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心理勵志
  3. 勵志故事/散文
全站分類
 
作者相關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2:給愛的人沒煩惱,被愛的人沒痛苦!



定價:300元 
優惠價:79 237元    
  無法購買





內容簡介

推動善終宣言: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暢銷書醫師最新續作!
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將心比心,有誰願意明知自己就要死了,還要忍受被插管、刀割凌虐之苦?
「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
千萬不要讓無效醫療剝奪末期病人善終的權益。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圓滿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生命的意義是甚麼?醫療的本質是甚麼?在兩隻腳壞死的病人身上,我看到醫療殘酷的在延長末期病人的痛苦。
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孝順要及時,大限來臨時放手也要及時,才能避免日後的遺憾,讓家人走的更安詳,如此在伴隨死亡的感傷裡,將會多一點溫馨,少一些悔恨。

作者簡介

陳秀丹醫師
擁有快樂的童年、愛我的父母親和七個兄姊,以及疼愛支持我的老公、一雙可愛的兒女,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事。有良師益友的提攜、有志同道合的夥伴、有能力幫助別人,是我覺得最感恩的事。參與SARS的防治工作與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動,讓我對醫師的神聖使命有更深刻的體認。

●學歷
苗栗縣立山腳國小、致民國中; 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私立中山醫學大學醫學士、國立陽明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法律與政策組博士班肄業

●現職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高壓氧治療負責醫師、疾病管制局北區肺結核諮詢委員、中華民國(臺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委員

●專長
胸腔及重症醫療、高壓氧治療、末期病人的緩和醫療

●重要事蹟
臺北榮總臨床優良教師獎、陽大附醫優良教師獎
衛生署治療SARS有功個人獎
宜蘭縣有功醫師獎(肺結核防治)
宜蘭縣優良醫師獎
102年教育部優秀公務人員獎

書籍目錄

推薦序/
以敘事醫學內省、療傷與發聾振聵  趙可式
真愛無限,請維護無悔無憾的善終權 陳榮基
那股凜然之氣     黃煌雄
從十字若望對死亡之高見談起      陸達誠
陽光良醫,關照生死       江綺雯
選擇幸福,不必受苦! 賴允亮
人人都能善終   釋慧開
莫讓生死兩不安/但願早點認識阿丹醫師  田秋堇
能捨能得的人生路途    陳曼麗
不要無效維生醫療、只要有效舒適醫療    周希諴
安靈緩和治療的最終目的:死得好、更要好好得活!  程味兒
臨床醫師都需看的一本書   黃勝雄
安寧推手        蘇逸玲
用心溝通、醫病協力、病人善終      王志嘉
安寧緩和醫療保有善終     李偉強
敢言敢當的勇氣與魄力  蔡仁捷
人生旅途上擁有善終的結局    曹祖明
對社會大眾提供非常好的生命教育  羅世薰

作者序 人生最大的承擔是回歸愛的本質,做該做的事

第一章 Chapter1 真愛無限,無憾就好
要家人準備西裝和手電筒的老爺爺 
嗜血蒼蠅 
愛滋病患者的故事
生前孩子不聞不問,死後全出現
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不一樣的端午節 
樂天情深的好姊弟
懷念的戲劇大師與水車村 

第二章  醫療不是萬能,因為生命有極限
心有不甘的兒子和痛苦的老爸
悔恨交加,走不出傷痛的家屬 
是愛還是殘忍?醫療的真諦
離情依依,親情難捨的患者 
溝通不良,受苦的老爺爺

第三章  人生無常,能捨才能得
適時放手才是真愛 
傳子不傳女的老先生 
到病房看媽媽要打卡 
每天被插三次鼻胃管的阿嬤 
回家的路為什麼這麼遠?
在乎別人想法,違背老婆意願的男人

第四章  不當醫療給付,病人有家歸不得
我要回家 
酗酒者的悲歌 
同樣是嵌入性疝氣,治療過程大不同 
醫師,你們就幫我兒子拔管吧! 
回家的路太難太難
缺愛症,一位醫學中心總醫師的無奈
你躲起來默默承受一切,才會讓我擔心遺憾一輩子! 

