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心理勵志
  3. 人際關係
全站分類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你不必和這個世界裝熟:停止無效社交,開創有效人脈!

请停止无效社交



定價:320元 
優惠價:79 253元    
  無法購買





內容簡介

到底要吃多少虧,你才能學會交淺不言深?

★改變100,000人社交認知!
★甫出版就登上「當當網」心理勵志暢銷榜!
「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中國比特幣教父 李笑來 一致好評推薦!
知識分享型自媒體「深夜書桌」創辦人 李小墨 首本人際關係「斷捨離」力作!


/點出18個關鍵交友問題+數十個真實的有效社交經典案例/
重建「交友人際觀」,把時間留給真正重要、值得你用心交往的人!

本書寫給:
●因人際關係筋疲力盡、內心煎熬的人
●總覺得和他人隔著一道牆的人
●老是被朋友當成吐苦水的垃圾桶的人
●職場上,拿捏不清人我界線的人
●在感情、家庭中,有意改善問題,卻不知如何開口的人
●工作上,需要大量接觸人的工作,如創業、行銷、管理者

人們的社交範圍貌似擴大,
但深度和效果卻越來越膚淺,甚至為社交所累。

其實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
作者提出很多「反傳統社交思維」的觀點,
並從上萬個社交案例中,挑選出幾十個真實有效的案例,
既指出了傳統社交的弊病和不足,
也指出了有效社交的原則和實踐方法。

如:
●一個越被認可的人,他的社交成本越低。
●與人交往,交淺切莫言深。
●優化社交結構,不用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命。
●面對社交,不必諂媚討好,而是要追随自己内心的需求。
●親疏有別,主次分明,維繫簡潔的關係圈,你就不會這麼累了。
●在人際關係中,放下「零和思維」,採取「共贏思維」。
●不必群發過年短訊,因為無差別對待,是人際關係的大忌。
●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別人才有可能幫助你去往哪裡;
  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別人更無暇管你要去哪裡。

遠離那些消耗你的人,
本書助你告別無效社交,
擺脫「以數量論社交」的人生陷阱!

【本書特色】
「直擊交友時的4大痛處」:
●社交的本質──你所謂的社交,有用嗎?
●社交與EQ的關係──高EQ的人是怎樣煉成的?
●有效社交5大要點──當別人抱怨,其實是想告訴你什麼?
●無效社交3大模式──到底還要吃多少虧,你才能學會交淺不言深?

◆「有效社交法則」: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什麼樣的人際觀?
 以共贏思維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不用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判斷標準,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能力是1,人脈是後面的0。
 我們不否認人脈的作用。但是有能力,人脈才能發揮作用。
沒有1,後面的0毫無意義;有了前面的1,後面的0可以讓1的威力成倍地增長。

●如果對方沒有爽快答應,其實就是拒絕。
在人際交往中,為了不傷彼此的顏面,人們拒絕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委婉的表達方式,
比如「我再考慮一下」、「下次吧」、「改天吧」、「看情況吧」,
所謂的進退有度,就是在這種時候,不強人所難。

●到底還要吃多少虧,你才能學會交淺不言深?
話說出口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說出口之後,就是它的奴隸。
交情淺的時候,最大的特色就是對彼此不夠了解,訊息是嚴重不對稱的。交淺言深很容易碰到地雷。
兩類話題不要碰:
對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對不熟的人說的;
對方很容易有強硬立場的,談起來容易起爭執的。

●無差別對待,是人際關係的大忌。
在重要的關係裡,我們對彼此都是特別的,我們曾經有過或者正在創造獨家的記憶。
這些,群發的短訊給不了。
我不是特立獨行也不是憤世嫉俗,我只是懷念真的東西。

作者簡介

李小墨
曾任《海南特區報》記者、「廈門頭條」主編,自媒體「深夜書桌」創辦人。
閱讀量大,長期寫作,深度思考,大學期間即寫就了百萬字的讀書筆記。多年來傳統紙媒和新媒體行業的積累,讓她順利地抓住了網際網路的「社交紅利時代」,創立了知識分享型的自媒體,並且成立了讀書分享社群,成功地打造了個人IP。她的文章深入淺出,有深度,有態度,深受讀者的喜愛。文章多次被各大自媒體轉載,幾乎每篇都獲得了超過100,000次的點閱量,影響了眾多的都市年輕人。

● 微信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作者序

序言/
不用違背本性,也能有效社交

在人際交往中,同樣是相遇,為什麼有些人被飛快地遺忘,有些人卻能發展成真正的友誼?同樣是溝通,為什麼有的人能讓衝突的雙方迅速取得共識,有的人卻能把最安全的話題演變成劍拔弩張的爭吵?

這正是本書試圖去回答的兩個問題,說得抽象一點,可以概括為:如何有效地社交?如何進行良好的溝通?

都說越努力的人會越幸運,可是方法不對,所有擴展交際圈的努力都會變成無效社交;都說溝通只要一顆真心就可以了,可是不注意技巧,就連愛到可以為對方付出一切的夫妻,也會因為不恰當的溝通方式,最終形同陌路。

我一直覺得我們應該有一門專門教授人際交往的課程,可是很遺憾,對於人際交往,我們要麼在跌跌撞撞中獨自摸索,要麼參考他人似是而非的經驗之談,始終沒有太可靠的知識可用來學習。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對人際交往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誤解和偏見。

有的人把討好逢迎奉為社交和溝通能力的要義,以為會主動建立關係、會討好、長袖善舞的人,就是社交和溝通高手。可是真誠、坦率、忠於本心、不卑不亢的人,難道就不能成為社交和溝通高手嗎?

