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文學小說
  3. 翻譯文學
全站分類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捍衛雅各

Defending Jacob



定價:320元 
優惠價:79 253元    
  停售無法購買





內容簡介

14位《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齊聲推薦,今年一定要看的小說
亞馬遜書店二月選書,《出版人週刊》、《書目雜誌》星級評薦
一出版立刻攻占亞馬遜網路書店、《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三大排行榜
數萬網友齊聲推薦,熱烈討論令人震撼的結局

人們總是希望從法律中尋找真相,真相的認定卻往往取決於人們心中的恐懼……

寧靜的高級住宅區發生了一起少年凶殺案,負責的資深檢察官安迪‧巴博必須深入調查,揪出兇手。然而一項關鍵證據,卻讓他的兒子雅各變成了檢方的被告。這項突如其來的指控,迫使安迪說出隱瞞多年的血腥家族歷史。雖然法庭並不採用「殺人基因」這套證詞,但這個說法卻觸動了安迪內心最深處的恐懼。隨著法院開庭,他們的生活被攤在大眾面前一一檢視,巴博夫婦才發現記憶中乖巧的雅各,不知何時已經走進一個他們觸碰不到的世界,他與同儕相處時的反應、容易躁怒的脾氣、說話時冷漠的口吻,感覺就像個陌生人。儘管如此,安迪和蘿莉仍舊願意犧牲一切來捍衛自己的孩子,畢竟,在內心深處,他們比任何人都要更了解雅各……不是嗎?

別以為你翻到最後一頁就可以知道真相
闔上書之後,審判才開始……
【看台灣讀者陪審團如何裁定最具爭議性的結局】

Mio 待業中/板橋
雅各殺人了!
什麼?他只是單純的很倒楣!
我認為他不僅僅是倒楣,還是個聰明絕頂的智慧型變態犯罪者,刻意的和犯罪沾上邊,卻又不讓它黏在身上。他有一把可能符合兇器的兇刀;他上變態的「切割室」網站,寫了一篇變態的命案文章,自鳴得意給好友看;他的手上染血,有各種的時機可以處理掉,卻讓他的好友看到……

張慈芸 學生/高雄
自始至終我都認為雅各沒有殺人。沒有任何跡象或證據可以確認他的殺人行為,就算班傑明曾經霸凌雅各也不能證明雅各就是兇手……

鄭晴芬 台灣文獻館研究助理/南投
雅各應該有殺人,但我覺得他是在無意識之下殺的人,感覺像是人格分裂者,身體裡面另一個他做出的事情,導致他在平常時都沒有暴力的跡象(不然就是他「演」得太好了) ……

貓小六 服務業/新店
我認為雅各是殺了人。從同學-班傑明•里夫金到萍水相逢的荷普,難道真的就是所謂的無巧不成書……網路上的小說情節,詳細刻畫了這一切,某種程度不就是犯罪的自白……

白賁 劇場文字工作者/台北
當班傑明被殺害的時候,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雅各殺人,任何人在法律之前都是無辜的……但是當荷普也因為意外而身亡時,就不得不讓人感到「詭異」……

陳拳 學生/彰化
倘若雅各真的在冷泉公園裡刺殺了班傑明,那為何他一點事也沒有,例如:身上血跡斑斑、與班傑明的扭打擦傷、事情結束後到學校的緊張表現,難道這就是所謂「殺人基因」所特有的行為表現嗎?

Tina 金融業/台南
我個人不認為有「殺人基因」就會讓雅各殺人……我反倒覺得所謂『是否有XX基因』是一種工具,拿來陷人入罪也可,拿來讓人脫罪也行……

212小姐 公職/彰化
殺人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不是簡單就能以 「殺人基因」來銜接?我存疑。對於某些人和其後代「注定」會殺人的這個想法實在太驚悚跟悲哀了!

吳緯婷 文字工作者/台北
「雅各是否是殺人犯?」這個問題從第一秒鐘,就注定是個錯誤……即使惟一的指紋是他、曾被死者霸凌的也是他、表現冷血缺乏同理心能力的是他、可能活埋過狗的也是他……

鳳梨冰 全職媽媽/新竹
我不否認雅各看起來確實非常可疑,但我也同意安迪的說法--哪個青春期的孩子不是那樣,神神祕密、陰陽怪氣……反觀德瑞克‧柳,難道他就不奇怪嗎?

