科技類股,這是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並且在台灣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這種集中的情況也使得台股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如果該產業出現任何不利的變化,都可能對台股產生重大影響,增加了投資風險。
另外,歷史上,兩岸關係對台股的影響深遠。當兩岸關係緊張時,由於投資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台股的波動性會提高,導致投資風險增大。例如,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台股市場就曾經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加上今年中國一直持續增加對台灣在軍事以及國際上的壓迫,都對投資人的心理造成壓力。
最後,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台灣地震的風險也一直是投資人難以控管的風險。地震可能導致基礎設施損壞,影響生產和運輸,進而對企業的營運和獲利能力產生影響。雖然受921地震影響,包含台積電在內及其它產業都已落實抗震方案,且半導體生產場所的建造均考慮到抵禦台灣常見的地震,但以2024年4月的花蓮地震為例,10個小時的晶圓生產中斷,還是為台積電帶來超過6,2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相對來說,比特幣很適合作為台灣投資人分散風險的工具。我並不是說買了比特幣就不怕中共的飛彈或是地震,而是比特幣作為戰爭保險的可行性主要來自於其去中心化的特性。無論任何國家或政府的狀況如何,比特幣的價值和交易都不會受到影響。這使得比特幣在戰爭或政治動盪時期成為一種保值和避險的工具。比特幣數位化而且便於攜帶的優勢,也是實體黃金所沒有的。某位台灣知名主持人兼作家就曾經說過,他購買比特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萬一要逃難的時候,只要他還能逃出去,在國外的任何一個角落,他都能夠用比特幣換成資金,至少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