有的人認為社交和溝通不需要技巧,只要一顆真心就夠了。他們聽不進技巧與方法,並且對社交技巧有著不可思議的偏見,甚至不斷地潑髒水,把它們和不真誠、有心機、虛偽世故畫上等號。這實在是低估了溝通的複雜程度和重要程度,所以才會出現那麼多把低EQ當坦率、把不顧及他人感受當成耿直的人。

還有的人把社交和溝通技巧簡單地理解為嘴上功夫,可是嘴皮子利索、能說會道的人就一定是溝通高手嗎?當然不是。一個能言善辯,但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人,恐怕會成為圈子裡最不受歡迎的傢伙。

人們對人際溝通有太多狹隘的認知。一定存在一種更高級、更舒服也更有效的社會交往和人際溝通方式!
本書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讓那些在不順利的社交、不順暢的溝通中掙扎的人意識到這一點。

當建立社交圈的時候,你完全用不著拿熱臉去貼冷屁股,就可以用更得體、更有尊嚴的方式贏得高品質的人脈。
當維護人際關係的時候,你完全可以選擇一種既不用違背本心、降低人格去刻意討好,又讓人覺得舒服、容易接受的社交風格。
當出現分歧的時候,你完全可以選擇一種既不引起對方對抗情緒,又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願的表達方式。
當激烈、不友好的情緒干擾溝通的時候,除了和對方一起陷入情緒的沼澤之外,你完全可以控制自己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並及時地安撫對方的情緒,不讓對話因為情緒而脫離正軌。

坦率真誠並不是口不擇言、揭人之短、戳人之痛的藉口和擋箭牌,你完全可以選擇一種讓自己和他人都不受言語傷害的說話方式。真正的坦率應該是富有同理心、顧及他人感受的。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因為EQ低、社交效能低、溝通能力差而讓生活陷入困境、內心遭受痛苦,卻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的人;是寫給那些有意願擺脫社交不順利、溝通不順暢的處境,卻不知道具體如何去改善的人;是寫給那些想糾正伴侶或其他身邊人不良溝通習慣,卻不知道如何有效影響和改變他人行為的人。

人際交往能力是包含社會交往、EQ素養、性格魅力、衝突解決、語言表達等能力在內的綜合能力。
我相信,受人歡迎、相處起來讓人舒服是一件可以學習的事情,社交也好,溝通也好,都是一種可以習得的能力。

一本書能帶來觀念的改變,但它真的能賦予一個人某種能力嗎?
面臨改變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拿那句萬能金句當擋箭牌——我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可是我認為,聽過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不是因為你知道得太多,而是因為你知道得還不夠多、不夠透。

我一直相信,行為的改變是從觀念的改變開始的,深入透徹地瞭解一件事,內心真正開始信服一件事,才會認真地把它付諸行動。
認知升級帶來能力發育,想要真正掌握一種更高級的溝通方式,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所以,有關社交溝通的秘密,希望你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書籍目錄

●序言:不用違背本性,也能有效社交

Chapter 1  你所謂的社交有用嗎?

請停止無效社交——你的社交只有數量,沒有質量
●怎樣才能認識那些很厲害的人?
●交換名片,只是社交的開始

人脈的真相——能力是一,人脈是後面的零
●真相一: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
●真相二:每個人能維持的關係是有限的
●真相三:人脈決定論,容易誤人子弟
●真相四:用得動的才是人脈
●真相五:臨時抱佛腳是沒用的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什麼樣的人際觀?——以共贏思維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
●共贏思維比起零和思維,多了遠見和豁達
●成熟的人,進退之間總是不卑不亢

有效社交是怎麼做到的?——怎樣結識社交金字塔的關鍵人物?
●社交與目標結合
●熟人的力量不可小覷
●結交超級交際關鍵人物
●打造個人IP
●用間諜思維社交
 

Chapter 2  高EQ是怎樣煉成的?

高EQ應該具備的五種能力——不會管理情緒怎麼辦?
●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
●妥善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
●自我激勵的能力
●認識他人情緒的能力
●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什麼樣的人是溝通高手?——好的溝通者,首先要學會自我覺察
●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挑選合適的行為
●溝通高手更有同理心
●溝通高手會進行自我監控
●溝通高手不會輸給情緒
●溝通高手懂得如何贏得信任
●溝通高手具有清晰表達能力

最棘手的溝通——普通談話是如何升級為關鍵對話的?
●最棘手的溝通:有衝突、有風險、有情緒
●反思一下你的人際衝突,你們的分歧點在哪裡?
●我不同意「溝通不需要技巧」這種說法

好好說話——糟糕的溝通氛圍是如何造成的?
●什麼情況下,我們沒辦法好好說話?
●溝通氛圍就像天氣一樣,隨時可能發生變化
●溝通氛圍被破壞後,如何重建安全感?

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打斷別人?——大多數人存在著傾聽的「七宗罪」
●傾聽的力量被嚴重低估了
●糟糕傾聽的七宗罪
●EQ高的人是如何傾聽的?

EQ高的人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溝通技巧?——適度的挑釁,會讓對話熱絡起來
●驗證溝通法
●枕頭法
●正面緩衝法
●重新定義法
●用親暱的稱謂減少防衛
 

Chapter 3  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如何愛一個人:愛的五種語言——你真的知道怎樣去愛一個人嗎?
●愛的語言一:肯定的語言
●愛的語言二:精心的時刻
●愛的語言三:接受禮物
●愛的語言四:服務的行動
●愛的語言五:身體的接觸
●找到自己的愛語

如何有效地安慰一個人?——正確的安慰,大多遵從這樣的步驟
●錯誤的安慰,會變成更大的傷害
●情緒的錯誤觀念,大多來自原生家庭
●正確的安慰步驟

什麼樣的道歉才是真誠的?——會不會道歉,決定了關係的走向
●表達歉意
●承認過錯
●彌補過失
●真心悔改
●請求原諒

當別人抱怨時,是想告訴你什麼?——認識抱怨背後隱藏著的真相
●抱怨的背後是未滿足的需求
●識別偽抱怨
●如何成為一個不抱怨的人?

