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文學小說
  3. 中國古典文學
全站分類
 
作者相關推薦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即將上市]

人生得遇蘇東坡:破億播放量意公子帶來一堂豁達生命課(隨書珍藏〈寒食帖〉全彩拉頁)

人生得遇苏东坡


活 動 至8/31暑期童書展:滿899贈A4多功能手提資料袋

定價:500元 
優惠價:79 395元    
 此書目前未上市





內容簡介

★3500萬人都在聽意公子講蘇東坡,
  播放量超7億次的人生活法
────探問「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網書霸榜暢銷書‧豆瓣讀書高分作品

☆隨書珍藏!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全彩拉頁
☆繁中版收錄──蘇東坡年表


▍你,是否遇過以下情境、或正在其中苦苦掙扎?
□ 工作老是不順、彷彿每天都水逆
□ 職場小人多,誣陷使絆子是常態
□ 不公平的際遇,各種困境和打擊
□ 人生數臨低谷,卡關內耗如困獸
以上情境,千年前的蘇東坡全都遇過!
 
▍獻給每一位曾經歷或正在迷茫和低谷的普通人
──探問「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帶著對命運無限的疑問和追尋,
穿越千年和一個豁達的有趣靈魂對話,
會發現這永恆的議題,蘇東坡用他的一生已給了答案!
用古人的智慧,解現代人的內耗心結!

▍影音播放量破7億!意公子講蘇東坡──
出身中文系科班的意公子,企劃主持系列文學藝術探討的節目,
希望用「平易近人的語言,讓大眾都能理解文藝作品」,
而蘇東坡,便是她極喜愛、花4年完成的主題,更系統化出版了本書。
意公子說:「這本書寫的是蘇東坡,照見的卻是我們的人生。」
 
▍北宋開國百年第一的仕途天才,卻不斷被貶謫流放
他是全能型文壇男神,科舉拿下北宋開國百年第一,
宰相歐陽修甚至說:「30年後沒人記得我,但大家都會記得蘇軾。」
這樣的他卻因「烏臺詩案」差點沒命、在各地顛沛流離。
終生都無法實現壯志的他,為何願意退一步擁抱生活?
這樣的蘇東坡,是怎麼練成的?千年後的我們,能從他身上看見什麼?
為何他如此得到後世推崇與喜愛?一千年前他比我們還慘,卻活成最灑脫的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你的孤獨、挫敗、掙扎,他都有!
蘇東坡如何從「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傲,
到「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
 
▍「此心安處是吾鄉」:真正的安頓,是內心的安頓
人生中許多不公不義,迴避不了,只能面對與轉化,
只要內心安定、便隨遇而安。心,才是我們唯一的歸處。
 
▍「人間有味是清歡」:退一步,是生活

他能從吃、從交遊、詩酒中得到樂趣。
他被貶到哪就吃到哪,因為窮,發明了東坡肉、羊蠍子等料理,
再被貶到邊陲海南,沒有米沒有肉,那就吃烤生蠔吧!
生活艱困,但還能嘗到世間百味,提醒著:活著真好。
 
▍「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放過自己
他用被貶黃州時爬山時的創作,告訴我們:
當放下與這個世界的戰鬥欲,才會發現,其實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
你與世界和解,就是在跟自己和解。
 
★特別收錄: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全彩拉頁

詩書雙絕的〈寒食帖〉,收藏蘇東坡的心境轉折。

▍多幅彩頁!蘇東坡與同期文人作品
收錄多幅全彩書畫作品,用意公子獨特人文藝術視角解讀。

▍精彩一生!蘇東坡年表
繁中收錄!他精彩的一生+同期大事


★讀者好評! 
●「意公子是一個超強的說故事人,材料豐富,組織有序,才情橫溢,節奏有緻,又不失真摯感性,聽她敘事是一種愉悅的視聽享受,感謝。」──@aiofilm
●「偶然被標題吸引,哪知看得痛哭流淚。正巧我也50+,人生一路的低谷,看著蘇東坡的遭遇不順特別能感受。偉大的文學大師,把自身不幸活成奇蹟。」──@jjhuang1284
●「讀哭了很多次,從中看到了自己。」──河豚
●「退一步,是生活,你教給世人的這個道理,當下的我非常受用。希望我能像你一樣,永遠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無論何時都不放棄生的希望。」──平生不見

作者簡介

意公子
本名吳敏婕,1986年生,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
文化藝術科普平臺「意外藝術」創始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中華五千年文化長河裡那些打動我們的人事物,帶進當下人們的生活。
其自媒體帳號「意公子」聚焦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推出「意公子講蘇東坡」「意公子講莊子」「重讀語文課本」等系列視頻。
其中蘇東坡相關節目累計播放量超7億次,全網3500萬用戶訂閱。
已出版作品:《句句有梗的西洋藝術小史》、《句句有梗的中國藝術小史》。

▍YT頻道:意公子
▍抖音:意公子
▍BiliBili:意外藝術

作者序

【自序】蘇東坡,究竟帶給我什麼?

