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三采訪客 歡迎您!
購物車:
0 個品項 - $0
商品名稱數量優惠價

總計:
  1. 三采文化
  2. 心理勵志
  3. 勵志故事/散文
全站分類
 
小妖怪
楓之谷大冒險
科學實驗王
尋寶記
孜孜x西方經典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Friendfluence



定價:360元 
優惠價:79 284元    
  停售無法購買





內容簡介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葛瑞琴•魯賓表示:
「讀完這本,我立刻一連定下三個約會,邀朋友相聚!」

★亞馬遜書店讀者四星半好評
★學者與媒體盛讚力挺

想改變命運,先換一批新朋友!

你的人生看起來如何,
除了取決於出身背景、學經歷,
甚至是自己的選擇與努力之外,
你可能不知道,你所交的朋友,
對你的人生面貌,也有很大的決定性。
因此,選擇朋友,就像選擇命運,
改變交友的方向,也能改變你的命運!

本書作者深入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訪談與研究,發掘許多我們在與人關係上不自覺的傾向,比如說:
-人在一歲的時候,就已經會選擇朋友了。
-每七年,我們朋友圈裡的成員,會換掉一半。
-每十年,我們常播電話的清單,有一半會淡出我們的人生!
-說來或許殘酷,許多人都會把朋友分等級。
-在緩解寂寞的功能上,伴侶還比不上朋友。
-有些人的朋友跟他一個樣,有些則維繫多個不同面貌的小圈圈,你是哪一種?

作者也指出,一般人很難抗拒朋友對我們的影響,好的、壞的都是。比如,擁有快樂朋友的人,跟著快樂的機會比別人高15%。而有些朋友對你有害,長期下來不僅情緒、健康甚至未來前景都賠上,這種「毒友」,作者建議早早「分手」為妙。書中諸多精闢忠告,也值得身為父母,以及在意自己人生的人參考:
-不討喜的孩童,若安排跟社交型的孩子為友,就能避免向下沉淪。
-青少年「有沒有好朋友」,比「受不受歡迎」更重要。
-青少年跟成熟大人為友,可降低負面偏差行為。
-擁有多少朋友最好?沒有標準。內向人不必強迫自己交很多朋友。
-善用網路科技,為自己篩選想要的交誼。
-有些友誼「有毒」,應拋棄有責任跟他們繼續往來的負擔。
-把時間投資在能帶來養分的人身上,擁抱以愛與關懷為基礎的真摯友誼。

作者簡介

卡琳.福洛拉(Carlin Flora)
任職《今日心理學》雜誌多年,身兼撰稿與編輯。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系,曾為《發現》(Discover)、《魅力》(Glamour)、《健康女性》(Women’s Health)、《健康男性》(Men’s Health)以及其他雜誌刊物撰稿。她也上過《歐普拉脫口秀》、CNN、福斯新聞網等節目。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台大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於公家機關、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老闆!我死都不願意告訴你這些事》、《金色團隊》、《岀社會就該瞭的五角法則》、《黑道商學院》、《下班後的黃金八小時》、《怪咖時代:小眾勢力崛起,愈怪愈有商機》、《上班8小時練習只做重要的事》等書(以上皆由三采文化出版)。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何謂友誼?
第二章 找朋友與交朋友
第三章 童年時期的友誼:同伴和對頭
第四章 青春期的友誼:姊妹淘與犯罪搭檔
第五章 不可思議的友誼紅利
第六章 壞朋友:友誼的黑暗面
第七章 網友:科技如何影響友誼
第八章 發揮最大的友誼影響力
後記
致謝