蒼野之鷹 上班族/彰化
雅各的父親,他口中說著相信自己的兒子,可是手邊做的工作卻是消滅可能是謀殺案的證據,這前後的不一致和雅各朋友們對他的性格評斷都讓人不得不認為他可能是有罪的。

猴妞 學生/台中
若是我確定雅各真的有殺人,我想我可能會跟蘿莉一樣走向相同的結局……懷疑心只要起了個頭便會無止盡的萌芽生長,這樣的愛不免太令人拉扯心酸。
這真是個該死的結局,作者從開頭一路懸吊讀者的胃口還不滿足,直到最後的一個字都已劃下句點了,都還令人滿心糾結內心激盪不已……

「《捍衛雅各》網路聽證會」持續發酵中
聰明如你,能夠判斷誰是兇手嗎?你能夠捍衛自己的論點嗎?
快上「三采文學讀享部落格」參與這場精彩判決!

本書特色
1. 作者將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教養態度對孩子的影響、從校園延伸到整個社會輿論的「霸凌」等議題,融入一件撲朔迷離的謀殺案件,呈現出豐富的層次及深度,讓這本犯罪小說不只是一本犯罪小說。
2. 故事過程中穿插緊湊的法庭詰問,律師與證人一來一往的對白,暗喻司法體制的弔詭,讓人重新思考法律、正義與真相三者之間的關係。
3. 突如其來的結局轉折,在讀者心中留下問號,也留給讀者更大的思考空間。

作者簡介 
威廉.藍迪 William Landay
耶魯大學畢業,隨後在波士頓學院取得律師學位,現居波士頓。他在開始寫作之前是位助理檢察官,著有兩本小說:《Mission Flats》榮獲英國推理作家協會匕首獎的新人小說獎 ;《The Strangler》榮獲提名史全德評審獎的年度最佳犯罪小說,被翻譯成十六國語言。《捍衛雅各》是他的第三本小說,甫出版及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
更多關於作者和《捍衛雅各》的訊息:www.williamlanday.com

譯者簡介 
陳錦慧
加拿大西蒙費瑟大學教育碩士班畢業,喜歡閱讀中英文書籍,曾任平面媒體記者十餘年,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微小說》、《蘿莉塔》、《綠色迷宮》、《被偷走的女兒》、《沉默之心》、《小鎮醫師的生命課題》等。

審訂&推薦 
【國內推薦】
★ 國內專業人士真摯推薦

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盧蘇偉

雲林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觀護人) 謝嘉仁
「《捍衛雅各》這部小說,宛如一趟探尋真相的冒險,讓人在不知不覺中『一氣呵成』將它讀完,卻值得再三回味、反思。」

精神科醫生 王浩威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捍衛雅各》,在字裡行間,讓你我重新檢視親子之間的關係,也讓我們再次看待愛與信任,親密與秘密,及細細品味如謎一般的青少年物語。」

【國際推薦】
★ 14位《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齊聲推薦

「表面上這是一流的驚悚小說,骨子裡卻是一個愛情故事,關於愛和瘋狂,以及我們時常會對自己說的謊言。幫你自己一個忙,去讀它,它就是這麼好看。」
──尼可拉斯‧史派克(Nicholas Sparks),《分手信》作者

「等待威廉‧藍迪的新書就像在等待克雷莫納的人幫你製造小提琴一樣,令人焦慮卻又值得。一本聰明、精緻、層次豐富的懸疑小說。」
──英國驚悚小說天王 李‧查德(Lee Child)

「這本書讓我瘋狂往下翻,不顧一切地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每一個驚人真相都會讓你倒吸一口氣,而精彩的還不只有結局而已。」
──麗莎‧嘉德納(Lisa Gardner),《活著告訴你》作者

「一宗殘酷的謀殺案、一個分裂的社區、一位拼了命救兒子的父親,《捍衛雅各》探討家庭以及現在社會中令人煩惱的議題,是一本讓你停不下來、緊張到胃痛的書。」
—-雪薇‧史蒂文斯(Chevy Stevens),《失蹤之後》作者

「威廉‧藍迪擊出一記精彩的全壘打,實在令人印象深刻。《捍衛雅各》將成為像《無罪的罪人》和《桃色血案》一樣的經典法庭驚悚小說。」
──菲力普‧馬格林(Phillip Margolin),《鐵證如山》作者

「處處充滿精彩、懸疑的情緒張力。當我看完第一章,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不把它讀完。」
──林伍德‧巴克萊(Linwood Barclay),《遺失的畢格家》作者

「藍迪是大師級的焦慮編織者,讓人無法不跟著陷入故事角色的進退兩難之中。這肯定是2012年最好看的小說。」──
約翰‧盧茲(John Lutz),《獵殺曼哈頓》作者

「結合了恐怖的家庭激情以及吸引人的法庭場面,讓讀者感受自己正在見證一場審判的展開。出乎意料的結局簡直是絕妙。」
—-史蒂芬‧佛雷(Stephen Frey),《Heaven’s Fury》作者