很多人因為我講蘇東坡開始認識我,而我們認識蘇東坡,大多從國文課本裡的「背誦全文」開始。

從〈題西林壁〉、〈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到關於赤壁的一詞兩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後赤壁賦〉,再到那兩首風格截然不同的〈江城子〉、——〈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江城子·密州出獵〉,以及那首境界超越古今文人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在學生時代,蘇東坡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這幾個關鍵字:豪放派、豁達、樂天。

再後來,描寫蘇東坡的文章越來越多,漸漸地,在我們的印象中,他好像有了這樣的形象:吃貨、快樂的吃貨、被貶之後還這麼快樂的一個吃貨……段子手、快樂的段子手、被貶之後還這麼會自嘲的一個段子手……
他好像無形中成了治癒我們生活的一顆解藥,以至於世間流傳一句話——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然而我好奇的是, 一個人,在逆境中,天生就可以這麼快樂嗎?
如果是,那是什麼造就了他?
如果不是,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從泥濘裡走出來的呢?
於是我一頭紮進了他的「世界」——我想尋找一個答案。

解讀蘇東坡,其實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
他太有名,太有魅力,古往今來,解讀他的人也太多,其中不乏許多大家。珠玉在前,要寫出新意,實在很難。

首先,要浸潤在他的時代裡。就像一部穿越劇,你穿越回他的時代後,需要一點一點觀察、理解、適應那個時代,要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政治面貌,看到在他之前出現的那些耀眼的星星,看到那個時代的人間煙火,是如何承托起他的生活的。
然後,要進入他的家族,看見他的祖上如何來到眉山這片土地,他的家風又是怎麼代代傳承下來的,他生長在什麼樣的原生家庭裡,他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什麼希望……

你好像成了一名記錄者,看見一個天才的降生,然後陪著這個天性頑皮的孩子長大。你經歷了他的童年,陪著他和他的小夥伴們在紗縠行的宅子裡玩耍,陪著這個少年和他的父親、弟弟從岷江出發,去開啟新的人生,經歷他北宋開國百年第一的高光時刻,經歷他平淡又深情的婚姻生活。你看著一個恃才傲物的年輕人是怎麼一點點在職場上成長起來的,又是如何跌入命運的低谷,直至絕境的。

當你和他一同掉進那個生命的深淵,暗無天日中不知希望在何處的時候,你才明白,「豁達」二字,真的沒有這麼好寫。
他也曾㞞過、絕望過,也曾想不開,要跳河,也曾在死亡面前顫顫巍巍。他並非萬能,政治成就他不如王安石,思想流派他不具絕對開創性,甚至在詞的格律上,他也被人詬病過。
在他身上,甚至還有很多因為後人的喜愛而被人為增添起來的光環……
他真的沒有這麼完美。
但,他很真實。

正是因為他怕死,所以即便走到絕路,他也要找個活法,讓自己苟延殘喘,直到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正是因為他不是事業狂,有太多的興趣愛好,所以他做不成「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者,所以你看到他的生命仿佛是開在花叢裡的,到處都有風景,到處都是色彩;正是因為他喜愛學問卻又不想被學問束縛,所以他從來都不是嚴謹的治學者,而活成了一個集大成者……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解讀他,就更難。

我們甚至需要跳出他,站在比他更廣闊的思想、文化和心理空間,然後再回到他,去瞭解儒釋道是如何交叉影響他的生命走向的,去觀察他每一次人生抉擇的背後都藏著怎樣的心理模式,去更深地洞見他的天賦、他的志趣、他的情感,才有可能了悟他此生為何而來……

我希望盡可能全面地瞭解蘇東坡,於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關於他的書全都買了。也非常感謝各地的蘇東坡研究會,以及各位研究東坡先生的大家,熱心地寄來了很多市面上不那麼好找的書。於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幾乎全身心沉浸在「蘇東坡」這三個字裡……。
然而,即便如此,我發現,我依然無法全然瞭解蘇東坡。