精采試閱

嗜血蒼蠅

透過近距離的觀察死亡,  我們才可以知道平常要怎麼樣的活,
才可以死得剛剛好,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

有一位老奶奶自從一年多前中風之後,因為反覆的肺炎、泌尿道感染密集的住院,其中有兩次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還被插上氣管內管。當我的電腦上出現這位病人的名字時,我的腦海馬上就浮現了兩位鮮明的人物,那就是老奶奶的兩個孫女。
 

印象中她的孫女無論如何總是主張要急救到底,我曾經在加護病房試著和她們溝通過好幾次,但她們的主張始終不變,所以當這位老奶奶再度出現在我的病人名單時,我不禁在心裡長嘆了一口氣,也告訴我的住院醫師說:「這個老病人很辛苦!」。
 

這次老奶奶住進一般病房,幾個月不見,她的身體比上次明顯僵硬許多,她的大孫女問:「醫生!我奶奶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這樣的老奶奶,情況只會一天比一天差,不會一天比一天好,因為我們人的血管,從一出生就隨著我們的年齡一起長大、一起變老,頭腦的血管、心臟的血管、四肢的血管、乃至於肚子裡腸道內的血管,都是一樣跟著長大,也一起衰老退化。頭腦的血管會中風,其他部位的血管也會栓塞、破裂。身體的器官也是同樣的在老化,體力差,無力咳痰,這樣的病人會常常因為肺炎、泌尿道感染來住院。其實就是拖啦!」
 

「陳醫師!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奶奶好過一點,不要那麼痛苦?」
 

「當然有啊!我們可以不用抗生素、不用特別的處置,讓她可以比較自然的走啊。」
 

「醫生!其實我奶奶前幾天才因為泌尿道染住院,治療好了出院,這一年多以來,就如妳先前常告訴我的,奶奶會因為肺炎或是泌尿道感染不斷的住院。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僵硬,一定也很不舒服,又這樣進進出出醫院,看了心裡也真是難過。」沒想到這位立場堅定的孫女會有如此的轉變。
 

「妳要不要試著回去和家人商量,告訴家人奶奶密集的反覆住院,就是她的身體已經衰老、不堪負荷了,身體僵硬的酸痛是一定會的,妳可以試試看維持一個姿勢不要動,不要說一天,幾個小時妳就會酸痛難耐了,所以不要再讓老人家這麼受罪,比較喘時我們可以用一點嗎啡和鎮靜劑讓她舒服些。」難得和這位大孫女有了初步共識,我們當天有了新的結論就是不再插管急救,抗生素繼續用,也用嗎啡、鎮靜劑來減輕老奶奶疼痛及緩解呼吸不順的問題。
 

幾天之後,老奶奶的大孫女告訴我:「醫生!我們已經開過家庭會議了,我爸爸說:「妳們的奶奶也太辛苦了,這一年多來妳們除了輪流請假之外,體力的消耗不講,內心的壓力其實也不小,每次看到奶奶被抽痰,那種痛苦的抽搐、無助的表情,實在很捨不得,該是放手的時機了。」我媽媽也說:「過了農曆十五,就可以將奶奶接回家了。」醫生,請你在農曆十五以後,也就是農曆十六就不要再用抗生素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不用特別看日子,因為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抗生素其實是可以早點停,即使在農曆十五停抗生素,奶奶也不會在那天走啊!除非一口痰卡住,又沒有辦法抽出,或者是突發性心律不整、心肌梗塞、腦部大片梗塞或出血,才會突然往生。」家屬接受了我的建議,會談完我就將抗生素停掉,因為抗生素的使用對近期即將往生的這位病人而言,是沒有實質幫助的,反而是一種負擔,因為必須打針,而病人的血管早就不堪使用,每次護理人員為了打針(建立給藥路徑),都必須花上好長一段時間,到後來只好使用中央靜脈導管,那種又粗又長的針插入身體深達數公分,病人所受的痛可想而知。
 