「一個複雜又充滿情緒的故事,讓你不由自主的被捲入他的世界,直到他用最驚人的結局把你吐出來。」
──卡拉‧巴克萊(Carla Buckley),《The Thing that Keeps Us Here》作者

「《捍衛雅各》是一部構思精密、刻劃入微的驚悚小說,全書以一場庭審穿針引線,結局的意外轉折更是叫人擊節讚賞。」
--英國推理作家協會獎得主湯瑪斯.庫克(Thomas H. Cook)
 
「書中每個人物都令人動容、有血有肉,情節扣人心弦……極度敏銳、淋漓盡致的人性化筆觸,無疑將擄獲人心。」
--麗莎.昂格爾(Lisa Unger),《美麗的謊言》作者

「這樣精采的小說每十年才出現一本……本書有刻不容緩的懸疑、巧妙轉折的結局,足以媲美史考特.杜羅的《無罪的罪人》;它同時描繪一個瀕臨崩潰的家庭,讓人聯想起電影《凡夫俗子》和《凱文怎麼了》,緊攫人心、教人回味再三。」
--喬瑟夫.芬德(Joseph Finder),《殺人本能》作者

「《捍衛雅各》不只鮮活呈現精彩的法庭攻防戲碼,更精雕細琢了層次分明的人物角色,充分掌握他們的內心世界。書中處處可見隱含真知灼見、令人屏息的驚奇。值得一讀。」
--史帝芬.懷特(Stephen White),《最後的謊言》作者

「氣勢磅礡、震懾人心、錯綜複雜、絲絲入扣,拿起書就不想放下。」
--卡拉.倪格絲(Carla Neggers),《The Secrect of Last Summer》作者

★ 各大媒體不斷讚賞
「聰明地結合了法庭懸疑元素與問題家庭的內部糾紛……在本書中,一切都無法預期,什麼都可能發生。」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撕心裂肺……這本悲切的小說驗證了古代希臘悲劇作家的論點:最糟的懲罰並非死亡,而是負罪而活。」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重點選書

「故事結局天衣無縫。」
--《密蘇里人報》(The Missourian)

「這本饒富興味、令人驚豔的法庭驚悚小說顯示藍迪的寫作技巧更上一層樓。本書有無懈可擊的敘述與對白、有真摯而深刻的情感、有令人不寒而慄的暗喻,足堪比美史考特.杜羅和約翰.葛里遜,切勿錯過。」
--《書單雜誌》(Booklist)重點選書

「藍迪為不乏佳作的法庭小說族群增添別開生面的一頁,達成不可能的任務……人們不可避免地拿他和史考特.杜羅一較高下,然而,本書獨樹一格的特色已經是成功的保證。」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震撼人心、讓人百感交集的謀殺案鉅作……駭人的結局足以讓讀者拉起被單、驅逐那股揮之不去的寒意。」
--《人物雜誌》(People Magazine)

「《捍衛雅各》就是那種意外出現你手邊、卻讓你非讀完不肯罷休的書……精彩非凡的小說……未來幾星期內,本書勢必成為讀者爭相討論的話題。」
--《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

「如同史考特.杜羅和約翰.葛里遜,藍迪也是個律師作家,擅長運用法庭場景提昇劇情的巧妙與曲折……他扣人心弦的伏筆與精心安排的劇情讓你情不自禁地讀下去,直到最後那椎心刺骨的驚人結局。」
--《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

「藍迪這本法庭小說堪稱與史考特.杜羅的經典創作《無罪的罪人》並駕齊驅……慘絕人寰、震撼人心,勢必引發熱烈討論。」
--《美聯社》書評(Assocaited Press)

「《捍衛雅各》可謂本年度最怵目驚心的小說,想必不久後就會成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誠屬推理小說上選。」
--《書頁雜誌》(Bookpage)

「《捍衛雅各》讀來令人惴惴不安,卻直指問題核心。本書勢必成為本年度最受矚目的佳作。」
--bookreporter.com讀書網站

「本書既是法律驚悚小說,也探討家庭功能議題,結局高潮迭起、出人意表。精湛的佈局及細膩的人物刻劃讓本書直追史考特.杜羅的經典創作《無罪的罪人》,讀後久久縈繞心懷。」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

「精彩無比……結局的驚奇大逆轉令人既信服又震撼……藍迪把父母教養態度、無私的愛、司法制度等議題融入撲朔迷離的劇情中,將《捍衛雅各》推向顛峰。」
--《佛羅里達太陽報》(Florida Sun-Sentinel)

「喜歡出乎意料逆轉結局的推理小說嗎?有興趣來一本相當於溜冰界空中三圈旋轉跳躍的文學作品嗎?……耐心等候那令人震驚卻合情合理的結局,那裡有你無法預期的三折逆轉!」
--《波特蘭俄勒岡人報》(Portland Oregonian)