時光太久遠了,他是近千年前的人,且不論一個事件是否真實地發生過,即便它真的發生過,對它的解讀,也會因個人知見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我們只能做到無限接近,卻永遠都無法真實抵達。

於是,在動筆寫這本書之前,我做了一個決定:放棄客觀視角——事實上,我們也無法秉持全然客觀的視角——這不是一本《蘇東坡傳》,更不是一本研究蘇東坡的學術論著,這僅僅是我作為一個現代人,一個在生活中庸庸碌碌、磕磕絆絆的人,一個也曾遇到過迷茫和低谷的人,帶著對命運無限的疑問和追尋,穿越千年和他的對話。
此刻的他,是一位歷盡滄桑的朋友,是一個真實坦蕩的靈魂。他雖已無言,但他的作品、他的語言、他的經歷,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他對生命的解答。

而我也終於明白,真實的蘇東坡是什麼樣的,不一定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立了一個參考系,讓我們得以照見自己。
重要的是當我們在人生路口遇見關卡的時候,仿佛能聽見一個遙遠的笑聲從千年前傳來,告訴我們:
人,可以這樣活。

書籍目錄

【自序】蘇東坡,究竟帶給我什麼?
【前言】為什麼我們都喜歡蘇東坡?

 
【輯一】驚訝:你為什麼想要自殺?

▍他是北宋開國百年第一
▍職場不是爽文,再高傲的心氣也要被調教
▍烏臺詩案,一場注定會發生的災難
▍一百三十天高強度的精神折磨
 
【輯二】敬佩:在廢墟中,如何重建自己的人生?
▍他哪裡是一開始就豁達的
▍〈寒食帖〉,死灰吹不起的絕望
▍焚香沐浴,靜坐常思己過
▍他開始回歸最日常的生活
▍他不是天生美食家,是美食治癒了他
▍交朋友,打開人生新境界
 
【輯三】深識:原來你是這樣養成的
▍家鄉眉山:至少,我們還有生活
▍爺爺蘇序:這樣的爺爺,才能養出這樣的孫子
▍父親蘇洵:看似陪伴最少,實則影響至深
▍母親程夫人:為什麼她叫程夫人,而不是蘇夫人
▍弟弟蘇轍:有這樣一個弟弟,一生都不會孤獨
▍蘇氏家風:相信這個世界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輯四】感慨:三段情感,加起來就是完美的親密關係
▍髮妻王弗:我不常想起你,但從沒有一刻忘記
▍繼室王閏之:撐起蘇東坡生活,最重要的女人
▍侍妾王朝雲:惟有朝雲能識我
 
【輯五】羡慕:幸得你有這樣的至交好友
▍與師長交:蘇東坡與歐陽修
▍與學生交:蘇東坡與黃庭堅
▍與方外之人交:蘇東坡與佛印
▍與鐵粉交:蘇東坡與馬夢得
 
【輯六】讚嘆:蘇東坡活出來了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懷民亦未寢嗎?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赤壁詞賦裡三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上)
▍赤壁詞賦裡三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下)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輯七】了悟:你與自己的命運和解
▍真正迎來了職業巔峰,你卻如此不快樂
▍十年朝廷地方來回顛簸,你已心力交瘁
▍垂暮之年被貶海角天涯,你卻活得更自在了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那些曾傷害你的人,到最後都一一原諒
▍生命最後的一瞬間,你悟道了
 
【輯八】內觀:你告訴我們的那些事
▍蘇東坡的天石硯:找到你生命裡的那一塊石頭
▍詩酒趁年華:如何做一個超然之人?
▍但願人長久:離別,是為了更好地重逢
▍真硯不壞: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人生,一定要成功嗎?
▍此心安處是吾鄉:心安才是歸途
▍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人生最大的智慧,是放過自己
▍不識廬山真面目:走過方知真面目
▍廬山煙雨浙江潮:人生無法跳級
 
【輯九】活法:人生沒有答案,只有選擇
▍王安石與蘇東坡:要事業,還是要生活?
▍章惇與蘇東坡:你是結果導向者,還是過程享受者?
 
