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父母與小孩外向程度不同,該如何安排親子活動?

2022/12/28  
  

編按:美國遺傳學、發展心理學權威丹妮爾‧迪克博士(Danielle Dick, Ph.D.)是一位母親,也是一位科學家。她以基因科學的「天賦密碼」分類教養法,將孩童與父母各以3大種「天賦密碼」分類:外向、情緒、自律,提供適性教養相處的建議,看懂彼此的天生氣質,親子關係親密不緊張。

 

文/《天賦密碼》遺傳學兼發展心理學權威 丹妮爾‧迪克博士 著

孩子出生之前,你大概想像過所有想要跟孩子一起從事的趣事。你想像中的這些活動,無論有沒有意識到,很可能都跟你的外向程度有關。高外向父母一定等不及就想帶孩子去動物園、公園,約朋友的小孩一起出來玩耍(還有幫孩子辦盛大的生日派對)。

 

低外向父母會期盼跟孩子一起讀童書、做美勞,度過安靜的美好時光。我們為孩子想像的世界,其實就是衍生自我們的天生氣質和興趣的產物。如果幸運女神眷顧,你和孩子的外向性完美契合,那就太美妙了!高外向父母帶著高外向孩子,他們能愉快地一起探索各式活動、公園,參加戶外社交活動。低外向父母和低外向孩子,能夠安靜地一起在家玩耍,或是去野外健行。這樣的親子搭配可以說天生就擁有很好的適配性,但父母和孩子的天生氣質也可能截然不同。親子的外向性無法搭配,經常就導致父母遭遇不少憂慮和挑戰。

 

高外向父母和低外向孩子

外向型父母若是擁有內向型孩子,容易生出很多憂慮煩惱。我的孩子是獨行俠!他一定會交不到朋友!他怎麼老是待在房間裡!他拒絕參加學校的話劇表演!他需要到外面去接觸世界!

 

我就是個高外向父母,帶著一雙低外向兒女。相信我,我懂!

不過,帶這兩個孩子,因此使我能夠見識到,低外向兒童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跟我們這種外向人是多麼不同。

 

還有對我們這種人來說同樣難想像的,他們的世間體驗並不是比我們「少」,單純就是不同。低外向人士不需要讓自己處於各種人事物組合而成的旋風中,他們喜歡建立量少質精的人際關係。通常,他們的父母——也就是我們,也在他們的小圈圈中。當低外向兒童感到自在舒適的時候,也能夠非常健談和爽朗。但當他們處在大批人群中時,就會把自己關起來。這對高外向父母來說實在難以理解,或該說十分洩氣,為什麼孩子跟我在一起的時候那麼開心、逗人愛,但有外人在的時候卻變得都不開口?我們都希望朋友、親戚看到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小開心果。我們可能會逼迫孩子要「打開開關」,以順應外向人主宰的世界或生存方式。我知道,因為我也做過這樣的事。

 

但,從我的內向孩子身上,從跟其他自認為內向的人談話中,以及對內向性格的研究上,我學到這些:有時候孩子就是想要自己獨處,那並不表示他們永遠交不到朋友,也不表示他們注定永遠只能住在父母家的地下室。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安靜下來的地方,讓他們整理自己、養精蓄銳。有時候他們會想要離你遠遠的,那不表示孩子不需要你或不愛你,也不是永遠就不想要你的陪伴,但我們這些高外向父母很可能會被低外向孩子搞得精疲力竭,有時候他們只是想要坐在我們附近,安靜地玩耍而已。就像是如果你交了一個黏人的男友或女友,你會發覺:如果對方比較少在你身邊的話,你會比較喜歡他們!低外向孩子面對高外向父母,就是這種感覺。

 

擁有低外向兒女的高外向父母,需要領悟的是:孩子的大腦線路跟我們不一樣。會讓孩子感到樂趣的體驗跟我們的不同,我們喜歡的事情很多都會讓這類型孩子感到壓力。要不要喜愛和欣賞孩子獨特的特質,或要不要強逼孩子接受父母的方式,在於我們。後者只會絞扭親子間的關係,父母的職責應該是欣賞並擁抱孩子的特質才對。

