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Alexandra Ortiz from pexels
文/《蓋在動漫裡的建築》NoMaDoS 建築創作團隊著
自2018 年起,在《週刊少年JUMP》連載的漫畫作品《咒術迴戰》,作者為芥見下下。「咒術師」運用咒術驅除咒靈,此為描繪他們奮戰的黑暗奇幻作品,從2020 年開始播放動畫而更加受到歡迎。
傳統論戰與舉世聞名的丹下
當被問到:「什麼是日本風格的建築?」各位腦中會浮現什麼呢?傳統的日本家屋、寺社佛閣,應該有許多人的想像是這類建築吧?這當然也沒有錯,但從歷史來解讀,就連這些「傳統的」建築,都是受古代中國、西洋的影響而逐漸成熟的文化。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日式建築,又是什麼樣的呢?遺憾的是,並沒有明確的答案。就如同先前提及「帝冠樣式」(詳見第三三頁)時也曾略加說明,建築領域中的「日本風格」歷經了長時間的爭辯,至今仍有許多建築師、評論家不斷嘗試想要找到答案。這樣的話題已經成為建築界永遠的論題。但沒有答案並非壞事。在追求「日本風格」的過程中,誕生了許多重要的手法與建築師,某種層面上,正因為有這樣的論題才驅使日本建築不斷進步。
本章節將介紹「日本風格」爭論中的重要議題─「傳統論戰」,以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傳奇建築師丹下健三,同時以出現在大受歡迎的作品《咒術迴戰》中,通稱為「咒術高專」的東京都立咒術高等專門學校為對照。這所學校的建築外觀看似是普通的木造建築,但其中融入了許多對「什麼是日本風格」的思路探討,具有深刻的意義。讓我們趕緊來一探究竟吧!
咒術高專是彌生風格的建築?
首先,容我先概述所謂的「傳統論戰」。這場論戰的起點是在一九五五年,恰好是帝冠樣式誕生後約二十年的時期。由此可窺見針對「日本風格」的討論,有多漫長又是如何無止境地持續著。
掀起論戰的契機是建築師丹下健三所撰寫的一篇論述〈如何了解近代建築?〉(近代建築うをいかに理解するか),刊登在目前仍在出版的建築雜誌《新建築》(一九五五年一月號)上。我之後會再詳細介紹丹下,他是在述說日本,甚至世界建築時不可忽略的存在。
丹下在這篇論述中拋出疑問:「什麼是傳統?」發展成影響整個日本建築界的激烈論戰。丹下的主張大致可分成兩點:
.建築不只是追求功能,還應該妥善繼承傳統並使其進步。
.不是將傳統照本宣料,而必須詮釋成現代的風格。
那麼丹下所言的傳統又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一邊對照咒術高專,一邊思索吧!
觀察咒術高專的建築,可以看到它採用了纖細的抬梁式※1結構和歇山頂等屋頂設計,顯示出在設計上更注重細膩與精緻,而非強而有力的風格。舉現實中的建築為例,類似於桂離宮、清水寺等。丹下將這種具洗鍊且明亮性質的元素視為「傳統」,並加入其所設計的現代主義建築之中。
對抗丹下這番思想的是建築師白井晟一。白井在其論述〈繩文風格的事物〉(縄文的なるもの)中指出,丹下所提倡的的傳統偏重象徵貴族文化的彌生體系,他主張應該更加關注那些樸實卻強韌,且帶有民族性的事物,即繩文風格的特質。
各位讀者或許都在日本史教科書中見過介紹繩文土器與彌生土器差異的照片吧?丹下與白井兩人所嘗試採納的傳統,正體現了這種差異。只要回想起那張照片,就可以很容易想像。俐落的彌生與具裝飾且狂野的繩文。兩人雖然主張「應將傳統納入以使其進步」,但在處理手法和對「傳統」的定義上卻截然不同※2 。
其實在咒術高專中,也存在繩文風格的建築。雖然在漫畫裡並未多加著墨,我想請各位注意在高專最底層的「薨星宮本殿」※3。薨星宮本殿的設計相當粗獷,與咒術高專的校舍形成對比,正像是白井所主張的「繩文風格的事物」※4。這麼看來,咒術高專其實是很罕見的建築,同時存在彌生風格與繩文風格的事物。說不定作者芥見老師非常喜愛建築,因而在作品中致敬丹下、白井兩位建築師。
※4 此外,實際的建築之中,伊勢神宮經常被舉例作為繩文風格的代表。
讓世界認識日本建築的傳奇:丹下健三
接下來,我想詳細介紹這位傳統論戰的中心人物,以「舉世聞名的丹下」(世界の丹下)之姿代表日本的建築師丹下健三。
論述建築時,一定無法忽視丹下的存在!丹下健三是日本建築師中,最早活躍於整個世界,且受到大眾認識、評價的人物。他所設計的建築,類別多元,曾參與的著名設計,從公共到私人建築不勝枚舉,如東京都廳、國立代代木競技場※5和富士電視台總部大樓等。我想應該有不少人就算不知丹下之名,也
認識他設計的建築。丹下健三的厲害之處大致上有三點:
①開創建築的新時代
②作育英才的成就
③一流的都市計畫家
首先說明第一點。丹下之所以受到全球讚譽,是因為他在以歐美主流的現代主義建築為基礎的同時,巧妙地融入了日本的傳統樣式。
他將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鋼骨結構等新時代材料(詳見第五三頁)結合日本木造建築的技術,展現出獨特的建築美學。
我之前提到的「融入傳統的演進」,正是他不斷追求與實踐的目標。最終,丹下甚至成為引領後於現代主義的「後現代主義」潮流的代表人物※6.