【番外】你也在陶淵明的人生裡找自己的答案
【後記】我從蘇東坡身上看見了什麼?
【年表】蘇東坡一生的故事
【致敬】參考書目

精采試閱

【標】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在人生暮年回看: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聽起來好像也很沉重。
但在蘇東坡晚年評述自己一生的這首詩裡,我們似乎可以得到一點領悟。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東坡去世前兩個月,北宋已進入徽宗時代。蘇東坡在海南收到消息,他因為大赦而獲准北還,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他路過金山寺,看見好友李公麟留下的〈東坡畫像〉,望著畫中的自己,提筆寫下了對自己這一生的注腳:

〈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說:如果要說我這一生的成就,就三個地方——黃州、惠州、儋州。
這是他被貶謫的三個地方,從世俗定義的成就來說,應該是他人生的低谷。
但為什麼他卻說,這三個地方成就了他呢?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已經瞭解了蘇東坡的人生軌跡。
從北宋開國百年第一,到一朝因言獲罪,獄中受盡通宵詬辱。等到重見天日的時候,他又在新歲團圓中被衙役押送著,沿一條破敗的驛道,跌跌撞撞地走到了當時遙遠的黃州。劫後餘生,長夜漫漫,他無事可做,無友可會,只剩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但誰都想不到的是,就在人生最狼狽的低谷裡,蘇軾成了蘇東坡,一座千年後歷代文人都無法企及的文學藝術高峰。

我們現在知道的蘇東坡最有名的那些作品:一詞兩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後赤壁賦〉,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包括現在已經是中國美術館鎮館之寶的〈瀟湘竹石圖卷〉,還有我們都很熟悉的詩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這些,全部都是他在貶謫黃州期間寫的。

可以說,沒有黃州,就沒有中國文化史上的蘇東坡。
蘇東坡在黃州待了四年多,好不容易重新回朝得到任用,開始了事業上真正的巔峰。
他出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官職,在當時僅次於宰相。
但命運就是這麼會開玩笑,以章惇為首的新黨再次把持朝政之後,身為舊黨的蘇東坡日子就特別不好過了。
紹聖元年(1094年),已經五十九歲的蘇東坡再度被貶,這次他的目的地,是當時瘴癘橫行、蠻荒偏遠的惠州。這次的貶謫,基本上就宣告了他政治生涯的終結。
蘇東坡自己在詩裡寫「曾見南遷幾個回」, 貶謫到嶺南的,有幾個能活著回來的呢?

但你不得不佩服,在嶺南那幾年,這個老頑童不僅活著,居然還能活出滋味來。
在去嶺南的路上,蘇東坡就創作了兩篇很有名的書法作品,一篇是〈洞庭春色賦〉。「洞庭春色」其實是一款酒,用黃柑釀的。他把這個酒喝出了氣壯山河的感覺。
他說:我感覺人世間的泡影,把千里江山都隱藏在這一瓣橘子的斑點之中。

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於一斑。

他說:我洗淨酒杯品嘗,好像三江的大水都在這一口豪飲裡,足以氣吞魚龍和神鬼。

盡三江於一吸,吞魚龍之神姦。

與〈洞庭春色賦〉同時寫出的,還有一篇〈中山松醪賦〉, 「中山松醪」也是一款酒。其實這兩篇賦文是之前創作的,前者創作於元祐六年(1091年)冬,當時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分外放潁州,後者創作於元祐八年(1093年),當時他以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外放定州。
而當他被貶嶺南,在路上遇到大雨,晚間留宿時,重寫這兩篇賦,是什麼心境呢?
想像一下,外頭風雨交加,命運漂泊難測,他卻想起了這兩篇曾寫過的賦文,這兩種令他喝完之後身心舒暢的酒。

我們看他的字——蘇東坡晚年的書法已經非常老辣。如果我們把這兩篇作品和他的〈赤壁賦〉放在一起觀賞的話,就會發現,〈赤壁賦〉因為是寫來送人的,所以更加端莊和工整,但這兩篇可能是寫給自己的,行筆更為流暢,瀟灑飄逸,兩個階段雖然相隔十來年,但是他的氣力依舊雄勁貫通。

按明代書法家張孝思的評價:此二賦經營下筆,結構嚴整,郁屈瑰麗之氣,回翔頓挫之姿,真如獅蹲虎踞。
如今,〈洞庭春色賦〉與〈中山松醪賦〉已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到了嶺南以後,蘇東坡更開心了。他說自己剛從船艙裡走出來,就看見惠州的碼頭上站滿了人,大家都用奇異的眼光望著他,有些人還向他問好。
他「哎呀」一聲,說:「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彷彿曾遊豈夢中,欣然雞犬識新豐。
吏民驚怪坐何事,父老相攜迎此翁。
蘇武豈知還漠北,管寧自欲老遼東。
嶺南萬戶皆春色,會有幽人客寓公。