「對為人父母者而言,這是一本揪心的小說,讓你一路深思到篇末。緊繃的懸疑情節吊足讀者胃口。」
--《西維吉尼亞前哨報》(West Virginia Sentinel)

「出版商和幾名試讀者認為威廉.藍迪的《捍衛雅各》可以和史考特.杜羅的《無罪的罪人》相庭抗禮,堪稱美國最傑出的法庭小說。」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除了史考特.杜羅,再也沒有任何驚悚犯罪小說像《捍衛雅各》這樣讓我屏氣凝神。這是個震撼感官、駭人聽聞的故事:不可思議又恐怖莫名的謀殺案審判;美滿家庭邁向毀滅的心碎情節,吸引讀者一頭栽進這段驚心動魄的歷程。一口氣讀完本書,我不得不躺下來,緩和劇烈的心跳。」
--《英國每日郵報》(UK Daily Mail)

★ 書店迫不及待上架
「曾任檢察官的作者將此議題剖析得入木三分,細膩的文筆將法庭審判過程描繪得絲絲入扣,巧妙運用沙沙聲響和低語呢喃展現法庭內的張力。作者運用巧思構築情節,直到最後幾頁才揭露精彩結局。」
--美國最大網路書店亞馬遜書店二月選書

「卡在絕望、忠誠與本能之間,這位頑強的檢察官奮力理清接二連三披露的惱人真相,使力保衛他的家人。威廉.藍迪曾獲頒匕首獎,他這本新作巧妙融合了心理驚悚、法庭場景和家庭危機等元素,勾勒出一幕幕動人畫面。」
--美國最大連鎖書店邦諾書店店員選書