除此之外,他也是第一位得到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獎」的日本人。普立茲克獎是權威性獎項,如今也有許多日本建築師獲獎,但身為第一位獲獎人的厲害程度果然還是不同凡響。至於原因,說實話還是因為當時的日本建築根本不太受世界重視。
因為太過傳奇,要全部說明會沒完沒了,第一點的部分就先說到這裡。
接下來是關於第二點。丹下在教育上也發揮其優異能力。
近現代大名鼎鼎的建築師之中有許多曾受教於丹下※7,如磯崎新、黑川紀章、槙文彥和谷口吉生等人。優秀的建築師並不一定會是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但丹下居然還有著教書的才能。聚集到研究室的成員中有許多是由丹下夫妻擔任媒人,從這段佳話也能得知他受人景仰。
最後說明的是第三點。丹下最大的特色是他不僅從事建築設計,甚至還參與了日本國內外的都市計畫。相較於日本國內,他參與過的國外都市計畫更多,從這點也能窺見他在國際上的高評價※8。
丹下除了義大利、美國等先進國家的都市計畫,甚至曾參與奈及利亞、尼泊爾等發展中國家、奠定其基礎的都市計畫。
劃時代的計畫「東京計畫一九六○」是為因應急速增加的人口,雖然計畫並未實現,但該計畫之美,不僅在業界,也在整個社會引發話題廣為人知。丹下創設的「丹下都市建築設計事務所」繼承這樣的DNA,現在仍負責日本國外的大型都市計畫。
除了這三點以外,丹下當然還有許多厲害之處。舉例來說,同為建築師的我所尊敬的是,他實現「這種真的有可能嗎」這類建築的本事。具備構思出優秀建築設計的能力,與能將這些設計落實為現實建築完全是兩回事。有許多時候,設計會因為「雖然是帥氣的設計,但成本太高」的理由,而被打回票。我前面也寫過很多次了,要讓建築實現必須克服所有的難關。
就是說,丹下是真正的傳奇人物,不僅有卓越的提案能力,同時還具備貨真價實的理論。
最後的最後,我想告訴各位讀者一件有關丹下健三的事情。
其實在《咒術迴戰》之中,還出現過似乎與丹下有直接關係的建築。
是以宗教相關設施之姿登場的「星之子之家」。仔細一看,是不是與丹下建築的傑作—「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9 類似呢?外觀像是在垂直延伸、別具特色的立面(正面)上結合了其他的建築,設計看起來彷彿仿效了丹下的建築。我在一開始曾寫到「芥見老師可能很喜歡建築?」我的假設終於開始看起來是真的了!第一次看到星之子之家時,我曾忍不住喊出:「這個是!」雖然不知真假,總是不自覺地以這種角度來欣賞作品,也可說是一種職業病吧!

圖片出自《蓋在動漫裡的建築》NoMaDoS 建築創作團隊著/三采文化出版
※5
※6丹下深受現代主義巨匠柯比意的影響,也曾在柯比意日本三大弟子之一的前川國男建築事務所工作。因此他的作品也有不少類似柯比意的現代主義建築,晚年則開始設計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