惠州這個地方,很熟悉,感覺曾經來過。不然的話,為什麼連雞犬都好像認識我一樣?不管未來怎麼樣,至少我知道,在這裡,肯定會有人對我好的!
是嘛,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我們看蘇東坡在惠州做了什麼。他雖然還是沒權,沒錢,甚至痔疾纏身,水土不服,但他依然樂呵呵地種他的菜,啃他的羊骨頭,饞他的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雖然誇張,但我們能看得到他的這個氣魄!
而且「熱心市民」蘇東坡,還幫惠州西湖修了兩橋一堤,改進了廣州城的供水計畫。他在嶺南待了兩年半,就像清代詩人江逢辰的那句詩:「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一個人點亮了一座城,千年過去了,這座城市直到今天都因他而發光。

而到了海南儋州,蘇東坡所面臨的環境就更加惡劣了。不僅缺衣少食,而且病無藥、居無室。
蘇東坡完全是抱著必死的心了,他在寫給友人王敏仲的信裡說:這次去,估計就回不來了,我去那裡第一件事就是做口棺材,第二就是選塊墓地。

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昨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後事矣。今到海南,首當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於海外,庶幾延陵季子嬴博之義。父既可施之子,子獨不可施之父乎?生不挈家,死不扶柩,此亦東坡之家風也。

當時昌化的行政長官張中,還因為給蘇東坡提供了行衙居住,並想整修官舍為他提供更好住所而被罷官。蘇東坡無奈,只好在儋州城南買地蓋房。當地民風樸實,人們對這位北方來的儒者非常友好。他們不僅自發過來幫他蓋房子,還經常送吃送喝,祭祀的時候,還會把祭灶的烤肉拿過來送他。

我們在第二章裡曾經提到, 他在海南怎麼用美食來治癒自己:他發現了烤生蠔,吃了自家兒子用山芋和碎米做的玉糝羹,還自釀天門冬酒。哪怕在最餓的時候,他也能寫出〈老饕賦〉,用對美食的想像來安慰自己。
雖然條件有諸多不足,但他依然找到了很多生活的樂趣。

旦起理髮
安眠海自運,浩浩朝黃宮。
日出露未晞,鬱鬱蒙霜松。
老櫛從我久,齒疏含清風。
一洗耳目明,習習萬竅通。
少年苦嗜睡,朝謁常匆匆。
爬搔未雲足,已困冠巾重。
何異服轅馬,沙塵滿風鬃。
雕鞍響珂月,實與杻械同。
解放不可期,枯柳豈易逢。
誰能書此樂,獻與腰金公。

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貪睡,上朝又匆忙,梳頭都沒梳夠,就已經被沉重的官帽壓得疲憊不堪。但現在爽了,可以享受睡眠自由。雖然老人家覺少,日出就醒了,但至少算是自然醒的。醒了以後可以慢慢梳頭,清洗之後,耳目都變得明亮,全身毛孔都感到舒暢。

他還在詩的末尾說:誰能把這份快樂記錄下來喲,呈獻給朝中那些佩戴金腰帶,卻每天還得早起「上班打卡」的老翁啊?
不僅給自己找到了一些樂子,蘇東坡還充分發揮「老年中堅分子」的餘光餘熱,教大家怎麼挖井,怎麼治療瘧疾,怎麼種植水稻……他在海南講學,使原本的蠻荒之地漸漸「書聲琅琅、弦聲四起」,甚至帶出了海南歷史上的第一位舉人。
我看到一份資料,說受到蘇東坡的影響,今天的儋州人依然喜歡吟詩作對。2002年,儋州還獲得了「全國詩詞之鄉」、「中國楹聯之鄉」的榮譽稱號。
所以有人說,蘇東坡被貶儋州,是「東坡不幸海南幸」。海南到今天,依然還有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東坡墨、東坡話……

其實想想是很感動的,這個世界有他真好啊。
蘇東坡在海南待了三年,離開的時候依依不捨地說:「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原本以為這是他的「死地」,沒想到,他卻活成了一個奇跡。

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頭看看他對自己生命的注腳: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我以前讀這首詩,以為這是他油盡燈枯的時候對自己這一生的自嘲,尤其是前面兩句,聽起來就特別「喪」。但後來我讀了《莊子》,才發現蘇東坡這兩句話,是化用了《莊子》的原文。「心似已灰之木」,這句話源自莊子的〈齊物論〉:

南郭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遊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几者,非昔之隱几者也。」