批評的藝術——優秀的批評者長什麼樣?
●如何處理棘手的批評?
●能平和地接受批評,是成熟的標誌

 Chapter 4  無效社交的典型表現

到底還要吃多少虧,你才能學會交淺不言深?——如何判斷該不該向別人吐露心聲?
●我們如何判斷「交淺」和「言深」?
●交淺言深的是一群想走捷徑的人
●交淺到底為什麼不能言深?

為什麼你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永遠不要忘記溝通真正的目的
●「雄辯症」患者是自絕於他人
●語欲勝人是關係殺手
●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

為什麼我不再群發拜年短信了?——無差別對待,是人際關係的大忌
●群發短信,是無效社交
●學會對關係斷捨離
●最真的感情是互相馴服的

精采試閱

人脈的真相
——能力是一,人脈是後面的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脈的作用被吹噓得天花亂墜,人脈決定論大行其道。很多人嘴裡天天念叨著人脈,卻從來沒想清楚過,人脈究竟是怎麼回事。關於人脈的四個真相:

◆真相一: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

大家喜歡把「多個朋友多條路」掛在嘴邊,換句話說就是:朋友越多越好。大家還喜歡賣力地塑造自己交友廣泛的形象。炫耀朋友多成了一個社會怪現象,無論是酒桌上吹牛還是寫文章賣弄道理,必言「我有個朋友如何如何」。潛在的價值觀其實是:朋友多是成功的標誌,朋友越多說明我混得越好,厲害的朋友越多,說明我越成功。

但是很多人卻忘記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真的需要那麼多朋友嗎?
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

一看職業,大部分社交網都是以工作為軸心整合起來的。
科學家和商人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程式設計師和記者的社交需求是不一樣的,作家和獵人頭的社交需求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需要活躍在社交場中,他的工作和事業要求他去編織一個複雜的社交網;有的人只需要三兩好友,固定的同事和少量的工作合作就足矣。

二看性格,外向的人和內向的人對待社交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在這個推崇外向的世界,內向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為內向經常被視作性格缺陷。但《內向者求生術》讓我相信這是一種偏見,無論內向還是外向,每一種個性都很好,只是有所不同而已。內向者的優勢是具有獨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創造性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我不是大家刻板印象裡那種沉默寡言、靦腆害羞的內向,學生時期我就活潑開朗、愛說愛笑,在記者從業經歷的鍛鍊下,我可以輕鬆做到隨時和陌生人打開話題、短時間內取得信任,但我非常確定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

內向者和外向者最大的區別不是看起來是否外向,而是他們內在精力恢復的方式。

外向的人,他們的精力來源是外部世界——如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群、不同的場合和事物。他們就像太陽能電池板,需要暴露在太陽下再次充電,性格外向的人需要到外部世界去四處活動來獲得充沛的精力。

內向的人,他們的精力來自內部世界——比如獨處、沉思,和少量熟悉的人相處。他們就像充電電池,需要停止花費精力,停下來休息,以便再次充電。對性格內向的人來說,刺激較小的環境才能讓他們恢復精力。

所以,大量的社交可以讓外向的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而對內向的人來說卻是一種消耗,他們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弄得筋疲力盡,他們只需要簡單的人際關係。

可是在推崇外向的世界裡,社交能手才會被誇讚。即使是內向的人,也在拼命鍛鍊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拼命讓自己顯得活潑外向,勉強自己加入人群、參加活動。

其實內向的人大可以停止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跟隨自己內心的感覺。不喜歡人群和活動,就拒絕人群和活動。
就拿我來說,對記者這個職業,我喜歡它的許多方面,可是我的性格和它的屬性卻是割裂的,這種割裂讓我精神異常疲憊。記者註定是社會交往家,可是工作之餘我打心眼裡排斥出席社交場合,我還討厭花精力去編織和經營社交網路。我寧願待在家裡閱讀、思考、寫作,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這成為我後來辭職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社交,要追隨自己內心的需求,如果社交讓你快樂,你就儘快投入人群和活動;如果社交讓你不快樂,你又何必沒有快感卻假裝高潮呢?

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滿足需要就行。不需要的、不想要的,不要去勉強,不用為了迎合這個社會的判斷標準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每個人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職業需求是外部需求,性格需求是內部需求。活躍在社交場的人,不要嫌棄人際關係簡單的人木訥愚蠢、不會主動建立關係;同樣,只需要三兩好友的人也不要看不慣積極社交的人,覺得對方膚淺功利。

◆真相二:每個人能維持的關係是有限的

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神奇的數字:7±2》,他提出我們的大腦一次能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數量是有限的,短期記憶無法一次容納超過7±2的記憶項目,有的人能記住九個,有的人能記住5個,超過界限就無能為力了。

喬治‧米勒說的主要是智力的容量,其實我們的情感也是有容量的。
想一想你認識的人裡面,哪些人的死亡會真正讓你感到被擊垮?
想一想你認識的人裡面,哪些人到你家是可以自己開冰箱拿食物和飲料的?
想一想你認識的人裡面,哪些人是每年和你互相贈送生日禮物的?

列出一份名單來,你會發現這幾份名單都不長。你還會發現他們都是你平時投入關注最多的親人、愛人和好友,你們經常見面,或者經常聯繫,或者互相牽腸掛肚。

這份名單還能更長嗎?恐怕很難。試著想像名單增加一倍,那麼你平均在每個人身上花費的時間會減半,你覺得你和每個人還能像原來那麼親近嗎?