 

低外向父母和高外向孩子

要是擁有低外向兒女的高外向父母容易憂慮,擁有高外向兒女的低外向父母就容易產生罪惡感。這樣的父母會覺得他們無法跟上孩子的節奏,覺得應該給予孩子更多。像這樣的父母,或許會高興看到高外向孩子體驗世界所表現出的熱情,但那同時也會使你感到疲累不已!光是了解高外向孩子喜歡的活動,以及要如何為他們提供社交刺激,大概就已經足夠讓你昏頭了。

 

別難過!你們還是可以找到適合親子的活動,只是需要多一點試錯的空間。外向性格的孩子想要多一點社交刺激,而內向性格的父母可能偏好靜態一點的活動。你想像中跟孩子一起共度的活動,像是一起讀童書、玩拼圖、玩釣魚趣的桌遊,對外向孩子可能都不夠具有刺激性。並不是說他們完全就不會想要從事這些活動,但如果發現孩子感到無聊或受挫,你就曉得需要參雜多一點高外向孩子渴望的社交活動。

 

這並不是說你突然間就得加入鄰里間的遊戲小組,或是星期六早上你得站在遊戲場邊,跟其他父母聊天(想到這就令人畏縮吧)。不妨試試看帶高外向孩子去參加可以接觸到其他小孩的活動,讓他們獲得社交互動,但前提是那樣的活動不至於使你難以承受。信不信由你,還是有些活動能夠符合這兩項條件。例如,或許你會在地方圖書館找到朗讀童書的活動。高外向孩子可以接觸到其他兒童,但你就不需要被迫跟某個你不認識(或也不想認識)的父母閒聊。

 

我有個朋友生了高外向孩子,但她本人屬於低外向性格;她在當地的自然中心找到一個每週舉行的教育性活動,是由一名成人教小朋友認識動物,她會帶孩子去參加,然後自己坐在教室後方靜靜地看書。如果要約遊戲玩伴,試著約跟你較熟的朋友和他們的孩子,這樣你就不至於難以忍受,孩子也能夠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找找看有沒有運動類型的活動,或者像童子軍之類的團體活動,可以把孩子放下,自己可以離開。

 

讓孩子得到社交互動,讓你自己獲得迫切需要的寧靜時間。找看看有沒有課後活動,讓他們跟其他小孩相處,而你還是可以獨處。重點是:不要因此而感到內疚!如果你經常要逼自己為了孩子玩得開心而「打開開關」,時間久了對你會有傷害。好的教養並不是一切都為了孩子,而是清楚認識什麼對你和孩子是最好的。當父母和孩子雙方都能適得其所,每個人都會更開心。開心的父母才能當更好的父母,所以,孩子放學後的時間,儘管一人獨處吧!

 

身為低外向父母大概不會想到的另一件事,就是高外向孩子需要回饋和認可。高外向孩子習慣用「聽」的,無論是他們自己的聲音或你的聲音。若父母沒有給予回饋,他們可能會解讀為你對孩子並沒有引以為傲或你不認可孩子。這就比較需要你來努力,請試著給予孩子正面的回饋。「哇,拼圖拼得好棒!」、「你今天在公園裡交到好多新朋友!」、「你在那棵樹上爬得好高!」高外向兒童會常想要從比較不多話的父母口中聽到回饋。

 

最後,要跟孩子談談你們彼此各異的天生氣質。為孩子解釋你需要獨處的寧靜時間來充電,父母需要自己的空間,也應該對孩子誠實以告。每個人的大腦構造不同,有些人需要多一點安靜的時間來重新振奮精神,而你就是這種人,幫助孩子了解這些是對他們好。越早在孩子跟你自己的需要之間找到平衡越好,不然,時間一久,你可能會開始厭惡你的高外向孩子,感覺他們向你索要的東西越來越多:更多談話、更多活動、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