「如同史考特.杜羅的《無罪的罪人》,這個震撼連連的懸疑小說著實令人毛骨悚然。緊張刺激、筆力萬鈞,我迫不及待想趕快將它上架銷售。」
--布朗大學書店店員推薦

精采試閱

五、大家都知道是你幹的
 
當天放學後立警方刻對學生展開訊問。
對學生而言,密集的班級會議和悲傷輔導讓這一天更顯漫長。CPAC的便衣警探穿梭各教室,鼓勵孩子們向偵訊的警員透露線索,甚至要求匿名保密也沒問題。孩們個個依舊面無表情。
麥科密克是一所中學,學生年齡在六年級到八年級之間。校舍由幾棟長方形建築組合起來,校內牆壁塗了厚厚幾層藍綠色油漆。蘿莉從小在紐頓長大,她除了她的錯覺,學校幾乎沒有任何改變:每次她走在走廊上,都覺得整的學校好像縮水了。
正如我對黎恩說的,訊問學生確實是個很有爭議性的舉動。首先,校長一口就拒絕我們「湧進」學校隨便找學生談話。如果這起案件發生在市區而非郊區,我們根本連問都不用問。在這裡,學校董事會直接找上黎恩,想拖延我們的調查速度。最後,我們獲准在校園內訊問學生,卻有附帶條件:跟班傑明.里夫金不同班的學生不需要接受偵訊,除非我們有特殊理由確信他們知道某些線索;學生接受訊問時可以請家長或律師在場,而且隨時可以結束談話,不管是什麼理由。這些條件不難配合,反正他們本來就有這些權利,校方列出這麼多規定只是為了向警方傳達一個訊息:對孩子們要特別謹慎。但是在這來來回回協調過程中,寶貴的時間正一點一滴流逝。
下午兩點,我和保羅強行徵用校長室,一起訊問最重要的證人:被害人的好朋友、幾個每天走冷泉公園上學的孩子,還有特別表明要跟警方談話的人,總共二十四個學生。其他的CPAC探員也同時在訊問。我們認為其中大部分都不會耗太久時間,也不會有什麼成果。就像在拖網捕魚,我們仍舊懷著一線希望拉著漁網過海底。
然而事情變得很詭異。問過三、四個學生以後,我和保羅都發現我們碰壁了。起初我們以為只是一般青少年的彆扭和推拖:聳聳肩、目光遊移,「你知道的」、「隨便」。為人父母,我們知道所有青少年都會排斥成人,他們的表現正是如此。這種反應本身沒什麼可疑,但連續問話下來,我們發現孩子們表現得明目張膽又蓄意。他們的回答過於誇張,不只否認知道任何跟命案有關的細節,甚至否認認識被害人。班傑明.里夫金似乎一個朋友都沒有,只有點頭之交。其他學生都沒跟他說過話,也不知道誰跟他說過話。這些顯然都是謊話,班傑明不是不受歡迎的學生,我們早就知道哪些人是他朋友。在我看來,他的朋友這麼快就否認跟他的交情,根本就是一種背叛。
更糟的是,麥科密克中學的八年級學生並不特別擅長說謊。有些人,尤其是那些臉皮比較厚的,他們似乎認為要把謊言說得過頭才像真的。當他們想要扯個漫天大謊時,腳就不會動來動去,連「你知道」之類的口頭禪也暫時消失,他們彷彿都讀過說實話的指導手冊--視線接觸!音調平穩!--而且決定全部展現出來,像孔雀開屏一般,試圖展現其最大的說服力。結果就是跟你預期中成人的行為模式完全相反:青少年說實話時閃爍其詞,說謊話時卻是直截了當,而他們變化多端的舉止就足以讓人提高警覺。而其他的孩子絕大多數都太忸怩害羞,說謊只是讓他們顯得更不自然,他們優柔寡斷,心裡的實話讓他們侷促不安,這樣撒謊明顯也騙不了人。當然,我大可以跟他們說,真正的說謊高手會把假話夾雜在真話當中,極其自然流暢地透露出來,就像魔術師把折彎的紙牌插進一副牌中間一樣。相信我,我上過說謊藝術課。
我和保羅交換眼神,開始針對某些明顯的謊言提出質疑,訊問速度因此慢了下來。在等候下一名學生時,保羅開玩笑地說學生們八成被下禁聲令,他說「這些孩子簡直像黑手黨。」然而我們倆都沒說出真正的感覺:就像從高空墜落,彷彿腳底下的地板陷落了。如果案情明朗化,讓你得以深入內情,你會有種陶陶然的暈眩感。
但顯然我們估計錯誤--除此之外還能怎麼說。我們原本以為有學生涉案,但沒有任何證據,所以我們排除了這點。學生之中沒有忿忿不平的邊緣人,沒有散漫的學生留下值得追蹤的線索,甚至沒有顯而易見的動機;沒有青少年不切實際的亡命天涯美夢,沒有受辱或遭霸凌的孩子誓死復仇,沒有瑣碎的教室爭吵,什麼都沒有。我們倆心裡有數,那種樂陶陶的暈眩感來自一個念頭:這些孩子知道內情。
有個女孩溜進校長室來,一屁股坐在我們對面的椅子上,然後盡她最大的努力對我們視而不見。
「莎拉.葛洛爾嗎?」保羅問。
「對。」
「我是保羅.達菲警佐,隸屬州警察局。這位是安迪.巴博,他是負責這個案子的助理檢察官。」
「我知道,」她終於看著我,「你是雅各.巴博的爸爸。」
「沒錯。妳就是運動服女孩,今天早上那位。」
她害羞地笑了笑。
「抱歉,莎拉,我應該認出妳來的,可是我今天諸事不順。」
「噢,為什麼?」
「大家都不肯跟我們談。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因為你們是警察。」
「就這樣?」
「當然。」她吐吐舌頭扮了個鬼臉。
我等了一會兒,希望她多說點,莎拉卻又刻意裝出厭煩的表情。
「妳跟雅各是朋友嗎?」