做一個人的好朋友,不僅要投入時間,還要付出許多感情,對一個人深切的關心會讓人心力交瘁。我們的情感是有容量的,我們的心就那麼大,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分得的就越少,就像稀釋的墨水一樣。最親近的人的名單,最多在10人到15人之間的某個點,超過這個點,我們會難以承受。

那社交圈的極限是多少呢?假如你住在一個五人宿舍,你需要應對十個單獨的關係,除了你和另外四個人的關係,還要加上其餘四人相互之間的6組關係,你才算了解所處圈子的人際動態。

英國的人類學家鄧巴認為:圈子的數量增加,意味著社交負擔成倍地增加。他經過研究發現了一個數字「150」,150這個數字代表我們可以保持社交關係的人數的最大值。這種社交關係達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你知道他們是誰,和你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其實想一想,表面上看起來社交網路極大地擴展了我們的社交圈子,可是微信上數百、數千好友中,看到頭像能馬上想到是誰的有幾人?互相點讚、評論的有多少人?一年裡能聊上幾次的有幾人?開口求助會爽快幫忙的朋友又有幾人?

超過保持社交關係的限度,就是盲目擴展人脈。疏於培養、維護、經營關係,然後擁有無數蜻蜓點水的關係,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能維持的關係是有限的,很多人總是忘記這一點,貪心地、想盡可能多地把別人招攬進自己的生命。可是就像吃自助餐一樣,飯量是有限的,能吞到肚子裡的食物是有限的,多取的食物不過是浪費罷了。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優化社交結構,不用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產生這個想法,是新京報記者劉剛邀請我加入他組建的全國記者社群,剛開始是QQ社群,後來是微信社群。我當時在海南特區報社任職,他邀請我的時候說:「就差海南的了。」原來他在有意識地優化社群成員,把這個社群打造成覆蓋各省市及不同媒體形態的強大的同行互助聯絡網。

就像他不用把太多的人請進社群裡,我們也不用把太多的人請進自己的生命裡。相比社交的數量,社交的品質更重要,試著有意識地優化自己的社交結構,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社交上。

我們應該學會對關係斷捨離,把一些人請出自己的生命。

斷捨離的觀念因為一本日本暢銷書風靡全球,一般是用於生活空間的管理,但其實這個觀念也可以推及關係管理。空間管理時,我們可以把多餘的東西請出我們的房間;關係管理時,我們可以把一些人請出我們的生命。

學會對關係斷捨離,就是不再迎合所有人,不再試圖讓所有人滿意,不再對每段關係都緊抓不放手。學會對關係斷捨離,就是放棄那些我們心裡不喜歡的人,隨緣地對待生命中可有可無的人,然後鄭重地對待那些重要的人,那些你真正在意、真正心動的人。

親疏有別,主次分明,維繫一個簡潔的關係圈子,可能我們就不會這麼累了。

我們還要接受一個現實,每個人能維持的關係是有限的,可我們又在不斷地認識新的朋友,不斷地接觸新的圈子,所以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會有不同的交際圈,我們的交際圈就像我們的細胞一樣在新陳代謝,我們身邊的人會一批一批地換。

◆真相三:人脈決定論,容易誤人子弟

中國社會是一個崇尚「關係」的社會,需要打官司了,不是先找律師,而是先找關係;孩子要找工作了,不是幫他一起進行職業規劃,而是先找關係;生病動手術了,即使走常規看病流程沒問題,也要找關係才放心。過度崇尚關係的社會自然就催生出了「人脈決定論」。

我是堅定的人脈決定論反對者。我反感人脈決定論,覺得它誤人子弟,是因為它不斷在明示和暗示:對於個人發展,人脈比能力更重要。
人脈決定論也催生出一批萬事俱廢、一心搞人脈的人。出席各種社交場合,雖然並沒多少成長和收穫,但可以安慰自己「我在積累人脈」;在飯桌上觥籌交錯,雖然也沒談什麼正經事,但可以告訴自己「人脈以後用得上」。

他們拒絕去學習去實踐,拒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價值,因為他們認為「經營人脈」才是聰明人的選擇。「積累人脈是最重要的」似乎成了拒絕努力最好用的擋箭牌。可是等著他們的將是既沒能力又沒價值的無望人生,「經營人脈」成了他們無望人生的遮羞布。

當人們盲目追求人脈的時候,其實是在瘋狂追求捷徑。從別人身上借力,是他們找到的捷徑。他們不想辛苦爬樓梯,只想坐著電梯扶搖直上。

可是人脈這件事恰恰是走不了捷徑的。人脈發揮作用是需要能力和實力打底的,企圖跳過自身能力積累,借由人脈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有能力,人脈才能發揮作用。

當然了,我們說的能力,並不總是指金光閃閃的才華,或者各種可調配的資源,有時候只是一種讓別人放心把事情交給你的能力,比如值得信任的人品和靠譜的執行力,答應的事情一定會做到,被託付的任務一定會滴水不漏地完成。

現在我們假設一個最好的情形,那些能幫助你的人慷慨地要給你機會,給你資源,給你平臺。可是如果你自身能力不濟,機會來了你能抓住嗎?給你一個令人豔羨的職位,你能勝任嗎?提供一個不錯的生意機會,你有資金入夥嗎?交給你一個能鍛鍊人但壓力很大的任務,你能靠譜地完成嗎?如果第一次提供機會的時候,你的表現讓人極其失望,那機會還會第二次來敲門嗎?實力不濟,貴人想幫助,也愛莫能助。如果你是背靠父母人脈的二代,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空消耗父母的人脈而已。