精采試閱

讓你快樂
朋友讓人快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北亞利桑納大學的米利卡撒‧德米爾博士(Meliksah Demir)更深入挖掘,揭示友誼如何溫暖人心 。結論是,友誼中的陪伴元素最能讓我們快樂,光是一起做點什麼事就夠了。德米爾總結,朋友之所以讓我們快樂,是因為他們讓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
德米爾也發現,和其他十五個研究國家的受試者相比,美國人對友誼品質的評價最高。這可能是因為美國文化強調的獨立,指的是從家庭中獨立,而不是獨立於朋友之外。與此相關的是,我們越是遠離父母,或者是單身或離婚(目前有一半的家庭由單身與離婚人士組成),越是需要朋友替我們承擔起很多角色,而且是一直承擔下去。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合作,約在十年前從事一項創新研究,捕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當下」的幸福。他們的發現頗有爭議性,但結論就是一般人更享受和朋友共度的時光,超過和配偶或家人 。當受訪者直接被問到時,大部分有家室的人確實認為配偶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人,當然小孩也是,但這不表示他們樂於去做洗衣燙衣、支付帳單或把屎把尿的工作。卡納曼的研究並未暗示人們應該不理會家庭責任,整天和朋友混在一起,因為這樣做能帶來的長期幸福,不會比在充滿營養美食的地方吃一整天的甜甜圈高多少;但這項研究強調和朋友共度時光的重要性,這是暫時可脫離人生永無休止責任與壓力的喘息之地。對很多人來說,小孩都能帶來生命的意義與目的,而朋友是能讓人重新振作的綠洲,讓人有力氣去應付養家的辛苦。
卡納曼也發現,工作通勤通常都是有損幸福的因素 。如果能有朋友相伴通勤可能會輕鬆一點,因為和朋友一起完成無聊又累人的工作總是比較好。強韌穩健的人際關係,包括友誼在內,確實是預測人們整體幸福程度的好指標 。
你關心對方、對方也關心你,而且你能和他分享愉快的談話和活動,這些可以提升你的幸福程度,這真是太有道理了。而朋友還能透過另一種機制作用來散播歡樂,那就是情緒上的感染。人類已經演進成可以快速感知他人的感受,而情緒的感染或許一直以來便是人類保障安全的機制:如果你的部落裡有誰一臉驚恐,你也會跟著害怕起來,因此拔腿快跑。如果某人看起來很開心,你也會跟著開心,並和對方因為正面的感受而建立起關係;畢竟,你的生死存亡還要仰賴這些人際關係。
在法勒和克里斯塔基斯的社交網絡分析當中,他們發現,如果你擁有一個快樂的朋友(指的是一般來說很快樂的人,而非在特定的時刻才快樂),那你也跟著快樂的機會就高了百分之十五。如果你的朋友有一個快樂的朋友,那你能滿足愉快的機率也高了百分之十。他們寫道:「我們發現,一個人每有一個快樂的朋友,他也跟著快樂的機率就高了約百分之九。每有一個不快樂的朋友,你會快樂的機會就減少了百分之七。」既然統計數據暗示了快樂的感染力比不快樂更強,他們總結,雖然一般人都說友誼重質不重量,但「越多朋友就越快樂」的說法確實成立 。
他們也發現,多一個朋友,就等於每一年少了兩天覺得寂寞孤獨的日子。「因為(以我們的數據來說)一般人在一年中平均會有四十八天覺得孤單寂寞,多兩個朋友,就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少了百分之十的孤獨感。有趣的事,家人的人數在這方面完全沒有影響。」(很多不喜歡節慶假日的人,會同意當你被親戚親人團團包圍時是很寂寞的。)根據法勒和克里斯塔基斯的計算,就算是配偶,在緩解寂寞上的功力也不及朋友。手足則完全不影響一個人的寂寞程度。
 
 你可能聽人說過,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快樂。以完全尊重人神之間的個別關係能創造出的喜樂為前提,有些社會科學家相信,投身宗教之所以能讓虔誠的信徒更滿足於人生,那個重要面向就在於朋友(咚咚咚咚,請下鼓聲)!研究人員林蔡胤博士(Chaeyoon Lim)與羅伯‧普南博士(Robert Putnam)總結:「宗教信仰團體中內含的友誼,是宗教讓人快樂的祕方。」
親密的友誼可以成為預測上教堂頻率的指標,甚至是一個人對上帝的信仰強度。 在其著作《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Vital Friends: The People You Can’t Afford to Live Without)一書中,湯姆‧雷斯(Tom Rath)提出一套理論,認為教會以及其他宗教機構,還有任何俱樂部、體育團隊甚至公民組織,都「屬於培養友誼這一行,不管他們有沒有意會到這一點。」 人們或許可以清楚地說出要培養更純潔的靈魂、更健康的身體或對休閒嗜好的熱愛是我們投身團體的動機,但是,基本上的動機與獎勵很可能就只是我們在當中找到的朋友,以及他們為我們提供的重要歸屬感。
 
