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商業理財
  3. 投資理財
全站分類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教育經濟學:用「科學數據」破除教育迷思,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意志力與好成績!

「学力」の経済学



定價:360元 
優惠價:79 284元    
  無法購買





內容簡介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性與特長各不相同,

但很多人,卻只聽信教出優秀孩子的「教養專家」心得,但這些「個人經驗」,無法成功複製在所有孩子身上!

教孩子,需要更理論根據的做法,大規模的研究實證,帶出最有效的教育法!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 日本狂賣超過20萬本。

★2016年日本商業書大賞Top2。

★ 東洋經濟Online連續3週Top1。

★ 亞馬遜連續3週Top1 (商業‧經濟)。 

★ 亞馬遜百名榜連續在榜161天。

【內容簡介】

「教育改革」的口號,在台灣已經喊了20多年,

從410教改遊行、9年一貫、多元入學、一綱多本等,到現在的12年國教,

對數百萬的台灣孩子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當教育政策搖擺不定、課綱爭議延燒、流浪教師激增、城市&鄉鎮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總總的矛盾和衝突下,被激化的對立和對未來恐慌,

讓所有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無所適從。

當教育政策的規劃不周全、政府預算年年縮減,陷入焦慮與茫然的同時,

家長們該如何挽救自己的孩子、學校和老師又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教育經濟學:用經濟學的「科學實驗」和「統計數據」去分析教養法&教育政策。

長期以來,父母親在教養孩子時面臨的三大問題,學習、人格養成、未來發展。

日本最有名的教育經濟學者,綜整各種教養難題和煩惱,

用數據幫父母和老師們找答案!

教孩子就要用最科學的方法!

【家庭,能帶給孩子什麼?】

別人孩子的成功,不代表你家孩子就適用。

拒絕經驗談、大家說、盲從, 找出有效的教養方法!

就算讓孩子少看1小時的電視,增加的學習時間也不超過3分鐘?

幼兒教育的教育投報率最高,還能減少未來的社會成本支出?

讚美孩子聰明,就是扼殺他們的幹勁?

孩子成績好壞,有50%來自家庭環境?

【學校,怎麼幫助孩子?】

當孩子無力改變貧窮和家庭資源不足的情況下,

學校和老師,是孩子們最後的希望。

小班制的成本過高,效果不如能力分班?

教育齊頭式平等,只會擴大貧富差距?

應該廢除教師證照制度?

教師研修制度,無法提升教師素質?

【本書特色】

1.  議題延燒2年!日本最賣跨界商管、教育書:

     結合「經濟」&「教育」,以深入簡出的案例、深厚且客觀的研究數據,歸納出21世紀真正的教育方法。

2. 「教育經濟學」的新概念:

     用大數據破除「別人孩子的成功經驗」、「OO讀書法」或是「知名教育評論家的言論」,用「科學根據」來教孩子!

作者簡介

中室牧子

慶義義塾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準教授。

1998年慶義義塾大學畢業後,曾在日本銀行、世界銀行服務,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課程(Ph.D.)。

2013年開始在慶義義塾大學任教職,專業是教育經濟學。

作者序

前言 

科學數據顛覆教育的「常規」

一開始其實想拒絕出版社的邀稿,因為我沒有孩子,雖說在大學教的是經濟學,但從事教職的時日尚短,何況說來慚愧,我教的並非教育哲學。

然而,許多有孩子的友人或學校老師,有時甚至是教育委員會相關人士竟然來找我諮商。比方說,有孩子的友人經常提出如下列的問題:

 

「想讓孩子用功讀書而以奬賞誘導是不好的嗎?」

「對小孩的教育應該採取讚美教育嗎?」

「電玩對孩子有不良影響嗎?」

為什麼我的朋友不是請教他們的父母,而是問我這個教職資歷尚淺的人呢?

這全是因為我是教育經濟學者。教育經濟學是以經濟學的理論或技巧來分析教育為目的,屬於應用經濟學的一個領域。而且,我在評論教育或教養時,使用的是絕對可以信賴的「數據資料」。

運用龐大的資料庫,以經濟學角度來分析教育為職業的我,有時可以了解連父母或學校老師教養時也無從得知的事實。

 

前陣子看了某個電視節目,其中果然還是針對「以奬賞誘導」、「讚美教育」、「讓孩子擁有電玩」等議題討論對錯。可見對於教養子女的父母而言,的確是令人煩惱的問題。

這個電視節目的教育評論家及育兒專家,口徑一致地陳述以下的見解。

 

‧「不應該」以奬賞誘導

‧讚美教育「比較好」

‧打電動使孩子「變得暴力」

 

從主持人的反應來看,他們的確打從內心認同這些教育評論家及育兒專家的主張,這或許也和多數人直覺的看法一致。不過,身為教育經濟學者的我,提供給親友的意見,卻正好相反。

 

‧以奬賞誘導「也沒關係」

‧「不應該採用」讚美教育

‧打電動「也不會變暴力」

 