人脈的擴展常常是通過互相介紹、互相牽線來完成的。真實的情形是,如果你是一個能力不扎實、業務能力很差、人品也不靠譜的人,你的朋友甚至羞於把你介紹給他人,因為你是一個拿不出手的朋友。

我們不能否認人脈的作用。但對於個人發展,能力是一,人脈及其他是這個一後面的零。沒有一,後面的零毫無意義;有了前面的一,後面的零可以讓一的威力成倍地增長。

沒有能力,人脈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為沒有匹配的實力,人脈發揮不了作用。而有扎實的能力做底,人脈才會像金手指一樣發揮作用。

有了能力,人脈才能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有了能力,你才能贏得人脈。

我們總是把人脈當成通往成功的捷徑,可是人脈其實是一個隨著成長而水到渠成的結果。我們是先成為優秀的人才獲得躋身一個優秀圈子的資格,還是先躋身優秀的圈子,再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當你有一個出眾或稀缺的能力,且你的能力借由作品、成績被認可的時候,你想要的高品質的、有效的人脈就會破門而入。你有用並且被需要的時候,人脈會來找你。

我以前一直以為出書是一件特別遙遠的事,在圖書出版界我也沒有任何人脈可言。可是當我的文章被各個平臺轉載,我的寫作得到一定範圍的認可之後,前前後後有五六個圖書編輯找我談出版合作。

當你能力平庸,苦心去擴展人脈,你是最想認識別人的人,同時也是別人最不想認識的人。你認識的人越多,只不過讓越多的人知道你平庸且無能而已。

當你有能力但尚未顯山露水的時候,你的社交成本會很高,你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很多努力才能讓別人瞭解你。

我剛開始做微信公眾號的時候,加了一個和我公眾號定位差不多的運營者,我當時只有幾十個粉絲,而他已經有兩萬個。但在我看來,我的文章品質、公眾號運營能力並不比他差,我應該是可以和他平等交流的一個同行。但他只把我當成一個小粉絲,態度禮貌但疏離且冷淡。我挺受傷的,所以之後再無交流,心裡賭氣地有一種「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的不忿。

果然,當我的部分文章被大量轉載並收穫一波粉絲,同時我的公眾號平均閱讀量是他的兩倍的時候,他反過來找我了。這次,他把我當成了一個與他旗鼓相當、值得尊重的同行。仔細聊了聊,其實他是個很不錯的人。

那他當初為什麼對我那麼冷淡呢?甚至連看一下我文章的興趣都沒有?其實如果我是他,我也許也是差不多的態度:「你誰啊?我為什麼要認識你?」在你的能力沒有受到一定範圍的認可之前,你的社交成本是很高的。

人脈是呈現馬太效應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不用急著結交人脈,當我們還不夠出色的時候,不如靜下心,沉下心來好好沉澱、磨練專業技能、提高認知深度、抓住實踐鍛鍊的機會。只要你夠出眾,人脈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真相四:用得動的才是人脈

人脈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有利用價值的關係。但光用得上沒用,用得動的才是人脈。

當你說「我有人脈」的時候,指的就是你有一段可以利用的關系,有一個用得上且用得動的朋友。可誰也不是傻瓜,誰都不願意被白白利用。為什麼這位朋友肯幫你呢?如果不是你當下就出讓利益和他交換或者他欠你人情尚未回報,那一定是因為你對他來說也是一個用得上的朋友!為什麼這位朋友你用得動呢?因為你對他來說也是可用的人脈,你這位朋友希望等到他需要你的時候,他也用得動你。

有些人對於人脈最大的誤解就是,認識的人多,就等於人脈廣,接觸了高端的人群,就以為擁有了高端的人脈。生平最反感的一類人,是認識幾個厲害傢伙,就一廂情願地把人家當成自己的高端人脈的人。

曾經風頭正勁的央視著名主持人芮成鋼,二○一四年被檢方帶走調查,引發了全網對他的群嘲。最被人詬病的是他曾經公開說過的諸如「正如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美國前總統克柯林頓說的……」一類的言論。人們反感他毫不掩飾地把曾經採訪過的各國政要當成炫耀資本,更反感他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以政要們的朋友自居。

有效人脈是基於平等的資源置換。

對芮成鋼來說,與各國政要的接觸是他人生的巔峰時刻,以至於他要不斷地向人們強調這一點。可是對各國政要來說,他們不過是接受了一個外國記者的採訪,像這樣的採訪對他們來說稀鬆平常。他們可以和芮成鋼們合影、聊天,甚至保持社交往來,但永遠也不會把芮成鋼們當成朋友,因為芮成鋼們無法給他們平等的資源置換。

即使常常被溫情掩蓋,但社會交往是基於互惠原則的。

◆真相五:臨時抱佛腳是沒用的

「找個實習怎麼這麼難呢?」小秦是我大學一起上選修課的同學,眼看快大三了,她希望自己能多一點實習經歷,將來找工作的時候簡歷好看一點。可是暑假就在眼前了,投出去的簡歷還沒有回音,硬著頭皮麻煩專業老師推薦實習單位,也沒什麼結果。

當她得知老師給班上幾個同學早早推薦了滿意的實習單位,她的心理徹底失去平衡了:「只有平時巴結老師的那些人才會被推薦!」

我不明就裡,也不好說什麼,心想或許這幾個學生就是錢理群教授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或許只是老師有偏愛,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都偏心,何況帶著一大班學生的老師呢。

後來我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秦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不滿,傳到了當事人的耳朵裡。果果就是小秦口中所謂的「巴結老師」的人,她聽完都氣炸了。她告訴我,當時老師有個研究專案缺人手,就在班上招募學生義務幫忙,需要犧牲不少課餘時間,所以當時肯應徵的只有他們幾個。做問卷、處理資料、整理材料,埋頭一幹就是半個學期。