她低下頭,想了一下,聳聳肩。「大概吧。」
「我怎麼沒聽他提過妳?」
「去問雅各。」
「他什麼都不跟我說,我只能問妳。」
「我們認識,不過不算朋友,我們只是知道對方。」
「那麼班傑明.里夫金呢?妳認識他嗎?」
「一樣,我知道他,跟他不熟。」
「妳喜歡他那個人嗎?」
「他人還好?」
「只是還好?」
「我想他應該是個好人。像我說的,我們不是很熟。」
「好吧,我不想再問妳蠢問題。莎拉,不如妳直接告訴我們吧,任何可能對我們有幫助的事,任何妳覺得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她挪挪坐姿。「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該跟你們說什麼。」
「那就跟我說說這個地方,這所學校。跟我說說麥科密克中學裡我不知道的事。來這裡上學感覺如何?這個地方有什麼好玩的事?有什麼奇怪的事?」
她沒有回應。
「莎拉,我們想找出兇手,但我們需要你們的協助。」
她又在椅子上挪來挪去。
「如果班傑明是妳的朋友,妳至少該為他做點事,妳不覺得嗎?」
「我不知道,沒什麼好說的,我什麼都不知道。」
「莎拉,不管兇手是誰,他現在逍遙法外,這點妳很清楚,對吧?如果妳能幫上忙,那麼妳就有責任幫忙,真正的責任,否則同樣的事還會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那就變成妳的錯了。如果妳沒有盡力,真的盡全力去阻止悲劇再發生,這罪過妳也有分?那樣妳心裡會好受嗎?」
「你想讓我內疚。沒用的,我媽也常這樣。」
「我不是想讓妳內疚,只是告訴妳事實。」
沉默無語。
砰!保羅一掌拍上桌面,流動的空氣吹起了一些紙張。「老天!安迪,這根本是鬼扯!乾脆發傳票傳訊這些小孩,讓他們到大陪審團面前作證,讓他們發誓,如果到時候他們還是不肯說,就以藐視法庭罪把他們關起來。老天爺!這根本是浪費時間。」
莎拉瞪大眼睛。
保羅把手機從腰上的皮套抽出來,儘管手機並沒有響,他還是盯著螢幕看。「我得打個電話,」他說,「我馬上回來。」然後走了出去。
莎拉說:「他在扮黑臉嗎?」
「嗯。」
「他演得不太好。」
「妳嚇得跳起來,我看到了。」
「那是因為他拍桌子,把我嚇一跳。」
「他說得沒錯,如果你們還是不肯說,我們只好換個方式處理。」
「我以為我們不想說就可以不說。」
「今天是這樣,明天就不一定了。」
她想了一下。
「莎拉,妳說得沒錯,我是個檢察官,但我也是當爸爸的,我會想到班傑明.里夫金的爸爸,想到他心裡的感受,所以我絕不讓這個案子無疾而終。如果妳發生這種事,妳能想像妳媽爸會是什麼心情嗎?他們會有多心痛?」
「他們離婚了。我爸就不用說了,我跟媽媽住。」
「噢,很遺憾。」
「沒什麼。」
「嗯,莎拉,你們大家都是我們的孩子,妳明白嗎?雅各的同班同學,就連我不認識那些也是,我關心他們,當父母的就是這種心情。」
她翻了翻白眼。
「妳不相信。」
「不相信。你根本不認識我。」
「話是沒錯,不過我還是會關心妳,關心這所學校、這個小鎮。我不會任由這種事發生,這事不能不了了之,妳明白嗎?」
「有人會訊問雅各嗎?」
「妳是指我兒子雅各?」
「嗯。」
「當然會。」
「那好。」
「妳為什麼這麼說?」
「不為什麼。」
「肯定有原因。莎拉,原因是什麼?」
莎拉低頭看著大腿。「來我們班上那個警察說我們可以匿名告訴你們事情?」
「沒錯。有個告密專線。」
「我們怎麼知道你們不會,呃,找出是誰告的密?我是說,你們一定會想知道,對吧?想知道是誰說的?」
「莎拉,妳到底想說什麼?」
「你們怎麼確定匿名的人不會被揭發?」
「恐怕妳只能相信我們。」
「相信誰?你嗎?」
「我,或達菲探員。有很多人在辦這個案子。」
「如果我只是……」她抬起頭來。
「莎拉,我不想騙妳,如果妳在這裡告訴我任何事,就不是匿名。我的職責是逮到兇手,送他上法庭受審,那樣的話我就會需要證人。我如果不說這些,那我就是在騙妳,我不想騙妳。」
「好吧,」她想了想,「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妳確定嗎?」
「對。」
我看著她的眼睛,讓她知道我沒有上當,然後我接受她的謊言。我從皮夾裡抽出一張名片。「這是我的名片,我會把手機號碼寫在背面,還有我的電子郵件。」我把名片放在桌上推過去,「妳隨時可以跟我聯絡,任何時候都可以。我會盡可能幫妳。」
「好。」
她收下名片,站起來,低頭看看雙手的手指。她的指尖殘留著黑色墨水。當天學校學生都「自願」接受採指紋,當然有人開玩笑說拒絕配合等於暗示了什麼。莎拉看著墨水痕跡,皺皺眉頭,然後雙手抱胸把手指藏起來,再用這個彆扭的姿勢說:「對了,巴博先生,我可以問你個問題嗎?你扮過黑臉嗎?」
「沒有,從來不曾。」
「為什麼?」
「我猜那不像我吧。」
「那你怎麼查案?」
「我內心深處還是有兇狠的一面,相信我。」
「你只是隱藏起來?」
「我藏起來了。」
 