更了解自己
「我有一個很糟糕的童年。」夏綠蒂‧庫克這麼說;她於一九六〇年代在加州長大,母親是波蘭人,父親是德國人,兩人都是種族大屠殺的倖存者。她說:「我的父母從來無法克服過去的經驗烙印的傷痕。」她的母親在戰爭期間被拋棄,心理很不健康,夏綠蒂在家中飽受虐待;他們的家位在死巷,附近沒有其他小孩。「在交友方面,我進大學時完全不具備任何技能。」
但在柏克萊,大二時他遇見了泰芮‧盧波。「她教化了我。」夏綠蒂說;當時的她很害羞,而且對別人總是抱持著不必要的懷疑,「她努力把我推進社交場合裡,激勵我參與。她甚至把我拖進她爸媽家;他們那一家人,是真的會坐在一起聊天的家人。這對我來說是很神奇的畫面。她自有標準,希望我表現得好。她對我的影響很深遠。」
泰芮那時是藝術系的學生,後來成為社工。她溫暖、風格獨特、迷人而引人注目,而且樂於從事任何創意工作。「泰芮讓我知道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成為別人的朋友,如何透過可怕的事物而成長,以及如何讚頌意外。」庫克說,「如果身邊那個人讓我覺得氣餒,泰芮會和我詳談困擾我的這整件事。」
夏綠蒂和泰芮相識時,她正處於慢無目標的階段,也試一點毒品(在那個時代很正常),自我毀滅的傾向也一如過去。同樣的,泰芮不說教,而是採用溫柔的蘇格拉底式問答法來挑戰夏綠蒂。「她強迫我至少要對自己的想法誠實。」有一次,夏綠蒂遭遇常見的青年身分認同危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又相信什麼,泰芮說了:「想一想所有妳喜歡、妳關心的事物。這些東西都在妳的心裡。妳就是那個整合因子。」
夏綠蒂開始體認到,她不需要成為什麼,也不需要順應什麼而變成某種類型的人。「我記得當她對我說這些話時,一股輕鬆流過了我的全身。」夏綠蒂回憶道。泰芮的話鼓勵她繼續接納自己的不同面向,並跟著自己的品味走。「今天我住在一棟典型的加州工藝式建築裡,放滿了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和越南的藝術品,也有一些印度和西南方的作品,還有一九六〇年代的搖滾明星海報,與瑞典和義大利的現代裝飾。在我心裡,我也享受著想法與哲學的整合。」
她們兩人一直很親,直到泰芮於一九九一年因肺癌過世,當時她才四十出頭。夏綠蒂一直懷念英年早逝的好友。「她就像溫室,培育了我的人格。」夏綠蒂這樣說起泰芮;從夏綠蒂的家具、價值觀到想法,無一不見泰芮的精神。
像泰芮這樣朋友,可以幫我們理出頭緒、找到自己,並鼓勵我們更新、更好。少年時認識的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建構身分認同、克服傷痛的過去,或者陪我們走過通常崎嶇難行的成熟之路。正如很多人點出的,由於現代的經濟環境有礙人們承擔起大人的責任,早婚也已不再是趨勢,使得青春期與成年之間的過渡期越來越長,因此產生了一種新的年齡層類別:初顯成人(emerging adult)。朋友網絡在這個時期規模最大,之後隨著人們在職場與戀情中安頓下來慢慢變小。這學生時期和真正成為大人之間的這段時期,朋友特別重要。心裡學家卡洛琳‧麥娜瑪拉‧貝莉博士( Carolyn McNamara Barry)與史蒂芬妮‧瑪德森博士(Stephanie Madsen)寫道,在這段時期,「友誼讓你自覺有價值,也讓你有機會訴說心情與誠實地討論宗教、人生抱負、道德困境與人際關係等議題。」
初顯成人說,他們覺得和朋友比和手足更親。其中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不覺得需要從朋友當中脫穎而出,而面對手足時通常需要這麼做 。(手足敵對現象有一個演化上的理由:在人類歷史上,手足會彼此競爭資源及父母的關心。即便身在富裕、現代的家庭,孩子們擁有自己的臥室、娛樂系統與就學基金,想盡辦法把手足比下去的傾向還是很明顯,有時甚至很粗暴。也難怪,懷抱著種種不安和焦慮的青年人,寧願對家庭以外的人敞開心胸。)