不僅是感謝他們幫忙,老師和他們處久了,互相感情都深了,找實習時,老師比他們自己還上心,結果在小秦嘴裡成了「巴結老師」。而且老師也有自己的顧慮,推薦不是那麼隨便的事,總是優先推薦自己深入瞭解、踏實可靠的學生,搞不好賣了面子又丟臉。小秦課後和老師零交流,還經常翹課,老師對她壓根沒印象。

我這才明白小秦為什麼找不到實習,這個世界是很公平的,老師需要她的時候,平時可以交流的時候,她沒影兒;等到需要推薦實習,她才想起老師。這是臨時抱佛腳的社交。

我們都不喜歡臨時抱佛腳的社交,不喜歡那個平時僵屍粉一樣的微信朋友,上來就要我們幫忙點讚、投票、填問卷;不喜歡那個多少年不打交道的同學,要結婚收禮金了才找你客套;不喜歡那個平時很少往來的親戚,需要借錢才想起你。

關係是需要培養和維護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不想在過程中投入時間、精力、感情、資源,卻一味索取,只想要單方獲益的結果,即使能一時得逞,也不能一世得逞。

臨時抱佛腳的社交不僅無效,還讓人反感。因為沒有人會把有求於自己才大獻殷勤的人,當作真正的朋友。

太多的人急需幫忙的時候,才想起來自己需要一個人脈網。但所有成熟穩定的關係都是需要不斷維護的,想要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幫助,必須靠自己一點一點去積累和鋪墊。

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什麼樣的人際觀?
——以共贏思維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社會普遍認為的成功,其實主要包括個人成就、財富累積、人際成功三個方面。對於個人成就,我們可從人生觀來談;對於財富累積,我們可從金錢觀來談;對於人際成功,我們也應該從人際觀來談談。

人際觀就是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本觀點,這些觀點就像深植在我們腦袋裡的原始程式碼一樣,深刻影響了我們在社會交往中的行為和選擇,只不過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而已。

在本書展開討論有效溝通技巧之前,我想談談最基本的人際觀。
那麼,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什麼樣的人際觀呢?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

甘迺迪總統在一九六一年的就職演講有一句著名的話:「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這句話套用到社交場合中最合適不過:不要問別人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別人做什麼。

因為社交的本質是互惠。
社交按目的分,可以分為功利社交和同感社交。

功利社交指的是為了藉由對方達成目的、獲得利益而產生的社交,這包括了獲得資訊、贏得機會、提升地位、取得名利……等利益。
同感社交指的是出於情感需求或基於共同興趣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相應地,社交中的互惠也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利益的互惠,一種是同感的互惠。
當然了,我們的社交常常同時包含兩種成分,同感社交裡可能摻雜功利社交,功利社交裡可能摻雜同感社交,兩者不是絕對分離的。但感情換感情、利益換利益也好,用感情換利益,用利益換感情也罷,長久的交往是基於公平的交換,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社交都一樣。

社交中最常見的疑惑是:我想認識紅人、達人、名人,以及一切能力比我強、影響力比我大的人,得到他們的幫助,我該如何結識他們?通常情況下,你和這些人的差距越大,你碰壁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拿到名片,加上微信,有機會做自我介紹,結局也仍然是:你認識他們,他們不認識你。

不用急著抱怨社會太現實,不如先易地而處,想一想,如果你是他們,你會想要什麼樣的朋友?如果你是他們,會和現在的你交往嗎?

這種同理心很重要。拿戀愛找對象來說,男生小黑長得不高不帥還不修邊幅,沒有拿得出手的能力還喊著很迷茫、沒目標,家境一般卻做著當前工資低、未來成長性差的工作,不僅如此還性格脆弱、脾氣很差。他追求院裡公認樣貌姣好、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女生,很可能被拒絕。但抨擊女生現實,不如換個角度想想,「如果我是個女孩子,肯不肯和這樣的自己談戀愛?」

在所有企圖高攀的社交中,你認識對方的理由有一萬種,對方認識你的理由卻很微弱,比起他需要你的程度,你更需要他。所以你不能假設他的時間狀態和你一樣,你急切地想和對方建立聯繫,認識對方對你來說是件大事,但對他來說只是多了個小粉絲、小仰慕者。

若腦袋裡盤踞著「他對我有什麼用?」的想法,卻從來沒想過「我能為他提供什麼價值」,罔顧自己的實際情況,急於建立所謂的「人脈」,其實是徒勞的。沒有人會歡迎一個一無是處的「索取者」。

一個成熟的人深知社交的本質是互惠,所以他不會想當然地認為他想認識別人,別人就會以同樣的熱情來回應他。
他清醒地知道,在他擁有的資源、能力、影響力有限的時候,比鑽營人脈更重要的事情是能力養成。
正確的態度是:鍛鍊出某種過人之處,或者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因為平等的交往,發生在勢均力敵的人之間。

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社交的本質是互惠,覺得互惠這個詞會玷汙了純粹的感情,認為真正的感情是不求回報的,是不會想著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的。但實際上因為情感需求或共同興趣建立的關係,同樣基於互惠。

我們和要好的朋友相處,你難過的時候,我聽你傾訴、陪你喝酒;我難過的時候,自然也希望你能付出時間和耐心來陪伴我。你生日的時候,我精心挑選生日禮物;我生日的時候,自然也希望你能把我的生日當回事。你成功的時候,我拿出鮮花和掌聲為你慶賀;我成功的時候,自然也希望你能真心實意地為我高興。