那天晚上接近十一點的時候,我獨自在廚房流理台上使用我的筆記型電腦,處理一些雜務,多半是回覆電子郵件。有一封新郵件進了我的收件匣,主旨非常顯眼:「班傑明.里夫金>>>讀我」,寄件者:durden982@gmail.com,發信時間是晚上十點五十四分二十七秒,內文只有一行超連結:「看這裡」。我點了進去。
 
點開連結之後,跳出了一個名叫「班傑明.里夫金的朋友」的臉書社團,成立時間不會早於四天前,也就是命案發生那天。當天CPAC探員查過臉書,並沒有看到這個社團。
我們找到了死者的個人臉書網頁,但班傑明的臉書查不到任何線索。班傑明在個人檔案上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無拘無束的人。
 
  班傑明.里夫金
外出滑板中
網絡:             麥科密克中學,二○○七年,紐頓,麻薩諸塞州
性別:             男性
戀愛傾向:         女性
感情狀態:         單身
生日: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三日
政治立場:         瓦肯(註一)
宗教信仰:         異教徒
 
其他都是雜七雜八的數位垃圾:YouTube影片、遊戲、相片、一整串乏味瑣碎的訊息。整體來說,班傑明不算太沉迷臉書,他首頁上的動態大多出現在他死亡之後。來自他朋友的訊息持續如幽靈般堆積,直到他父母要求將頁面移除。
於是最新的「紀念」首頁應運而生,讓孩子們繼續發表關於命案的訊息。主題「班傑明.里夫金的朋友」所指的「朋友」,似乎是臉書世界的「朋友」;此社團對二○○七年麥科密克中學所有學生公開,不管他們是不是班傑明的朋友。
上方有一小張班傑明的照片,跟他個人檔案上的一樣,想必是發起這個社團的人從舊頁面剪貼來的。照片裡的班傑明面帶笑容,沒穿上衣,他背後可以看到沙灘和大海。他用右手比著「放輕鬆」的手勢。頁面右側有一片叫塗鴉牆的區塊,裡面都是依時間順序由新到舊排列的訊息。
 
  珍娜.林德(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七日晚間九點零二分:
班,我想你。我記得我們說過的話,我永遠愛你,我愛你,我愛你。
 
  克莉絲塔.杜凡尼(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七日晚間八點四十三分:
不管是誰做了這麼殘酷的事。班,我不會忘記你,我每天都想你。♥♥♥♥♥♥
 
二○○七年時,臉書還是孩子們的天地,往後兩年才開始在成年人之間暴發流行。至少在我們的圈子裡是這樣。麥科密克中學多數家長會偶爾會上上臉書,看看孩子們在做什麼,僅止於此。我們有幾個朋友加入臉書,卻很少使用。至於我,我完全不知道雅各和他朋友在臉書裡都看到了些什麼,我搞不懂這種訊息大雜燴有什麼吸引人的。在我看來,唯一的解釋是,臉書是孩子們避開大人的地方,是他們的祕密基地。他們可以在那裡虛張聲勢地賣弄、調情、打混,做些他們在學校餐廳裡沒膽量做的事。可以想像,網路上的雅各比他本人來得聰明有自信,很多靦腆的孩子都是如此。我和蘿莉發現放任雅各偷偷做這些事很危險,於是逼著他交出密碼,好讓我們隨時監督他。不過說實在話,只有蘿莉會去查看雅各的臉書,對我而言,孩子們的網路對話比他們在真實世界裡的談話更無趣。如果我會上去臉書,多半是因為那張「臉」出現在我的案件檔案裡。我是個不盡責的家長嗎?事後看來,的確是。但當時我們大家都是,雅各學校裡所有家長都是。我們不知道網路的風險有這麼高。
班傑明.里夫金的朋友」頁面已經有幾百條留言。
 
愛蜜莉.薩爾斯曼(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六日晚間十點十二分:
我還是很害怕。到底是誰下的手?你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這有什麼意義?你從中得到了什麼?實在很變態。
 
艾利克斯.科容(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一點十四分:
冷泉公園裡的黃色封鎖線還在,不過什麼也看不到,沒警察。
 
留言一則一則持續下去,很輕率、很坦白。網路打出造虛假的親密感,這是孩子們對「真實」世界感到頭暈目眩的副產品。哎,他們很快就會了解,網路其實是屬於大人的:我已經想著要發給臉書一張傳票,要求提交文件及紀綠,以便保存這些網路留言。在此同時,我像個貪心的竊聽者,迫不及待繼續讀下去。
 
狄倫.費德曼(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晚間九點零七分:
雅各你閉嘴。如果你不想看這些,到別的地方去。就是你,滾你媽的。他把你當朋友,討厭鬼。
 
麥克.坎尼(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晚間九點零一分:
不得不說,雅各,你不是臉書警察,何況事情變成這樣,你最好低調點,別多話。
 
約翰.馬洛拉(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晚間八點五十一分:
真他媽搞什麼?雅各你在這裡鬼吼鬼叫什麼?去死吧,世界會更美好。滾你媽的,去死。
 
茱莉.克須那(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晚間八點四十八分:
雅各,遜掉了。
 
雅各.巴博(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晚間七點三十分:
你們大家也許還沒聽說,班傑明死了。你們為什麼還留言給他?為什麼有些人表現得像他的好朋友一樣,其實你們明明就不是?大家可以再假一點?
 