不管是幾歲的成年人,朋友都能提供一份現成的好禮:他們非常了解我們,有時候甚至超過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負責經營人格與自我了解實驗室的心理學家絲敏娜‧瓦希芮博士(Simine Vazire)說,尤其是,朋友旁觀者清,更能說出我們的行為特質。她說:「朋友會評估我們是不是風趣、霸道或有魅力,比我們自己分析得更好。」 他們或許不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的感覺、想法,這一點無須訝異,但是,他們卻很能判斷我們的智慧。(同樣的,我們也常常自我批判,覺得自己沒有那麼聰明。)
瓦希芮說,朋友能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的行為特質與智慧,其實只是因為當局者迷,而且/或者自我批判會威脅到我們的自尊。一個人如果能更清楚自身的行為舉止,會更受人喜愛,而這也正是朋友能提升我們生命品質的切入點:他們可以強化我們的自我認知(理所當然的,也能讓我們更受歡迎)。
我常和我的朋友艾黛兒討論友誼的這個面向,而這裡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地雷區。敏銳、有同理心的人常常會煞費苦心保護朋友的感受,讓對方免受傷害,而這也包括了撒點善意的小謊。(事實上,一項研究發現,密友之間在每一次社交互動中會說的謊言比和其他人時少,但還是不少。其中的差異是,朋友之間說謊的目的比較常是利他而非自利;我們對點頭之交和陌生人說的謊比較屬於後者。 ) 當我們在分析別人的小毛病時,我和艾黛兒常會問:「但如果是我也做了這種事,妳會告訴我,對吧?」會嗎?我認為我們很誠實地對待對方,這是我們極親密的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優勢;但艾黛兒人很好,而且很支持我,她也可以看到人們動機與行動當中的複雜性,而不只是評斷好壞,因此,即便她知道我很重視回饋意見(至少理論讓如此),但我很難想像她會打破我對自我醜陋面的任何錯覺。
我還記得中學時我曾經急急走在兩位管弦樂團的朋友面前,理由再老掉牙也不過了:我怕丟臉,不想在繁忙的停車場裡被別人看到我和他們在一起。小提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那兩位拉小提琴的朋友是聰明、風趣而且很棒的人,但他們不算酷。那個時候,他們用最好的方式給了我回饋:他們當著我的面嘲笑我,說道:「你看,卡琳怕被人家看到她跟我們在一起!」他們直接的誠實,再加上同時流露出來的幽默感,還絲毫不見憤怒,證明他們很清楚自己團體裡的地位而且根本不在乎,馬上把我從勢利的行為當中搖醒,讓我明白我能認識他們是我運氣好。
那麼,要如何讓朋友對你的自我行為與個性提供更好的回饋意見?「直接請對方提供資訊是沒有用的,」瓦希芮說,「與其開口問,你不如談談自己,然後看看朋友有何反應。我有一次對一個朋友說:『多數人都覺得我太嚴肅了。』我的朋友就只是安安靜靜地坐著,以此作為回應,確認了的確如此。有些人可能會出於客氣而駁斥,但你或許能夠分辨他們到底是禮貌,還是大力否定你對自我的猜測。」 更加努力去了解朋友(並善用他們的觀點來更了解你自己),將會使得你們的友誼不那麼讓人氣餒,衝突也會少的多。即便在親密的友誼當中,「誠實」實際上也很可能會以一種經過編碼的溝通形式出現,有沒有能力收發這類訊息,就決定了你會是像理查‧列文森這樣的「超級朋友」,或就只是一般芸芸眾生 。
 