我並不是故意和教育評論家或育兒專家唱反調,但是,他們在電視或雜誌上所陳述的見解,令我感到不對勁的部分時常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因為他們都是基於教育者的個人經驗,所以缺乏科學根據,因而也對於「為什麼這個主張正確」的說明不夠充分。

我把經濟學上的數據,運用於教育或教養上的發現,或許比評論家或育兒專家指南、知識更具價值,或許可以說,如果不知道就太吃虧了。

本書的目的是清楚地將教育經濟學介紹給各位讀者。

雖說是「運用數據資料就經濟學觀點分析教育」,或許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在說明主題以前,介紹一個我最近的成功經驗來作為分析的案例。

 

考試前祖母過世的比例暴增!?
從2013年開始,我的課堂學生數突然暴增到1至2百人,有時甚至會超過5百人。但就在期中考當天,有許多學生通知我:「因為祖母過世,所以無法參加考試,希望能夠參加補考。」
以2013年春季的學期為例,250位左右的學生中,竟然有15位的祖母過世。另外,以英文報告為取得學分要件的秋季課程,祖母的死亡比例更高,竟然有將近3成的學生都發生祖母過世的不幸。
我要求學生繳交附有日期的死亡證明、訃聞等證明,其中也有學生交來的是好幾年前的死亡證明,或是說「因為祖母遭受恐怖攻擊,所以沒辦法證明」等理由,是一群令人一頭霧水的學生們。
雖然感到疑惑,但這一年總算平安度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讀到一本關鍵性的書,那就是著名的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所寫的《誰說人是誠實的!》文獻2,在〈奶奶過世的高峰
期〉這一節當中,艾瑞利教授有一段以下的描述:
「在大學任教多年後,我注意到每學期快結束時,似乎都有很多學生的親人過世,尤其在期末考前一週或報告截止日前,最容易發生這樣的不幸。每學期平均都有十分之一的學生,向我要求考試改期或報告延期。」

沒想到連世界知名的艾瑞利教授都和我有相同的體驗,我心中的驚訝自然不在話下。艾瑞利教授的書中還提到,有一位勇於挑戰的生物學教授,甚至發表了一篇關於「考試與祖母驟世間的因果關係」的研究。
那位教授把過去上課所蒐集的資料加以分析後發現,祖母在期中考前過世的機率是平日的10倍,期末考前過世的機率更高達平日的19倍。而且,成績不佳的學生,祖母死亡率更是暴增50倍以上。

我身為教育經濟學者,當然也會在自己的課程進行資料收集。受到艾瑞利教授著作的啟發,我立刻以前一年的授課記錄資料為基準,計算期中考及期末考的祖母死亡率,然後向學生說明「我課堂中的學生,祖母死亡率異常地高」。
另外,也向學生說明,我發現在課程最後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有關「對這堂課的學習意願」這個問題,回答「完全沒有」及「沒什麼意願」的學生,祖母就愈容易發生憾事。
後來,來上課的學生中,就只出現一位祖母過世的學生。

我的課程設計,多半是針對社會現象或事件,利用數據資料加以實證分析而成的。在課程結束前,我對學生說了以下這段話—
「就算騙得了人,也無法騙過數據。希望各位能夠理解,分析蒐集而來的資料,理解社會結構,將會大大的改變生活。」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三年返台後,逐步實踐二十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山羊島的藍色奇蹟》、《遺體》、《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超譯佛經》等。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書籍目錄

前言

科學數據顛覆「教育成見」 

考試前祖母過世的比例暴增!? 

第一章 他人「成功經驗」適合我家孩子嗎?→科學數據絕對勝過個人經驗 

「人人都是教育評論家」的奇怪現象 

家長年收愈高,小孩的學歷愈高?

美國靠「科學根據」改變教育

用「數字」表現教育成果

教育是經濟學家最有興趣的研究

第二章 不能用獎勵誘導孩子?→以科學根據為基礎的教養法 

如何獎勵,誘使孩子「現在就讀書」?

「考高分就獎勵」,無法提升孩子成績?

不只獎勵,還要教導方法才有效

獎勵孩子,又如何不會失去「學習樂趣」?

用「錢」作為獎勵,也要教育正確的金錢觀念

用對方法才能幫助孩子自動學習

讚美教育的利與弊

一昧鼓勵,只會削弱孩子實力又自戀

讚美孩子努力,教出勇於挑戰困難的孩子

不要全面否定看電視、玩電玩

限制電視或電玩時間,學習不會變好

「叫」孩子用功讀書,根本白費力氣

能力分班最能提高同儕效應,使成績提升?

避開壞朋友的影響,對孩子有正面幫助

幼兒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最高

幼兒教育有助孩子日後發展,減少社會成本支出

第三章 「用功讀書」真的重要嗎?→成功人生中重要的「非認知能力」 

幼兒教育只能短暫對孩子成績及智商有幫助

「非認知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自制力」,邁向成功人生的重要能力 

「意志力」,未來成功的關鍵 

如何鍛鍊自制力和意志力?