我停在雅各的名字上,忽然明白最後這幾個惡意留言的對象是我的雅各。我還沒有準備好見識雅各生活的真實面,了解他人際關係的複雜面和他生活中殘酷的一面。去死吧,世界會更美好。我兒子聽到別人對他說這種話,竟然從來沒有對我們提起過?我不是對雅各感到失望,而是對我自己感到失望。我怎麼會讓我的兒子覺得我不在乎這種事?或者我只是個沒用的傢伙,對網路上誇張、激情的語調反應過度了?
憑良心講,我覺得自己像個傻瓜。我應該要知道這一切的。我和蘿莉通常只會大致關心一下雅各的網路活動,他晚上進房間之後就可以上網,而我們在他的電腦上安裝了軟體,防止他瀏覽某些網頁,主要是色情網站,我們認為這樣就夠了。臉書似乎從來不具危險性,再者,我們倆都不想監控他。我們都認為要以正確的價值觀養育孩子,要給孩子空間,要相信孩子能明辨是非,除非他讓我們覺得有監控他的必要。身為開明的現代父母,我們不想質疑他的一舉一動,不想施行高壓管束,更不想成為他的敵人。麥科密克中學多數家長都抱持這種理念。況且,我們又有什麼選擇呢?不管上不上網,沒有父母能夠二十四小時監控孩子。在父母的視線範圍之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儘管如此,當我看到「去死吧」這些字眼,才愕然驚覺我們是多麼無知又愚蠢。雅各不只需要我們的信任和尊重,他還需要我們的保護,我們卻沒有做到這一點。
我快下捲動那些留言,總共有幾百條,每一條都只有一、兩行字,我不可能一一細讀,而且我還沒弄懂莎拉.葛洛爾要我看什麼。隨著留言時間一直往前推,雅各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們用留言互相安慰,有的很傷感(我們永遠不能再跟以前一樣),有的熱血沸騰(年少死亡、青春不逝),反覆表達內心的震驚。女孩們宣示她們的愛和忠誠,男孩子則是憤怒。我匆匆掃過這些重複訊息,想找出有用的線索:我不敢相信……我們要團結……學校裡到處都有警察……
最後,我點選雅各的臉書,那裡有更激昂的留言在沸騰著。同樣地,這些留言都是由新到舊排列。
 
馬里.庫尼茲(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下午三點二十九分:
德瑞克,別在這裡亂扯。那根本是八卦,會害到人的。就算是開玩笑,也很蠢。雅各,別理他。
 
喬.歐康納(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下午三點十六分:
如果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就把嘴巴閉上。我是在說你,德瑞克,你這傀儡。這裡可不能亂來,你他媽的別在這裡放屁。
 
馬克.史拜塞(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下午三點零七分:
任何人想說任何人的任何事都行。德瑞克,也許有刀的是你?有人亂安你罪名的感覺怎樣?
 
然後是這個:
 
德瑞克.柳(麥科密克中學)發表於二○○七年四月十五日下午二點二十五分:
雅各,大家都知道是你幹的。你有一把刀,我看到過。
 
我的視線沒辦法離開那則留言。我目不轉睛盯著它,直到那些字分解成一格一格像素。德瑞克是雅各的朋友,很好的朋友,他來過我們家不下百次。他們從幼稚園就玩在一起了。德瑞克是個好孩子。
我看到過。
隔天早上我讓蘿莉和雅各先出門,我告訴他們我要去紐頓警局開會,不想開車來回跑一趟劍橋市。等確定他們都走了,我上樓到雅各房間開始翻找。
不一會兒,我就在五斗櫃的最上層抽屜裡找到一個堅硬物體,草率地包在一件白色舊T恤裡。我打開T恤,一把黑色橡膠刀柄的折疊刀掉落在五斗櫃上。我小心翼翼拿起刀子,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刀刃,把它拉開來。
「噢,老天!」我喃喃自語。
看起來很像一把軍刀或獵刀,但比較小一些。拉開來後大約二十五公分長,黑色刀柄上有凹槽,很好握。刀身是彎月造型,有繁複的鋸齒刀刃--撕裂型刀刃--尖端鋒利得足以致命。刀背那一側鑽了幾個洞,多半是為了減輕重量。這把刀很危險,也很漂亮。刀身的形狀、弧度和錐形尖端。就像那種本質上兼具美麗與邪惡的凶器,像一道火焰,或大貓的爪子。
註一:瓦肯(Vulcan),指影集《星際爭霸戰》(Star Trek)裡的外星人,該人種信仰嚴謹的邏輯與推理,並能去除情感的干擾。

捍衛雅各

關閉視窗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