鼓舞對方,也受人鼓舞
友誼,通常是我們欲達人生目的必要的特別催化劑。不論你正努力要完成大學學業或是要跑完馬拉松,有個朋友在你身旁,一且朝同樣的目標努力,可以讓整段旅程更輕鬆、更快速。有一項研究在證明這個概念的力量時,也提出了一種極讓人感動的比喻: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背上背包,站在山腳下。之後,他們要估計山坡的斜度。有些人和朋友站在一起,有些人只有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受試者,會覺得山坡沒那麼斜;和老朋友在一起的人,在估計山坡的斜度時又把數字更往下拉一點 。
湯姆‧雷斯在一九九〇年代早期曾為蓋洛普做過一份無家可歸者的研究,他在撰寫報告時提到:「顯然酗酒或對毒品的依賴只是症狀,而非根源。以多數案例來說,染上酒癮或毒癮,都是因為和朋友或至愛之間的關係破裂而引起。幾十年來無家可歸的男女都有一個相同之處:缺乏健康的友誼。他們『沒有朋友』這一點比什麼都嚴重;無家可歸,只是他們困境中最明顯可見的部分。」 雷斯接著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名女子在和另一位「希望我有所成就」的女子為友之後,跳脫了自身的困境。
不管你是像雷斯研究對象那樣處於谷底的人,還是想要發光發熱、讓你的天賦與能力發揮到極致的人,和對你有很高期望、而且希望你有所成就的朋友在一起,或許是在人生中不斷邁進的最好方法。
光是朋友在身邊,什麼都不做也可以敦促你創造出更多成就。「這是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裡所謂的『分身療法』(body double)」,麻州沃塞斯特(Worcester, Massachusetts)的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大衛‧諾威爾博士說( David Nowell),「就算對方並未提供指導或協助,但只要有人在旁邊,容易分心的人就可以完成更多工作。」 如果你正要做一件無聊或困難的工作,比方說清理衣櫃或整理收據已經報稅季之用,可以請一位朋友過來成為你的分身。「你的朋友只要坐在那裡攪著馬丁尼就好。」諾威爾說,「他不用出手,就能幫忙了。」
朋友一句犀利的評語,就足以鼓舞我們,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清自己的處境,或者把我們拖出暗無天日之地。印恩‧安德森(Ian Anderson)是一位住在挪威的英國人,一九九〇年代末期在烏干達鄉間擔任救援工作人員。印恩回憶著:「我有時候會因為顯而易見的白做工和隨之而來的絕望感而覺得受不了。」有一次,有一群人來到印恩在村子裡的家,求他救一名生病的親戚。「我看著那位老太太,看到她只剩皮包骨,然後我讓她坐進車子裡。」印恩寫道,「在醫院的半路上,後座有一陣騷動,因為她過世了。」
印恩負責的專案是要建立產科病房,他很擔心這樁悲劇會強化當地對西方醫療的偏見。此外,這個村裡的生活條件很糟,附近每天都有人過世。但是,有一天夜裡,剛剛加入專案並和印恩成為朋友的馬克‧阿利斯(Mark Allies)對印恩說,若要保持神智清醒,他要用很近的距離去看一些小事。馬克問印恩:「上一次你認真地去看一片樹葉、一張蜘蛛網、一顆草莓或一個鳥巢,是什麼時候的事?」
「長大成人後,」印恩說,「我已經不再注意熟悉的事物,也無法欣賞周遭的美好。努力追尋確實存在的完美,讓我不斷前進,當我親眼看到人們所受的痛苦時更是如此。馬克教會我這個世界確實有秩序,但前提是你要去找。」
朋友可以減輕傷痛,同樣的,我們通常也願意為了朋友受苦,甚至超越我們願意為自己所受的苦。牛津大學的佛瑞亞‧哈瑞森博士(Freya Harrison),請受試者靠著牆壁做深蹲,以換取小額報酬。第一次他們可以替自己賺到錢,其他時候報酬則會歸於四個不同的人,包括點頭之交和朋友。當贏得獎金的人是密友時,受試者會多做幾次這項費力的運動,平均時間比他們為自己而做時多了一‧五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哈瑞森之前所做的研究中,受試者為遠親做深蹲的時間不會超過為受益者是自己的時候,這使得朋友變成非常特別的類別,是我們會付出的對象。
這裡所說的受苦是相對的。人們願意為朋友所做的努力,範例如排幾個小時替朋友買喜愛樂團的票,或是替朋友的派對做一些華麗的裝飾;這些都是你不會替自己、甚至不會替親人做的事。(可能是因為我們期待親人要無條件愛我們,但我們覺得需要「證明」對朋友的愛,朋友比較容易拋棄或貶低我們,因此離去。)
任何心理學家都會告訴你,想要減輕傷心難過、湧起正面的感覺,最好的方法就是為他人做點什麼。朋友讓我們有機會為他們付出、協助他們、傾聽他們、注意他們的興趣,甚至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與資源。這是朋友帶來的另一項禮物:讓我們有機會持續照料他們,並從中獲得能拓展自我的豐厚報酬。