就算再不計較的人,潛意識裡也藏著一個桿秤,暗暗衡量一個人是否值得繼續交往。如果一直是單方面的付出、單方面的索取,當互惠的天平發生嚴重的傾斜,友誼就會不知不覺地無疾而終。我們總說重感情,但在我們心裡有分量、無論分離多久都始終把對方當朋友的人,一定是曾經對我們付出很多的人。

拿我來說,很多曾經的朋友漸行漸遠,但那個因為我咳嗽、嗓子不舒服而燉了冰糖雪梨帶到學校給我的高中同學;那個因為我愛吃螃蟹,吃到好吃的螃蟹竟然打包坐火車兩個小時,送到宿舍給我的大學同學;那個去她所在城市面試,為了幫我省住宿費,把同居男朋友趕到親戚家的初中同學……永遠會被我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

這樣的感情仍然是互惠,只不過這種情況下,她們的付出讓我感覺,自己做再多也無以為報,所以互惠不再是短時間內的你來我往,它跨越了時間,創造了持續數年、數十年的友誼。

但除了少數人,我們遇到的大部分的人僅僅是我們生命的過客。人生漫漫,我們只能同行一小段旅程,很快就各奔東西。兒時的玩伴、各個階段的同學、曾經的同事,沒有交集之後,互惠的條件、互惠的需要也就消失了。最後只剩下回憶,可是回憶沒辦法讓我們回到當初。我曾經興致頗高地和從前的朋友敘舊,卻失望地發現回憶完過去之後,就開始冷場。

不是人性涼薄,而是驅使我們交往的動力消失了。就像一台冰箱,被拔掉了插頭,冰箱裡的溫度不會馬上升高,但如果不插電、沒有動力,就不會再繼續製冷,溫度終歸會變成室溫的。

在張愛玲的散文中,炎櫻是經常出場的人物。她們相識於香港大學,曾經形影不離。張愛玲好異裝,許多衣服都是炎櫻設計的,她還為張愛玲拍照、設計書的封面,甚至是張愛玲與胡蘭成的證婚人。可是後來兩人卻疏遠了。炎櫻寫信問:「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莫名其妙不再理我?」張愛玲說:「我不喜歡一個人和我老是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

◆共贏思維比起零和思維,多了遠見和豁達

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人以及即將遇到的人,下意識地當成潛在的競爭者,潛在的合作者,還是不相關的人?在這個方面,有幾種常見的思維模式。

一種是零和博弈思維。

零和博弈思維者相信:整體利益不會增加,所以各方的利益和損失加起來永遠是「零」。這就意味著一方所得就是另一方所失,利人就意味著損己,利己就意味著損人。零和思維就是純競爭、不合作的思維。

現實生活中,極端的零和競爭情境其實很少,你死我活、你輸我贏的局面並不多見。但零和博弈卻藏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它的延伸思維是:他人之得,就是我之失;他人的成功,就等於我的失敗;他人的優秀,就等於我的平庸。持這種思維的人,把他人看作掠奪者,無法忍受別人比自己優秀、比自己幸福,容易嫉妒,比起分享和幫助別人,他們更樂見別人失敗。

與之相對的是共贏思維。

共贏思維者則相信:各方可以透過合作做大蛋糕,達到利人也利己的局面。
共贏的概念在商業界談得比較多,所以從前我總覺得,這個詞充滿了枯燥的商務氣息,從來沒想過把它和我的生活聯想在一起。後來才發現,這個概念不只會為宏觀的社會協調與合作關係帶來變化,更會為我們微觀的人際關係帶來深刻的影響。

若以零和思維對待同胞手足,會把父母的愛當成有限的,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多得到一點愛,我就少得到一點愛,結果手足爭寵導致不睦,孩子不睦又導致父母煩心,把整個家庭鬧得雞犬不寧。若以共贏思維來處理家庭關係,就不會計較誰得到的愛更多,而是互相關懷和愛護,因為家庭氛圍和諧,彼此感情深厚,生活在其中的每個家庭成員才能感到幸福。

若以零和思維對待同學,成績的名次排行是有限的,第一名只有一個,你考了第一,我就不能得第一了,第二名也只有一個,你考了第二,我就不能得第二了。因此大家有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資料都藏著掖著,生怕別人知道,別人自然也就藏著掖著。但若以共贏思維來處理同學關係,從長遠來看,比起在班級、學校的小範圍內贏得競爭,更加重要的是在整個社會的範圍內以實力勝出。所以大可不必計較一時得失。

單論學習,大家共用學習資料,交流學習方法,互相釋疑解惑,學習的效率會更高,良性競爭下,互相進益,每個人會取得更長足的進步。若往更深的層面去想,學生時期建立起來的同窗之情,可能是我們一生的財富。你看起來無趣的同學在課堂之外說不定是半個明史專家,對網路詞彙張口即來的同學其實對名家詩詞如數家珍,深度交流你才會發現他們的特別之處,互相交流思想、分享知識,「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其中的快樂,豈不比盯著成績和名次,生怕別人超過自己,來得有價值得多?