莊子認為,人生要追求的境界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沒有歡喜與厭惡,沒有恐怖與哀懼,只有喪失了「我」,才能突破「我」,進入「無我」的境界,讓自己完全融入天地大道中。

「身如不繫之舟」,這句話源自莊子的《列御寇》: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泛若不繫之舟,虛而敖遊者也。

不繫之舟,沒有繩子繫著的小船,看起來似乎很飄搖,沒有依靠,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也是自由,是無限。
想一想,人生在世,真的有永恆的依靠嗎?真的有長青的基業嗎?真的有絕對穩定的關係嗎?真的有不死的肉身嗎?
「問汝平生功業」,如果把蘇東坡這句話拿來問我們——
假如明天就是我生命的終點,問吾平生功業,我會說什麼?

曾經有一部法律劇叫《底線》, 裡面有個片段特別打動我:
男主角的老師告訴他,他也曾經有過中年危機,感覺生命好像就是這樣了,事業嘛,再爬也爬不到哪裡去;人生嘛,好像該看的風景也都看過了。
那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他說他最後明白了,也許根本就沒有什麼終極意義。
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這些經歷就是活著的價值。

就像蘇東坡在人生的結尾,也許有自嘲,但生死看淡之下,問汝平生功業,他卻看見了那些超乎世俗成就的東西——
黃州、惠州、儋州,這些不可替代的生命體驗,塑造了他,完整了他。
這,就是他此生的意義。

審定推薦

【推薦熱評】

▍「他把他的人生活成了一部偉大的作品。這是一個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真的就是說他。」──中文知識付費平台教父‧樊登

▍「蘇軾最大的特色是他的作品根本不需要注解,這樣的東西你要怎麼注解?他是生命經驗,如果要注解它,恐怕是要用生命經驗來做注解。」──暢銷作家‧蔣勳

▍「蘇東坡是一個特別喜歡開玩笑的人……這就是能夠消解生活困境的人。一旦能消解生活的困境,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豁達,從而就會有開玩笑的能力。」──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審訂】
劉清泉

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蘇軾研究學會副祕書長。
長期從事三蘇文化研究,著有《蘇軾詩詞寫意》、《湖州驚魂》(蘇軾全傳湖州卷)《三蘇教育思想研究》等十餘部。

 

專欄推薦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裡從假豁達到真豁達的跨越。 文/《人生得遇蘇東坡》意公子著‧三采文化出版 如果要票選蘇東坡所有詩詞中最豁達的一首,也許很多人會選擇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以前也曾認為,這是蘇東坡已經到了豁達超脫的境界。 但某天,發生了一件我到現在都解釋不清的事。那天,我…..看更多
蘇東坡為自己一生所下的注腳:「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在人生暮年回看,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Photo by Cheng Shi Song from pexels   文/《人生得遇蘇東坡》意公子著‧三采文化出版 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聽起來好像也很沉重。 但在蘇東坡晚年評述自己一生的這首詩裡,我們似乎可以得到一點領悟。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東坡去世前兩個月,北宋已進入徽宗時代。蘇東坡在海南收到消息,他因為大赦而獲准北還,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他路過金山寺,看見好友李公麟留下的〈東坡畫像〉,望著畫中的自己,提筆寫下了對自己這一生的注腳:   〈自題金山畫像〉…..看更多
透過蘇東坡,照見自己的人生─帶著對命運無限的疑問和追尋,穿越千年的對話 編按:每一位曾經歷或正在迷茫和低谷的普通人,也許都會試著探問「活著,到底為了什麼?」而今帶著對命運無限的疑問和追尋,我們可以透過《人生得遇蘇東坡》一書,穿越千年和一個豁達的有趣靈魂對話!   身為北宋開國百年第一的仕途天才蘇軾,卻不斷被貶謫流放,在各地顛沛流離。終生都無法實現壯志的他,最後如何成就豁達?透過作者意公子的視角,我們靠近蘇東坡─用古人的智慧,解現代人的內耗心結!看著終生都無法實現壯志的他,為何願意退一步擁抱生活?這樣的蘇東坡,是怎麼練成的?千年後的我們,能從他身上看…..看更多


人生得遇蘇東坡:破億播放量意公子帶來一堂豁達生命課(隨書珍藏〈寒食帖〉全彩拉頁)

關閉視窗
  • 105020101017_01.jpg
  • 105020101017_02.jpg
  • 105020101017_03.jpg
  • 105020101017_04.jpg
  • 105020101017_05.jpg
  • 105020101017_06.jpg
  • 105020101017_07.jpg
  • 105020101017_08.jpg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