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專欄推薦
  3. 好讀推薦
分類主題
 
專欄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從投資的錯誤中學習?這些看待結果的態度偏差害了你

2020/9/28  
  

文/《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陸蓉

 

踩過的坑為什麼還會踩?為什麼人們很難隨著經驗的豐富逐步消除認知偏差,最終變得像機器人一樣理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人在資訊回饋階段會出現幾種常見的認知偏差,也就是說,人們雖然看到了結果,但對待結果的態度卻與機器人不同,這些認知偏差會使人重蹈覆轍而不是越來越理性。

 

都是別人的錯?─自我歸因

歸因就是追溯事情產生的原因。自我歸因偏差指的是,人們容易把好的結果歸因於自己的能力,而把壞的結果歸因於他人或客觀原因。

 

我們看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季報就會發現:在總結業績時,如果業績上漲,公司一般都會將原因歸結為對市場把握正確、決策合理、風險控制得當等;如果業績下滑,公司一般會將原因歸結為本期出現了不可預知的總體經濟或國際市場的新情況,突然發生了不可抗力事件等。這就是自我歸因偏差。

 

在個人投資上,自我歸因偏差導致人們找不到獲利和虧損的真正原因。 實際上,將獲利歸因於自身能力,很可能是因為大盤普遍上漲,也可能只是短期的運氣而已。而將虧損歸因於外界環境,例如政府為何還不來救市、基金經理水準差等,其實也並不是你虧損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在於蒐集資訊的偏差、理解資訊的片面和做買入賣出決策時的衝動。

 

 

「我早就知道了」─後見之明

 

「先見之明」是眾所周知的成語,指提前預測結果的能力。而這裡的「後見之明」指的是,當結果出現後,人們誤以為自己早就知道結果的一種幻覺。

 

比如,你身邊可能有位炒股票的朋友,有一天,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對某次行情的猜測,還附上曾經猜測的時間。他確實提前猜對了,這難道不是先見之明嗎?不是。其實他猜了很多次,只有這一次是準的,而他只把這次結果拿出來了而已,他甚至自己也忘記了那些曾經猜錯的經歷,只記住了這次猜對的經歷。

 

所以,人們經常在某些不確定事件的結果出現後,產生「我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的錯覺 ,這種後見之明使人們對自己的判斷力感到自豪。在投資中,後見之明使人們在估計風險時過度樂觀,從而容易導致投資失敗。

 

只想去關注想看到的─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指的是,當事情的結果與預想不一致時,人們會感到一種不協調的痛苦,為了避免這種痛苦,可能會對事實選擇視而不見或故意扭曲。

 

比如,某人用多年的積蓄買了房子,他就不允許別人提房價下降的資訊,因為降價會讓他感到認知失調、非常痛苦,所以他寧願選擇不聽、不看。剛剛買了車的人會選擇性地避免閱讀其他車型的廣告,而僅僅關注自己這款車的廣告,這也是一種人為扭曲資訊的認知失調行為。

 

投資時也是一樣,很多人在買入之後就不去看壞消息,賣出之後就不去看好消息,因為這些不利資訊都會讓自己痛苦。而且投資人常常有個共同點—只關注自己所投資的那類資產的資訊,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資訊不存在,只是投資人在人為規避而已。認知失調會使人蒐集不到全面的回饋。

 

找自己想相信的證據─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指的是人一旦形成某種觀念,會從肯定自己的一面尋找證據,而不傾向於從否定自己的一面尋找證據。我們常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是這個意思。

 

在金融市場上,如果你買了一檔股票,那麼你滿眼看到的、滿耳聽到的都會是支持買入的好消息;如果你賣出一檔股票,那麼你看到的、聽到的就都是支持賣出的消息。實際上,正面和反面資訊都存在,只是你在有目的地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資訊。通常人們總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但這並不代表自己的決策是對的。

 

誤信因果關係─迷信制約

 

它最初是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在一九四八年用鴿子做的一個實驗中發現的。史金納將食物分發器設置為每隔十五秒就落下少量食物,也就是說不管鴿子做什麼,牠們每隔十五秒都會得到食物。儘管餵食不受鴿子行為的影響,但鴿子們深信一定是它們的某種行為引發了主人的餵食。其中一隻鴿子在餵食時轉了兩三圈,它產生了一種「迷信制約」,認為一定是自己的轉圈行為引發了餵食,於是它就頻繁地轉圈;另一隻鴿子在餵食時把頭伸向了箱子上方的一個角落,它也產生了一種「迷信制約」,認為一定是自己的伸頭行為引發了餵食,於是它就頻繁地伸頭。

 

迷信制約是將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而導致的;鴿子轉圈和伸頭的行為與餵食有相關性,但並不是因果關係。

 

在金融市場上,由於不可控情形太多,這種認知偏差就更常見了。比如公司的某些投資或管理決策剛好是在業績提升前做的,公司管理者就會不斷重複這些決策,即使這些決策與業績根本無關。

 

在投資中,我們也可能會把事物的相關性誤以為是因果關係,重複著自認為正確的投資模式。但實際上,它們只是相關而已,即使成功了也不過是機率在發揮作用。例如,大多數篤信股票投資技術分析的人,會根據技術指標進行投資,獲利後會認為某些技術指標對引導投資非常有用,這很有可能是一種迷信制約。

 

在資訊回饋階段,因為存在上述認知偏差,人們並不能像傳統金融學預期的那樣,可以透過不斷回饋學習來糾正自身的錯誤。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會重蹈覆轍,踩過的坑下次還會再踩。

 

※本文作者 陸蓉

得到App課程「陸蓉·行為金融學」主理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連續破格晉升為博士生導師和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期刊社社長;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者,跟隨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系統學習了該領域的理論知識;她的行為金融學課在金融投資圈備受關注,碩博課程一座難求。
擁有多年在大型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工作的實戰經驗,持續追蹤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