若以零和思維對待工作,上司、老闆則被看成一個剝削者,老闆多安排了工作,就是剝削我的時間和精力,所以總是想方設法多偷點懶,少幹點活,反正我每個月拿一樣的薪水,我少幹活,損失是老闆的,我賺到了。同事關係則會被看成純競爭的關係,他表現得突出一點,就意味著我顯得平庸了,以至對同事猜忌設防,使得團隊合作不順暢。即使是舉手之勞就可以助別人一臂之力,也不情願,就算讓對方出手,也會讓他覺得自己掉了一塊肉。

如果以共贏思維來處理工作,就會了解:人為公司服務,同時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獲得成長,這是個共贏的關係,偷懶怠工是對公司、對老闆不負責,更是對自己不負責。對待同事也會有所體悟:把注意力聚焦在團隊的任務上,精誠合作共同完成一個目標,建立一個簡化人際關係、更加純粹做事的工作氛圍,不用耗費心力在鉤心鬥角上,不僅整個團隊工作效率更高,個人的成長也更快。

以零和思維對待親密關係,就會把誰對誰錯、孰是孰非看得特別重要,甚至為了爭出個結果,弄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如果以共贏的思維來處理感情問題,就會清醒地認識到最重要的是維繫兩個人的情感,很多時候,傷害是不可逆的,一旦造成,就很難修復。以破壞了兩個人之間的親密感為代價,逞口舌之快,一時贏得上風,沒有意義。所以大可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

換一種思維,等於換一個世界。任何領域的成功都在於與人共事,而不是割裂、提防。

零和思維爭的是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失去整體和長遠的利益,表面上看著是損人利己,但常常演變成損人不利己。因為只有一方贏,從長遠看,往往導致雙輸局面。但這種思維卻如附骨之疽,很難克服。因為它更像是自利的本能,來自一種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思維慣性。

此外,還有一種更常見的人際觀是封閉型人際觀。

會抱持這種人際觀的人,既回避競爭也回避合作,認為每個人只要獨善其身就行了。這種封閉型的人際觀,是一種很普遍的人際觀。他們通常不擅長交際,不喜歡加入團體,在集體中的存在感比較低。

我曾經也是這種封閉型人際觀的擁護者。不同於零和思維的人:我從小怕和別人搶東西,很少主動投入競爭角逐。也不同於共贏思維的人:我和別人打交道的興趣也比較寡淡,我很少主動向別人示好,總在被動地等待,好像主動示好是一件多丟人的事似的。直到我遇到一個人。

大學時我學的是新聞學,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個哲學院的女生,因為我們都極度熱愛閱讀,所以聊天時的共同語言特別多。原本有一個能進行深度交流的朋友,我就已經很滿意了。但她做的卻遠遠不止這些,除了和我分享她的觀點,她還熱心地介紹我認識她的其他朋友,帶我去她發現的藏書量很大的冷門舊書店,每次討論中碰到我不熟悉領域的知識,她會為我推薦相關的書目以及作家。她主動友好得讓人驚訝!
她讓我明白,其實在處理我們與別人的關係時,存在著更好的方式。

反觀當時我所在的宿舍,七人間的宿舍大部分人都是封閉型的人際觀,沒有參加社團,除了室友,走得近的同學也比較少。短期內,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時間長了,差距就拉開了。要知道,大學的學習不同於小學、中學或是高中的應試教育,從小學到高中時期,大家的成績有好有壞,但都是集體同步學習,所以大家的學習進度和方向是齊步走的,而大學裡更多的是自主學習和實踐,上課很少全員出勤是普遍現象,即使在同一個班級裡面,每個學生的知識體系、努力方向、成長速度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封閉式的人際觀在填鴨式的應試教育裡可以行得通,在半放養式的大學教育裡的局限性就暴露無遺了。

在大學裡,跟著老師的課堂節奏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認識優秀的學長學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活路徑和未來可能;組隊參加各類專業比賽,不僅可以鍛鍊團隊能力,還可以在備賽中快速成長;按興趣去參加社團,除了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學習之外做點有意思的事,還可以提前進行職場演練,社團成員的新陳代謝,其實和職場一樣,都是由老帶新,先在前輩的指導下成長,又變成前輩去指導別人,表現優異者被提拔為管理者;這些是把自己孤立起來所學不到的知識。

最糟糕的是,圈子封閉會造成資訊落後,資訊落後造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變差。舉個小例子,微博、微信之所以在校園流行,就是從最活躍的群體開始的。當部分的人已經變成了經微博認證的紅人、微信公眾號創始人,甚至開始影響到現實生活中的社交圈,而圈子封閉的人可能才剛剛註冊為用戶。

打開自己的圈子,把自己放到團體中去,是基於共贏的人際觀。

共贏思維,不是去算計誰能為我做什麼,以及如何讓我的每一次付出都有回報,而是清醒地接受:人是社會動物,我們不可能離開他人而存在。一個人如果想成功,他就要明白自己不可能單槍匹馬地成功,他一定需要別人説明才能成功。

共贏是一種更理性、更成熟、更有智慧的思維模式,讓我們更友好、更寬容地接納他人。

它與零和思維比,多了遠見和豁達心態;和獨善其身的封閉式人際觀比,又多了通達和務實。但扭轉思維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早明白這些道理越好。

審定推薦

互聯網正帶來另外一個新的巨大機會,我們把它稱為「社交紅利時代」。
在這個時代,誰懂得社交,誰懂得傳播,就能夠掌握商業的先機。
未來的一切都將是社交。
──自媒體「羅輯思維」主講人 羅振宇

當社交紅利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
我需要做什麼對我才是最有利的,而不是衝進社交圈裡。
──中國比特幣首富 李笑來

出現社交倦怠症是件好事,人們將重新思考與手機之間的關係,
從而擺脫社交媒體對時間的綁架,把生活從垃圾訊息中剝離出來。
──財經暢銷書《大敗局》作者 吳曉波

年輕人想要和已經成功的企業家打交道,光靠謙虛是不行的。
最好的途徑是和企業家變成非功利的關係。
比如一起去參加徒步運動幾天,一起變成某個商學院的同學……
──中國唯一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教育集團:中國新東方集團創辦人 俞敏洪

你不必和這個世界裝熟:停止無效社交,開創有效人脈!

關閉視窗
  • 107010101162_01.jpg
  • 107010101162_02.jpg
  • 107010101162_03.jpg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