審定推薦

【暢銷作家推薦】
「當代科學家與古典哲學家都同意:友誼是快樂的關鍵。這本書很有說服力,我讀完之後,立刻一連定下三個約會,邀朋友相聚。」
――葛瑞琴•魯賓/《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我不知道你怎麼樣,但若沒有我的摯友們,我就無法成為今天的我。現在卡琳‧福洛拉終於解釋清楚朋友為何又如何這麼重要。這是一本迷人的好書!」
――萊恩(M.J.Ryan)/《新年新希望》(This Year I Will)的作者

【國際媒體盛讚】
「在家庭關係與社會結構轉變的此時,這本書針對友誼對人們的影響,提出了迷人又詳實的檢驗。其中有許多洞見,有的很反直覺,但大體來說非常及時、機智、謹慎。」
――哈芬登郵報

「如果你想過要跟自己最好的朋友組讀書會,這就是你們該讀的第一本書。」
――書頁雜誌(Book Page)

「非常引人入勝。這是非常令人折服的見解,關於如何經營我們的友誼,就像經營伴侶與家庭關係一樣,並且同時涵蓋網路上及現實生活中。」
――科克斯書評

「作者從科學、哲學並用有趣的角度探討了我們一生各個階段的友誼。非常具說服力,又揭露了許多友誼背後的秘辛。」
――出版人週刊

【專家學者力挺】
具名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不管是益友或損友,甚至有無朋友,朋友這件事的確對人影響很大。本書討論友誼的各種面相,從童年、成人,談到網路交友。取材角度廣泛,有助於我們對於友誼的瞭解。對研究者來說,它提供了很多可以刺激思考的素材。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本重要而又有趣的書。我自己看得津津有味。不僅一般大眾,我也希望我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學生能閱讀這本書。」
――張文哲/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友誼就像一場人生的舞會盛宴,你所遇見的朋友就像舞伴,決定著彼此的曼妙舞姿與輕快節奏。」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我們常把朋友想成就是目前擁有的關係現狀,但從更深刻的角度來看,朋友映射出、同時也決定了我們是怎麼樣一個人。幸福和成功始於自知,而就像卡琳‧福洛拉在這本既有說服力又讓人開心的書中所說的,自我了解的鑰匙或許就藏在你擁有的友誼裡面,包括過去的和未來的。這是任何想要體驗更多幸福的人必讀之書。」
――海蒂‧格蘭特‧哈爾佛森博士(Heidi Grant Halvorson)/哥倫比亞大學動機科學中心副主任

「在這個網絡很有彈性、家庭結構更迭與界線模糊不清的瞬息萬變社交世界裡,很多人感受到朋友和友誼對人們來說越來越重要,但又無法說出個理由來。在《你交的朋友,決定你的人生面貌》一書中,作者用她鮮活的筆觸細數友誼當中的科學與詩意,精準地細說分明。只要你不是遁入深山野嶺的隱士,都應該讀一讀;或者說,沒有什麼朋友的人更該讀。」
――達爾頓‧康立博士(Dalton Conley)/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

「這本迷人的好書,談的是始終讓人著迷的主題:友誼。作者輕鬆易讀的文體,天衣無縫地結合了敘事剖白與科學研究。當你讀完本書後,將會更瞭解為何好友值得我們好好維繫。」
――心理學教授珍‧葛拉瓦‧納許(Jane Gradwohl Nash)

「一本關於友誼的力量,令人欣喜的著作。結合了科學研究與真實故事,這本書具有權威性,又是每個人必讀的作品,它讓我們了解為何自古以來,人就是想與人連結。」
――詹姆士‧佛勒(James H. Fowler)/加州大學教授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關閉視窗
此功能目前限定會員使用,請先登入會員