到了十六日,就是約定好要接回家開始安寧居家療護的日子,老奶奶的小孫女出現了,哇!這又讓我想起一年前在加護病房見到的她,是一個對醫療人員很有戒心、很冷淡的家屬,當時和她談老奶奶病情的時候,她總是用一種狐疑的眼神看著我,明顯的可以看出她對我的不信任,總覺得我和她之間隔著一道很高的牆,是我無法翻越的牆,使我難以進入她的心靈和她作深度的溝通。
 

這次,她破天荒的主動對我說:「陳醫師!在一次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我看到了妳的一篇文章,是在社區的讀書會裡看到的。」

原來是我有一篇文章〈我的母親──永懷的關愛〉,被收錄在教育部補助的一本現代散文《生老病死》一書中,她看到了,她說:「『陳秀丹』這個名字太熟悉了,我一直以為妳是一個理性重於感性的人,凡是都以數據來論述,沒想到妳的內心世界也有這麼柔軟的地方。」我的天啊!原來我在她的眼中只是一個凡事講求數據、冷血的人。
 

緊接著她說:「陳醫師!經過這一年半以來,奶奶的情形加上看了妳的文章,又接觸了一些生老病死相關的書籍,我的心理真的有所轉變,我發覺我該放下了,在今年春天的時候,我就認為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是奶奶要走的時候,這次住院我看到主治醫師是妳,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緣,我們又踫面了。
 

陳醫師!妳不要生氣哦,跟妳說,我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叫做《蒼蠅王》,一年多前我奶奶住在加護病房的時候,每當情況不好,妳總是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每次看到妳就讓我連想到那部片子,妳就像電影裡面的那隻嗜血蒼蠅,看到有血的地方就會立刻飛撲過來,所以每次看到妳的時候,我總是很害怕、很排斥,怕妳又會講一些我們不想聽的話。陳醫師!我這樣說妳不會生氣吧!」
 

「不會呀!這有什麼好生氣,我只是覺得很訝異而已,沒想到會有人用嗜血蒼蠅來描述我。事實上,我自己照顧過我的父母親,我經歷過那種壓力,妳奶奶也真的夠辛苦了,我們就讓她好好的走吧!」
 

「我家是三代同堂,奶奶是一個非常仁慈的人,對我們的愛和包容更是無微不至,去年一聽到她中風昏迷的噩耗,當時妳好意勸我們要放手,我們真的是難以接受,所以對妳也不太禮貎,很對不起!」
 

「沒關係!人之常情,我可以理解。」可以前嫌盡釋也是醫療團隊所樂見的。
 

「陳醫師!我奶奶回家會馬上死掉嗎?」
 

「不會啦!這幾天雖然我們沒有用抗生素,但我們也很認真的幫她抽痰了,能抽的都抽了,當然不是很勉強的抽,經過嗎啡和鎮靜劑的使用,她的呼吸形態好很多,她回去不會馬上走,可能會經過一、兩個禮拜,回家後有痰抽得到就抽,不抽也沒關係,在這樣的情境下舒服就好。
 

我最近讀了一本《大往生》,是一位日本的醫生寫的,他說:「做人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死給人家看」,也就是盡量在一種自然的情況下,在家人守候中往生。透過家族聚在一起,可以讓家族的每個大人、小孩一同見證死亡的莊嚴與神聖。透過近距離的觀察死亡,我們才可以知道我們要怎麼樣的活,才可以在往生的時候有人願意來陪伴,可以死的很安詳。
 