能提高未來年收入,是從小的品格教育

非認知能力跟成績一樣重要

第四章 「小班制」有效果嗎?→現行的教育政策缺乏科學根據

小班制,真的有效嗎?

小班制投資成本過高

提供家長正確的教育情報,更能提升孩子成績

「小班制」絕非效益高的教育投資

小班制只在特定課程中有效

教育支出正年年減少

學習評量,呈現的是家庭資源而非學校資源

學習評量排名的意義

學生成績高低,與學校好壞無關

教育齊頭式平等,只會擴大貧富差距

教育補助金對孩子的成績沒幫助

世代「內」的平等,世代「間」的不平等 

現行的教改政策,仍有諸多盲點

資訊公開透明是教改的第一步

第五章 怎樣才是「優良教師」?→好老師改變孩子一生

好老師帶孩子上天堂

學校發獎金給老師,能提升教育品質嗎?

教師研修無法提升教師素質?

應該廢除教師證照制度嗎? 

落實有科學根據的教育政策,才是當務之急 

補論:教育需要客觀實驗佐證 

蘋果和橘子無法比較

隨機比較實驗,能呈現最客觀的數據 

適用於教育的上的客觀實驗有很多種

客觀數據,能幫助政府決定教育政策方向 

隨機比較實驗的問題點

結語 運用科學分析教育,對社會貢獻將無限大

參考文獻

精采試閱

第1章  他人「成功經驗」適合我家孩子嗎?→科學數據絕對勝過個人經驗

★「人人都是教育評論家」的奇怪現象
暢銷書《統計學,最強的商業武器》作者西內啟,在該書中一開始就寫道:
「奇怪的是,在教育這個範疇裡,就算是徹頭徹尾的外行人往往也很愛表達自己的意見。」
確實如此,日本的教育普及率高,因此在教育方面有個人獨特觀點的情況並不少。可說是「一億個評論家」的狀況。


西內啟同時又指出:
「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才算好,會因受教育者的特質、能力、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同……(中略)沒有人會在生病時,特地去向高齡者請教長壽祕訣,但是為了孩子成績而煩惱的家長,卻會去購買小孩全都上東大的母親所寫的回憶錄,你不覺得這些現象很詭異嗎?」

閱讀這本書時,我確實也有同樣的感受。身為統計學家的西內啟所敲響的警示—單一個案的成功,是否能適用於所有孩子?我在現代日本教育所感受到的,正是這個問題。
當然,「想請教育兒有成的家長經驗談」的這個需求,本身並沒有問題。
然而,即使某個人教養子女成功,誰也無法保證只要如法炮製,自己的孩子就能同樣成功。就如西內啟指出的,孩子的成功與否受到太多因素影響。

即使如法炮製他人的成功經驗,也未必適用於自己的孩子。

★家長年收愈高,小孩的學歷愈高?

許多人想得知他人教養子女的成功經驗談,然而,這些經驗談中卻往往很少觸及多數研究所顯示的「對孩子學力*影響最大的主因」。也就是家長的年收入及學歷。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調查,學歷或所得比較高的家長,小孩的學歷也比較高。另外,根據「學生生活實況調查」(2012年),就讀東京大學的學生家長平均年收入約1千萬日圓,家長年收入達950萬日圓以上的學生,竟然佔了東大百分之57。
根據「民間薪資實況調查」(2012年)薪資所得者每人平均年收入為408萬日圓,「家計調查」(同)兩人以上的雙薪家庭,平均年收入為623萬日圓,從這些數據即可得知,東大生的家長年收是多麼明顯地突出。

東大很難考,所以並非所有小孩都能上東大,能上東大者,可以說是「例外中的例外」,但在教育的領域中,愈是這樣的特例,反而愈容易受到關注。

原本特定的個人成功體驗要普及化就很困難,更何況想把「例外中的例外」普及化,更是難上加難。不考慮這個特例,而是一昧地把這樣的特殊個案,套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反而會使孩子離成功更遙遠不是嗎?
身為教育經濟學者,我仰賴的絕不是單一的個人體驗。而是大量觀察個人體驗後,從中找出規則。

審定推薦

★ 跨界名人激推!

   「如果父母親的教育方針只靠『經驗談』,可能導致孩子不幸。」─乙武洋匡

   「一本改變日本教育,對『教育評論家』下戰帖的跨領域書籍!」─NPO法人Florence代表理事 駒崎弘樹

教育經濟學:用「科學數據」破除教育迷思,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意志力與好成績!

關閉視窗
  • 105010101071.jpg
  • 105010101071_01.jpg
  • 105010101071_02.jpg
  • 105010101071_03.jpg
  • 105010101071_04.jpg
  • 105010101071_05.jpg
  • 105010101071_06.jpg
  • 105010101071_07.jpg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