這是一個日本醫師的想法,我也很慶幸你們有這樣的轉變,我會開一些嗎啡讓你們帶回去,前幾天也請了安寧共照的醫師和護理人員,也就是安寧居家團隊專程為老奶奶做過評估,等一下安寧居家的護理師會來和妳再解說一次。」
 

「陳醫師!跟妳談了這件事情之後,我比較安心了,我總覺得過去對妳有些歉意,和妳講開來我的心裡比較舒坦。」她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
 

「沒關係!講完就好,很高興我們可以為老奶奶的生命末期一起來做努力,如果有什麼事情,可以跟我們的安寧居家團隊作連繫,也可以打電話給我。」我很欣賞她的率直、實話實說。
 

老奶奶在家裡度過了兩個禮拜,有一天傍晚我還在看門診,原來這一天原訂是她們要回診拿嗎啡的日期,人還沒到電話卻先來了,她的小孫女說:「陳醫師!我的奶奶從昨天到現在都沒有小便,安寧居家的護理人員說小便量減少就是要往生,陳醫師!是這樣嗎?」
 

「人在往生前小便是會減少,但是請妳先去摸摸奶奶的下腹部,看她的下腹部有沒有腫脹、有沒有疼痛的表情,再幫她量一下脈膊。」
 

數分鐘之後她回答:「沒有腫脹也沒有痛苦的表情,脈膊也很微弱,呼吸有時停了將近三十秒。」
 

「那就快了,麻煩通知其他的家人一定要回家,如果奶奶走了請不要太驚慌,我們要好好的為她祈禱,祝福她一路好走。」
第二天早上我打電話去問候,果真老奶奶在前一晚的八點多就往生了。家屬說: 「我奶奶走得很安詳,而且全家人都圍在她身旁。死診是請衛生所的醫師來幫忙開立,真感謝陳醫師和醫療團隊的幫忙。」

 

其實像這一類的案例非常多,有很多的病人平常看起來好像很健康,突然的腦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就是俗稱的中風昏迷不醒,這樣的突發狀況家屬的確很難接受,有些家屬就會要求極力搶救,即便醫師詳細分析病人的情況,說明搶救對病人沒有好處,只有壞處,病人的生活品質會很差,還是會有一些家屬仍然要極力搶救,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見證,他們就會後悔當初所作的決定。愛一個長輩,我們不只是平常就要孝順,在長輩往生的過程中不要受苦受難也是同等重要。
 

以這兩位孫女而言,我相信她們是非常孝順的,才會願意長時間輪流請假照顧奶奶,只是因為她們的不捨,讓老奶奶多苦撐了一年多,但我相信經過這次的慘痛經驗,她們會更有智慧,會將真愛的觀念傳出去,以後知道這個故事的親朋好友,他們的長輩在往生的過程,一定可以比較平順安詳,不再受這麼多的苦,這就是老奶奶留給後人的啟示。

審定推薦

【國內推薦】
王志嘉 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王惠暢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顧問醫師
尹彙文 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秘書長 
田秋堇 立法委員
江綺雯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局長
邱泰源 臺大醫院醫學系教授
李偉強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
李毓芹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 
林建德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周希諴 中山附設醫院安寧病房主任
陳曼麗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陳榮基 臺大醫院及恩主公醫院教授、佛教蓮花金會董事長
陸達誠 天主教耶穌會神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榮退教授
曹祖明 曹祖明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
胡忠信 政治評論者
黃煌雄 監察委員
黃勝雄 醫師、門諾醫院總執行長
程味兒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
趙可式 台灣安寧療護推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蔡仁捷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
賴允亮 馬偕醫學院教授、馬偕放射腫瘤科與安寧中心資深醫師
賴世雄 常春藤解析英語雜誌社社長 
羅世薰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釋心定 人間福報發行人
釋慧開 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
蘇逸玲 台北榮總護理部督導長
(依推薦人姓氏筆劃排序)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2:給愛的人沒煩惱,被愛的人沒痛苦!

關閉視窗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